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3800000029

第29章 了悟玄机生活禅7

见怪不怪,其怪自败。用宁静的博爱心态,观大地众生相,听众生声不恼怒,能容人之不所容之事,并不是怕事。人正邪不侵,有了宽容,就能化解当时的紧张气氛。

一个人下班回家,走在路上一不留神被一个同样不留神的人撞了一下,撞人的人就赶紧道歉:“对不起,看我,走路都不带眼睛,撞到您了。”被撞的人也没当回事,说:“没关系没关系,也怪我,走路不留神。”两个人客气了一番以后就各自回家了。

被撞的人回到家里赶紧去厨房准备晚饭了。正当她忙活着的时候突然一回头她女儿悄悄站在她身后,吓了她一跳差一点把手里的碗盘扔在地上了。她不由怒了:“你这孩子干什么呢,过来了也没点声音。这么乱你过来添什么乱啊。赶紧回屋去。”

她说这话的时候声音很大,也包含着怒气。女儿有点委屈:“我想过来帮你做点什么啊。”母亲就说:“不用不用,赶紧回屋去,别在这添乱了。”

为什么同样是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两件很接近的事,而同一个人的态度却大不相同呢?

我们平时在工作当中会经常用“您、请、谢谢、对不起”等词语,但我们在自己的生活里又用了多少呢?有时候看见同事做事拖拖拉拉,心有不满,但一般不会当面指责别人,或者有同事、朋友做错了事,会替他们开脱甚至包庇。但我们会告诫自己千万别犯同样的错误。

我们也经常会在同样的事情面前轻易原谅别人而无法原谅自己的妻子、丈夫、孩子。难道对自己的妻子、丈夫、孩子的感情还不如对一个不相干的人吗。

礼让就是宽容。宽容不是软弱,而是理解人,有爱心的表现。宽容能使人性情和蔼,使心灵有转折退让的余地,能化干戈为玉帛,能简化复杂的人际关系。

用宁静的博爱心态,观大地众生相,听众生声不恼怒,能容人之不所容之事,并不是怕事。人正邪不侵,有了宽容,就能化解当时的紧张气氛。

礼让的人通常具有长远的眼光。礼让需要有宽阔的胸襟,需要良好的修养。礼让比一时的逞强更能使人得到成功。

3、戒定慧的逆向理解

在参禅求佛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先慧,自然也就不用按程序修行。关键是达到参禅的目的,那就是智慧的彼岸。

禅宗以“心即是佛”为根本,一切都要在心上用功。心以无相为相,既然是无相,为什么又有戒定慧呢?因为众生业识很重,若是没有方便,怎能深入?所以学佛人要先从持戒做起;能持戒,才能习定生慧。

什么是戒呢?心地无非,就是没有贪心、恶心、嫉妒心、障碍心、损人心、利己心。心地无非,就是心地没有恶。心地无非,也就是诸恶不作。但神秀的诸恶不作说是名为戒,而非自性戒。这个心地无非也就是戒,也就是诸恶莫作,也就是心地不要做不对的事。

业力没有消除,定力不够,容易见境生心,心随境转,所以不如兼守有相戒,比较稳妥而有益。什么是属于事相,什么是属于心相呢?事相是有相戒,心相是无相戒。由事相而戒到心相,就是从有相戒达到无相戒。

什么是定呢?不动就是定,假使念头稍为一动,那无明烦恼就会随之而起,这样,心就不定了。心地无念就是定。只有无念才叫正念,有了正念,才能万德具足,一切智慧自然现前。不但学佛人要有定力,才不被魔扰,不为境迁,就是世间上的一切,也是具有定力才能成功,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高贵品德就是定力所获得的;定力是从修养得来的。

什么是慧呢?慧指般若,也就是离境断烦恼的智慧。这和一般的智慧不同。在十波罗蜜多中还有一种智慧是指智力,也就是目下十行字,过目不忘;耳辨百人音,了了分明的智慧。

所谓“心地无我自性慧”。我们的自性佛,妙用无量,不可思议。只因为迷人不知“四大本幻”,把假我看得太真,将本来般若胜智的真我遮障住了。

看世上圣贤豪杰,哪一个不是从“无我”得来的?烈士能慷慨捐躯,就是因为一念“无此假我”,才能杀身成仁,舍身取义,名垂千古。学佛人若是想珠光显露,起大智慧,就应先破我执。古来所有“功在天下,名垂万世”的,没有不从修养上下过功夫的。如诸葛武侯,一生功业,都成就于“宁静致远”四字。所谓宁静,就是从修养得来的定;致远,就是从宁静中得来的慧。

心地无乱,也就是自净其意,和神秀大师所说本无分别,但名称不同。六祖大师所说的法,都是从心地讲起,从自性上说起,是心内说法。神秀大师所说都是外边的法,著相的法,是心外说去。

佛法法门虽多,总不离戒定慧三学。不过在三乘之中,三学境界各有不同。如六祖告志诚说:“汝师戒定慧,接小根智人;吾戒定慧,接大根智人。”因为戒定慧的体虽然相同,可是作用不同,所以境界也就不一样了。

下面我们还是还原戒定慧的这段历史吧。

六祖惠能大师住持曹溪宝林寺时,神秀大师住持荆南玉泉寺。当时两派都很兴盛,人们称之为南能北秀。所以有了南北二宗的顿教和渐教之分,然而参禅僧人大都不了解其宗旨。

惠能大师对大家说:“教法本来只有一个宗旨,只是学习教法的人有南北地区差别;教法只有一种,只是人们对教法的理解速度有快慢。什么叫顿教、渐教教法本来没有顿渐之分,只是人的天资不同,所以才有了顿渐的名称。”

然而,神秀的弟子们都时常讥笑惠能大师:“连一个字都不认识,还能有什么本事”

神秀听到这些话以后,对弟子们说:“惠能大师具有无师自通的大智慧,完全认识和体验了佛教的最高境界,我比不上他。况且我的师父五祖弘忍大师曾把衣钵教法传授给他,这还能是假的吗我很遗憾不能远道前往向他求教,在这里枉受朝廷恩宠。你们大家不要滞留此地,可以到曹溪去求教于惠能大师,以消除心中的疑惑。”

有一天,神秀大师对弟子志诚说:“你既聪明又机灵,可以替我到曹溪听惠能大师宣讲佛法。如果听到什么重要的教法,一定要牢记心中,回来讲给我听。”

志诚接受了神秀大师的命令,来到曹溪室林寺,他混在参禅僧人中间礼拜惠能大师,听讲佛法,但没有说明自己的来历。

这时,惠能大师对众人说:“现在有一个妄图偷盗我的教法的人,隐藏在你们中间。”

志诚闻听,连忙从人群中走出来,向惠能大师行礼致敬,并原原本本讲述了自己奉神秀大师之命来听讲佛法的事。

惠能大师说:“你从玉泉寺神秀那里来,自然是奸细了。”

志诚说:“我不是奸细。”

惠能大师问:“为什么不是”

志诚回答:“没有坦白以前我自然是奸细,坦白以后我就不是奸细了。”

惠能大师问:“你师父是怎样教导弟子们的”

志诚回答:“我师父常教导僧众,要精神专一,集中注意力去观想清净的境界,勤于打坐参禅,不要躺下休息。”

惠能大师说:“保持精神高度集中去观察思考清净的境界,并不是真正的修禅,而是一种禅学的弊病。约束身体,摆正姿态,长时间的静坐,对认识体验佛教真理有什么益处且听我一首偈吧:生前执意追求长坐不卧,岂不知死后只能长卧不坐。长时间的坐禅习定并不能使人超脱生死轮回,生前死后此身都不过是一具臭骨头,何必要以长时间打坐为每日修行的基本项目呢”

志诚再次向惠能大师行礼,说:“学生跟随神秀大师学道九年,并没有真正懂得佛法。今天听了大师教诲,我便懂得了本心佛性的道理。弟子也以超脱生死轮回为头等大事,希望大师慈悲为怀,进一步为学生讲说。”

惠能大师说:“我听说你师父也教导人们关于戒、定、慧的方法,不知道你师父所讲的戒、定、慧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请你给我说一下。”

志诚说:“神秀大师说,不做一切恶事就叫戒,做一切善事就叫慧,保持没有邪念的心理状态就称为定。神秀大师就是这样讲的,不知大师怎样教诲参禅者”

惠能大师说:“如果我告诉你有可以传授给别人的教法,就是欺骗你了。只好据不同情况为纠正他人的错误讲一些,这本无名称,只是借用三昧之名。你师父所讲的戒定慧的确令人不可思议,但是我所理解的戒定慧又与此不同。”

志诚说:“戒定慧只应该有一种,怎么还有不同的另一种戒定慧”

惠能大师说:“你师父所讲的戒定慧是教诲有大乘智慧的人,我所讲的戒定慧是指示最上乘的人。人们的认识能力不同,理解速度也有快慢。你先听我讲,看看与你师父讲的相同不相同我宣讲教法,从不离开自性,如果离开自性讲说教义,那就叫‘相说’,是迷惑于自性的表现。应该懂得,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从自性上产生其功效,这才是真正的戒定慧教义。且听我一首偈: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

志诚听了这首偈,悔过致谢,呈上一首偈:“五蕴幻身,幻何究竟,回趣真如,法还不净。”惠能大师表示同意。

惠能大师又对志诚说:“你师父所讲的戒定慧,是规劝教诲天资低下、只能理解粗浅教义的人。而我所讲的戒定慧,是规劝教诲天生素质高,能够理解高深教义的人。

“如果认识、领会和体验了自我的本性,就可以不追求菩提、涅槃,不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解脱智慧。达到一无所获的境界,也正是从自我本性中获得一切的境界,如果你能懂得这个道理,可以叫作佛身,也可以叫作菩提、涅槃,也可以叫作解脱智慧。

同类推荐
  • 放下就是幸福

    放下就是幸福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会觉得自己攥在手里、挂在心里的东西是该放下的!可往往就是这些看似理所当然的东西束缚了我们的手脚和思想,使我们无法获得自由,无法感受幸福。一个人若一直放不下自己的执念,任凭欲望和贪念无限膨胀,最终会使自己不堪重负,人生也会变成一场痛苦而无聊的游戏。为了获得幸福的人生,我们要学会放下一些东西。《放下就是幸福》就如一位循循善诱的心灵导师,教你找到让自己痛苦的根源,放下那些早已失去、从不曾拥有,却在心里挂怀不忘的东西,解脱心灵、释放自我,在尘世的喧嚣中聆听生命的真谛。
  • 北大周末智慧课

    北大周末智慧课

    关于爱与恨,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千百年来谁也说不清,爱里含着恨,恨中又有爱,爱恨交织,爱与恨是一对冤家。没有绝对的爱与恨;也没有无缘由的爱与恨。在人生的长河里,爱与恨各是两个支流,沿着哪条河流都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故事也只是能让人明白一些道理,无法让你明白爱与恨的真谛,智者也只是能给你一些经验,也无法教你判断爱与恨的是非。爱了,恨了。快意人生,敢爱敢恨,只有这样,才不会在人生的长河中迷失自己。爱与恨只有自己用心去体会。
  • 越玩越成功

    越玩越成功

    人类的生命成长是一个认识自我、改变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只有真正地、全面地认识了自己,才会改变自我、超越自我,所以认识自我是实现自我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然而,认识自我是十分艰难的。如何才能破解心灵的密码,使自己能够清晰地认识自己呢?心理测试其实就是一把打开心门的金钥匙,它可……
  • 三分才华,七分实干

    三分才华,七分实干

    有的人才华横溢却工作平平,毫无盎然之色。有才华的人更容易恃才傲物,好高骛远。他们可能永远活在自己营造的才华光芒下,没有想过怎样让别人认识自己的才华。其实,才华只是成功的千万个条件中的一个,而且还不是最主要的。上世纪90年代末,曾经有一个关于学历和财富的调查,这个调查显示:改革开放之后那些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中,第一学历大专文化程度以下的占75%,南方的部分省市这个比例更大。其实,成功不是依靠学历和才华,它更多的时候需要我们踏踏实实的努力,把智慧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用好的工作业绩来证明自己的才华。成功更需要的是实干。
  • 7S倍速学习法

    7S倍速学习法

    %开拓你的智力潜能。,青年学生高效能学习最佳读本。北京大学图书馆第一时间馆藏
热门推荐
  • 网游之天网恢恢

    网游之天网恢恢

    李羿收到神秘网络游戏《善与恶》邀请函,在游戏中,他意外接到特殊转职任务成为隐藏职业,手持绝世神器,闯火焰龙穴、智斗凶兽,一人独自单挑银龙骑士莱特以及幽冥之王华来兹,自此名声大震,成为《善与恶》第一霸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探秘:世界未解之谜(人体篇)

    探秘:世界未解之谜(人体篇)

    尽管人类已经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是我们还是无法完全解开自身的奥秘。科学家预测,人体自身所具有的潜能还远远没有被开发出来,历史上那些曾经出现过的奇人异事也许并非天方夜谭。
  • 来自冥界的公主

    来自冥界的公主

    一个来自21世纪的天才,在南极探险中不幸身亡,带着黑白无常的奇怪暗示,转生到了古代,却因身为女子,转生之时就被狸猫换太子,并弃于崖底,幸运的是她被一只狼叼走了,并被其抚养长大。在狼窝里,她寻得一件密室,并习得了一身好武艺,一直到了她15岁之时,才下了山,开始了她的今生旅程。绝色的容颜,潇洒不拘的行事风格,超凡的武艺,精湛的琴艺,她的江湖名声鹊起。她的命中缺了三魂,为了寻找着三魂,她与那些命定的男子周旋,看似没用的书生,酷似前男友的萧帝,温文尔雅的隶国皇帝……一切到头来才发现都是阴谋、利用!当这个时空出现了危机,天地已经趋于毁灭,她到底是谁,难道仅仅是一个过客?殊不知,她的到来就是为了结束千百年前的遗留下来的债!三神创世,这个世间,谁也无法逃脱天命的束缚……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早期教育成就一生

    早期教育成就一生

    “所有的孩子都是天才,但我们却在他们生命最初的六年磨灭了他们的天资。”研究结果表明,90%的教育基础都是在孩子6岁以前就奠定了的。幼儿时期是孩子身体和智力发育的黄金期,是潜能开发的最佳时期,抓住这一时期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即使是天资平平的孩子,也可能成为天才!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再被狐狸骗一次

    再被狐狸骗一次

    本书是一本动物小说,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出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
  • 独霸王妃

    独霸王妃

    大明星纪沉鱼一朝落水,穿越成古代庶女纪沉鱼。嫡母别有用心,嫡姐自私阴险,纪沉鱼一一迎上。不会女红,不会贤淑,纪沉鱼依然深得祖母疼爱,父亲关心。在许王选妃宴中脱颖而出。人人眼红的亲事,对纪沉鱼来说,只是投奔自由的一个小片段。平时虚于委蛇,关心问暖,机会来时,弃许王于凌乱中。片段一:豆棚花架下,娇啭出来一句:“你是什么人,大胆敢在内宅里?”许王惊艳,紫色豆花下,明眸左右微睐。牙扇轻摇,出来一个玉人儿。她薄嗔轻怒:“快说!”“我么,是你们家的贵客!”许王殿下笑得荣辱不惊。片段二:驿站起火遇强盗,数一数人,只丢了纪沉鱼。数一数东西,只丢了千里马。数一数物品,只丢了许王的一件披风,一双鞋子。关后门的侍卫期期艾艾:“殿下不是出门了,怎么还在?”许王怒不可遏:“纪沉鱼,小小花样也敢班门弄斧!”一对一,正剧!不喜者勿入,喜欢者收藏!推荐自己的完本文《小小王妃驯王爷》《小小娇妻驯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