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首人生诗词,满满的人情世故,读懂已是白发人

这7首古诗词,满满的都是人情世故,读懂已是白发人。
年龄从来不是衡量一个人的刻度,人在成长中不断长出新的智慧和性情,带着无数的迷惘与不确定,坚定地走向下一个阶段的自己。

《酌酒与裴迪》
王维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世事总不尽如人意,但心情需要自我调节。平时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就是最好的生活态度。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有句古话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虽然十年寒窗,但终有一朝成名的一天,所以在此之前,不妨先沉淀自己。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而在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事莫过于以前没人理解你,以后也不会有人理解你。所以难怪陈子昂会有如此感叹。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唐.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你明知我已经有了丈夫,还偏要送给我一对明珠。
归还你的双明珠我两眼泪涟涟,遗憾没有遇到你在我未嫁之前。错的时间遇上对的人,该如何是好。

《代悲白头翁》节选
唐.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古人现在已经不再悲叹洛阳城东凋零的桃李花了,而今人却依旧对着随风飘零的落花而伤怀。
年年岁岁繁花依旧,岁岁年年看花之人却不相同。红颜易老、生命无常,且行且珍惜。

《临江仙·送钱穆父》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一别我们已是三年未见,你总是远涉天涯辗转在人世间。
人生就是座旅店,我也是匆匆过客。

《天可度-恶诈人也》
唐.白居易
天可度,地可量,唯有人心不可防。
但见丹诚赤如血,谁知伪言巧似簧。
劝君掩鼻君莫掩,使君夫妇为参商。
劝君掇蜂君莫掇,使君父子成豺狼。
海底鱼兮天上鸟,高可射兮深可钓。
唯有人心相对时,咫尺之间不能料。
君不见李义府之辈笑欣欣,笑中有刀潜杀人。
阴阳神变皆可测,不测人间笑是瞋。
天是可以度量的,地也是可以度量的,只有人心不能够防备,只见赤诚红如血。
只有人心不能够防备,只是预测不了人间的悲喜。

生活里不必要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金庸一大失误:段誉武功震古烁今,却在晚年被他人碾压
很多武侠迷们都喜欢看《天龙八部》,的确,《天龙八部》的剧情之奇、出场人物之广、武功招式之玄堪称“金书”之最。金庸以段誉的第一视角作为天龙的开篇,离家出走的段誉多管闲事惹来了杀身之祸,慌不择路的他失足坠入了无量山谷底。历经数次阴差阳错的奇遇,段誉发现了藏在蒲团里的秘籍。读书号2023-04-16 13:44:580000封神之前,若让商纣和天庭开战,哪方能赢?
看到这个标题,肯定有人会觉得扯淡,天庭里面都是神仙,而商纣则是以凡人为主,神仙手一挥就能撂倒一大片凡人,双方不在一个层面,根本没有可比性。但是别忘了,封神前的天庭是因为人手稀缺,所以才会引发封神大战,而从封神大战的过程来看,在商纣阵营出现了很多修仙者,且其中还不乏高手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双方自然就有了一拼的可能。那么问题来了,若是商纣和天庭开战的话,哪方能赢呢?读书号2023-05-23 13:32:260000项羽可能没想到,他的死改变了一个陌生家族的命运
公元前202年,乌江一代名将项羽突围至此,已被团团围住,念及无颜再见江东父老,项羽下马步战,与刘邦的军队展开了近身肉搏,最终寡不敌众,自刎而死。项羽死后,头颅被王翳取走。其余尸体被哄抢,甚至造成了数十人的死伤,因为大家都知道,只要能抢到其中一部分,能得到的奖赏是不可想象的。其中,有个叫杨喜的郎中骑抢到了项羽的一条腿。两年后,刘邦论功行赏,杨喜因为此功,被封为赤泉侯,食邑1900户。读书号2023-05-10 17:40:320000高中地理万能答题模板,真的太绝了
读书号2023-04-20 16:10:420000以陶器为证,仰韶文化半坡时期甚至更早,华夏古人已经掌握“四时八节”历法思想
以陶器为证,在仰韶文化半坡时期,古夏人已经掌握“四时八节”历法思想半坡鱼纹图这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人面鱼纹”和“鱼”的组合图。盆底是两“鱼图”东西相对,两“人面鱼纹图”南北相对,处“四正”位置;盆沿八分,“四正”位置是“|”,“四偶”位置是“三叉”,表现的就是“四时八节”,这是远古的没有数字化的“洛书图”。读书号2023-05-10 13:47:5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