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不读书的人,差别到底在哪儿?

作者:西瓜麻麻
来源:浅读一刻(ID: qianduyike)
读书与不读书的人,日积月累,终成天渊之别。
老同学聚会,聊起在学校时的一些趣事,酒过三巡后,一个曾经的差生拍着班长的肩膀说:
“你说读书有什么用,我高中都没读毕业现在照样开跑车,我厂子里现在三百多号人,随便一个人的工资都比现在一些白领的高。 ”
班长笑笑没有反驳。
我想,这大概就是读书与不读书的区别。不做无谓的争辩,他说你是无用书生,但你不会说他是暴发户。
这样的例子也不少,常常有人会用某某小学毕业最后却发财致富的例子宣扬读书无用论。
其实把读书功利化,本身就是一种肤浅的理解。
我先说一组数据。
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
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犹太人拿走了20%的化学奖,25%的物理学奖,27%的生理与医学奖,41%的经济学奖,12%的文学奖,同时还拿到了1/3以上的普利策奖,1/3以上的奥斯卡奖。
然而犹太人只占世界人口的0.3℅。
一个爱读书的民族,自然是优秀的。
那些不读书而小有成就的人,他们无法看到因为读书而获得的更大成就。

01
那些说读书无用的人,真的认为读书无用吗?不见得。
比如一个厨师,他通过努力开了一家餐厅,然后生意不错,又在附近开了两家,再后来他想做出自己的品牌,并且想做大做强,这个时候他就一定会感到力不从心,因为他除了炒菜一无所知,于是就只能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去碰撞。
那些曾经不屑一顾的东西,最终还是要花更多的功夫去补上。
其实这样的人,更加深知读书的意义。生意做得再大,赚的钱再多,他绝不会对自己的孩子说,“别读书了,你看爸爸不读书照样能发财。”
相比读书之人,不读书的人想要更进一步的时候,往往会更加困难。

02
读书之人,通常看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
知乎有一位网友说,他以前考试的时候经常粗心大意,他爸爸就说,粗心大意致错的题目可以不管,就好好看看哪些题目是自己不会的。
但是他妈妈的观点却不一样。
他妈妈是个爱读书的女人。
他妈妈告诉他,那些因为知识点而错的题目,不重要,因为你以后把知识点学好,并不难。
那些因为粗心大意错了的题目,才是重中之重,因为这是你性格上的缺陷,你平时做事粗心大意,考试自然会粗心大意。
如果你不在生活上改变粗心大意的毛病,以后考试还会因为粗心做错题目,甚至于,你一辈子都会因为粗心大意做错很多事。
不读书,往往看问题的角度比较单一。而读书,可以一个人的思考更有深度。

03
梁实秋在《雅舍小品》中写过一篇文章,《骂人是一门高深的学问》,简直就是骂人撕逼的教课级典范。
其实骂人这件事,读书与不读书的人区别最大。
二战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某地举行公开演讲时,台下递上来一张纸条,上面只写了“笨蛋”两个字。
台下都等着看他出糗,但丘吉尔却神色自若地对台下观众说:“刚才我收到一封信,可惜写信人忘了写内容,只署了个名。”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丈夫指责妻子败家,抱怨妻子总是喜欢一些没用的东西,妻子微微一笑道:“我不许你这么说自己。”
不读书的人只会用最直接的暴力语言进行攻击,言语间透露着自己的无知与粗俗。
而读书之人则更具幽默感,不怒不躁,即使是遭遇谩骂也能机智回应化解尴尬,甚至语带机锋。

04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不读书,你拿什么跟人开玩笑》。同理,不读书你拿什么跟人聊天?
有一个段子:
“请问你有《时间简史》吗?”
“神经病,我有时间也不捡屎。 ”
这就是把天聊死的原因。懂的东西越少,能与人交流的东西也就越少,聊天就有了很大的局限性,别人说的东西你完全不懂,不聊死才怪。
这也是很多人觉得自己无论是追姑娘还是陪客户,总是找不到话题的原因。
不读书就少了很多谈资,更没有对事情的独到见解,你能听懂的那点家长里短,谁愿意天天跟你聊?
相反的,经常读书的人,知道的事情多了自然谈资就更多。

05
生活中有很多年轻人,总说自己孤独的像条狗,他们无法安静的独处,只要是一个人就会感觉空虚无聊。
为什么?
因为他们的精神没有得到滋养,身体仿佛就是一个空壳,喜怒哀乐都需要外界的东西来填充。
这样的人,即使物质充裕也无法真正的感觉到丰盈。
不读书的人,精神上永远缺少能量。但凡空闲,只能靠玩游戏,刷剧,睡觉来打发时间。
而热爱读书的人,无论被置于何种孤单的境地,都不会丧失最后一个交谈伙伴,那就是自己。
正如梁晓声所说:“只有读书能够长久地抵抗寂寞。”
▽
有人曾经采访董卿,最喜欢看什么书。
董卿说:“中国唐诗宋词,太美了,简简单单几句话,却能让世人找到共鸣。”
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
不读书的人输掉的就是这种骨子里流露的气质。
读书与不读书的人,日积月累,终成天渊之别。
作者简介:西瓜麻麻,个人公众号:浅读一刻(ID:qianduyike),微博:@盛慧。
原爆文学的开拓者——原民喜:“将广岛的声音传递出去”
文丨孙虎的书房编辑丨孙虎的书房原民喜的短篇小说《夏之花》,开启了日本原爆文学的先河。这篇作品执笔于1945年,发表于1947年,当年即摘取了水上泷太郎奖,此后亦不断被再版。2011年福岛核泄漏后,东京集英社出版发行的《战争文学》第19卷开篇即选编了这部作品。评论家们也从多个角度,挖掘了它的文本价值及艺术特色,从而显示了对原爆这一特殊题材的关注和热情。读书号2023-05-25 20:54:510002金庸笔下四大美女魔头:越是女魔头,越是人美心狠,越是名字好听
如果让你穿越到武侠世界中,化身风度翩翩的美男子,你的想法肯定很不单纯,想要众多美女常伴左右,多多益善。绝对不会像杨过那么傻,陈家洛那么呆,而是一网打尽,享尽艳福。但是若将美女魔头送给你,你还能安稳沉睡吗?今天我们来聊聊金庸武侠中的美女魔头,这些美女魔头的特点很明显,越是人美心狠,越是名字好听。1、李莫愁读书号2023-05-25 20:55:060000《二泉映月》阿炳:精通吹拉弹唱,尤喜吃喝嫖赌,身世却狼藉不堪
在二胡界,盲人阿炳可以称得上是传说级别的人物。如果进行街头采访,让每一个中国人说出一首二胡曲目的名字,恐怕90%的人,都会下意识地回答道:是阿炳的《二泉映月》。的确,从曲目知名度来看,盲人阿炳已经做到了一个音乐家的巅峰。然而,鲜有人知的是,在音乐上取得辉煌成就的阿炳,却在他的人生之路走得并不顺利,阿炳的一生鲜少看见阳光,从出生到死亡,陪伴他的,只有数不尽的混沌和黑暗。读书号2023-05-10 16:51:510000班主任:我将高中数学23个圆锥曲线母题,汇成34页笔记,记得要看
在高中数学中一直存在最让大家头痛的问题,那就是关于圆锥曲线的问题了,对于这一类的题型常常与函数,向量,方程以及不等式等相关知识板块联合在一起进行出题,所以所出的题型也是千变万化,难度也在不断升级,这也就为什么常常用圆锥曲线来当数学考试中的压轴题了。读书号2023-04-22 17:22:550001中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都是哪些省?最值得表扬的是贵州和陕西
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各省森林覆盖率的数据,不过这些数据基本都是10年之前的,甚至20年、30年之前的。最近几十年,由于中国各省都非常重视生态,中国北方有三北防护林工程,黄土高原治理工程,南方有退耕还林工程,使得各省的森林覆盖率都在不断提高。那么截止2022年,中国各省的森林覆盖率是多少呢?读书号2023-05-10 16:52:1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