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3600000002

第2章

以水冲城,刘季破废丘;

妙语连珠,随何说英布。

汉王寻思破废丘之计,久而未得妙计,强攻又不能攻破城邑,正焦急之时,闻听得韩信来到,大喜过望,立即接见韩信。

那韩信向汉王奏报了前方的形势及防守荥阳的概略。

汉王刘季听了,十分高兴,乃握住韩信的手,对韩信说:“本王得足下,犹鱼之得水义矣,汉国今有足下,国得安矣!”

韩信谦让说:“全仗汉王洪福,韩信乃是尽力而为罢了!”

于是,汉王与韩信就商议起破废丘城的策略。

但是,二人暂时也是无有妙计可施。

一日,刘季亲自到废丘城边上察看废丘的地形。看着看着,刘季心念一动,便有了破城之策。

话说那雍王章邯如丧家之犬,龟缩在废丘城内,惶惶不可终日,唯恐城池有失,乃日盼夜盼楚军来援。近来闻听得彭城失陷,正心生绝望,后又听说汉王兵败而逃了,方才略略宽心。

章邯于是日夜小心守城,以待援军,不敢大意。

夜里,章邯巡城归来,劳累至极,正入睡时,忽闻城中士卒与百姓惊恐之声不断传来。凄厉而惊恐的叫声在这静夜之中叫人瘆得慌!

章邯心知不妙,慌忙滚下床,不料双膝却一下子没入了齐膝的水中。章邯急急破门而出,只见平日里空旷而干爽的平地上,现在水深数尺,而且水还在上涨。

章邯急忙淌着水登上城头察看。借着城上的灯光,只见城内城外一片汪洋,洪水滔滔,冲击着城邑。

章邯一看,心里明白了:刘季这个孽畜在用水攻废丘城呢!

转瞬间,水深丈余,只见那满城之中,百姓号哭连天,士卒四下乱窜如鼠,纷纷淌水奔向城中的高处。

章邯在城头上发号施令,想要约束住士卒守住城垣,可是,城中乱成了一锅粥,所有的人根本不顾号令。

章邯叫得一声苦,急急下得城来,喝令士卒们从北门浅水处逃出,然而,能够跟随章邯逃出城的士卒只有区区几百人,寥寥无几。

章邯率领着那数百人,不知高低,乱撞着投入了一片桃林之中。

章邯诸人喘息未定,就只听见四下里一片锣鼓之声,四周汉兵涌出,几百士卒,转瞬之间,就死伤殆尽。章邯无路可走,乃拔出当初始皇所赐的佩剑,自刎而亡。汉兵于是涌入了废丘城。

原来,这废丘城夹于两条河道之间,水流从西北流向东南。西北水流急,而东南开阔平缓一些。

那日,刘季察看了废丘的地势后,心中灵光一闪,顿生水淹废丘之计。

刘季和韩信即令樊哙和废侯陈贺率领着几万士卒,用草袋装土石,趁着暗夜,用草袋突然堵住了那下游的水流。那山水正值汛期,无处泄流,自然泛滥,涌入城中。废丘城单靠那城墙如何阻得住洪水?

那章邯虽然善战,却疏于防范水战,岂料正中刘季、韩信之“以水冲城之计”。

待章邯一行人一逃出城,韩信即令将士掘开下游,洪水泄去,城中又滴水不留。

现在,废丘城破,章邯已死。汉王与韩信遂入城安抚百姓,驻军雍城。

至此,三秦之地,尽归汉王,荥阳前线,再无后顾之忧了。项王当初用关中三王阻挡汉王复出之计,全然破产。

一日,张良向汉王献计说:“现今汉楚两军相持,此有如两人相敌,久持必有败者,非此即彼而已。而天下没有久守不破的城池,更无久守不破的关隘,望大王宜早图之。”

汉王闻言大惊,道:“正是此理,本王正为此忧心呢!子房可有良策?”

张良道:“相持双方,最怕后院起火,腹背受敌。进有强敌,退而背后受制,此乃兵家大忌。今汉楚相持,如楚军有后顾之忧,汉军则可乘机反击,不愁楚军不破!”

汉王道:“这项羽后顾之忧何来?请子房明示之。”

张良献计道:“九江王英布与楚有隙,彭越助齐据有梁地,两人均为大才,何不招致为我所用?论大王手下,大才之人,无人能及韩信,大王可将关东之地分封给英布、彭越、韩信三人,此三人定当感激大王,焉能不为大王死命效力之?若策反英布,则如断其项羽手臂。用彭越之袭击楚军后方,则楚军首尾不能顾。再用韩信之能,另辟蹊径,则楚虽强,亦易破之。”

汉王闻言,大加赞赏,便采纳张良之计,召集群臣商议如何说得英布归汉的事。

汉王端坐在案榻之上,面露戚容,长叹几声,默然无语。众人见了,心中纳闷,忍不住问道:“大王为何这般悲切?这可不是大王的秉性呢!”

汉王默然良久,抬眼看着众人,开言道:“本王见座中人者甚众,可是,能够为本王分忧的人又有何人呢?”

众人从未见过汉王还会有如此悲戚的时候,更不知汉王遇到了什么难事叫他如此欲悲欲戚,众人心中好奇,遂问道:“大王有何难事,不妨说出来,属下们也好为大王分忧呢!”

汉王遂说道:“本王欲说得英布降汉,断其项羽的手足,可是,本王遍观君等,却好像看不到有可出使淮南替本王分忧的人,因此,引得本王心伤!”

汉王此语一出,众皆默然。

汉王说:“本王就知道是这个结果,倒是不说也罢!”

汉王见众人面露忿色,又说道:“如有人能出使淮南,说服得九江王英布反楚者,愿赏黄金三百两!”

汉王话音未落,只见殿下一文吏出列,朗声说:“大王,臣随何愿前往!”

汉王闻言,一看,乃是辩士随何,大喜,觉得自己要的结果有了,心想本王要是不激一激他们,恐怕就没有人敢于挺身而出了!现在好了,随何站出来了。

汉王素来知道随何的能耐,今有随何愿往,汉王就知道,这事情那是已经成功了一半。

汉王乃遣随何及一干人等,速去六城,说服那英布归汉。

随何领得诏命,就和手下二十人等,星夜兼程,马不停蹄,赶到英布的都城六城。随何到得英布的王府,即至书门吏,言说希望拜见九江王。

可是,随何诸人一直苦等了三天,也不见英布召见自己的动静。随何明白了,用这些常规的外交途径,是见不到英布的,要见英布,得另想办法。随何于是天天等在英布的太宰下朝的路上,希望见到英布的太宰。

一天傍晚。

随何见九江王的太宰下朝回到了家里,就径直闯进了太宰的家里,送给太宰许多钱财。随何对太宰说,自己只是想和太宰说说话。

太宰无法,只得与随何叙话。

随何对太宰说:“我是汉王的使者,来此是想给九江王指一条光明大道的,可是,九江王却不肯见我这个指点迷津的人。大王之所以不肯见我,想必是认为楚强而汉弱,心有忌讳而已。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此正是我要见大王为之澄清的事情。请让我见大王,讲给他听,要是我说对了,那是大王想听的。如若我说的不对,就请大王下令诛杀了我们这二十几个人,然后示众于市,表明大王效忠楚之忠心就是了!”

次日,太宰上朝,即将随何之言言于英布。英布一听,便接见了随何一行人。

随何随即入殿叩见英布。

随何说:“汉王使臣随何敬进书大王,心中窃以为奇怪,大王为何与楚王竟是这样亲近?”

英布说:“本王面北而臣事之。”

随何说:“大王和项羽同为王侯,本当平起平坐,互为敬重才是正理!可是,叫人奇怪的是,现今大王却是面北而臣事项羽!想必是因为大王觉得楚国强大而可为依靠?而竟至于大王甘心为项羽的臣属?既然如此,那项王攻齐,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而力难取胜。此时,大王则应尽发淮南之兵,亲率之而为楚军先锋才是。然而,大王却只派了几千人助楚,北面而臣事于人,岂可这样?”

英布道:“乃因本王有疾,不得而随之。”

随何道:“汉王占领楚都彭城,项王还未来得及从齐撤兵回救,大王则应尽发淮南之兵,渡过淮河,日夜在彭城奋战,才可尽人臣之道。然而,大王抚有万人之众,却无一卒一兵渡过淮河,端坐而观胜败,把国家依托于楚的,难道是这样子做的吗?”

英布默然,无言以对

随何又道:“大王不叛楚,乃是认为汉弱,臣窃以为大王错矣!那楚军虽然貌似强大,但是,它却背负着违背盟约而弑义帝的不义之名。以大王的英名,依附于此不义之国,有损于大王之英名!楚国自以为打了胜仗,就是天下最强大的国家,这真是天下最可笑的念头。”

“汉王收诸侯,守成皋、荥阳,得蜀汉、敖仓之粮,用三秦之兵,深沟壁垒,分兵守缴乘塞。楚军回兵,间隔梁魏之地,深入敌国千里,老弱转粮千里之外,粮草不足,战则无力,攻城难下。楚军至荥阳、成皋,汉军坚守,令楚进之不能攻,退之不能解。久而久之,焉能不败?反之,若是楚胜汉败,项羽又岂肯让楚榻之侧安卧他人?届时,诸侯则人人自危,楚之强大,恰恰招来天下之兵,此前六国攻秦即是此理。”

“故而言之,楚不若汉,天下有智之人,皆明之。然而,今大王不依附于万无一失之汉,而托国于危亡在即之楚,臣固以为怪之矣!”

英布开言道:“卿言有理!然以区区淮南之兵叛楚,岂非自取其祸?”

随何道:“臣之意并非让淮南之兵攻楚。只望大王高举反叛之旗,项王则必定前来平叛,其时,楚军就会前有汉军对敌,后有大王当道,汉军自可与大王前后夹击楚军,楚之大败之日就不远矣!汉王若取天下,便是易事,臣请与大王提剑而归汉,大王首功,汉王必裂地而封大王,届时,岂只淮南乎?故汉王遣臣为大王奉上此计,愿大王思之!”

英布听后,觉得有理,便说:“本王就依卿之言便是。”然而,英布只是暗中答应降汉,而不敢有所作为。

随何见那英布仍在犹豫,便急切地思考着促成英布降汉之策。恰与此时,项王的使者也来到了淮南,他是来催促英布发兵助楚攻汉的。

随何闻听得英布正在接见项羽的使者,就疾急地闯了进去,大声对使者说:“九江王已经归汉,楚国又怎么能够调动淮南之军呢?”

英布闻言大吃一惊。

楚使者也吃惊地站了起来。

随何趁势对英布说:“事已至此,请杀掉使者,勿令他们回报项王!大王可速归汉王处。”

英布见事情已无可挽回,只得杀掉了楚国的使者,并举旗叛楚。

项羽闻得英布叛楚,大怒,立即派遣大将项声和龙且率军攻击英布军,自己则率军进攻吕泽统军的下邑。

项声和龙且率领着几万楚军渡过淮河,进攻淮南,双方淮河边上展开了战斗。

初始,英布的军队由于作好了对抗的准备,双方僵持了一月有余,双方各有胜负。

一个月以后,形势就发生了变化。项声、龙且兵多,二将便将英布军切分为几块,分别包围起来,切断了淮南军的粮道。英布军无粮,便拼死突围,双方激战了许久英布军渐渐处于下风。

英布军由于兵少,又被楚军分而围之,指挥调度互不照应,最终英布军被楚军各个击破。

英布见九江兵大败,只得抄小路跟随随何投降了汉王刘季。

剿灭了英布的反叛,项羽仍不解恨,便派项伯将英布的九江降兵收归楚军,杀了英布的妻子儿女。

英布闻讯,痛心不已。在投奔汉王的途中,英布收集得自己的故人幸臣与亡卒,得到数千人,辗转而至汉军之中。

英布叛楚,使项羽痛失了一个助手与一个有力的盟友。而这个盟友的背叛,使得项羽再又要分出一部分的兵力与之相抗。

这样一来,项羽的力量被牵扯消耗了不少,汉王刘季的压力就自然减轻了不少。

汉王见英布来投,大喜过望,立即吩咐召见英布。

英布去汉王营帐中见刘季时,适逢刘季正坐在床上洗脚。

英布进来后,见刘季赤脚欠身地在床边洗脚,心里面就有点不舒服。

刘季没有下床,只是对英布点点头,算是和英布打了个招呼。

而英布觉得他与汉王同列王位,刘季应以大礼相迎才是。

现在,英布没有得到应有的礼节相待,得到的却是汉王对自己如此的傲慢无礼,英布的心中不由得怒火中烧,但是现在,英布却又不便发作,心中甚是憋闷。

见汉王如此慢待自己,英布心中万分的后悔懊恼。英布想,士可杀不可辱!英布真想一剑刎喉,自杀算了,免得受刘季的轻慢之辱。

可是,英布正自思量之间,却抬头见到了身着隆重礼服的刘季正在对着自己行王侯间的大礼呢!

英布见汉王如此,心中的怒气就消失了一半。

英布到了汉王为他安排的下处,只见那下处的陈设用具及其随从都与汉王的一模一样,英布的心里才转怒为喜。

于是,英布就决定死心塌地地追随汉王。

汉王随即拨出一部分兵力给英布,让他参与守卫成皋。

汉王对英布说:“刘季得九江王,乃是猛虎又添上了凤翼。今将成皋重地托于九江王,刘季就放心了!”

英布接受了汉王的托付后,即起程赴成皋。不提。

同类推荐
  • 转机时刻(1970-1979)

    转机时刻(1970-1979)

    本书详细介绍了从1970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这一时间段内在我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文化大革命”的第五个年头,按毛泽东的估计,通过前几年的大乱应该达到“大治”以“圆满结束”这场革命。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林彪在设国家主席问题上挑起了事端。长达十几年的全国性的学大寨运动,并没有改变我国广大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反而使农村生产力遭到了巨大的破坏。本书从史实出发,把中华民族在这个时期的发展转机展示在大家面前,让读者能够很好的了解历史,借鉴历史,以历史来规避自己的一言一行。
  • 大唐全才

    大唐全才

    王珂,一个装饰公司的小老板,在去一个新工程工地的途中因车祸来到大唐,他为了在这个时代站住脚跟,用他比别人多了一千多年的知识在大唐帝国扇动他那蝴蝶翅膀,改变了历史的进程。人称他为大唐全才。
  • 毛泽东和“三国”

    毛泽东和“三国”

    毛泽东青少年时代就十分爱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他说:"吾人揽史时,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毛泽东1906年接触了《三国演义》,1912年在湖南一师期间,接触了《三国志》。从有记载文字佐证,他至少读了70年的《三国演义》。可以说《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伴随了他一生的读书生活。
  • 宋宫十八朝演义

    宋宫十八朝演义

    共记录了三个多世纪中18位宋代皇帝的宫廷生活内幕,此书记述了从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夺取北周天下,其中“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斧声烛影”及“莫须有”三字狱等重要事件都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展开叙述,至宋钦宗赵桓“北狩”间168年的北宋历史;从宋高宗赵构南迁至幼帝赴水而死的152年的南宋历史,是一部史实性较强的、寓教于乐的历史演义
  • 盛唐夜唱

    盛唐夜唱

    这是最好的时代,无与伦比的辉煌和荣耀,为后人留下了“唐人”的名字。这是最坏的时代,四境的烽火,内患的种子,都已经深深种在这片土地之内。是谁乘着星槎破空而来,在这无限的江山田园夜夜歌唱,绣口一张,便是整个盛唐!
热门推荐
  • 擦肩而过

    擦肩而过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世界著名企业的营销经典

    世界著名企业的营销经典

    本书精选了22家世界著名企业的营销案例,并从中提取了使其成功的营销法则。这些企业无不是本行业中的佼佼者,因此所选案例很具有典范性。每个企业的成功都是众多因素结合的结果,而不是某一个单纯的因素所决定的,本书选取的正是支持这些企业成功的营销精髓。我们努力将市场营销的原理渗透到每一个案例、每一个法则之中,希望每一个法则都能昼通俗地体现营销理论,方便读者朋友的理解和掌握。
  • 透过细节一眼看穿男人(全集)

    透过细节一眼看穿男人(全集)

    本书以人的相貌、言行、衣着、习惯、血型与星座、职场等为主线,结构严谨,从而对你的成功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不是妖邪之术。由表及里解读人的性格特点、气质修养与为人处世等方方面面,本书内容翔实,使你在把握现实基础上,既不是封建迷信,对未来有一种“先知先觉”,而是具有科学依据的观人、识人宝典
  • 新瓦岗

    新瓦岗

    新瓦岗四猛:罗士信,来护儿,新文礼,王伯当四绝:罗春,尚师徒,侯君集,程咬金十三杰: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雄阔海,伍云召,东方伯,伍天锡,罗成,杨林,魏文通,梁师泰,杨义臣,秦琼【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的四猛四绝和十三杰人选,这是甜城心中的选择,希望大家能喜欢,《新瓦岗》这是一个不一样的隋唐英雄传!
  • 史上最强初级魔法师

    史上最强初级魔法师

    她是洛家的败笔,异类,是洛家最不愿意承认的存在。从出生开始自身拥有的魔法元素为零,魔力微弱,几乎是一个普通的人类。而对洛家来说,她就是废物。她是卡斯学院有史以来最耻辱的污点,她被取笑为永远的初级魔法师。一次被戏弄,落入就算是高级魔法师都无法全身而退的迷失森林。生死之间,洛晴的命运之轮终于开始运转。体内强大的魔力开始源源不断的涌出。从此,卡斯王国开始流传一个不可思议的传言。一名初级魔法师从迷失森林全身而退,还拥有了传说中的神兽。拥有了魔兽,不就意味着她有了召唤师的能力吗?!整个欧雅大陆震惊了。洛家后悔将家族天才赶出家门,开始四处寻找她的下落。却已寻不到她的踪迹。“既然已经抛弃了我,我就是自由身了。我要去寻找对我来说重要的东西。”永远穿着破旧又不合身的魔法长袍,肩上站着一只白毛虎纹猫。洛晴开始了寻找的旅行。当洛晴到达魔法师的巅峰境界的时候,有人问她。“你为什么不去改变你的称谓?相信只要你开口,魔法协会会很乐意将你的称谓提升。初级魔法师早就不适合现在的你。”洛晴笑了笑,“称谓什么的,很重要吗?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我的伙伴。是和我生死与共的人!其他的,都不重要!”
  • 每天5分钟,轻松通读心理学:500个贴身心理学常识

    每天5分钟,轻松通读心理学:500个贴身心理学常识

    本书抱着让更多的人了解心理学、掌握基本的心理学,并将心理学应用到实际当中的想法,编写成册。收录了工作中和生活中最有用的、和每个人都有关的心理学知识。以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为依托,再配以众多心理学家最新的研究结果、数据报告,以及许多生动的、鲜活的案例,趣味性非常强。
  • 空的城

    空的城

    我们的生活很热闹,喧嚣、繁华还有浮躁,我们看上去一点也不寂寞,我们有很多的朋友。但是我们却不能主张任何人的去留……
  • 烈羽战神

    烈羽战神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因为得到一本藏有成仙秘诀的奇书,袁将军被害,临危时将奇书口诀刺在儿子袁烈身上,送子逃出!背负血仇,袁烈苦心修炼,只求获得力量,报那杀父灭族之仇!仇人权势滔天,可那又如何?手执奇书,复仇少年又有何惧!且看袁烈如何报这血仇,最终踏上无尽漫漫仙途……
  • 带灵宠乱异世:驭兽狂颜

    带灵宠乱异世:驭兽狂颜

    洛非,佣兵之王,冷血薄情,我行我素。而后追杀组织,同归于尽。一朝穿越,沦为南派国丞相府中的最不受宠的废物小姐,被毒哑了嗓子,身子柔弱,受人欺凌至死。再度醒来,眼底是冷冽的光,咄咄逼人。“今日,我所受的苦,明日,必将千倍万倍的还之!”被家族丢弃园林,自生自灭,却是驭兽成长,武力超群。传说,她是让东越国君主和西落太子神牵梦绕的女人。传说,她是第一杀手团“鬼命大军”的首领。传说,她是南派国地下赌场的第一丑女“金掌柜”。传说……
  • 混沌生死诀

    混沌生死诀

    现代人古枫,穿越到了仙侠世界。在一个神秘老者的帮助下,从一个无法修炼的废柴,蜕变为一个修真奇才,凭借着天生的优势,他更是将《混沌生死诀》修炼到了极致,从而掌控了天地大道,成就了无上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