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千年的8首最美词作,首首绝唱:青史几番春梦,黄泉多少奇才

史上最美8首《西江月》,沉醉千年!再忙也请读一次。
诗和远方你一样都不能少!
无论你是豪情万丈的性情中人,还是多愁善感的文艺青年,亦或是整日忙碌,来不及思考的上班专业户,请全身心放松,用心去品读诗词里的美!

西江月: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白蘋香”“步虚词”“晚香时候”“玉炉三涧雪”“江月令”。双调五十字,平仄两协,上下片字句作法相同。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宋·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苏轼晚年饱受政治打击,在这热闹的中秋月明之时,苏轼渴望着与兄弟一诉衷肠,无奈远贬黄州的他只能在北望中借明月遥寄相思。
世上万事恍如一场大梦,人生经历了几度新凉的秋天?远贬黄州的孤独悲苦,感叹时间的流逝,苏轼对自身遭遇仍有不平之意,从而深感人生如梦境般荒谬与无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平凡才能见真情,本词读来赏心悦目,辛弃疾难得的另类风格佳作。
词人对黄沙道上的路径尽管很熟,可总因为醉心于倾诉丰年在望之乐的一片蛙声中,竟忘却了越过“天外”,迈过“山前”,连早已临近的那个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也都没有察觉。

《西江月·道德三皇五帝》
明.杨慎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
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
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作为《东周列国志》的开篇诗词,杨慎写的通俗易懂,却又透着人生的沧桑,可谓是道尽了历史的真谛。
你以为的成功,也不过是历史的进程中的过眼云烟罢了。豪杰争雄,王朝更替,也不过是北邙山上不断增多的荒坟孤冢,沧海一粟罢了。
历朝历代莫不是前人打下的基业,让后人接手,却唯独当事人自己认为在那里进行什么龙争虎斗。

《西江月·平山堂》
宋·苏轼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公元1079年(宋神宗元丰二年)四月,苏轼自徐州调知湖州,生平第三次经过平山堂。这时距苏轼和其恩师欧阳修最后一次见面已达九年,而欧阳修也已逝世八年。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欧公仙逝了,固然一切皆空,而活在世上的人,又何尝不是在梦中,终归一切空无。
或许正是心怀此念,他才得以坦然面对纷至沓来的政治打击:人生既然不过虚幻,政治失意与挫折,算得什么呢?

《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宋·刘过
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
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欤?”曰:“可”。
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
大家齐唱《大风歌》,不日四方来贺。
词人的忧国忧民,辛弃疾非常赏识。当时的宋朝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所以说伐金是完全可行的。
刘过这首词就是鼓励大家要看到希望,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抗金事业中去。
只要执政者治理有方,君臣同心,同休共戚,那么明年一定会取得胜利的,而用不了多久,国家一定会强盛起来,引来四方朝贺的。

《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宋·朱敦儒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
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
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
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
回首平生,少年的欢情,壮年的襟抱早已成为遥远的过去,飞逝的岁月在这位年迈的词人心中留下的只有世态炎凉命途多舛的凄黯记忆。
在强大的命运之神面前他感到无能为力,于是消极地放弃了抗争,不要计较自己的辛勤劳苦,万事本来已命中注定。
有幸遇到三杯美酒,又邂逅了一朵含苞初放的鲜花。短暂的欢乐相聚是如此的亲切,至于明天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了。

《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满》
宋·朱敦儒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
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黄泉多少奇才。
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如果一个朝廷,忠良屈死而奸佞当道,诗人的悲愤不无道理:所谓人类的历史不过是几场短暂春梦杂沓无序的联缀,无论怎样的奇士贤才都终究不免归于黄泉。
朱敦儒那种壮怀远抱已被消蚀殆尽了,有一种无可奈何的心绪。他自以为看破了红尘,把一切都交付给那变幻莫测的命运去主宰,自己“不须计较与安排”,只要“领取而今现在”,求得片时欢乐也就心满意足了。

《西江月·遣兴》
宋.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辛弃疾是郁闷的,自己一直主张抗金,而不为南宋统治者所用,只好借酒消愁,免得老是犯愁。说没工夫发愁,那是反话!
“昨夜松边醉倒”,居然跟松树说起话来。他问松树:“我醉得怎样了?”看见松枝摇动,只当是松树要扶他起来,便用手推开松树,并厉声喝道:“去!”
哪怕辛弃疾真醉倒了,也仍然挣扎着自己站起来,相比之下,小朝廷的那些软骨头们是多么的渺小和卑劣。

还有哪些脍炙人口的经典诗词,请留言分享,谢谢。
#好内容我来评#?
#大有学问#?
#头条创作挑战赛#?
难怪杨过能请到圣因师太,人厨子等奇人异士,你看他和明教是何关系
杨过,是金庸武侠中最有魅力的男主之一,他风流潇洒,用情专一,被众女追求,内心深处却只有小龙女一人。除此之外,杨过还能号令群雄,在第二次襄阳大战的时候,杨过凭借自己的威望,号令了一支不次于郭靖一方的武林奇异人士组成的队伍,甚至,还歼灭了两个蒙古千人队,烧毁了蒙古二十万大军的辎重大营。读书号2023-04-18 18:22:230000【测字】本
木一=本这个“本”是“本钱”的意思,“木一根”为“本”?这根木头如果是金丝楠木呢?那还不是富二代?其实,“本”是“木”被“一”锯断,劈成柴火,挑去卖了买米养家,樵夫的立身之“本”。读书号2023-05-10 13:59:590000郭靖苦战忽必烈之时,为何不见岳父黄药师的身影?你看他死在何处
初读金庸小说的时候总能看得兴趣盎然、津津有味,只因书中的主角们总能邂逅奇遇、练成神功,最后不仅击败了强敌,还能带着意中人飘然离去。长大之后才发现,金庸的武侠著作看似皆大欢喜,实则也暗藏了不少悲剧色彩。好比神雕时代的杨过和小龙女,他们男俊女美,犹如一对神仙眷侣,可杨过却被人斩落一条手臂,小龙女则在终南山的草地上丢失了贞洁。读书号2023-04-17 18:00:160000离奇民间故事:阴魂迫体
古人常说,人有三魂七魄,人死后魂归地府,尸体入土,方可安宁。不过有时会出现人尚且在世,魂魄离体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招魂复其精神。丢魂一般常出现在年纪较小的孩子身上,人们认为,孩子还未成年,魂魄与肉体并未彻底相连,这期间若是受到什么惊吓,就容易丢魂。不过这种情况倒不算严重,还有一种较为麻烦的问题,那便是阴魂迫体。读书号2023-05-23 10:11:250000历史上篡位的权臣比比皆是,为何唯独司马家被骂了上千年?
谈起权臣篡位,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司马炎篡位称帝。按理说,权臣篡位这样的事情不是司马家首创,这种事情司马家既没有空前也没有绝后,不应该被视为负面典型而流传千古。可是事实上,无论是正史的官方史料记载还是野史传闻民间传说,都将司马家的篡位视为十恶不赦历经千年都不可原谅的严重行为。甚至有人传说,就连篡位者司马炎自己的后代晋明帝司马绍在看完自己先辈的“创业史”后,也哭着发出了“晋祚不长”的哀叹。读书号2023-05-10 17:26:2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