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琼林》10句名言,不仅仅适合儿童,大人也受益终身!
《幼学琼林》是我们中国古代的一部儿童启蒙读物,作者是明朝时期的程登吉,本名《幼学须知》,后来清朝人邹圣脉做了一些增补,改名为《幼学琼林》。下面选取其中的10句名言,与大家分享学习,这些名言,不仅适合于儿童,大人读后,也会受益终身!
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道旁苦李,为人所弃。——《幼学琼林.花木》
点评:桃树和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因为花朵美丽,果实可口,也会吸引很多人接踵而来,从而踏出一条道路来。而苦涩的李子,即使长在道路旁边,也会被人们所厌弃。
二、可憎者,人情冷暖;可厌者,世态炎凉。——《幼学琼林.岁时》
点评:世间最让人厌恶、憎恨的世态人情:当别人春风得意时,就去讨好巴结,关系打得火热;当别人失意潦倒时,就躲得远远的,避之唯恐不及。

三、肝胆相照,斯为腹心之友;意气不孚,谓之口头之交。——《幼学琼林.朋友宾主》
点评:能够坦诚相待,可以畅所欲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才是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如果意气相悖,口是心非,嘴里一套,心里一套,那就只是口头上的朋友而已。
四、当知器满则倾,须知物极必反。——《幼学琼林.人事》
点评:器物装东西太满了,就会倾倒;事物发展到极点的时候,就必然会走向方面,这个道理一定要懂。
五、管中窥豹,所见不多;坐井观天,知识不广。——《幼学琼林.人事》
点评:透过竹管看豹子,只能看到它身上的一个斑纹,而看不到全身;如果坐在井里仰望天空,也只能看到井口的那一块,难以增长更多的知识。

六、世间最难得者兄弟。——《幼学琼林.兄弟》
点评:兄弟之间,骨肉相连,有手足之情,是除父母外,和我们关系最为亲密的人,所以在世间最为难得。
七、瓜田李下,事避嫌疑;秋菊春桃,时来迟早。——《幼学琼林.花木》
点评:要瓜地里不要弯腰系鞋带,在李树下面不要举手整理帽子,要懂得避嫌,否则主人就会误会你在偷瓜或者摘李子。桃花在二月开放,菊花在九月开放,只是开花的时间不同,但早晚都会开花的。
八、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幼学琼林.夫妇》
点评: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夫妻之间能够和睦相处,齐心协力,家境才能越过越好。

九、后生固为可畏,而高年尤是当尊。——《幼学琼林.老幼寿诞》
点评:年轻人朝气勃勃,敢作敢为,固然值得敬畏,但老年人经验丰富,处事小心谨慎、稳妥得体,更应该得到尊敬。
十、以德行仁者王,以力假仁者霸。——《幼学琼林.朝廷》
点评:如果通过施行仁义而统一天下,这就叫“王道”;如果只是借仁义之名,依靠武力而统一天下,就叫“霸道”。
武松打虎:不怪我,是他先动的手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文/大圣我们今天说《水浒传》。整部书里,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武松。看得出来,作者施耐庵也一样,对武松颇为偏爱,虽然不是男一号,但在他身上用的笔墨可真不少。首先,武松一出场,就显得非同寻常。读书号2023-05-23 12:54:470000沉醉千年的8首最美宋词,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史上最美9首《浣溪沙》,沉醉千年!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诗和远方你一样都不能少!无论你是豪情万丈的性情中人,还是多愁善感的文艺青年,亦或是整日忙碌,来不及思考的上班专业户,请全身心放松,用心去品读诗词里的美!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浣溪沙》陈子龙百尺章台撩乱飞,重重帘幕弄春晖。读书号2023-04-23 14:30:560000史上最牛道士,一人独占三孤称号,忽悠得嘉靖不敢见亲儿子
何冰饰演的嘉靖少师、少傅、少保被称为“三孤”,虽然没有实权,但对官员来说确是极大的荣誉,明代于谦挽救明朝危亡,也只被封为少保。明代吝惜爵位,自朱元璋大封群臣后,200余年间,很少出现文人被封爵,大圣人王阳明,文武全才,还是因为平定宁王之乱才被封为最低级的伯爵。而到了世宗朝,一个江湖混混,竟然凭借坑蒙拐骗的本事被嘉靖封为少师、少保、少傅和恭诚伯,一人任三孤兼伯爵,这在中国古代可是独一份。读书号2023-05-23 13:27:540000大清最倒霉的皇帝,是他
雍正之死,最大的可能是过量服食丹药导致的。但民间相信,雍正是被刺杀而死的。传说中,有一枚叫吕四娘的美女,因为祖父吕留良受文字狱之祸,全家被灭口,只剩她一个。吕四娘下定决心向皇帝复仇,便通过选秀入宫为妃,在侍寝之时杀掉了雍正。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吕四娘刺雍正,绝对是子虚乌有的。不过,清朝的确出了一位被刺杀过(虽然没有成功)的皇帝。他是雍正的孙子,嘉庆皇帝颙琰。▲嘉庆皇帝像读书号2023-05-23 09:15:580000李寻欢嗜酒如命,又不工作,花销那么大,他哪来的那么多银子?
读武侠小说,大家一定对于小说中的武侠人物如何赚钱生存很感兴趣。毕竟衣食住行都离不开钱,而这些大侠、英雄、豪杰,似乎都不事生产,整天忙着行侠仗义,东奔西走,哪有功夫和时间去赚钱呢?读书号2023-05-24 11:23:28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