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所谓人生,咸有咸的滋味,淡有淡的滋味
还记得当弘一法师昔日的好友看到弘一法师吃白粥和咸菜的时候,看到他喝白水的时候,不禁问道:咸菜不咸吗?白水不淡吗?
弘一法师的境界已经超然物外,他回答道:咸有咸的滋味,淡有淡的滋味。是啊,人生不就是这样,平淡中藏着千万种滋味。
德国哲学家尼采曾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来生难料,爱恨一笔勾销。对酒当歌,我只愿开心到老。风再冷,不想逃,花再美,也不想要……这两句话透着,看透世事的通透和豁达,透过字字句句,让人瞬间,心平气和。
人的一生,看起来很平静,但更多的时候,却是快乐与痛苦并存。有多少人,在一片嘈杂声中,忘却了最初的初衷,一味地追逐,茫然不知如何是好;有太多太多的人,为了得到更多的好处,而丧失了自己的良知,他们只知道,自己想要得到更多的东西。但,我们的人生,只是自己的人生。
你要去品尝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感受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只有这样,你才能变得更加强大,也才能看淡生活中的一切,让自己变得淡然,让自己变得沉稳和成熟。
01/人生,不要苛求完美
事实上,十全十美,不一定适合每一种情况;只要是适合自己的,就不需要追求完美。有些时候,残缺也是一种美好,自有它不一般的价值!这让我想到了国内另一处很有名的景点。
杭州“西湖十大景观”中“花港观鱼”一景,“鱼”的底端有四个点,每一个点都有一个小点。这是清代康熙皇帝的亲笔所书。不少游人都在想,难道康熙这位号称“千古一帝”的帝王,真的是浪得虚名,连这种低级的失误都能犯?其实,这里面另有隐情,康熙是故意这么做的,因为康熙是佛教的,所以才会这么做,以示“好生之德”!
汉字中,三个点代表的是“水”,四个点代表的是“火”。在传统的“鱼”字中,下面的四个“点”代表着“火”,“鱼在水中生长,但在火焰中死亡”。康熙不忍心鱼儿给火烧死,于是将“鱼”字下四个点改为三个,以示天公仁慈,普度众生。生命中的一切,都是有其意义的,而每一次的经历,都是对我们的一次考验。如果你的心里有一缕阳光,那么你就会感到温暖,在这宁静祥和的日子里,你可以静静地欣赏鲜花盛开,也可以静静地看着天空中的云朵。
02/平凡生活,亦有万千滋味
人生匆匆,还来不及好好回忆,就已悄然走完大半程。也许是每天的琐碎,让我们无暇感受自身的变化。刘心武在书中提出,“就凡人而言,我仍认为,一定要懂得并善于享受生活。”曾经有一次,他去郊外旅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看到了一个风景普普通通、设施简陋的新景区,这让他很是失望。
可是,就在回家的路上,渐渐走近了自己的家,突然发现,在离家不远的树林里,一簇簇初开的秋叶子,正在黄昏的微风里,在落日的余晖里,翩翩起舞;一些蜻蜓在草地上自由 自在地飞着;一颗颗蒲公英的种子,缓缓的飞了起来。原来,自己家门前就是一片“风景区”。
慰籍的,常常是微小而温存的事物。多留心身边的事物,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要在最平凡的日子里,活出滋味。时空的底色,就在这里。这样,才不会在高光时刻中失重,也不会在所谓低谷中自弃。
孤单的时候,能感到风吹过树也吹过你,赶路的时候,想得起抬头看看一路风景。记着,一切都在流逝不返,光荣或荆棘都将一一退去。自己曾经努力走过每一步,所走的路留下的印迹才珍贵,胜于奖杯或泪水。常驻的,终归是具备永恒品质的事物,如一个又一个出发过沸腾过也寂静过的天地、日月、晨昏。
文字引申义198:火树银花
火huǒ火,甲骨文。这是一堆柴火。火堆甲骨文二。小篆。简牍文。隶书。楷书。火,本义是物体燃烧时产生的火焰。《尚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孔传:“火炎不可向近。”“火焰”引申为“用火把物体破坏、毁坏”,即“烧毁”。唐韩愈《原道》:“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读书号2023-05-23 08:58:12000015岁嫁姐夫,18岁成皇后,29岁沦为别人玩物,殉情而死
各位女神,大家好,我是馆主。今天和大家聊聊小周后。她是南唐司徒周宗次女,她的姐姐就是周娥皇。因姐姐和李煜的关系,小周后经常出入内宫,深受钟太后的喜爱。后周娥皇与钟太后相继离世,李煜便立小周后为国后。李煜对小周后的宠爱胜过姐姐,但只可惜好景不长。开宝八年,北宋攻破金陵,李煜投降,南唐破灭。太平兴国三年,李煜去世。小周后不久也与世长辞。1读书号2023-05-23 09:21:300000文字引申义197:师出有名
师shī师,甲骨文这是臀部坐在地上所产生的一个印。表示人坐在地上,引申为很多人坐在地上,即“很多人”。金文,右方增加了,意思未明。说文古文,把移到了上方,打横写作。小篆继承金文,写作。简牍文。隶书。楷书。草书。把简写成。简体继承草书,写作。师,本义是“人民、民众”。《诗‧大雅‧文王》:“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读书号2023-05-23 10:06:330000杜甫五排《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读记
杜甫五排《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读记(小河西)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向来吟橘颂,谁欲讨莼羹?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