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是法平等”。是法平等,也就是说无论何种宗教,何种教派,它们在教义和教理上都没有高下之分,一律平等。也就是说,任何宗教和教派的教义和教理,都有着其自身合理性的一面。就此观点而言,佛教可以说是最不抬高本教、也不贬低他教的一种宗教。不像其他一些宗教,动辄就贬低、排斥乃至打击其他宗教。佛教自创立以来和流传之后,无论历史上的奉教兴衰浮沉,从不如此对待他教。
对于其他宗教来说,佛教最多也就是以外道相称,却从不把其他宗教视为异端或者邪说。即便在教内,大乘佛教虽然会把声闻乘称为小乘佛教,但绝不会排斥打击。佛教在中国千百年来的传承史,最能说明佛教的这种是法平等精神。
佛教自汉朝传入中国后,儒、道、佛三家相互冲突又相互融合,彼此之间各有兴衰浮沉。但就佛教而言,无论是处在冲突之中,还是处在融合之中,也无论是兴衰沉浮,乃至是遭受“三武灭佛”这样的沉重打击,佛教也总是以是法平等的平等、宽容、博大和开放的精神来对待儒教和道教,而从未出现过儒教与道教那样强烈的排他倾向。究其原因在于,除了佛教为外来宗教,必须更深、更多地依赖本地文化之外,还在于佛教本身所具有的开放、兼容的是法平等的宗教文化精神。
二是众生平等。众生平等也就是六道中的众生一律平等。佛教中所说的六道众生,泛指社会之中的一切生命形态。出于这个原因,无论是佛教的大乘和小乘都把戒杀生作为五大戒和八大戒中的一大戒。
三是人人平等。人人平等就是不论男女,不论僧俗,不论贵贱,也不论贫富,在人格上人人都是平等的,绝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正是因为佛教本身所具有的这种强烈的人人平等观念,所以即便是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沙门僧人在朝见帝王时也是不行跪拜礼的,只是双手合掌致意而已,以此举来恪守佛教的平等观念。同样还是因为这一原因,即便是曾贵为王子的释迦牟尼在僧团内部,也不会自视清高,也不过是一个精神上的领袖和教主而已,绝不搞任何特权。在日常的生活之中,他也与其他僧众一样,行乞自食。
如同唐代高僧百丈怀海禅师,无论是作为寺院领袖的住持和尚,还是初入寺院的小沙弥,都能做到僧众在身份、戒律、人格、寺务、衣食、住行、劳役等方面一律平等。即使是身为寺院精神领袖的住持和尚百丈禅师,也毫不例外,绝不会搞违反众生平等教义的特权。
这就是对大乘佛教中的平等观念和平等精神的最好实践。教义不以本教为中心,是法平等;众生不以人类为中心,而是众生平等;人不以身份、地位等的差异而有所差异,是为人人平等。
没有平等待人的观念意识,就不可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那些不懂得尊重对方的做法,都不会产生良性的交往效果。平等待人,尊重他人,是获得他人信任的起点。人人都应该以一种平常心去看待和对待世间的众生,先自爱,才能平等地爱别人。释迦牟尼就是这样做的,故而他得到了众人的尊敬。
7、不要轻易做出承诺
我们常在电视剧中听到出家人说一句话:出家人不打诳语。这句话的意思是告诫人们不要说假话和虚言妄语。对任何一件事许诺的时候,都必须慎重地掂量:无论大的许诺、小的许诺,眼前的许诺、将来的许诺,不管什么样的许诺都是这样。因为轻率许诺,你就要面对失信的风险。任何随便作出承诺的人,必然很难保持信用。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
《弟子规》有云: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作出许诺之前,你首先得掂量能否做到,它对你和家人有无意义,价值几何,凡对人没有意义和价值的许诺,你绝不可发出。其次,你得掂量你有无时间、精力和才能实现你的许诺,如果没有足够把握时你绝不可做出。你还得多方估计,实现你的许诺是否还需要其他条件的辅助,你具备那些条件吗,凡没有把握实现时,你最好不要作出许诺。
当然,如果你嫌这样太瞻前顾后,太谨小慎微,有时你也不妨作出一些大胆的许诺。只是你在作出许诺的同时,必须告诉对方可能出现的各种麻烦和不能实现的可能性,亦即不要把话说得太绝对,以让人家事先有思想准备,一旦未能实现,不至于过分地对你失去信任。
在你已经许诺了以后,你就应该认真地对待,努力地去实现它。
一个小小的承诺,比如“我今晚9点钟回家”。在你完全可以做到的情况下绝不要掉以轻心,你已许诺9点钟回家,这时你的同事邀你出去玩,时间可能要拖到10点,你该怎样做呢你应该婉言谢绝朋友的好意相邀,按时回家。虽然这是一件小事,但它足以让你诚实的形象光芒闪烁。
你在许诺时如果未留任何余地,那就想方设法地实现它,以后也不要寻找任何不能兑现的理由。说话未能做到,许诺未能兑现,即使你把理由说得头头是道,极为充分,人们也不会相信,也许口头上暂时理解你,宽恕你,可是内心深处无疑添了一丝不信任你的念头。若第二次、第三次仍然如此,人们再也不会谅解你、相信你了,你便失去了信誉。
三国时吴国大夫鲁肃在诸葛孔明的如簧之舌煽动下,一时错乱,轻率地许诺作保把荆州借给了刘备。岂知这一许诺,使得东吴伤透了脑筋。围绕荆州,吴蜀你争我夺,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气死了周瑜,为难了鲁肃。
轻诺别人,不仅会给自己带来不守信的声誉,更会招致许多麻烦,而且有时还会严重地伤害别人。
甘茂在秦国为相,秦王却偏爱公孙衍。秦王有一次曾经许诺公孙衍说:“我准备让你做相国。”
甘茂手下的官吏在路上听到这个消息,就去告诉甘茂。甘茂因此进宫拜见秦王说:“大王得了贤相,斗胆给大王贺喜。”
秦王说:“我把国家托付给你,哪里又得到贤相呢”甘茂说:“大王将要立公孙衍为相。”
秦王说:“你从哪里听来的”
甘茂回答说:“公孙衍告诉我的。”
秦王窘迫非常,于是就驱逐了公孙衍。
秦王轻诺公孙衍,事后又不兑现自己的诺言,结果成了失信于人之君主,同时也伤害了一直忠心耿耿的良臣甘茂。要做到不轻诺,除了要有自知之明之外,还必须养成对客观情况做比较深入和细致了解的习惯。要做到谨慎许诺!
一旦许诺,就要做到。这样才能成为守信、诚实、靠得住的人。
公元前408年,魏文侯拜乐羊为大将,率领5万人去攻打中山国。当时乐羊的儿子乐舒在中山国做官,中山国国君姬窟利用此父子关系,一再要求乐舒去请求宽延攻城时间。乐羊为了减少中山国百姓的灾难,一而再、再而三地答应了乐舒的要求。如此三次,3个月过去了,乐羊还未攻城。这时的西门豹沉不住气了,询问乐羊为何迟迟不攻城。乐羊说:“我再三拖延,不是为了顾及父子之情,而是为了取得民心,让老百姓知道他们的国君是怎样三番两次地失信于人。”果然,由于中山国国君的一再失信,失去了百姓的支持,结果一战即败。
反过来,一个信守诺言的人,则往往成功。
《左传》记载,晋文公时,晋军围攻原这个地方,在围攻之前,晋文公让军队准备三天的粮食,并宣布:“如果三天攻城不下。就要退兵。”
三天过去了,原的守军仍不投降,晋文公便命令撤退。这时,从城中逃出来的人说:“城里的人再过一天就要投降了。”
晋文公旁边的人也劝说道:“我们再坚持一天吧!”
晋文公说:“信义,是国家的财富,是保护百姓的法宝。得到了原而失去了信,我们以后还能向百姓承诺什么呢我可不愿做这种得不偿失的蠢事。”
晋军退兵后,原的守军和百姓便纷纷议论道:“文公是这样讲究信义的人,我们为什么不投降呢”于是大开城门,向晋军投降。
晋文公凭着信义,获得了不战而胜的战果。
三国时,孔明在祁山布阵与魏军作战。长期的拉锯战,使士兵疲惫不堪,孔明为了休养兵力,安排每次把五分之一的士兵送返国内。
战争越来越激烈。一些将领为兵力不足而感到不安,便向孔明进言说:“魏军的兵力远远超过我们的估计,以现在的兵力来看。恐怕难以获胜,恳请将这次返乡的士兵延缓一个月遣送,以确保兵力。”孔明说:“我率军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凡是与部下约好的事情必定要遵守。”
于是,依然如期遣返。土兵们听到这个消息后,都自动返回战场,英勇作战,结果大败敌军。
在这次战争中,孔明凭着信义,唤起了士兵的勇气和斗志,取得了胜利。
所以,为自己的每一个诺言负责,看似迂腐、愚笨,但其收益远大于付出。言出必行、一诺千金的良好习惯,能使你在困难的时候得到真正的帮助,会使你孤独的时候得到友情的温暖,因为你信守诺言,你的诚实可靠的形象推销了你自己,你便会在事业、婚姻、家庭中获得成功。从这一点说,为诺言负责的人是真正的人生智者与赢家。
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做出承诺,即使你有十足的把握,并且在感到自己做不到时,你最好不要轻率地向别人许诺,这样会有许多好处:别人只能表示遗憾,并不会认为你说话不算数,因而不会产生对你的不信任感;在很多情况下,事情和形势已经变化了,你做不到但并没有许诺,事后你也不会受窘。一旦失信于人,你就丢失了为人的起码品质,所以不要轻易许诺。言必行,行必果,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
8、遇茶吃茶,遇饭吃饭
对于生活,我们应该拥有赵州禅师所主张的“任运随缘,不涉言路”的态度。只有“遇茶吃茶,遇饭吃饭”,除去一切颠倒攀缘,才是畅快人生的真谛。
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烦恼和痛苦,我们不必过于挂在心间。既然它们随风而来,就让它们随风而去吧!
古人云:百姓日常生活即为道,而自不知。意思是说,我们的吃喝拉撒睡等日常生活就是道,而我们自己却不知道这个就是道;往往是早晨挤公交车被别人踩了一脚,到了晚上还在愤愤不平,自寻烦恼。
正如白云禅师的《蝇子透窗偈》:
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难。
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平生被眼瞒。
意思是说,苍蝇喜欢朝光亮的地方飞。如果窗上糊了纸,虽然有光透过来,可苍蝇却左突右撞飞不出去,直至找到了当初飞进来的路,才得以飞了出去,也才明白原来是被自己的眼睛骗了。苍蝇放着洞开无碍的“来时路”不走,偏要钻糊上纸的窗户,实在是徒劳无益,白费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