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10句名言,句句精辟,受益终身!
《了凡四训》这部书,是极为难得的一部家训著作,作者是明朝的袁了凡先生。
这篇家训融汇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精华,并且现身说法,结合自身经历,为大家阐述了“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思想,告诉我们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是可以改变的。清代中兴大臣曾国藩,将这篇家训列为子孙必读之书,近代印光大师也极力提倡,大力刊印发行此书。下面从中挑选十句名言,与大家一起学习感悟。
一、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点评:《太上感应篇》上讲:“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每个人的出身、家庭、环境,确实是不一样的,无法改变。但后天的命运,却完全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完全取决于我们的所作所为。
二、若不反躬自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
点评:法由心生,我们的言语行为,都是由我们的心做主宰,先有意识想法,才会有下面的行为。所以我们学会向自己的内心去求觉悟,去培养敦厚的德行,而不是每天向外追求,无论用什么手段,那些向外追求的东西,即使得到,也是命中所有的,命中没有的,还是不会得到,徒劳一场。

三、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点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之前犯下的错,已经过去了,就不要再去后悔,最要紧的是做好现在,断恶修善,不断进步。
四、多言耗气
点评:古人讲:“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说话多的人,往往内心浮躁,不但会伤了自己的元气,还容易误伤到别人,所谓“言多必失”,话说多了,是很难保证考虑周全的。
五、《易》为君子谋,趋吉避凶,若言天命有常,吉何可趋,凶何可避?
点评:《易经》这部经典,就是教给人们如何趋吉避凶、改变命运的,如果说命运真是老天注定的,那还怎么趋吉避凶,改变命运呢?

六、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
点评:从《春秋》中所记载的事例可以看到,古代那些有贤德的人,当看到别人的言谈举止后,就能判断出这个人将来的吉凶祸福,并且没有不灵验的。
七、福之将至,观其善而必先知之矣;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
点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当看到一个人的善言善行后,就可以知道他的福运将要来临了;当看到一个人不善的言行后,就知道他已经离灾祸不远了。
八、其过于厚者常获福,过于薄者常近祸。
点评:一个人如果心存厚道,甘心吃亏,也愿意帮助别人,那么他将来肯定后福无量。一个人如果待人刻薄,自私自利,那他将来肯定会招致祸患。

九、一息尚存,弥天之恶,犹可悔改。
点评:只要肯于断恶修善,勇于改过自新,有这份心在,就永远都不晚。无论多么大的过错,即使只有一口气在,也都是有机会悔改的。
十、一念猛厉,足以涤百年之恶也。譬如千年幽谷,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俱除
点评:只要我们真正发心改过,即使是积累了百年之久的大恶,也可以洗刷干净。就好像一个黑暗了千年的深谷,只要点亮一盏灯,积累千年之久的黑暗,就一下子都被除掉了。
他在金庸笔下嫉恶如仇,却有两逆徒,一个卖国求荣,一个玷人清白
金庸用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打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武侠世界,在金庸的15部著作里涌现了形形色色的武林高手,他们有的凭借一对肉掌断金裂石,有的练成了绝世剑法睥睨天下。然而这些高手终究无法羽化飞仙,都会寿终正寝化为一把尘土。为了将绝世武功传承下去,武林高手都会开山立派、广收门徒。读书号2023-05-25 21:52:150000班主任:我将高中语文字音知识清单,整理成34页笔记,5天吃透
在高中语文的考试中,字音的考查是基本立足在“常用字”上面的,并且考查的所有字词的材料绝大多数都出现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之中,也都是一些我们经常可以见到的字词。但是字词难就难在读音上,有些字词的读音与我们平常说话时的读音有很大的不同。那些容易读错的字词往往是命题人的首选。所以我们在平常朗读时,或者是在晨读时一定要留心这方面的词句,对课文里的字词要会读,读准,对那些容易弄错的字更要注意。读书号2023-04-23 10:07:450000耗时8天,我将高中理综常考题型突破技巧,汇成43页笔记,收藏好
高考的理综分值一直都是占据着高考的半壁江山,对于理科的同学们来说,理综三科的分数高低整体上直接决定着高考分数的成败。但是很多的同学们理综三科加在一起都没有超过200分,失分甚是惨重!读书号2023-04-22 17:46:530000难怪凌波微步断了传承,你看这门轻功的漏洞有多大,金庸不敢再用
爱看金庸作品的武侠迷们会知道,金庸的江湖世界并非胡编乱造,书中的剧情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根基,所以有不少真实的历史人物出现在金庸的作品里。除此之外,金庸不仅让读者跟着虚拟人物的视角“见证”了历史事件,还让笔下的主角和历史人物发生了交集、碰撞,谱写了一首又一首可歌可泣的江湖诗篇。读书号2023-04-16 13:49: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