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都有佛性,都有非常丰富的潜能,所以要不断地发挥自我的功能、付出自己的力量。“人格成,佛格即成”;佛陀示现人间,不是教人离开人性,而是舍除习气、回归清净佛性。能得善法即生欢喜心,慎择正法而拳拳服膺,志无退转、心无厌烦,就会日日法喜充滿。
当我们的自我中心太强、自私心太重时,就会不断地向外追求,同时又不断地排斥外在环境中的一切,所以会带来许多痛苦。虽然社会上往往把自我中心很强的人形容为强者,但是他们几乎没有长久的朋友。因为一旦他们的朋友成为旗鼓相当的对手时,就会因为不能包容对方的强悍,而成为彼此的敌人。由此可知,凡是强悍的人都很孤独、痛苦,但他们表面上都不承认。因为他们害怕丢脸、担心没有退路,深怕自己失败后就站不起来,所以一定要奋战到底,但如此一来,反而凸显他们情感的脆弱。
唐代太守李翱听说药山禅师的大名,就想见一见他的庐山真面目。李翱四处寻访,跋山涉水,终于在一棵松树下见到了药山禅师。
李翱恭恭敬敬地提出自己的问题,没想到药山禅师眼睛没有离开手中的经卷,对他总是不理不睬。
一向位高权重的李翱怎么能够忍受这种怠慢,于是打算拂袖而去:“见面不如闻名。”
这时药山禅师不紧不慢地开口:“为什么你相信别人的传说而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呢?”
李翱悚然回头,拜问:“请问什么是最根本的道理?”
药山禅师指一指天,再指一指地,然后问李翱:“明白了吗?”
李翱老实回答:“不明白。”
药山禅师提示他:“云在青天水在瓶。”
李翱如今才明白,激动之下写道:“证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话,云在青天水在瓶!”
药山禅师实际上是提示李翱,只要保持像白云一样自如自在的境界,何处不能自由,何处不是解脱?
如何观照自我?如何事事解脱,事事认真做?如何遇财不喜,遇祸不悲?释迦牟尼曾经讲过的一个故事也许对你有所启发。
释迦牟尼在一次法会上说:“某地有个富商共讨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伶俐可爱,整天作陪,寸步不离;第二个老婆是抢来的,是个大美人;第三个老婆,沉溺于生活琐事,让他过着安定的生活;第四个老婆工作勤奋,东奔西忙,使丈夫根本忘记了她的存在。
“有一次,商人要出远门,为免除长途旅行的寂寞,他决定在四个老婆中选一个陪伴自己旅行。商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说:‘你自己去吧,我才不陪你!’
“第二个老婆说:‘我是被你抢来的,本来就不心甘情愿地当你的老婆,我才不去呢’
“第三个老婆说:‘尽管我是你的老婆,可我不愿受风餐露宿之苦,我最多送你到城郊!’
“第四个老婆说:‘既然我是你的老婆,无论你到哪里我都跟着你。’
“于是商人带着第四个老婆开始了旅行!”
最后,释迦牟尼说:“各位,这个商人是谁呢就是你们自己。”
在这则故事里,第一个老婆是指肉体,死后还是要与自己分开的;第二个老婆是指财产,它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第三个老婆是指自己的妻子,活时两个相依为命,死后还是要分道扬镳;第四个老婆是指自性而言,人们时常忘记它的存在,但它却永远陪伴着自己。
五蕴皆空的境界,绝对不会像木头、石头一样万念俱灰,否则观世音菩萨在照见五蕴皆空以后,就不会想要度众生了。相反地,菩萨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后,不仅解脱了自己的痛苦,甚至还为众生救苦救难,自愿以无限的时间、无边的悲愿,把自己奉献给众生,这样活泼的生命,怎么会是槁木死灰呢?
所以,“五蕴皆空”在于我们行事的心态。一般人也许做不到观世音菩萨的程度,但是在日常生活里,还是可以一点一滴地学习菩萨精神。例如,当我们感到痛苦、恐惧、愤怒时,就告诉自己:“观世音菩萨运用智慧,看到由五蕴构成的自我是空的。而我现在感到这么痛苦,这就是五蕴炽盛、自讨苦吃,没有必要。”用佛法的智慧来告诉自己,自我中心是五蕴皆空的,不必那么执着、那么痛苦。
如果我们常用这个方法来自我训练,就会发现,要在生活中“照见五蕴皆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当我们渐渐在佛相中照见自我,放弃自我中心的烦恼,就能随时随地感受到豁然开朗的快乐。
1、百善孝为先
世间大地被称作是最重的,父母的恩情比大地还要重。世间须弥山被看作是最高的,父母的恩情比须弥山还要高。
从生命诞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就开始倾注毕生心血来浇灌儿女这棵生命之树。作为儿女们,首先要了解父母养育自己的不易和培养自己的良苦用心,不能把父母的养育之恩看作是应尽的义务。我们要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第一,在学习上要勤奋,积累知识,苦练本领,成为国家、社会的有用之才,是对父母的最大回报。第二,在生活上决不能比吃、比穿、比玩。第三,多与父母交流,理解他们在工作、家庭、社会中的艰辛。第四,对长辈,尤其是对父母,要有礼貌,不随便插话,不打断他们讲话,在态度上尽量平和,说话和气,态度和蔼。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中说:世间大地被称作是最重的,悲母的恩情比大地还要重。世间须弥山被看作是最高的,悲母的恩情比须弥山还要高。佛向性中作,莫朝身外求;在家敬父母,何必远烧香。不能尽孝,如何礼佛?不能奉亲,如何悯人?尽到孝道,才能修得佛道。
有个年轻人离别母亲到深山,想去拜访菩萨修得正果。在路上,他向一个老和尚问路,寒暄之余,年轻人说明动机,希望能得到老和尚的帮助,但老和尚却表示:“与其去找菩萨,还不如去找佛!”
年轻人大感兴致,忙问:“哪里有佛?”
老和尚说:“你回家的时候,看到有个人披着毯子,反穿着鞋来接你,记住,那就是佛!”
年轻人听从了老和尚的话,急忙返回家乡。到家已是深夜,母亲已经睡着了,但她一听到儿子敲门,高兴得来不及穿好衣服,仓促间披上毯子,反穿着鞋子就出来开门。年轻人一看到母亲的狼狈相,热泪盈眶,立即大悟。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有一次接受意大利《机会》杂志记者的采访,在回答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什么时,说:“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本以为满脑子都是生意经的他,会回答莫错过“商机”之类的话,可是他却语出惊人,发人深思。
我们常常听到一些人说,工作太忙了,实在没工夫看父母。这与比尔?盖茨相比,就显出很大的差距。差距在于没把孝敬父母放在最不能等待的事情的位置上。
父母到了要子女孝敬的时候,已经步入老龄。此时,他们在生活上、精神上越来越需要子女孝敬,而且这种孝敬主要在于亲情,而非用金钱或雇个保姆来替代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子女孝敬父母的机会逐渐减少。商机之类错过了还会再来,而失去父母健在的孝敬机会,就时不再来,会遗憾终身。
从一声问候做起,从一张笑脸开始,从每一天,直到永远,让阳光照亮所有的语言,让月亮普撒所有的柔情,让风儿吹走所有的烦恼,让父母只要提起“儿女”这个词,眼前就展现出一望无际的绿洲。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亲情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受到人们的称赞。
“万事孝为先”,“父母在不远游”等古训都说明传统孝文化早就把孝敬父母放在优先位置上;而现在又有了比尔?盖茨“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的说法,这表明不论古今、中外,人同此心。“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与其死后哭断肝肠,后悔曾经的许诺未曾兑现,不如生前善待老人,从些许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
2、用善良经营幸福的家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良、向善之美;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对己要求,主张独善其身、善心常驻。有一位名人说过,对众人而言,唯一的权力是法律;对个人而言,唯一的权力是善良。
《四十二章经》中讲到,“恶人闻善,故来扰乱者,汝自禁息,当无嗔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意思是说,恶人听说有人行善,就故意来破坏扰乱。你应该谨慎,不要嗔恨责怪他,那么,来破坏扰乱行恶的人就会有恶报了。
有个水鬼,到了该找替身的日子,但当他看到遭遇悲苦、心灰意冷、到河边寻短见的人,不但没有设法迷惑人家,反倒心里不忍,还爬上岸去帮助他,劝他不要做糊涂事,不要寻死。就这样,水鬼一次又一次失去了找替身的好机会,一拖就是一百年,他还是个受苦的水鬼。
管理阴阳转换的天神气得把他叫来大骂:“像你心肠这么软,怎么配做水鬼!”
话还没有说完,那水鬼立刻就变成了天神。
慈悲的心肠一定能为别人和自己带来幸运,善有善报是千古不变的道理。想一想,在过去的一年中,你曾为别人做了哪些善事?还有一则《长者与蝎子》的故事,也许对你有所启示。
一位长者看见一只即将被淹死的蝎子,当他用手去救蝎子的时候,蝎子却狠狠地咬了他一口。他疼痛难忍,不得不收回被蜇的手。
看着还在水里挣扎的蝎子,他再次伸手相救,却又一次被蜇。
有人对他说:“您太固执了,难道您不知道每次去救它都被蜇吗?”
他回答说:“蜇人是蝎子的天性,但这改变不了我乐于助人的人的本性呀”
最后长者找到一片叶子将蝎子从水中捞了上来,救了蝎子一命。
我们且不说蝎子的命是否重要,但长者“乐于助人的人之本性”,值得我们好好地深思反省!
在我们的身边,许多丑恶的违反人性的事件层出不穷:面对即将淹死的人,几百人围观却无人出手相救;公交车上,面对扒手,无人提醒,更无人出手相助;生活还算富裕的子女拒绝赡养年迈的父母,最后亲情反目,乃至法庭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