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根据宝宝生长发育的特点,其衣着和成年人相比只要略微多一点就可以了。并且,宝宝啼哭,手足舞动,这是他们的一种锻炼方式,也能产生一定的热量。我国民间有句俗语,叫做“若要宝宝安,须带三分饥与三分寒”,这句话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对年轻父母如何正确抚养宝宝,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因此,冬季要注意婴幼儿房间的通风换气,3周以内的婴儿可在室内进行空气浴,每次1~2分钟,但室温不应低于20℃。有条件的话最好进行水浴,水浴时室温应在18℃~20℃之间,水温应在35℃~36℃之间,最好用澡盆给新生儿洗澡并且动作要迅速,遇上晴天应当让孩子到户外接受阳光照射。
此外,婴幼儿不能用电热毯取暖,因为电热毯是持续供热,如果此时孩子全身又捂得很严实,散热不灵,就会使体温随着被窝内的温度不断上升,高热和大量出汗时间一久就会对孩子的循环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所以说,冬天时,家长应该时刻注意婴幼儿的保暖问题,但保暖要讲究科学性,不宜过暖,以免“中暑”。
3、正常处理婴幼儿发热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看到有些家长用手摸一摸孩子的头,摸一摸孩子的手心,感到皮肤发烫,就认为孩子是发烧了。有些家长认为,只要孩子的体温超过37℃就是生病了。其实,这种认识并不是完全正确的。
事实上,发热是婴幼儿十分常见的一种症状,许多疾病在一开始时就表现为发热。正常小儿腋下体温为36℃~37℃,如超过37.4℃可以认为是发热。但是,小儿的体温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常常可以出现一些波动。比如在傍晚时,小儿的体温往往比清晨高一些。小儿进食、哭闹、运动后,体温也会暂时升高。或者像上面例子中,小儿的衣被过厚、室温过高等原因,也会使体温升高一些。这种暂时的、幅度不大的体温波动,只要小儿一般情况良好,精神活泼,没有其它的症状和体征,一般不应该考虑是病态。
另外,有些孩子经常出现手足心发热。有的家长一拉孩子的手,发现手心很热就认为孩子是发烧了,盲目地给予退热药。其实,小儿的手足心热并不一定就是体温高。如果测一下体温,很可能在正常范围。孩子手足心热,从中医的角度分析,是因为阴虚火旺,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孩子有"虚火"。可选用生地、麦冬、丹皮等滋阴清热之品。同时让孩子多饮水,多吃青菜和水果,也可以经常用菊花泡水频饮。
而对于小儿发热,不能单纯地着眼于退热,而应该积极寻找发热的原因,治疗原发病。
概括地讲,小儿发热的原因可以分为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无论哪种因素导致的发热,原则上都不需要首先给予降温处理。因为体温的升高是人体的自然防御反应,可以使抗体合成增加,吞噬细胞活性增强,有时还有助于诊断和预后的判断。如果退热处理不当,可能会挫伤机体的自然防御能力,还有可能会掩盖症状,延误诊断和治疗。
虽然如此,对体温过高或高热持续不退的患儿,为避免引起脑细胞损伤和由于体温过度升高而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还是需要适当的降温措施。尤其对既往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和高热伴极度烦躁的患儿,及时采取降温措施还是很必要的。
临床常用的降温措施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物理降温,一种是药物降温。具体应用哪一种降温方法为好,应该根据患儿的年龄、体质和发热程度来决定。
另外,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在他的著作《伤寒论》中说:“身大热,反欲得衣者,寒在骨髓。”就是说发烧的人虽然体温很高,身上反而感觉寒冷想多穿衣服,表明体内寒气很重,寒邪都到骨髓了。此时如果选用抗生素等寒凉药物输液消炎退烧,会把外在的一些寒湿之气直接带进体内。
对发热的患儿护理,家长应注意“三宜”与“三忌”
“三宜”:
宜保持空气流通。
宜多饮水。饮水可补充因发热而蒸发的水分;饮水后出汗,水分的蒸发可帮助退热。若出汗较多,应及时擦干,以防感冒。
宜选用适当的退热措施。物理降温是首选的退热措施。可打开门窗,或利用风扇加速空气流通,当然,风扇不能对着患儿直吹。还可采用冰或冷水敷头颈、腋下及双侧腹股沟的方法退热。冰敷时,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皮肤冻伤。另外,用35%~40%的酒精或30℃左右的温水拭浴,可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加速水分蒸发,也是一种相当简便的退热方法。酒精拭浴时,要注意不要拭浴头面及胸前。当物理降温方法的疗效不佳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适当的退热药。
“三忌”:
忌门窗紧闭,衣着过多。门窗紧闭,不利空气流通,衣着过多,有碍热的散发与蒸发,均对退热无益。
忌滥用退热药。退热药多有副作用,有的甚至可引起白细胞减低、出血、溶血等严重反应,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忌退热过快。退热过快、过猛,可致小儿体液大量丢失,引起血压下降,甚至休克,所以退热应温和,不宜操之过急。
不要被“假发烧”所蒙蔽
我为什么说孩子会出现“假发烧”现象呢?因为孩子的体温会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例如邻居许大爷家的宝宝,曾经就因为“假发烧”把全家人都折腾得够呛。
那天,许大爷给我打电话,说他家的宝宝体温经常可以达到37.5℃,这让他非常紧张。因为他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观察,得出这个结论的。他说每当孩子吃完奶后,或者哭闹后,体温就会增高。于是我让他在孩子安静时再测测体温。一天后,许大爷又打来电话,说结果一切正常。然后急切地问:“那我的孙子健康吗?没有什么毛病吗?”
其实,孩子体温易波动,还会受环境及运动等多方面的因素所影响。也就是说,体温升高不一定就是发热。若仅有短暂的体温波动,多在37.5℃~38℃之间,又没有其他异常表现,家长可继续观察孩子体温变化,一般不需任何处理。
另外,无热不一定无病,热退也不等于疾病已经痊愈。所以,退热不是目的,关键还是在于对原发病的治疗。对确认发热的孩子,要分析发热的原因,判断是感染所致的发热,还是其它因素所引起的发热。并且要注意观察发热的热型和伴随的其它症状,以便及早做出正确诊断。
4、孩子多汗原因多
经常有父母找到我,说自家的孩子特别爱出汗。最初以为是天气太热的原因,但时间长了,发现宝宝一年四季都爱出汗,而且一活动就大汗淋漓。还有一些家长说宝宝睡觉时爱出汗、宝宝小脚常常出汗……这些父母不知道宝宝为什么会无缘无故地出那么多汗,所以会武断地认为宝宝一定是生病了,其实不然。
我们知道,汗是由皮肤汗腺分泌的,汗腺是人体皮肤调节体温的重要结构之一。小儿时期由于新陈代谢旺盛,平时活动量大,尤其是婴幼儿皮肤含水量较大,皮肤表层微血管分布较多,所以由皮肤蒸发的水分也多,出汗就会比成人多。他们在活动、吃奶过急、玩得兴奋时就特别容易出汗。
引起宝宝多汗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生理性多汗和病理性多汗。宝宝多汗大多是正常的,医学上称为生理性多汗。如夏季气候炎热导致小儿多汗;婴幼儿刚入睡时,头颈部出汗,熟睡后汗就减少;宝宝游戏、跑跳后出汗多,一般情况很好;冬天宝宝衣服穿得过多,晚上被子盖得太厚,加上室内空调温度过高,使得宝宝过热而出汗多。有的宝宝出汗仅限于头部、额部,俗称“蒸笼头”,亦是生理性出汗,父母不必担心。
宝宝由于某些疾病引起的出汗过多,表现为安静时或晚上一入睡后就出很多汗,汗多可弄湿枕头、衣服,称之为“病理性出汗”。造成宝宝病理性多汗的原因一般可以从以下几种情况判断:
多汗出现的时间。如活动性佝偻病多数是在晚上睡后多汗,深睡以后汗液逐渐减少;结核病或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则为通宵多汗,这就是中医所说的盗汗;空肚子时多汗应考虑低血糖症;蹲下突然站立起来时多汗应注意脑部暂时缺血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如果宝宝睡眠中出汗,醒来后汗止者,称盗汗;不分夜寐,无故出汗者,称自汗。
多汗与伴随症状。多汗伴枕秃(即俗称小儿脱帽圈)和方额头、肋骨串珠等骨骼改变的,多为佝偻病;多汗伴低热、食欲减退、消瘦等,可能是结核病和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多汗伴游走性骨关节肿痛和心率增快等症状,可能是风湿病。
多汗与年龄。婴幼儿多汗,可能是活动性佝偻病;年长儿多汗可能是结核病、风湿病和寄生虫感染等。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宝宝由于体质较弱,也容易出汗。
多汗的部位。全身性多汗多半是感染性疾病和风湿热、低血糖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引起的;身体的一侧多汗则可能有脑部病变;头部多汗多见于佝偻病。
夏天那么热,为什么有的宝宝不出汗呢?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宝宝都爱出汗。一般情况下,不爱出汗的宝宝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宝宝。但是任何情况都要从综合的角度来看,宝宝不出汗,平时又没有任何异常的病症,那就还算正常的情况。不过从西医的角度来说,宝宝不出汗,可能是其汗腺分泌系统出了问题,也就是闭汗症。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人为造成的。比如说夏天宝宝一直处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室内温度过低,也可能造成宝宝不出汗现象。
不经常出汗,这对于宝宝的健康有害无利,汗腺不畅,就丧失了一条重要排毒管道,也就失去了一道免疫防病的重要防线。
因此,我建议家长,无论自己的宝宝爱出汗还是不爱出汗,家长都要从顺应四季节律和生命规律出发,该出汗时就要让宝宝出汗,而且要多出汗,因为通过像运动等方式让宝宝排汗,对其身体是大有益处的。而对于不出汗的宝宝,家长应带他到医院去检查。此外除先天汗腺闭塞症、或植物神经系统疾病,如确属病态,就要接受治疗。
怎样护理自己多汗的小宝贝呢?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盗汗多属阴虚,自汗多属阳虚。出汗多易造成阴津亏损,阳气受伤。在分泌的汗液中,主要成分是水、钠、氯及锌元素,故出汗多的孩子容易丢失更多的水分、盐和锌,从而导致血锌降低。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与儿童的生长发育、免疫功能、视觉以及性发育密切相关。儿童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对于锌的需求量比较大,大量出汗会使锌丢失过多,造成体内缺锌,自然食欲减退。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增加一些富含锌的食物,如牡蛎、瘦肉、动物内脏等,也可适当补充一些锌剂,如葡萄糖酸锌、甘草锌等。另外宝宝出汗多时家长要多给孩子喝水,喂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保证代谢的需要。饮食忌辛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