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曾说:“群子贤而能容墨,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西谚云:“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宽容是一种博大的胸怀,是一种崇高的美德。
《优婆塞戒经》中讲,“怨亲等苦,先救怨者。见有骂者,反生怜悯。”意思是说,仇人和亲人同样受苦时,应先救仇人。别人来辱骂自己,自己心中反而要产生怜悯之情。
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禅师,有一天夜里,趁着皎洁的月光,他在林间的小路上散完步后回到自己住的茅屋时,正碰上个小偷光顾,他怕惊动小偷,一直站在门口等候他……
小偷找不到值钱的东西,返身离去时遇见了禅师,正感到惊慌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说着脱下了身上的外衣,说道:“夜里凉,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说完,禅师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你!”
第二天,温暖的阳光融融地洒照着茅屋,禅师推开门,睁眼便看到昨晚披在小偷身上的那件外衣被整齐地叠放在门口。
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道:“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每个人都会犯错,包括我们自己,可是我们往往能很快原谅自己,却无法原谅别人。这种原谅自己却不原谅别人的行为是一种软弱的表现,因为你只敢面对别人的过错,却无法面对自己的过错。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有的错误还是无意间造成的,是无心的。如果换个角度想想,你是那个犯错的人,是不是也希望你“得罪”的那个人能原谅你?如果对方原谅你,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对人要有宽容之心,有时候对方的做法可能不是有心的,是无意的冲动行为。知道他不是有心的,就不要把这件事再放在心里,而应该忘了它。
即使一个非常宽容的人,也往往很难容忍别人对自己的恶意诽谤和致命的伤害。但唯有以德报怨,把伤害留给自己,才能赢得一个充满温馨的世界。因此,释迦牟尼说:“以恨对恨,恨永远存在;以爱对恨,恨自然消失。”
面对那些无意的伤害,宽容对方会让对方觉得你心胸博大,可以消除无心人对你造成伤害后的紧张,可以很快愈合你们之间不愉快的创伤。而面对那些故意的伤害,你博大的心胸会让对方无地自容,因为宽容对方体现出的是一种境界。宽容是对怀有恶意者的最有效的回击。
我们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并会因为犯错觉得担心,不知所措,希望对方能原谅自己,同时也会对自己的缺点心怀忐忑,不希望被别人看不起。所以就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当遇到不原谅别人错误的人时会怎么想。
事事计较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已经发生了的事情不会有任何改变,也不能扭转任何已经发生了的事情。以宽容的态度待人,以理解作为基础,站在客观的角度给人评价,可以从别人身上学到自己没有的长处和优点,也能使自己对对方的不足给予善意的充分理解。在日常生活中,时不时都会有如何要求别人的时候,还有如何对待自己的问题。能否把握好律己和待人的态度,不仅能充分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还能培养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
在所有人类的美德里面,宽容从来都是排在前列的。《马太福音》第五章讲:“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这是一种境界。不管别人有意还是无意地伤害了你,其实他的内心也会感到不安和内疚,或许是因为碍于所谓的“面子”而不肯认错,而你的宽容会使彼此获得更多的理解、认同和平静。
5、为爱完全奉献自己
幸福的家庭生活,其实是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人生短暂,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目标,但无论多少目标,也不能忘记快乐也是我们生活的目标之一。所以,《吉祥经》上讲: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
在生活中,看得见的东西如衣服、房子、金钱等是有价的,而看不见的东西如家庭氛围、亲情、爱情等是无价的,它们的珍贵是用金钱买不来的。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有的人为了一小点物质利益,全然不顾亲人的感受,把家人用亲情营造的和谐氛围随意践踏,把轻的东西视为很重,而很重的东西却看得很轻。
有三个商人死后见到上帝时,讨论他们在尘世中的功绩。
第一个商人说:“我是个商人,我把一切精力都放在生意上,所以很少有时间和家人在一起。你看,在我死之前,我就是一个亿万富翁了。”上帝听完默不作声,给他打了50分。
第二个商人说:“尽管我所经营的生意几乎倒闭,但我和家人都不在意,我们生活得非常快乐。”上帝听罢,也给他打了50分。
第三个商人说:“我在尘世的时候,虽然每天都忙着赚钱,但我总是抽时间尽力照顾我的家人。朋友们和我也都很谈得来,我们往往在一起打高尔夫或钓鱼的时候就谈成了一笔生意。活着的时候,人生真是有意思啊!”上帝听他说完,立即给他打了100分。
可口可乐的总裁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生活就像是一场比赛,你必须同时去接五个球,它们分别是:工作、家庭、健康、朋友以及精神生活,而你却不能让其中的任何一个球落地。然而,你很快就会发现,工作就像一个橡皮球,它一旦落下来,还会再弹回去,但其他的四个球却是玻璃球,如果它们一旦落地,轻则磨损,重则就会粉碎,它们将不会再和以前一样了。”
幸福本身就是一种感受,追求幸福就是追求一种精神生活。不同的生活态度、不同的家庭价值观决定了人们对不同生活方式的选择,快乐不需要向任何人乞求,它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修养,是充实精神生活的外露。同样都生活在蓝天下、大气里,有的人在享受生活,有的人在过日子,而有的人却在挣扎。
如果说幸福是花的话,那么它的土壤就是善良、乐观、宽容、理解与爱。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它需要爱心的滋润,不断地经营,爱心的表达是真情的流露,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用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对待生活,对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我们的家庭就会环绕着一种幸福的光环。
疑惑,始终会发生在没有爱的人心中。为了我们自己的理想,为了让自己踏上这一条道路,也为了让自己达成精神上的目标,我们必须付出全部的自己。如果我们无法付出全部的爱,我们也就无法付出全部的自己,然而,对于精神上的道路,我们不只是要了解,还要付出我们的爱。惟有如此,我们才能全心全意地奉献出自己。如果在这条路上无法完全地奉献自己,就像是一位已婚的人,总是不断地幻想还可以找到更好的另一半,如此的婚姻,是不可能得到幸福的。所以,我们必须完全奉献自己。再者,假若我们已婚,但是并不完全了解另一半,彼此之间并没有很多的沟通和情感交流,然而,彼此还是深爱着对方。如果我们了解另一半,但是彼此却不相爱,婚姻就是一场灾难。
追求家庭幸福,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没有任何亲密的婚姻关系可以比拟,因为要达至圆满成就,只有付出全部的自己,没有任何人能够插上一脚。我们除了要彻底了解这条道路之外,还要从内心深处付出我们的爱。当我们能够办到的时候,心中就容不下一丝的疑惑。我们无须再问“佛陀是否真的悟道”这问题与我们毫不相干。如果我们踏上这条路,就要为自己找寻答案。
若是我们能够付出全部的自己,就称得上是全心投入。如果能够全心投入,就表示我们可以付出爱。心中满怀疑惑的人,面对一件又一件的事情,总是只看表面就轻易带过。如蚱蜢般跳跃地面对事情,就只能成为一种消遣娱乐,这些所谓的性灵学者,是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的。
佛陀曾经说过,凡是能够除去贪、嗔、痴、慢、疑这五种障碍的人,就已经完成了学业,在佛法上没有什么需要学习的了。这五种障碍如同我们轮回(生命的循环)的护照,也是我们的永久居留签证。如果我们想要离开此地,就必须对这些文件办理一些手续。即使只有些许的改善,也能够使生活自在许多。自在是每个人都想要的,不是吗不过,我们想要的自在,无法借由肉体的享受得来,只能经由心灵上的安适而获得,然而这五位敌人正是让心灵无法获得安适的原因。
如果说幸福是花的话,那么它的土壤就是善良、乐观、宽容、理解与爱。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它需要爱心的滋润,不断地经营,爱心的表达是真情的流露,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用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对待生活,对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我们的家庭就会环绕着一种幸福的光环。
6、先自爱才能平等爱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是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也是平等待人、获得友谊的最基本的出发点。
唐朝时期,百丈怀海禅师在洪州(今江西南昌)开元寺继承了马祖道一的衣钵,进一步完善了僧众平等劳作、自耕自种的各项制度,用以解决寺院衣食问题的“百丈清规”。
按照这一清规,寺院中所有的僧众都必须参加耕种劳作,才能有饭吃,即便是作为住持和尚的百丈怀海禅师也不能例外。
直到晚年,百丈怀海禅师仍然严格履行平等劳作的清规。其他僧众见他年事已高,身体虚弱,不忍看他再去与大家一块儿劳作,于是就把他的工具藏了起来。
百丈禅师因为找不到自己的工具,一天没有劳作,也就因此一天没有吃饭。
他说:“众生平等,我岂能坐享其成,劳作他人。我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其他僧众没有办法,只好把工具还给了他。
这就是历史上流传已久的关于佛教平等观念的一个故事。平等观念作为大乘佛教的核心教义之一,主要渗透在以下三个基本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