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4000000020

第20章 京华忆旧 (1)

笔者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住过老北京城内许多地方,还在北京慢慢变老,在这个城市里备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因此我心目中能代表北京的就是老北京城,或者简单地说就是老北京内外城和皇城。因为有了这些城墙与城楼才是完整的北京。

看电影的记忆

前几天,应郭宝昌先生之邀看他新拍的京剧艺术片《春闺梦》,放映地点是崇文门外的“搜秀影城”。十多年没进电影院了,许多影院都是名称增大,座位减少。影院升格为“影城”,座位却从1000多减至100多,仿佛要给每个观众制造点“坐拥影城”之感,但我也没有觉得怎么舒服,只是放映电影的成本增加了。我想电影票价上涨这是使普通观众不敢问津的重要原因之一吧。电影放映业的不景气,有些是电影院自己制造的。不过这次进影院还是给我带来了新鲜感,也唤起许多看电影的记忆。

难忘的第一次

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不包括1966年文革开始以后),到电影院看电影是个极普通的事。喜欢娱乐的北京人,特别是年轻人一年看四五十场电影不是特别稀罕的。那时单位一般是两个星期组织一次看电影,作为工会的福利;人们也常常以看电影度过假日或星期天。至于寒暑假专门有学生专场(票价一角或五分),节假日还有夜场。我想,从那个时期生活过来的人们一定都会保留着丰富的“看电影的记忆”。

新中国建国那年我只有7岁,小学二年级。看的第一个新电影是个纪录片《百万雄师下江南》,在中央电影院(今北京音乐厅)看的。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当银幕前那张薄薄的浅色帘幕还没有打开的时候,“百万雄师下江南”7个大字已经打在了上面。看的第一个故事片是《天字第一号》,是讲述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谍报人员打入一个汉奸大员家庭获取情报的故事的。谍报人员以“天字号”和“地字号”排序;谍报人员接头的暗语是问,“你的表几点了。”如果对方说:“我的表白天快5分”,这就是“天”字5号,如果说夜里则是“地”字。这种问答神秘而有趣,在北京小孩子们游戏中流行了很长时间。这个电影大约是1949年初在国民电影院(首都电影院)看的,建国后这类“歌颂国民党”的电影被禁,就不可能看到了。看的第一个外国电影是苏联的《喀朗仕塔德》,在大都市影院(这个影院现已没有,旧址在西绒线胡同,四川饭馆对面)看的。这个电影是描写1920年黑海水兵暴动的。只记得一个情节是被捕的水兵,被绑上大石头,从山崖上推入海中,而水兵身上备有小刀割断了绳索,又从别处游了上来。

文革前的十多年间看了多少片子?很难统计了,大约不下100部吧。但给我留的印象深的,现在还有清晰记忆的似乎多是外国影片。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与外国交往很少,这时只有大量苏联电影和少量的东欧电影。最早的译制片是东北厂(后来的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的,放映这类影片时都要在海报上郑重地写上“华语对白”四字,以招徕观众。不过当时的“华语”还不是现在的普通话,而是民国时期,糅合南北两京口语而成的“国语”。文革当中能够公开放映的《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等都是东北厂译的,此时人们已经习惯普通话了,再听着列宁、瓦西里等讲的东北味儿的国语很好笑,所以许多年轻人喜欢拿腔作调学“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让列宁同志先走”等对白。这时翻译的而且很火暴电影还有《乡村女教师》(后来上了北京师范学院,常听到有许多同学以当“乡村男教师”自嘲)、《钦差大臣》、《夏伯阳》、《保卫察里津》、《日日夜夜》以及高尔基的“三部曲”《我的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等。

我一接触电影看的就是黑白的有声片,但在50年代也看过无声片。给我记忆最深的是上初中时看的卓别林的默片,大约是在1956年,我们在阶梯教室上完“动物课”后(当时生物分两门《植物学》《动物学》),就着放映机(放完教学片)给我们放了一段卓别林短片,虽然这是默片,但卓别林的滑稽动作还是逗得大伙狂笑不止。那时谈论美国电影都是犯忌的,特别是好莱坞,就是西方腐朽反动文化的象征。有文化的人,只要提到“好莱坞”三个字都要加上几句批判的话,免得使人怀疑自己立场有问题。不知道老师出于什么想法,冒险放了一段美国片。好在这是在反右以前,大家的阶级斗争的“弦”还绷得没有后来那么紧。补充一句,一般中学不会有阶梯教室。初中我在北京师大附中就读,在老北京师范大学旧址(和平门外)上课,用的是师大的教室。

50年代社会上还真的公开放映过一部美国电影,这也是我看的第一部美国片——《社会中坚》。不过这部片子不是资产阶级腐朽的文化代表好莱坞的产品,而是美国共产党(不过后来反修斗争中批判资本主义国家修正主义共产党时,美共是继意共、法共之后第三个被批判的)领导工人阶级制作的。它是描写美国反动政府如何镇压美国工人阶级的。工人搞罢工,结果被警察抓了起来。不分男女老幼都被关在铁笼子里。但是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这些被抓起来的工人们互相呼应,一齐有节奏地高喊“我们要洗澡”“我们要洗澡”。当时我觉得很奇怪,进监狱要洗澡干什么?这个问题直到九十年代我才有点理解。

我看的一个彩色影片是什么记不清了。因为黑白片拍得好的,就像水墨画一样,也是墨(黑)分五彩的。他拍的是黑白片,可是进入头脑后,你把它翻译成彩色的,于是记忆中就成彩色的了。例如苏联影片《一个人的遭遇》,英国影片《百万英镑》,德国的《献给检察官的玫瑰花》,法国的《勇士的奇遇》《红与黑》等影片,我对它们的电影海报的记忆是黑白片,而实际看影片时留给我的记忆是彩色的,真是奇怪。另外,还有一种现象也干扰了我的记忆:苏联影片中有一种“红白片”,平常电影的黑色部分,它是红赭色的。如50年代初的《忠实的朋友》(写好朋友远游遇险的),《茹尔宾一家》(描写造船工人生活的),这种红白片很像历时久远的褪色的彩色片。

我看的第一次看立体声宽银幕片是在1957年。先是首都电影院停业,大家很关注,后说要改造成专放宽银幕立体声的电影院,引起了民众的兴趣。报上和《大众电影》上做了很长一段宣传,说这类影片是普通银幕的电影无法比拟的,宽银幕立体声给观众的感觉是像进入影片似的。首都电影院终于开张了,大家排队买票,尽管票价很贵。第一场是苏联电影《革命的前奏》,此片描写1905年俄国彼得堡工人星期日上街请愿,惨遭沙皇屠杀的故事。看电影时,我努力寻找进入影片的感觉,怎么也没找到。我感觉到的与普通银幕的唯一差别就是俄国皇家近卫军打着军鼓从银幕左边走到右边时,声音也从左边走到了右边。可是这个宽银幕的票价是五角钱啊,比普通银幕贵了一倍以上。真不值。

从此首都电影院就成了北京第一个宽银幕电影院。在这里看的宽银幕影片还有法国的《塔曼果》,这是根据法国梅里美的小说改编的,描写白人贩卖黑人奴隶和黑人反抗的。苏联的《上尉的女儿》这是根据普希金小说改编的,那弥漫整个银幕的西伯利亚的漫天风雪给我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还有许多第一次,第一次的感觉总是难以忘怀的。

看电影的热情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在房山县一个小山村下放劳动。我住的房东家坐落在靠近路边的小山包上。冬天由于山峰高耸,太阳四点多就下山了,老乡们五点多钟吃晚饭,如果没有会,一般六七点钟就酣然入睡了。我比老乡要睡得晚一些,每晚守着小油灯看会儿书,但十点钟也就进了梦乡了。睡到午夜时分常常会被远路归来看电影的年轻人吵醒。有房东的儿女,还有住在我房子对面厢房里几个修路的姑娘。他们嘻嘻哈哈,或唱着“我家表叔数不清”,或怪里怪气模仿电影中的台词“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这些电影他们有的看了十多遍了,大多已经会背,但如果在公社或大队里放映,他们还是忍饥挨冻跑上一二十里路去看。那时我快三十岁了,真是羡慕这些二十来岁的小伙儿、姑娘的精神头。我想起自己热衷看电影时也是在这个岁数。

从1954年到1964年这十年中我看的电影最多。1954年到1957年是在北京师大附中读初中,住在和平门外的学校宿舍里,常常跑到六部口的中央音乐厅和首都电影院去看。有时也到南边虎坊桥的金城(后改京城,再后来关闭,地点在晋阳饭庄对面)。从1957年到1960年在六十五中上高中,高二以后也住校,常到平安(后来改做儿童影院,在东方广场之南,原中国青年艺术剧院西侧)、蟾宫、东四工人俱乐部(在隆福寺夹道)、明星、红星等影院去看。大学多是在学校里看,或成帮搭伙地到影院里看。那时的热情也不减于前面提到的小青年,只是不太可能重复地看一个或几个影片。我看电影的时代还是有一定的选择性的,不喜欢可以不去看(学校组织的除外,高中时期学校组织去看《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就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喜欢看喜剧片

王小波先生在一篇杂文中谈到看电影时说“小男孩就爱看打仗的电影”。这句话有点以偏赅全之嫌。50年代我也忝居“男孩”之列,说老实话,我就不爱看“打仗的电影”,而爱看喜剧片。那时放过的喜剧几乎全都看过。说老实话,通篇俱佳的国产喜剧片几乎没有,但就是这样我也喜欢看。只要剧中有个精彩的情节或幽默的画面、一句机智的对白或演员出彩的表演都足以使我快乐好几天,决不会因为全剧格调不高而放弃。

那时的喜剧的确有点肤浅庸俗,如讽刺一个科长自吹自擂,逢迎拍马的《新局长到来之前》;批评一个作家缺少社会公德,不拘“小节”、出乖露丑的《不拘小节的人》;讽刺滥情女青年的《如此多情》等。这些不仅缺少思想深度,而且喜剧冲突多是用误会、巧合等偶然因素构成,让人笑得十分勉强。但是《新局长到来之前》老演员李景波演的牛科长还是喜剧味十足的,一举手一投足,常有令人喷饭之处。特别是局内不满意牛科长“吹、拍”作风的小青年从锁孔内看他在办公室大啃猪蹄的画面,至今不忘。

喜剧的低迷不能全怪创作人员,一来在新时代里权威性的政策文件中也很少讲到喜剧创作问题,使影人无所适从。他们解放前积累的拍喜剧的经验大多没用了;二是极“左”批评家又不断挥动大棒,喜剧片一出现,不管好赖先给一棒子。反正只有打“对”了受表扬的,没见过打错了受批评、作检讨的,所以批评家打棒子的积极性很高。而那些辛勤耕耘者则倒了大霉,为此他们不仅奉献了精力、有的还奉献了生命。许多尽其一生给观众带来欢笑的艺术家最后泣血而死。现在说说风凉话容易,只有经历者才能体会那时的彷徨和无奈。喜剧家的命运注定是悲剧性的,他们不知如何是好。学苏联吧,苏联也很少有艺术上比较成功、又能反映现实生活的喜剧,否则一定会翻译进口,供创作者参考,培养观众对喜剧的接受能力。很早就翻译了《钦差大臣》,但那是旧时代的喜剧,现代不适用。

不过50年代还是翻译过一部匈牙利喜剧片《废品的报复》。此片放了很长时间,匈牙利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建国比我们早两年。大约有用这个喜剧为给艺术家作模特的意思。当然这是我的妄测。此片写一个缝纫厂的工人工作不认真,衣服上纽扣钉两针就交差了。这一天周日休息,他穿上新买的西装赴约会。没想到这正是自己的作品,上了电车就掉了一个扣子,只好一只手揣在裤兜中,暗中竭力向上按住裤腰,进公园和女朋友跳舞,扣子不断地掉,尴尬万分,闹了许多笑话。最后吊带扣子终于掉光了,裤子坠落,当场出彩,引起全场的哄笑,女朋友也跑了。这个思路为一些国内艺术家所接受,国产的《不拘小节的人》《大李、小李和老李》《满意不满意》《足球场的风波》都有点“报复”的影子。

国产喜剧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感觉不错的是郭维的《花好月圆》和谢添的《锦上添花》。《花好月圆》是根据赵树理的《三里湾》改编的。电影承继了小说原有的幽默诙谐风格并注入欢快的气氛,一开场就有点像钟惦斐的名文《电影的锣鼓》,集欢快、诙谐、质疑于一个片断里,真是不易。片中对三对农村青年婚姻爱情的描述既很生活化,又带有些浪漫色彩。它给观众带来欢笑也在启发着人们憧憬和向往。

同类推荐
  • 实用科技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科技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实地介绍了文书教研论文及科技报告各部分的写作内容及写作规范,并附上真实的案例,让您即使没写过类似的文书也能轻松上手!
  • 实用税务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税务文书写作大全

    税务登记种类和对象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具有应税收入、应税财产或应税行为的各类纳税人,都应依照有关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税务登记的内容包括开业登记、变更登记、停复业登记、注销登记、《税务登记证》验证、换证、税收证明管理等。
  • 难忘又一年

    难忘又一年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9年是共和国建国60周年。在党与共和国的历史上.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里程碑的“伟大转折”无疑是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它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开放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围绕这一事件,作者在深入研究后发现,邓小平主持的1975年整顿是历史转折的前奏;1976年粉碎“四人帮”的胜利为历史转折创造了前提;此后的两年为历史转折作了准备。
  • 悦读MOOK(第九卷)

    悦读MOOK(第九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谁是人才

    谁是人才

    本书对我国人才的制度框架、理论基点、科教平台、激励机制、业绩定位、宏观环境、管理队伍和企业用人等环节进行了问询,提出了解决人才的得与失、禁与漏、导与堵、权与责、信与滥等辩证观点与制度治理建议。
热门推荐
  • 天价暖婚套路深

    天价暖婚套路深

    “闵臻,别和我谈感情,我和你只是交易,我的心给了他,再也找不回来了。”潘佳乐面无表情对闵臻说道。??“那我就做你的心,至少我不跳你就得死!”,闵臻满脸阴鸷看着潘佳乐,冷冷开口。??“闵臻,兔子不吃窝边草!”,潘佳乐咬唇,垂死挣扎。闵臻挑眉,邪气一笑,“就算是又能怎样?”??并不是每个女人都能像《失恋33天》中的黄小仙一样,身边有个叫‘王小贱’的真命天使。??所以,潘佳乐在失恋后,就遇到了一个名叫闵臻的鸟人。??闵臻顶着一张祸国殃民的脸,到处招摇撞骗,不仅拈花惹草,还扮猪吃老虎,将她吃的连骨头都不剩。??老娘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呢!??她潘佳乐这辈子誓不与骗子为伍,做兼职,搞设计,活的风生水起。??别以为埋在大山里的都是石头,也可能是块璞玉,只要天时地利人和,野百合照样也有春天!??总裁夫人?她不稀罕!??门前明明已挂上了男人勿扰的牌子,为何,还有那么多不怕死的苍蝇前赴后继?甚至还有一个吃奶的小娃娃拉着她不放,她可没有恋童癖!??且看一个傻女人如何在失恋中蜕变,重拾幸福的故事。??--精彩片段之宝宝篇--??★片段一★??“潘念念,过来!说,你是要妈咪还是要爹地?”,某女掐腰瞪眼,虎视眈眈的看着对面男子。??“妈咪……”,四岁宝宝咂咂嘴,眼睛一转,颇为委屈的唱道,“你们生下我,现在又要我选择,爹地妈咪我都爱,不行我就自己过!”。??某男朝宝宝挤挤眼,偷偷竖起大拇指。????--精彩片段之战斗篇--??★片段一★??“佳乐,我怀了邵阳的孩子,我知道对不起你,可我是真的爱他,当年我本是要去法国的,可为了他却硬改去美国。”大学同窗苗楚楚泪眼婆娑的向她哀求。??啪!??一巴掌下去,潘佳乐打的畅快淋漓,她吹吹发疼的手指,极尽嘲笑和不屑,“韩邵阳是我玩剩下的,你要就拿去!”。??原来每个女人都是有悍妇的潜质,只不过得需要诱导因子。??“潘佳乐!有种你再说一遍!”,这时,身后传来年轻男子的咆哮。??★片段二★??“韩邵阳,你以为姑奶奶没人要?姑奶奶告诉你,随便一招手就能引来一大片!”,潘佳乐怒斥,拨开韩邵阳朝前走,却发现身前挡着一个人,“韩邵阳,好狗不拦路!”。?????????????????????????见不凑效,再次怒吼,“好狗--”??“不拦路吗?”声音清扬悦耳,带丝邪气,使得潘佳乐抬眸,小嘴张成O状,“你--”
  • 漂亮宝贝

    漂亮宝贝

    《漂亮宝贝》清新婉约,活泼明朗,夸张幽默,稚趣可爱,风格多姿多彩。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旨在通过简短优美的童话故事,让孩子感悟“爱”、“真”、“善”、“美”等人生的真谛,欣赏到多彩的图画,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种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孩子学习理解并欣赏优秀插图画家的画作,让孩子懂得绘画也是表达思想的一种重要的方式。
  • 小巫女的绿野仙踪

    小巫女的绿野仙踪

    我是妖精族的小巫女,在天鹅湖边遇到了一位天神,他在去凡间投胎时,我想偷偷跟着去。可是,族长告诉我,妖精投胎成人类是有缺陷的。我问:缺陷?是什么缺陷呢?族长说:因为神明会惩罚不安分的妖精,投胎成为人类的妖精,生命力是非常脆弱的!也许你投在人间的这一世还没遇上他就会死亡了,但是即便,你于不幸中的万幸寻到了他,可是当你爱上他时,就是你消逝的时候;同样的,当他爱上你时,也是你们离别的时刻。原来妖与神,是有界限的。可是,那又怎么样,如果有来世,我还是打回原形,还是那只妖精族的小巫女,也要继续用那么长,那么长,那么长的生命去爱他。不管前世,今生,来世,或许我注定永远只能是一只小妖精,可是我都会去爱他!努力地去爱!有爱总比没有爱好,即使爱总是短暂——可是,它毕竟是像花儿般绽放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重生冥王妃:一品嫡女

    重生冥王妃:一品嫡女

    第一天,他登基联手庶妹陷害于她!沦为阶下囚,第二天,心爱的烨儿惨死后宫,第三天,一碗堕胎药除掉她腹中幼子,之后,将毫无利用价值的她抛入冰冷湖泊!老天怜她,转瞬间她回到十岁那年!前世错把豺狼当良人,今生,定要让曾经害自己之人血债血偿。“我要杀尽天下负我之人!”她缓缓冷言。
  • 舰船巡航(走进科学)

    舰船巡航(走进科学)

    本书对舰船有较全面的介绍,是少儿科普类的精品书籍,会对少儿的知识面有一个广泛的拓宽。
  • 重生之并蒂

    重生之并蒂

    重生归来,杜流芳发誓她一定要让辱她毁她之人付出沉重的代价!残忍的继母,黄泉是你的归宿;伪善的姐妹,地狱是你们的终结!这一世,她化身为恶毒嫡女,就是要将这表面一团和气的后院搅得天翻地覆!
  • 快捷记忆法

    快捷记忆法

    世界一流教育大师教你如何开发大脑记忆潜力快捷记忆法——开发青少年记忆的超级宝典教你在7个小时内学会2000个单词,决不是无稽之谈.教你在一个月之内成为班上学习尖子,决不浮夸事实.教你轻轻松松考取名牌高校,决不是吹牛瞎扯.
  • 农女小娘亲

    农女小娘亲

    都市女白领穿越成农家小女子,无奈多了个两岁的儿子,让她成为年仅11岁的小娘亲,灵魂穿越而来,寻找心的归属。一个家徒四壁,没有隔夜粮的家。一个为她瘸了腿的哥哥,一个身怀六甲却努力操持家事盼她归来的的嫂嫂。面对虽然贫穷却疼她至深的兄嫂,她毅然挑起家庭的重担,开作坊、建新房。闻风而来的极品亲戚,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你翻脸无情,也休怪我心毒手辣。她没有过人的本事,也没有什么聪明、才智,只是一个平凡到极点的人,甚到有点贪财、小气,还有点小懒,当心有了依靠,她决定托起这个家。[人物篇]哥哥:锦儿是我手心里的宝,哪怕再苦、再穷,我绝不允许任何人动她分毫。嫂嫂:锦儿,你都忘了你还是个孩子了吗?不要太坚强,想要独自撑起这个家,你还有我和你哥,别让关心你的人心疼好吗?夏长鸣:锦儿,你可知道……这情爱之苦莫过于求不得、放不下,而我却是连求的资格也是没有的!情景节选:木梓:少爷,你这样破坏锦儿小姐的亲事是不对的!小木:除了我,谁也别想娶到她!木梓:那你上门提亲不就行了吗?少爷你什么时候变的这么婆婆妈妈了!小木:你懂什么,这叫情趣!(都是狗屁,能提亲我还等到今天)遥想当年……小木:锦儿你对未来夫婿有没有什么要求?夏锦:有啊!我的良人啊,要没有显贺的家事背景,没有淘天的权势,更不要有家财万贯,只要是一个老实本分的人。泪奔……蹲在墙角画圈圈……为什么我全都有……
  • 感悟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感悟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感悟与道德修养》针对在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底蕴、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问题,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加以研究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很具现实指导意义。全书注重实用性、可操作性。材料丰富翔实,经验之谈让读者感悟,适当的理论化又让读者得以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