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休都没落实好,还“做四休三”?媒体专家啥时候能体会国人之苦
读书号2023-04-23 15:47:480阅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专家:“做四休三”可以作为探索#
一则来自来自官方媒体的文章,为何很多老百姓不买账?
专家表示:每周“做四休三”,是一个趋势,可作为探索~

并给出了理由:
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经济,到处都出现了产能过剩的局面,做四休三可有效缓解产能过盛!
还能提高大家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存在感!


有网友说:
“我不是做梦吧,我们这么快就要和国际接轨了?”
“呵呵呵,能保证最基础的早九晚五就不错了,还想做三休四啊?”
“落实劳动法 保证正常休二再说休三吧有时加班累得要死!”
……

现在国内的大部分用工单位,各行各业都存在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收入还跟不上!
打工人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切切实实有几个人可以理直气壮和《劳动法》过招的?
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的经济来源,一遇到加班都变成孙子,敢怒不敢言,害怕被炒鱿鱼。

国外有的国家,像芬兰,确实人家达到了做四休三的标准,所以实行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但像我们国家现在的国情,怕是很难达到!
“做四休三”画大饼的做法不可取!
希望媒体专家、政策制定者,不要空喊话。
政策都是在实践中制定的,踏踏实实的给老百姓做实事,提高收入,劳动法规定的休息日落实好,就是增加人民的幸福感了!
#大有学问#?
关注“读尽”,每天都有不一样的观点。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一天一首古诗词 | 立夏古诗词,胡俨《久雨喜晴明日立夏》
▲点击上方音频,听主播朗读《久雨喜晴明日立夏》胡俨〔明代〕一月厌雨声,忽逢今日晴。春从花上去,风过竹间清。睡美新茶熟,身闲野服轻。近来多坦率,客至倦逢迎。译文一整个月都在下雨,一听到雨声就很厌烦,到了立夏前一日,天空突然就放晴了,真令人心情愉悦。春天从花尖上倏忽一下飞过;风儿从竹林间吹过,留下阵阵清凉。读书号2023-05-23 10:46:210002盖碗泡茶古今谈
用盖碗泡茶自古有之,盖碗又叫盖钟,雅称为三才杯。指的是带盖儿的茶碗,由茶碗、茶盖、茶船三件套组成。所谓三才即天、地、人。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茶文化的一种体现。盖碗茶起源于唐代的四川、盛行于清代的京师,大家贵族,宫廷皇室,以及高雅之茶馆,皆重盖碗茶。盖碗茶宜于保温,故后来各地都流行。读书号2023-05-23 09:24:500000高考倒计时23:我汇总了高中物理易错的知识清单笔记,记得要看
随着一天又一天的过去,马上就要面临高考了,希望所有的同学们都已经掌握了高中所学的全部知识内容,在高考中把自己真正的实力发挥出来。虽然说高考并不是人生中唯一的出路,但高考却是一条快车道,也是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从某种意义上说也算是我们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转折!读书号2023-05-26 10:41:140001哪位高手被金庸反复写了三次?看似是同一人,却被读者疯狂吐槽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加上短篇小说《越女剑》,金庸总共写了十五部武侠小说。细看过金庸全集的读者会知道,金庸的武侠小说气势磅礴、跌宕起伏,不仅有刀光剑影、恩怨仇杀,还有儿女私情、家国大义。在这种亦假亦真的相互辉映之下,难怪金庸的武侠小说时至今日仍是风靡不减。读书号2023-05-26 16:08:310003耗时6天,我总结了高中地理核心考点及相关例题,一模二模必备
很多的高三学子们已经进入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几乎每天都在进行着模拟考试,所以在考试前我们就要注意,一定要回归我们的教材课本,抓住干知识内容,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以便于在做题的时候能够灵活的去应用。特别是高中的地理,我们在复习的时候要注意基本概念,还有相关的典型例题,也要充分吃透,要学会举一反三,同一种题型,其实万变不离其中,只要掌握它的基本规律和做题方法,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读书号2023-04-22 17:10:5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