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兴的话,最好不要说
生活中有一种人,说话不注意场合,不看时机,对象,从而导致尴尬的事出现。因此,扫兴的话,最好还是不说。
人都有局限,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兴趣和志向。人与人沟通时,一般来说,都只会讲与自己有关的事,自己感兴趣的事,这是人有天性。
沟通的双方若价值观大致相同,则谈话基本上在相同的频道上,不会产生太大的分歧,若两人的人生观点大不相同,则会在谈话出现语言交锋与冲突,若双方各自坚持已见,则会产生新的矛盾,导致关系破裂。
既然无法轻易改变他人,那你说了令人扫兴的话又有何意义呢?何况对方不仅不买账,而且还会与你疏远。
人性就这样,谁的观点都不可能完全被否定。
令人扫兴的话有二种可能,一是讲到别人不爱听的话,讲到别人的短处,二是打断转移说者的说话兴致,中断正在说的话。
后者我们在前面讲过,是一种失德行为,前者,当然也是一种失德行为。
哪壶不开提哪壶哪,因此,常常令说话对方十分尴尬,十分恼火,十分生气,最终自然导致人际关系破裂。
小王是一外地来的打工者,她家境不好,父亲有病,她必须多赚钱为父亲治病。她人长得漂亮,工作也很努力。她向家中汇了不少钱,她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为了挣钱,她几乎没有时间谈恋爱,今年她已33岁。
由于她工作负责,被提升为区域经理。朋友们为了庆祝一下,祝她事业步步高升。
其中有一个朋友不会说话,他不仅没有祝福,而且还郑重其实地说:“事业是没有用,对女人来说,最成功的女人就是找到了一个好老公的女人,那样的女人才是最幸福的女人。
那女孩最怕的就是提到婚姻大事,何况她已33岁了,女孩委婉地说:“你的观点,我持保留态度,今天我们不谈这个。”
那不会说话的男人反而顶真地说:“我昨天看了一则报道说——-个女人26还未嫁出去,以后就很难嫁掉了,而且会越来越掉价。
该女孩本已33岁,听到这样刺激的话,脸当场气青了,她扭身走开了,不愿跟这样的朋友继续往下聊。
聚会散后,这女孩再也没有与那朋友来往过了。这男人也太不懂道理,一帮朋友好不容易聚到一起谈论点开心的,此人居然给了女主人当头一瓢冷水,使主人十分扫兴。
说话是讲究对象的,人家33岁未嫁,本就是人家的心病之一,你反复强调26岁若未嫁出去就掉价了,岂不是当场在侮辱对方。
有一种人,由于命运之神使他处于某种他自以为最优越的地位,因而处处表现得唯我独尊,与人交谈时总是居高临下,扫人话兴。
陈尚杰和刘德民是师范大学的老同学,毕业以后各奔前程。分别九年后不期而遇,亲切地交谈起来。
这时,陈尚杰已在区政府里做了一名很有实权的科长,正雄心勃勃,春风得意,而刘德民仍在老老实实地当中学教师,教学任务很繁重,日子过得比较清苦。陈尚杰对刘德民的处境颇为同情,并居高临下地表示乐于帮助老同学跳出“苦海”,要刘德民步其后尘也到行政部门去谋个一官半职,但当即遭到刘德民的婉拒。
“人往高处走嘛,为什么要吊死在一棵树上呢?”陈尚杰很不解地问。
刘德民动情地说:“我是一个农民的后代,是知识改变了我的命运。我因此有一个心结,那就是利用我的知识来改变更多的农村青年的命运,我总是把那些农村学生当作当年的我自己。我刚当高三班主任时,有一个农村孩子复读了一年还未考上大学,家里没钱,他自己也没有信心了。是我鼓励他、帮助他复读了一年,终于考上了重点大学。如今在市税务局当上了中层干部了,上个星期开着自己的车来看望我呢!”
陈尚杰立即得意地说:“怎么样?还是当官风光吧!”
刘德民觉得陈尚杰曲解了自己的心意,顿时好像吃了一只苍蝇,无言以对。
人各有志,刘德民为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而安贫乐道,这本是无可非议的,但陈尚杰却以己度人,硬要把刘德民往官场上拽,这便伤了刘德民的自尊心,扫尽了话兴,使他们的交谈难以为继。
说话是讲究场合的。赞美人时我们可以当着所有的人高声赞美,但我们要说别人没面子的话时,最好是单独交流为好,否则会令听者十分难堪。
总之,令人扫兴的话,最好闭嘴别说。
另外,不给别人说话的机会的人也是令人扫兴的。
社交中的说话,同站在教室中教课或是站在演讲台上演说有很大不同,教课和演说,只有你一个人在说话,别人不能插嘴。而社交中的说话,彼此在对等的地位,如果在这种谈话中,你一个人一直滔滔不绝,如高山瀑布,永不停止地倾泻着,那对方就没有说话的机会,完全是你说别人听了。这样肯定不会受人欢迎,甚至会被别人耻笑。
世界著名记者麦开逊说:“不肯留神去听别人说话,是不受人欢迎的表现。”
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发表欲的,如几个人聚在一起讲故事,甲只管滔滔不绝地一个接一个地讲下去,使乙和丙,想讲而没有机会讲。我们试想一下,乙和丙的心里一定不好受。因为他们自己没有说话的机会,专门听甲的讲话,自然会没有精神听下去,只好不欢而散了。
有一个卖货的小店,生意比其他店好,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只是爱听客人说话,他们有事愿到我这儿来。”小故事讲出了大道理。
你如果能够给别人说话的机会,你也就能给人留下了一个好印象,在交谈中你就更容易乘风远航,顺利抵达自己说话的目的地。
揭短的话,半个字都说不得
哲学家说:沉默是一种成熟;思想家说:沉默是一种美德;教育家说:沉默一种智慧;艺术家说:沉默是一种魅力;科学家说:沉默是一种发明。
我们知道,在人际交往当中,沉默是一种难得的心理素质和可贵的处世之道。
具备优势的时候需要沉默。“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太阳不语,自有光辉;高山不语,自有巍峨;蓝天不语,自有高远……人也一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取得成绩的时候需要沉默。面对成绩和掌声,成功者报以深深的一鞠躬。这是无声的语言,是恰到好处的沉默。
遭受挫折的时候需要沉默。在失败和厄运面前,拭去眼泪,咬紧牙关,默默地总结教训,然后再投入新的战斗,不失为上策。
等待时机需要沉默。造化总是把机会赠送给有充分准备的人。怨天尤人无济于事,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才是可靠的。
承担痛苦的时候需要沉默。如果亲友沉浸在不能自拔的悲伤之中,此刻,无论你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那就默默地陪他度过一段时光,默默地为他做一些事情。
沟通心灵的时候需要沉默。不是随便打断他的话,而是善于倾听。在倾听中汲取智慧,弥补纰漏,建立信任,产生满足。
“少说话、少评论、少批评”,牢记“沉默是金”,才能更好地应付复杂的人际关系。切记管住自己的一张嘴。
有一位朋友说:“我曾经遇到过这种情况:张女士和杨女士都是我的同事,我发现杨女士经常在我面前说张女士的坏话,而张女士很少说过对方的不好。不管她们说什么,我从没有向任何人提到过这些琐碎的闲话,因此,我们三人至今相处的很好。”我们可以想像,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不恪守沉默是金的原则,就会出现相互揭短的情况,那就不会有彼此之间的和谐关系。
世界并不完美,存在着不同状况不同程度的“短”,你我也是。于是就常常有揭短的行为发生,有时就发生在你我身上。
其实每个人都有所长处,亦有短处,待人处事之成功,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包容对方的短处,善于发现对方的优点,称赞对方的长处,而不要抓住别人的隐私,痛处大做文章。切记:揭人之短,伤人自尊!
每个人也都有虚荣心,指责或批评别人的时候尽量不要说到他的短处,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有些短是不能揭的。如果揭的所谓的短,与大家共同的事业完全不相干,或即使有关系也很勉强的话,被揭的人就会有被愚弄、穿小鞋、抓小辫子的感觉。这样的短揭的就比较烂了。还有极少数的情况,揭短是为了打击别人,快乐自己,或以揭人之短而护己之短。这样的揭短,应当缓行。人总是有短处的,人也不可能改正自身所有的短处,伟人亦不能,何况你我?
那么,当我们看到对方的短处,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除非这短对共同的事业构成威胁,违反了共同的秩序,否则随它去吧!容忍,是一种智慧,放任也是种关爱。每个人既有长处,也有短处,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
“揭短”,有时是故意的,那是互相敌视的双方用来作为攻击对方的武器。“揭短”,有时又是无意的,那是因为某种原因一不小心犯了对方的忌讳。有心也好,无意也罢,在待人处世中揭人之短都会伤害对方的自尊,轻则影响双方的感情,重则导致友谊的破裂。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做了皇帝后自然少不了有昔日的穷哥们儿到京城找他。这些人满以为朱元璋会念在昔日共同受罪的情分上,给他们封个一官半职,谁知朱元璋最忌讳别人揭他的老底,以为那样会有损自己的威信,因此对来访者大都拒而不见。
有位朱元璋儿时一块儿光屁股长大的好友,千里迢迢从老家凤阳赶到南京,几经周折总算进了皇宫。一见面,这位老兄便当着文武百官大叫大嚷起来:“哎呀,朱老四,你当了皇帝可真威风呀!还认得我吗?当年咱俩可是一块儿光着屁股玩耍,你干了坏事总是让我替你挨打。记得有一次咱俩一块偷豆子吃,背着大人用破瓦罐煮。豆还没煮熟你就先抢起来,结果把瓦罐都打烂了,豆子撒了一地。你吃得太急,豆子卡在嗓子眼儿还是我帮你弄出来的。怎么,不记得啦!”
这位老兄还在那喋喋不休唠叨个没完,宝座上的朱元璋再也坐不住了,心想此人太不知趣,居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揭我的短处,让我这个当皇帝的脸往哪儿搁。盛怒之下,朱元璋下令把这个穷哥们儿杀了。这就是令他人脸上挂不住的下场。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不“揭人之短”呢?
一是必须了解对方,做到既了解对方的长处,也了解对方的不足,这样才能在交际中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个性和习惯,有自己的需求和忌讳,如果你对交际对象的优缺点一无所知,那么交际起来,就会“盲人骑瞎马”,难免踏进“雷区”,触犯对方的隐私。
二是要善于择善弃恶。要多夸别人的长处,尽量回避对方的缺点和错误。“好汉愿提当年勇”,又有谁人愿意提及自己不光彩的一页呢?特别是如果有人拿这些不光彩问题来做文章,就等于在伤口上撒盐,无论谁都是不能忍受的。
三是指出对方的缺点和不足时,要顾及场合,别伤对方的面子。
四是巧给对方留面子。有时候,对方的缺点和错误无法回避,必须直接面对,这时就要采取委婉含蓄的说法,淡化矛盾,以免发生冲突。
俗话说得好:“打人不打脸,说人不揭短。”要想与他人友好相处,就要尽量体谅他人,维护他人的自尊,避开言语“雷区”,千万不要揭人之短!
这是个曝光和揭短的时代,亏心事还是少做的好。如果真的要出来献丑,群众自然乐得多份谈资。好好的爱惜自己的羽翼,学会扬长避短,别啥事都插一腿,小心落水。落水之后,迎接你的就不是鲜花和掌声了,而是板砖和口水,报应会来得太快的,因此,做人还是要厚道一点好。
忌讳的话,请避免不说
由于复杂的社会和个人原因,人们往往有许多忌讳。说话时应特别小心,千万不可触动他人的忌讳,否则,得罪别人尚不知情,又为自己埋下了一颗“地雷”。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方言不同,往往同样一句话,意义却完全相反,你以为侮辱,他以为尊敬;你以为尊敬,他以为侮辱,所以古人才有“入境随俗”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