秦始皇之死

病入膏肓,吃再多的仙药也无济于事
文/ 大圣
公元前210年七月,河北沙丘。
秦始皇巡游的队伍浩浩荡荡,行进在返回首都咸阳的途中。
这是秦始皇登基后的第五次巡游,旅游团从去年十月出发,南下湖北、安徽,进入浙江、江苏,沿海岸线北上到山东,再到河北,计划经内蒙、山西返回陕西,途径十省区,行程数千公里,在大秦帝国的版图上,画一个完美的圆圈。
这是一次艰苦的长途旅行,尽管是皇家豪华旅游团,沿途都是五星级接待,但你想想当时的条件,坐着马车,木头轱辘,一路颠簸,车内没有空调,冬天冷夏天热,生活上各种不便,哪有在宫里舒服?
皇帝还好,苦的是那些随行人员,风餐露宿,鞍马劳顿,已经在外面漂泊了半年多,身心疲惫,加上天气炎热,大家嘴上不敢说,心里都在抱怨。
更难以忍受的是,到河北沙丘之后,负责交通保障的中车府令赵高让人买了好多鲍鱼放在车上,这大夏天的,又没有冰箱,鲍鱼很快就腐烂了,队伍中自始至终弥漫着腥臭的味道。
随行将士们都在心里嘀咕:在山东那么多海鲜你不买,走到河北了想起买鲍鱼?又贵又不新鲜,都臭了也不舍得扔,拉回去给谁吃?陛下在车里难道闻不着吗?也不说说他。
当时,大家并不知道,马车里那个号称万寿无疆,一直追求长生不老的秦始皇,已经死了好几天了,拉鲍鱼正是为了遮盖尸体散发出来的腐臭。1
秦始皇死得很突然。
据内部不可靠消息,皇帝的身体一直不太好,生前患有癫痫、哮喘、脑膜炎等多种疾病,别看每次在公开场合露面的时候,他老人家总是红光满面,神采奕奕,其实,都是硬撑的。
特别是巡游以来,一路条件艰苦,吃不好睡不好,但皇帝陛下仍坚持在车上办公,每天批阅来自全国各地的奏折。
每天批阅多少件?对不起我们是论斤的,那个时候没有纸,文件都写在竹简上,秦始皇每天要批阅120斤,老大一堆,所以经常废寝忘食,夜以继日,通宵达旦,有时太监熬不住睡着了,醒来时发现,皇帝房间里的灯依然亮着。
炎炎夏日,这样超负荷的工作,一般人都受不了,何况是一个年近百半的老人,终于,秦始皇积劳成疾,病倒了。
位于河北邢台的沙丘行宫,曾是赵武灵王驾崩之地,秦始皇在这里已经预感到,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御医又拿着各种仙药让秦始皇吃,秦始皇说:“都给我滚出去,什么仙丹,什么长生不老药,全特么是骗子!”
弥留之际,他手书遗诏,让远在边疆监军的长子扶苏火速赶回咸阳,主持自己的丧葬典礼,并继承皇位。
遗诏密封好后,交给了赵高,秦始皇最后看了一眼外面的世界,长叹了一口气说:“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说完便与世长辞,享年49岁。

秦始皇意外病故,除了照顾生活起居的几个贴身侍从、御医之外,只有中车府令赵高、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和丞相李斯三个人知道。
怎么办?
皇帝驾崩,事关天下安危,为了稳定局势,免生意外,赵高、胡亥、李斯三个人一商量,决定对外封锁消息,秘不发丧,一切仍按照皇帝健在的情况进行,该送饭送饭,该送奏折送奏折,只是路上不再停留,快马加鞭,火速赶回咸阳。
此时,秦王朝出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巨大的权力真空,赵高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做出了一个改变历史的重大决定,扣留发给公子扶苏的遗诏,独自去找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
赵高是胡亥的老师,对胡亥的性格为人非常了解,一见面,赵高就开门见山:“皇帝驾崩,遗诏单独发给扶苏,对你连提都没提,你心里咋想?”
胡亥说:“我能咋想,服从安排呗。”
赵高说:“现在遗诏就在我手上,谁来继承皇位,咱们完全可以操作,你难道就没点儿想法吗?”
胡亥怎么可能没想法,只是颇有顾虑:“废兄而立弟,是不义也;不奉父诏而畏死,是不孝也;能薄而材譾,强因人之功,是不能也。如此不义不孝不能之事,勉强为之,天下不服啊,别人不说,只怕丞相李斯这一关就过不去。”
赵高说:“放心,丞相那边我来搞定。”2
赵高转头又去找李斯。
李斯曾是思想家荀子的学生,秦朝老臣,已经70岁高龄了,在朝中极具威望,手下党羽众多,抢班夺权这种事,必须得到他的支持才有可能成功。
赵高把来意跟李斯一说,不出所料,李斯当场翻脸:“先帝尸骨未寒,我们篡改遗嘱,这是大逆不道啊,身为臣子,怎么能怂恿胡亥做这样的事情呢?!”
赵高说:“丞相糊涂啊,你想想,扶苏最信任的人是大将军蒙恬,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如果继位登基,你这个丞相的位子还坐得住吗?”
一句话点到了李斯的要害,大家都知道,他与蒙恬一向不合,他不由陷入了沉默。
赵高趁热打铁,软硬兼施:“我们合力辅佐胡亥上位,对大家都好,这件事如果你不支持,将来的后果,你应该能想到吧?”
反复权衡之后,李斯长叹一声,接受了赵高的提议。

于是,赵高、胡亥、李斯三人结成政治联盟,开始实施抢班夺权计划。
行动第一步,就是篡改遗嘱,解决扶苏。
他们仿照秦始皇的笔迹,宣布立胡亥为太子,同时,以不孝的罪名,赐死扶苏;以不忠的罪名,赐死蒙恬,驻边的三十万大军交由副将统领。
这样行吗?你让人家自杀人家就自杀?真的会那么听话吗?
是的,就是这么听话,远在边疆的扶苏接到父亲的亲笔信,当时就懵了,真是祸从天降啊,一时万念俱灰,哭了一通之后,当时就要自杀。
将军蒙恬赶忙劝阻:“且慢且慢,这事儿有点蹊跷,恐怕其中有诈,先搞清楚真假,别急着死啊。”
扶苏根本不听,说:“父赐子死,何能复请?”转身回房间,拔剑自刎。
我们看影视剧,经常有皇帝下旨让大臣自杀的情节,多数情况下,都是钦差带着人马包围了府邸,寡不敌众,大臣无法反抗,也怕连累家人,才被迫就范。
扶苏这次不一样,远在边陲,手握重兵,其实完全可以抗旨不尊,甚至起兵造反,但是,并没有,他乖乖自杀了。
扶苏死的时候,心里到底是咋想的,谁也不知道。
蒙恬则拒绝自杀,坚称自己无罪,要面见皇帝申诉,被接替他的副将软禁了起来。3
扫除了夺权的最大障碍之后,胡亥和赵高松了一口气,巡游队伍返回咸阳后,对外发布讣告,举国哀悼,沉痛悼念秦始皇。
与此同时,公布遗嘱,拥立胡亥继位登基,史称秦二世,李斯继续担任丞相,赵高则升任郎中令,跻身最高权利的核心。
新皇登基,大赦天下,秦二世想把关押中的蒙恬也一并赦免并重新启用,毕竟这个人的工作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人才难得。
赵高和李斯双双反对:“万万不可,与忠诚相比,能力一钱不值,他终究是扶苏的人,不但不能赦免,还应立刻杀掉,包括他的弟弟将军蒙毅,也应该一并除掉,免生后患。”
秦二世听从了他们的建议,先后赐死了蒙氏兄弟。

秦始皇一共有34个子女,秦二世胡亥是皇子中年龄最小的,他用篡改遗嘱的方式逼死了大哥,自己当上了皇帝,心里一直不得安宁,生怕那些哥哥们造反,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之中。
赵高就跟他说:“其实,不光是您这些兄弟姐妹,就连那些老臣也在私底下对陛下登基议论纷纷,颇为不满,心里都是不太服气的,这是当前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秦二世说:“那怎么办?”
赵高说:“首先,陛下应该大胆启用新人,新提拔起来的干部,必定会感恩戴德,忠心耿耿;其次,对那些居功自傲不听招呼的老臣,罗织罪名,坚决清洗,只有这样,位子才能坐得稳。”
秦二世便按照赵高的计策,一方面突击提拔干部,对各级领导班子实行大换血,特别是一些要害部门的领导,几乎换了个遍。
另一方面,对那些可能威胁到自己地位的,不太听话的皇族和老臣,搜集材料,搞政治迫害。
在这场政治清洗中,秦二世和赵高大开杀戒,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把胡亥的33个兄弟姐妹全部杀光,又接连诛杀了一大批不听话的大臣。
在这场政治大屠杀中,咸阳城腥风血雨,满朝文武人人自危,为了自保,大家纷纷向秦二世和赵高表忠心,秦二世执政时期,政治环境的险恶肃杀,甚至超过了以残暴著称的秦始皇。4
在被迫害的老臣中,有一个人出乎大家的预料,那就是曾参与过“沙丘政变”,为胡亥登基立下大功的两朝元老,丞相李斯。
不是一伙的吗?怎么连自己人也搞?
当初,赵高和胡亥拉李斯入伙结盟篡权,不过是利用李斯的地位和声望,李斯也是被迫参与其中,如今,大功告成,他也就失去了利用的价值,深知内情又倚老卖老的李斯,又何尝不是胡亥的一个心病呢。
而对赵高来说,李斯更是自己升迁路上的一个绊脚石,70多岁了还占着位置不下来,老子什么时候才能进步?
于是,在赵高的一手策划下,李斯专案组秘密成立,开始搜集他的相关犯罪证据,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很快,李斯被撤销了一切职务,押入大狱接受组织审查。
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如何禁得住酷刑的折磨,在狱中,李斯被屈打成招,对各种莫须有的罪行供认不讳。
《史记》记载:“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
所谓“具五刑”,就是先黥面(在脸上刺字),然后劓(割鼻子),砍断左右脚,再拦腰斩断,最后是醢(剁成肉酱),这是《大秦律》中的最严酷最残忍的刑罚,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部法典的制订者,正是李斯。

除掉了李斯,赵高顺理成章升任丞相,一时风头无两,权倾朝野。
秦二世贪图享乐,军政大事一概交给赵高,对赵高言听计从,所有人都对他毕恭毕敬,赵高几乎成为大秦帝国实际上的当权者。
还有谁不服气吗?
为了进一步验证自己在朝中的地位,赵高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测试,有一天,他牵着一头鹿上朝,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要献给秦二世一匹宝马。
秦二世当时就笑了:“丞相你糊涂了,这明明是一头鹿呀。”
赵高不动声色:“陛下,这确实是一匹马,不信你问问大家。”
左右有的沉默不语,有的附和赵高:“对对对,丞相说得对,确实是马。”
只有少数几个人坚持真理,敢说实话:“这分明是鹿。”
如你所知,那几个说是鹿的,后来都被赵高找借口给干掉了。
“指鹿为马”事件之后,赵高的个人声望达到了顶峰,在朝中说啥是啥,一句顶一万句,再也没人敢有异议了。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赵高和秦二世联手导演的这场政治浩劫,使原本就千疮百孔的国家雪上加霜。
此时的大秦帝国,虽然还维持着表面的繁荣与稳定,但其实,早已是暗流涌动,危机四伏。
狂澜既倒,大厦将倾,疯狂的举动或许可以延缓末日的来临,却无法改变最终的结局,病入膏肓,吃再多的灵丹妙药也无济于事,不久,安徽蕲县大泽乡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直接敲响了秦王朝的丧钟。
- End -
2023年第18周复盘:“永远喜欢,保持记录和思考的自己”
Hi,我是发发~晚上准备写本周复盘文章时,先看了好友发布的4月复盘,关闭窗口后,看到另一位朋友发的征稿函。内心突然有一种很温暖的感觉:素未谋面的同频朋友们,都在努力做着自媒体小事业。联想到这两天看《浪姐4》的初舞台,光芒四射,暗藏惊喜。张嘉倪说:要做有力量的事业。觉醒的女性,做有力量的事业,做自我滋养的事情,把自己养得富足而轻盈。真美好。读书号2023-05-10 13:39:120000张无忌会让武当更辉煌,张三丰为何不传位给他?你看是谁争走了掌门
张无忌可以算众多金庸男主当中“开挂系数”最高的之一,也可以说,是武功最高的之一。并且,张无忌还因缘际会的成为了当时江湖中的第一大教门明教的教主,又赶上元末农民大起义,明教成为天下义军的领袖,甚至于因此他还有了成为新一代帝王的可能。读书号2023-04-18 17:55:380000班主任:我总结了高考化学复习试卷(附解析),摸底考试会用到哦
对于高考总复习而言,每一次考试都是对自己这一段时间的考察,所以我们这些高三的准考生们要经常去学会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所做过的试卷,每次考完试,试卷发下来之后要先看一遍自己的错题,看一下具体是哪个知识板块没有弄会,然后把这些错题要进行归纳和总结,进而整理。读书号2023-04-22 16:52:230000衡水老师:我把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汇总成这27页,收藏好
很多家长和同学跟学姐说,孩子英语基础不好,虽然单词也背了,但是做题还是一塌糊涂。其实这是因为忽略了高中英语的一个重点题型——阅读理解。阅读理解在高中英语考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有句话说“得阅读者得天下”,不是没有道理的。阅读理解里的单词并不难,重要的是在于长难句的分析。只要是考试,都是有学习技巧在的,所以只要把握了长难句的分析技巧,无论考试题目怎么灵活出题,也能举一反三。读书号2023-04-22 16:34:420000背熟这些你的语文就真的厉害了!
小伙伴们把这篇答题技巧掌握了你的语文成绩一定可以提高很多,存起来慢慢看,墙墙每天晚上9点都会发考试资料,小伙伴们每天晚上9点记得来打卡学习喔读书号2023-04-20 18:02:2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