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又翻车?小夫妻摆摊日入9000元?是欺负网友们数学不及格吗?
央视又翻车了?接连几条正能量的视频和文章,感动了自己,却为何没有能感动广大的网友,为何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和影响力呢?
视频一:靠力气赚钱心里才踏实,是无数平凡人的生活信仰

在2023年的3月7日,央视网在某视频网站发布了这条了视频,视频的主角是一位50多岁的大叔,名叫冉光辉。他从20多岁起就开始干棒棒的工作,到现在已经做了30年了,一天能挣百十块钱。
卖苦力,靠自己的力气养活自己和一家老小,的确是很正能量,这样吃苦耐劳的精神的确值得宣扬。央视所配的旁白也很给力:“一份工作干了30年,拿起棒棒的冉光辉眼睛发光,相信‘下力’也可以‘爬坡上坎’,这是无数平凡人守护幸福最直接的答案。”
央视网的出发点是好的,无论是视频的标题还是视频的内容以及配文,都满满的正能量,都带着一种精神宣传和抚慰。可是为何视频发出来后,却遭到了不少人的质疑和抨击呢?
因为在视频的画面中,当赤着上身吃力地拉着货车的冉光辉低头向前走时,恰好有一亮白色的保时捷快速驶过。这让网友们不淡定了,也产生了质疑。日子真的是越干越甜吗,越干越有奔头吗?那么为何冉光辉30年来还是个卖苦力的,而别人可以开着豪车呢?
在广大网友质疑后,央视网迅速将画面中的保时捷给P掉了。但是令央视没有注意到的是,在栅栏对面,还停着一辆比保时捷更贵的豪车卡宴。再次上传的视频依旧引起网友的躁动,央视网不得不删除视频,以此来平息风波。
文章二:正视“孔乙己文学”背后的焦虑
3月16日,央视网发布了《正视“孔乙己文学”背后的焦虑》一文,在文章中,央视网表示:“一时的困难不等于一生的失败。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孔乙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当代有志青年绝不会被困在长衫中。”

央视网的出发点是好的,它写这篇文章的灵感是源于一位“失意书生”的一句话彷徨失意的独白,“学历不但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
央视网从三个方面对这句话进行展开论述,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学历的价值,只有在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掘自身潜力的情况下才能得以体现。孔乙己之所以陷入生活的困境,不是因为读过书,而是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不愿意靠劳动改变自身的处境。长衫是衣服,更是心头枷锁。”
这篇旨在鼓励广大失意学子的文章,为何一经发布后,又受到不少人的质疑和抨击呢?许多人表示,既然最终都要脱掉长衫,那为了穿上长衫所做的努力算什么?既然最终都要脱掉长衫,那么花了那么多的钱,上了那么多年的学,又图的是什么呢?
文章三:春天里的奋斗,为美好生活打拼

在3月20日,央视网又推出了一篇文章《春天里的奋斗,为美好生活打拼》,这篇文章可以说是最接地气的了,因为跟年轻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是真正走入年轻人的生活中去的。
文章讲述的是浙江义乌夜市中的一对小夫妻,豆腐西施和土豆郎摆摊奋斗打拼的故事,身为95后的范丹丹从2014年从山东老家来到义乌后,便跟丈夫在青口夜市经营铁板豆腐和狼牙土豆,一边摆摊一边直播。每天准备500斤土豆、250斤豆腐,都不够卖的,每天可以日入9000元。
日入9000,这个收入是真不少,许多人一个月的工资都没有他们一天的收入高。可是这么高的收入,并没有引起广大网友的羡慕,反而遭到了他们的质疑。有的网友说,500斤土豆、250斤豆腐,光是进货、搬运、清洗、处理都要花很长的时间,就小夫妻俩,不可能办到。
有的网友说,日入9000元,一份东西8元钱,就要做1125份,他们下午4点出摊,一直做到凌晨2点,也就10个小时的时间。一份东西,再怎么着也得三两分钟才能做好,1000多份,平均一个小时就要做100多份,60分钟的时间做100多份,一分钟就要做两三份,不可能这么快的。而且就算这么快,难道他们从出摊忙到收摊,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实在不可思议。
接连翻车的央视,屡屡想通过视频和文章打动网友,热血网友,可为何却效果不佳,甚至引起了反感呢?是太过于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了?还是网友们被毒鸡汤祸害到醒悟,再也不相信这一套了?作为官媒,写出来的东西,代表的是公信力和权威,如果连自己都感动不了都不相信,广大的网友会相信吗?日入9000元,钱真的这么好赚吗?
如果钱真的这么好赚,为何做了30年棒棒的冉光辉不做?为何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不做?文章中说这对小夫妻从2014年开始就在义乌卖饭,那么到现在的话也有8年多的时间了,一天收入9000元,一个月就是27万,一年就是324万,刨去成本支出,也能赚个100多万吧,8年的时间也成了千万富翁了。既然都是千万身家,为何不雇人营业呢?何必还要亲力亲为?就算亲力亲为,为何没有想着开分店,扩大经营呢?这不合常理啊。总之,央视的文章,漏洞太多,这也是为何广大网友质疑的原因。
双休都没落实好,还“做四休三”?媒体专家啥时候能体会国人之苦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专家:“做四休三”可以作为探索#一则来自来自官方媒体的文章,为何很多老百姓不买账?专家表示:每周“做四休三”,是一个趋势,可作为探索~并给出了理由: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经济,到处都出现了产能过剩的局面,做四休三可有效缓解产能过盛!还能提高大家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存在感!有网友说:“我不是做梦吧,我们这么快就要和国际接轨了?”读书号2023-04-23 15:47:480000扫地僧突然暴毙,慕容博、萧远山不知所踪,段誉、虚竹危机重重
萧峰死后,辽军退出中原武林,整个江湖似乎恢复了以往的宁静。一日,在灵鹫宫的虚竹突然接到了少林寺的飞鸽传书。虚竹拆开书信一看大吃一惊,原来扫地僧突然死在了少林寺。由于虚竹和少林寺颇有渊源,于是虚竹二话不说立即赶往了少林寺。读书号2023-04-16 13:34:570000<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76, 0);">①出门遇到喜鹊叫。</span>
在我国民间有许多的俗语、谚语,其中多数都是来源于生活,是古人经过长期的观察总结而成的,所以就算有些没有科学依据,但也是有其参考价值的。而这句“出门遇五事,必定有横财”说的就是在我们出门的时候,如果遇到了这样五件事,那就是非常吉利的,说不定前面还有一笔横财在等着。俗话说“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对于横财,谁又会拒绝呢?那这“五事”都是啥?又有没有道理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读书号2023-05-10 17:12:290000细说中医抗癌名药西黄丸
关于西黄丸,我曾以“怀慈居士”为网名在新浪博客发布了系列文章,但最后都被我删除了,感谢那些转载过我的文章的网友,现从百度上搜索“怀慈居士”和“西黄丸”这两个关键词,居然能找到我当初撰写的全部关于西黄丸的文章。读书号2023-05-23 20:00:2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