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0300000083

第83章 美文 (4)

1942年10月9日,延安召开了有两千多人参加的“鲁迅逝世六周年纪念大会”,萧军出人意料地在大会上宣读了他的《备忘录》。这一惊人之举真像火上加油,立即展开了激烈论战。党内外七名作家轮番上阵,萧军孤身一人,奋战群儒,毫不怯阵。从晚上八点一直论战到凌晨两点,足足六个小时也收不了场,无一人退席。大会主席吴玉章站起来劝解说:“萧军同志是我党的好朋友,他今天发了这么大的火,一定是我们有什么方式方法上不对头,大家以团结为重,互相多做自我批评吧!”吴老的话,使萧军感到温暖,他又想起毛泽东叮嘱的“要故意强制地省察自己的弱点”的话,便尽力压下怒气,尽力心平气和地说:

“我先检讨检讨,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我的错,行不行?你们是不是也应该考虑一下你们的百分之一……”

会上,有一位作家不顾吴老的调解和开导,盛气凌人地说:

“我们一点也没错,你是百分之百的错!告诉你,萧军,我们共产党的朋友遍天下,丢掉你一个萧军,不过九牛一毛……”

萧军刚刚平息下去的怒气,立即又爆发了。他腾地站起来,拍案大怒,说:“百分之九十九我都揽过来了,你连百分之一的错都不肯认账!那好吧,你们既然朋友遍天下,我这个‘毛’绝不去依附你那个‘牛’;你那个‘牛’也别来沾我这个“毛’,从今后咱们就他妈的拉、蛋、倒!”萧军用手势把最后三个字一顿一顿地喊完,拂袖而去。

这次会后,萧军无形中已被扣上“同情托派分子王实味”的罪名。这给萧军后来的政治和文学生涯,蒙上了一层浓重的阴影。

1937年“七七”抗战爆发后,由于国民党反动政府抗战不力,节节败退,日本侵略者的军队长驱直入。上海、南京孤城危悬,一些机关、企业以及大批逃难的民众,开始向武汉方面撤退了!九月上旬,萧军和萧红同难民一起逃出上海,经过五天的颠簸,二萧才到达武汉。好友、青年诗人蒋锡金在码头上迎接了他们,并将自己的两间房子腾出一间给萧军夫妇。三个穷苦的青年作家在一起,各自埋头写作,帮助胡风、聂绀弩编辑《七月》。围绕这本杂志的作家和诗人,形成了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七月”派。萧军这时正撰写长篇小说《第三代》,在《七月》杂志上连载,被评论家赞为“庄严的史诗”。萧军同时还在《七月》上发表了《不是胜利就是灭亡》、《不同的献祭》、《谁该入拔舌地狱?》、《“不够朋友”论》、《“重赏之下必有……”说起》、《踏过去》等锋芒犀利的杂文,控诉日寇罪行,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卖国投降活动,鼓舞抗日军民的斗争。萧军以《我们要怎样活下去》为题,在电台发表广播演说,并不遗余力地参加了各种有关救亡抗日的社会活动。

南京失守后不久,国民党政府通过***德国公使牵线,秘密同日本议和。消息走漏后,受到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弄得国民党政府十分狼狈。于是由国民党的中宣部出面,召集在武汉的京津沪粤湘鄂的文化人开会。会上,国民党副总裁、亲日派头子汪精卫为投降活动辩护说:“现在报刊上出现‘议和者即汉奸’的标语。对此提法,兄弟实在不敢苟同。从古至今,有战必有和;哪怕是百年战争,也不能只战不和。所以要看怎样的和,如果和了对民族不利,那就不能和,还要打下去;如果对民族有利,就应该不失良机,及时而和;不然的话,一失足成千古恨,成为民族国家的千古罪人!兄弟愚见,不知诸位以为然否?……”汪精卫这一套卖国和平论,全场为之愕然。

著名戏剧家洪深先生拍案而起,走上台说:“我洪深是江苏武进人,为了抗战大业,我已作出了许多牺牲了,家报传来,祖宅被敌炸平了,父母被炸死了,我都咬牙忍受了,因为人人都为抗战大业作出牺牲,并非牺牲者只有我自己。现在敌人大军压境,人家的刺刀已经扎在我们胸口上,不投降就得死拼,哪儿来的和平,这不是痴人说梦吗?……”洪深先生越说越激动,最后大声疾呼,声泪俱下。紧接着是邓初民先生讲话。老先生声如洪钟,义正词严,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投降谬论。这时,汪精卫再也坐不住了,站起来向会议主持者请求退席,并回身向会场连连点头,说:“兄弟还有点事,各位继续发表高见,兄弟早退一步,失陪,失陪。”说着鞠了个躬,就溜了。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的一个头目红头涨脸地说:“诸位言之过激了。我衷心拥护汪副总裁的训示。和平之路未绝,吾人当尽力争取……”萧军忍无可忍,便刷地站起来,拉着萧红和锡金说:“我们走!”到门口时,又回头对那个正在口沫横飞的国民党头目骂了一声:“狗叫!”全场一片哗笑。

由于在这次会议上的表现,国民党当局把萧军作为迫害的对象。又是恫吓,又是拉拢,但萧军照旧我行我素,完全置之不理。于是,国民党当局动手了。十二月十日,萧军的住地来了一群不速之客。领头的一个人相当客气地对萧军说:“萧先生,有几位熟朋友请您去吃饭,蒋锡金先生已经先到了,这是蒋先生给您的便条。”萧军接过条子一看,发现字迹虽似,但并没有什么请客吃饭的事,只是锡金的一个签名。萧军判断锡金已被他们绑架了,不由怒火中烧,把便条撕个粉碎,冷笑说:“诸位太不高明了。

要抓人,就掏枪吧,何必玩这种骗人的把戏!”“哪里,哪里,”为首的特务满脸尴尬地笑,仍想把戏演下去,“萧先生别误会,大家无非交个朋友嘛!”“滚,你们这些狗东西……”萧军厉声大喝。“你他妈别不识抬举……”又一个小特务骂骂咧咧挤上来,萧军不待他说完,劈面猛击了他一拳,这家伙踉踉跄跄倒退了五六步,摔倒在地上……特务们立即喧闹起来,一拥而上同萧军厮打,这正中萧军下怀。萧军就是要把事情闹得公开化。果然,正在格斗当中,当地警察分局的警察赶来了,他们只当打架斗殴,把双方一股脑儿都带到警察局。虽然把萧军拘留起来,但由于事情弄得尽人皆知,特务也不好下手了。胡风、萧红等赶快把情况报告了“八路军办事处”。办事处负责人董必武亲自出面据理交涉。国民党当局迫于形势,只得把萧军和锡金都释放了。

萧军后来回忆当时自己的自卫措施是:武器——牛耳尖刀一把,经常置于衣袋中。资本——脑袋一颗。方法——“两手换”:要么,你杀了我,或把我送进监牢;否则就让我工作下去。萧军这种独特的斗争方式,虽曾被人讥之为“耍流氓”……然而,其中也包含着对敌人斗争的大无畏精神。

伴侣1938年4月28日上午,兰州炭市街49号院里,站着两个男青年,一个戴着一顶灰呢帽,穿一件深红色皮大衣;另一个穿一件浅色风衣,手里还拄着一根手杖。他们四下里打量着,不停地打问着:“吴先生在这儿住吗?这儿有姓吴的吗?”他们这一喊,喊来了一段爱情,而这段爱情又是那样的美丽与坚贞。

这两位男青年就是戏曲家塞克和作家萧军。他们的喊声惊动了对面堂屋里住着的一位少女,她掀开窗帘一看,没想到这一看,少女的心扉就同房门一样洞开了。这位少女就是抗战时期活跃在兰州的王氏姊妹艺术团中,出演《放下你的鞭子》中的“香姐”的王德芬。

当时国难当头,一些进步的爱国青年将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兴衰存亡相依相系,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了驱逐敌寇,追求民族解放的滚滚洪流之中。

青年作家吴渤受王德芬的父亲、榆中县县长王蓬秋之邀,来兰州进行文艺宣传。吴渤为了增强兰州进步文艺运动的领导力量,又写信邀请在西安的萧军、塞克,以及音乐家王洛宾和他的妻子罗珊,舞台灯光专家朱星南等一同来到兰州。

萧军想不到会在遥远的大西北找到了自己的爱情归宿。正如他当时给王德芬的情书中表白的:“只要我一接近你,就感到一种眼睛看不见的温柔包围了我,真的会变成一个孩子了,像一只羔羊似的伏贴在你的怀中,任着你抚摸吧,我会在这抚摸中睡得香甜而美丽!爱的!”

其实王德芬这不是第一次见到萧军,王德芬第一次见萧军还是在上海,那是她和她的姐姐德谦乘电车准备看望鲁迅的夫人许广平。在电车里碰到了萧军,王德芬看到的萧军是这样的:“在两节车厢之间的过道旁的座位上,坐着一个年轻人,浓黑的头发,棕红的脸色,虽然有点瘦,但很结实,很像个游泳健将。上身穿着白色短袖针织网球衫,下身是白色西式长裤,脚穿一双尖头皮鞋。他一条腿架在另一条腿上,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一张报纸。”

当时30岁的萧军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又是当时极为“热销”的《八月的乡村》的作者、鲁迅先生的学生。所以对于18岁的、情窦初开的王德芬还是具有“诱惑力”和“杀伤力”的。

“情人眼中出西施”。自己所钟情的人往往会散发着吸引人的魅力,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那么的得体。萧军来到兰州的第二天,就送给了王德芬一个雅致的浅灰带绿仿龙泉窑大开片花瓶,瓶颈上缠绕着几道鲜艳的朱红色串珠,瓶内还插着一长一短两枝刺梅。历经半个多世纪,王德芬已是一个耄耋老人时,回忆这些,对于那串朱红色的珠子仍充满了深深地爱恋:“那是小姑娘最喜爱的一种椭圆形小珠子。”并有点感动地写道:“四、五月份正是刺梅、芍药、丁香、牡丹……盛开的季节,兰州街上卖各种花的很多,萧军真是一个有心人啊,他怎么知道我爱花呢?”王德芬一颗平静、矜持的少女之心就这样被萧军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了涟漪,并一道道地荡漾开去……

萧军来到兰州后的第五天,就约王德芬出去“散步”,于是王德芬带着四岁的小妹王德莹,他们一行三人,沿着炭市街一路溜溜达达穿过了黄河铁桥,爬上了白塔山,在一个小茶馆里,他们买了一壶茶、一碟白瓜子和一碟黑瓜子,将瓜子一样分一些给小妹妹,“她就端着小碟坐到连着栏杆的长凳上嗑去了……”

萧军与王德芬虽同住一个院内,近在咫尺,但他们依然书信不断。

从双方称呼上就可知道二人爱恋之深,萧军在信中称王德芬为“我的孩子”,落款为“你的小傻子”;而王德芬写给萧军的信却是既无称呼,也没落尾,而直呼为“你”,但是在信中也称其为“没出息的”。可见二人在诙谐中充满了深深地爱恋。

然而,萧军与王德芬的相爱遭到了王德芬父母的强烈反对,王德芬是这样说的:“因为他是个离过婚的人,年龄比我大12岁,我的条件比他好多了,我的父母肯定不会同意这种婚姻。”因此王家父母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让自己的女儿下嫁给这样一个离过婚的且居无定所的人。

于是王家向萧军这位不受欢迎的不速之客下了“逐客令”,萧军无奈地搬出了王家,王德芬也被父母“软禁”在了家中,再不让踏出家门半步。可是姐姐王德谦却当起了“红娘”,暗中为他们传递着书信。

经过他们“顽强地、不懈地努力和斗争”,没过多久,在1938年6月2日这天的《民国日报》上,刊载出了王蓬秋刊登的“小女德芬于本年5月30日已与萧军君订婚,因国难时期一切从简,祈诸亲友见谅是幸”的订婚启事。

从此,他们相依相偎、携手走在了漫漫人生风雨路上。他们先从兰州到西安,从西安又辗转到达成都,然后又从重庆赴延安。又先后到过张家口、齐齐哈尔、哈尔滨和佳木斯、富拉尔基等地。后又来到沈阳、抚顺,最后定居在了北京。他们的足迹可以看出是从西北到西南、又从西南到了东北,其间的艰难困苦是可想而知。当然生活中的苦和难还算不了什么。最让人难以承受的是心灵上的苦,一次次暴风骤雨般的政治运动,并没有将他们击垮,而是历难弥坚。“文革”中,身陷囹圄的萧军冒着生命危险传出一封信给他的孩子们,信是这样写的:“好好关心你们的母亲!她的身体多病,又没经过什么风浪的折磨,她天真的犹如一个孩子!……她是这世界上唯一能谅解我的人。尽管我们思想常难一致;我们的生活习惯、为人作风———各不相同,但我们却是不可分解的一对!”

同类推荐
  • 元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元朝十五帝

    元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元朝十五帝

    纵观蒙元历史,就是血淋淋的征服与统治的历史。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在50多年的时间里, 以总数不到40万人的军队,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一一蒙古帝国。本书以元朝十五位帝王为主线,从不同的角度再现了成吉思汗家族的兴衰荣辱。文中既有小故事的穿插, 又再现了历史原貌,极具知识性,是一部完整的元朝历史。
  • 科学家论语

    科学家论语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文献与研究》编辑部自2007年以来,以“世事评忆”为题,陆续编发了我国一些著名科学家的有关论语,引起读者的高度关注。这些科学家人都亲历了中国近现代目前许多重大事件,对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中旧与新、落后与进步、曲折与胜利等有切实的感受和对比。因此,他们在评忆、论语中对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中国知识分子、中国科学家的责任的看法,对人生目的和价值的思考等,有其独到和深刻之处。为此,我们将李四光、华罗庚、杨振宁、李政道、钱学森、钱伟长、袁隆平等人的评忆内容,以《科学家论语》为名,结集出版。
  •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随父司马懿抗蜀,多有军识。继而逐步取代曹魏家族,专揽国政,后分兵三路伐蜀,成立晋朝,成了司马家族一个新的传奇人物。本书采用通俗历史的写法,梳理司马昭的一生经历。重点表现了司马昭为官为政的智慧:如何平衡与父亲司马懿的关系,如何协调处理司马家族内部的矛盾,如何对抗曹魏家族并逐步取而代之。
  • 马到功成

    马到功成

    马云、马化腾历经江湖的腥风血雨,才分到了互联网市场的一大杯羹。2008年,阿里巴巴、腾讯市值已经高这百亿美元,“二马”笑傲江湖。同是搞互联网,一个“出语不凡”,一个“很粉很年轻”,都有着过人的本领和非凡的才能。
  • 和尚皇帝:朱元璋

    和尚皇帝:朱元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和尚皇帝:朱元璋》为丛书之一,介绍了早年生活、投军从戎、建立明朝、身葬孝陵、历史评价。《和尚皇帝:朱元璋》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自己之歌·惠特曼诗精编(中外名家经典诗歌)

    自己之歌·惠特曼诗精编(中外名家经典诗歌)

    《自己之歌:惠特曼卷》是中外名家经典诗歌·惠特曼卷。作者惠特曼,收录了他的多篇抒情诗,主要内容包括:题诗、铭言集、我歌唱一个人的自身、在海上带有房舱的船里、幻象、开始我的研究、我听见美洲在歌唱、从巴门诺克开始、自己之歌、亚当的子孙、从被抑制的疼痛的河流德等作品。
  • 腹黑首席VS单纯女助理

    腹黑首席VS单纯女助理

    夏冷雨二十岁生日那天,和几个同学相约好要去哪里疯狂一次,以证明自己已经成年。夏冷雨在酒吧里甩着头发跳着舞的时候,一双恶魔的眼睛盯上了她。暑假到了,夏冷雨和几个同学约好了去打暑期工,却在应聘的公司里凑巧地遇上了那双恶魔眼睛的主人。而这个恶魔眼睛的主人正好是这家公司的老板。从此,夏冷雨就象是一只小羔羊一样地被那个恶魔老板给诱拐了。
  • 尘世琐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尘世琐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复仇宝宝

    复仇宝宝

    凤儿死了?她怎么会死?孩子呢?应该还没出世吧?为什么凤儿死了也不肯见我,她是一直不肯原谅我吗?不要以为婴儿体小、不会说话就可以任你处置,要知道,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他们有一天也会幻化成复仇天使索命的……
  • 红颜欲祸

    红颜欲祸

    君临天下却纵孽红颜的劫枭,始乱终弃却为其所害的断浪,渴望幸福却命运多舛的幽若,天资聪慧却机关算尽的妗彗雪,半臂江山却临将废权的皇后,复出冷宫却人微言轻的依诺,趋炎附势却红颜薄命的雯儿,演绎了后宫中的各色悲情,争权夺势,勾心斗角,是身处后宫而身不由己,还是红颜本就福薄?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销售管理实用必备全书

    销售管理实用必备全书

    本书以销售流程为背景,以对销售流程的管理为主线,通过对销售渠道、销售方法、价格政策、销售计划、有效开展销售活动、完善销售管理体制,加强对销售活动的控制和管理、销售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展开论述,应用了大量的事例,意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本书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处方,这种方案也许不是最佳的,但肯定适用于绝大部分企业,能让使用者对付可能出现的绝大多数问题。因此,本书具有很大的出版价值。
  • 总裁的叛逆情人(全本)

    总裁的叛逆情人(全本)

    十五岁家破人亡后她带着妹妹相依为命,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她不得不为了医药费而‘荣登’他的情人宝座。他是尉迟集团的总裁,也是世人眼中遥不可及的尉迟少爷。他一向冷漠无情,心狠手辣,没有人敢违背他的意思,除了她```【片段一】开学第一天,他开着抢眼的红色跑车送她到学校。“阮青晨,从今以后别让我看见你身边有别的男人!”他一贯冷冷的箍住她的脸蛋。她淡淡的挥开他的魔爪下了车。第二天放学,她带着身后的三个男人大摇大摆的从他车边走过。【片段二】他抚摸着她熟睡的脸庞,嘴角扬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阮青晨,是不是只要你怀上宝宝就不会再这么叛逆了?”两个月后,他无意中从她书包里翻出一张‘人流手术单’。推荐自己的新文:http://m.pgsk.com/a/274139/(逼婚:亿万总裁是恶魔)三年后,她是全国最强大组织里,最绝情的杀手```他再次看到她的时候,她的任务是杀了他,而她的眼里没有夹杂任何一点情感``
  • 天堂的声音

    天堂的声音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