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0300000070

第70章 美文 (2)

诗是卖不上价的。有家杂志向朱湘索稿,他答应了,但要求四元一行。结果,那位索稿的编辑就不要他的诗了。有的杂志发表了他的文章,长期不寄稿费,他也不催,更别说上门去讨了,倒头来只能是自己吃亏生闷气。失业的生活很不安定,心境也因此很差,为了生计又不得不写,写了又无处发表,积下了数种诗稿,放在妻子的身边,找不到出处,只能被束之高阁。

在失业的一年多时间里,朱湘一直在京沪两地间奔波,希望能谋到一份固定的职业,杭州、天津、武汉等地有他的同学和同事,他也去了。

1932年的秋天,朱湘来到武汉谋职,住在汉口码头旁边一家三等小客栈里,已是身无分文。他每天除了吃两碗面,便只拥着一床薄薄的毡子蒙头睡觉。饭吃不饱,又付不掉房钱,走不成,住不得,真比死还难受。走投无路之际,朱湘想到了他在安徽大学的同事苏雪林,她已从安大调到武汉大学,他便向她伸出了求助之手。手心向上借钱,对任何爱面子的人来说,都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尤其是对一向自视很高的诗人朱湘来说,更是令他感到羞耻的事。他在信中借口途中被窃,旅费无着,请求通融数十元。信发出后,朱湘仿佛盼救星似的,屡屡问茶房有没有武大的人来找他。苏雪林接信后到旅馆一看,朱湘的容貌憔悴,服饰邋遢,她真不敢相信这就是那个当年在安大趾高气扬的诗人。毕竟同事一场,苏雪林没有计较朱湘当初对她的不恭,如数付给他所需的路费。

第二年的10月,朱湘仍然没有找到工作,他再一次来到武汉,又去武汉大学拜访了苏雪林,以求能找到一点让他担任的功课。武汉大学的教授由教授委员会聘请,私人引荐没有多大用,再说当时也不是更换教授的时节,所以,朱湘的希望是无望的。

其实,朱湘有清华同学在武大任职,还有一个哥哥在武汉做官,若求他们,兴许可以解救他于危难之中。不知什么原因,他一直不去求他们帮忙,而只是去找帮不了他大忙的女士苏雪林。这可能是他不愿让官场上的得意之人看到他的落难而因此更加得意。他以为,求苏雪林这样的文人,有一个“文”字相通,可以获得同情和理解。朱湘的这种心境,在他给他的留美同学时在南开大学任教的柳无忌的信中,有过真实的坦露:

在这个各大学已经都开学了,上课了许久的时候,才来托你,不用你说,我还有不知道是太迟了之理么?……我能不能教书,我们也同学过两年,你无有不知道的。现在才来托你,自然是嫌迟;我不过是对于我自己尽一分的人事罢了。能否有位置,有钟点,学校方面肯否找我去教,这些,不用你说,我也毫无把握;不过,既然生了,又并不是一个不能做事的人,也就总得要试一试。若是一条路也没有,那时候,也便可以问心无愧了。

无故的,忽然向了你说出这一些感伤的话,未免太煞风景;你也是一个文人,想来或者不会嫌我饶舌。就此停下……倘若,不论有指望没有,你能给我一个回信,那是我所极为盼望的。

类似这样的信,朱湘连连地寄给他的同学和同事,但都无下文。

1933年10月6日,朱湘由北平南下路过天津,特意到南开去看望柳无忌。两个老同学自从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分别以后,五年没有见过面,虽有书来信往,略知各自的近况,但一见面,柳无忌仍然为朱湘的精神状态吃了一惊。柳无忌留朱湘吃了一顿午饭,下午在英文系为他安排了一场演讲,四十多位同学济济一堂,出于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大家对他的演讲报以极大的热情。朱湘讲的是中国新诗的派别、趋向及其成就,热情洋溢地朗诵了好几首个人的诗作,又当场回答了同学们诸多关于诗学问题的提问,产生了极好的效果,给南开英文系的学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南开的这次演讲,是朱湘在失业之后过得最愉快的一个下午,也是他生前最后一次在公众场合发挥他的才华。他是多么渴望重返大学讲坛,把他的学识奉献于中国的教育,把他在诗歌艺术上探索多年的收获奉献于中国的文学,然而,偌大的中国,竟没有他的一席生存之地,失业的痛苦正在一步步地把他逼向绝境。

朱湘的求职心情之切,那是外人所难以体验到的。求不到职,饥饿每天都在威胁着朱湘。他穷得连饭都吃不饱,为了糊口,就接连地把妻子寄给他的棉袍、皮袍送进当铺,他已经连御寒的衣服也没有了。柳无忌找同事给朱湘凑了一点路费,朱湘由天津抵达南京,然后乘船去上海,钱又花光了。他搭上了船,却没有钱买船票,挨到上海以后,茶房不许他下船。他好说歹说,茶房才同意他把行李押在船上,跟他一齐上岸找钱来赎。朱湘带着茶房来到赵景深家里借钱,这才摆脱了一场无地自容的尴尬。天气实在太冷,走出赵家,朱湘冻得受不了,又折回头去向赵景深借了五元,买了一件棉袍。

一次次扑空,一次次失望,朱湘被失业的包袱压得透不出气来,他的精神渐渐接近崩溃的边缘。

情殇朱湘三岁那年,母亲因病离开了他;十一岁那年,父亲也跟着离开人世。他是由哥哥养大的,却因为彼此年纪相差太大有些隔阂。可想而知,他的童年该是多么的孤寂,更别谈凡人享有的慈母父爱了。后来,他便开始写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并渐渐在当地文坛有了些名气。这时,一位女子的出现,搅乱了朱湘平静的读书生活。她便是两年后成了朱湘妻子的刘霓君。

其实,他俩是由双方家长指腹为婚的,按理没有感情基础可言。从懂事起,朱湘便极力想摆脱这场包办婚姻。父亲去世后,他才在去清华上学的空当躲过了这次“劫难”。在北京,大哥前来探望他。兄弟两人就一阵客套的寒暄起来,突然发现了站在角落里的刘霓君。刘霓君大胆地望着朱湘,叙说着她在报纸上读到的朱湘的诗歌,言语中流露出崇拜和爱意,但是朱湘打断了她的话。因为,她已惹怒了他。

朱湘断然离去,只留下旅馆里的刘霓君,独自伤心哭泣。回到学校后的朱湘把摆脱这桩包办婚姻的希望,寄托在了赴美留学上,他认为,离家远了,时间长了,刘家便会自行解约。但就在这个时候,清华学堂里贴出了开除朱湘的布告,而此时距离留美仅剩半年的时间。他因为抵制学校早点名制度长达27次,受到这一处分,也是当时轰动一时的新闻。

离开清华,朱湘来到上海,不久,在大哥的口中得知刘霓君也来到了上海。大哥告诉朱湘,刘霓君的父亲不久前去世,兄长独占了家产,她只能一个人跑到上海来找工作,希望自己能养活自己。这个信息激发了朱湘的同情心,他觉得不管婚事成与否,去看望一下刘霓君,也应该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1923年冬日的一天,整个浦东在外滩西式建筑群的映衬下,显得破旧衰败。朱湘穿过由几间旧房构成的厂区,来到了离厂房不远的一排工棚区,这是纱厂的洗衣房。一看刘霓君在这个洗衣房洗衣,还有低矮的厂房和各种气体冒出来,他的心理开始发生变化。两人见面,却是长久的沉默。最后,刘霓君冷淡地对朱湘说了声:谢谢你来看我。但朱湘却一个劲地摇头,她只好慢慢转过身去,低着头走回了洗衣房,消失在白腾腾的雾气里。

这一刻,朱湘在与刘霓君的婚姻问题上,开始动摇了。黄浦江的江水在寒风中静静地流淌,朱湘向刘霓君表示,愿意接受这份由旧式婚姻演变而来的爱情,他在安慰刘霓君后,快步拉着她离开纱厂宿舍,并决定与对方结婚。从厌恶到同情,从同情到相爱,朱湘的情感世界发生了彻底地逆转,以至于爱到至深。然而,这场戏剧式的婚姻,在若干年之后,因为生活的贫困而遭遇到了巨大的挫折。

结婚后第二年,朱湘留学美国,但因为无法忍受外国人对自己的歧视,频频转学,先后在威斯康星州劳伦斯大学﹑芝加哥大学和俄亥俄大学学习英国文学等课程。

在这期间,朱湘给妻子刘霓君写了100多封情意绵绵的书信,寄托自己的异国相思之苦。留学生活进入第三年后,因为经济拮据,他未能完成学业,在1929年8月回国,回国后担任安徽大学英国文学系主任,但不久后因为学校经费的问题被迫辞职。这时候,朱湘与刘霓君生下了两人的第三个孩子,取名再沅。由于失业,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因为小儿子的夭折,刘霓君开始怨恨丈夫的无能,夫妻关系逐渐恶化。之后朱湘开始辗转漂泊于北平、上海、长沙等地,由于性情孤傲,得罪了不少人,谋职四处碰壁,只能依靠写诗卖文为生,可最后,连诗稿的发表都越来越困难。到了1933年的冬天,朱湘穷困到只剩一堆书籍和自己亲手写下的诗稿。

刘霓君见朱湘整日守着诗稿无事可做,便托朋友帮他找了一份工厂里的临时工作,但遭到了朱湘的拒绝。只会写诗作文的朱湘,因为把诗歌看得与生命一样重要,因而与曾经患难与共的妻子之间,矛盾越来越深。

从此,朱湘步入他生命中的最为凄惨的最后一段岁月。

从安庆到朱湘的老家太湖百草林只有百十公里路程,他的四哥朱文庚少时从湖南回老家,继承了全部家产祖业,拥有数千亩良田,靠雇工收租过着小康的日子,生活相当安逸。在安大辞职以后,朱湘完全可以把太太刘霓君和孩子送回老家,靠四哥的帮助暂时过渡一下。这样,他可以从容地再去谋职,即可减轻许多压力,也可省去很多烦恼。然而,虽是同胞兄弟,他也不肯回去吃“嗟来之食”,而是把太太送回了湖南长沙的娘家。

作为孩子的父亲和妻子的丈夫,朱湘很不称职,严格地说,他不配享用这两个名分。他最最钟爱的是诗,而诗给他带来的则是贫穷,从结婚到当教授,他都没有给太太和孩子创造任何幸福,并且很少想到他们的饥寒温饱。相反,太太和孩子却因他受尽了人间的磨难。

留美之前,朱湘和霓君有一次生气吵嘴,他失手打了她,她被逼无奈回了娘家。他还好,连忙赔礼,哀求她原谅,绝对是真诚的。到美国以后,他在信中向太太解释了他发脾气的原因:“我受了外面的气,负了一屁股的债,又要筹款留学。”霓君原谅了他,带着孩子在国内,无依无靠,四处漂流,时而寄居在她妹妹的婆家,时而在尼姑庵中借宿,娘儿们忍饥受寒供朱湘读书。

其实,朱湘对霓君是怀着满腔的深情的,他曾很动情地写信向她表白:“回国以后,我要作一个一百分好的丈夫,要做一个一百分好的父亲。”后来,他在美国写给霓君的情书编为《海外寄霓君》,书中充满了对家庭对朋友的爱,也充满了对国家对人类的爱。怎奈他无力摆脱经济的重压,因为经济,他提前回国了;回国以后,他在经济上并没有翻身,因而也就无法兑现他向霓君的承诺。

在安徽大学教书期间,霓君因事需回娘家几日,把儿女们托付给朱湘照管。他最小的儿子大病了一场刚好,又才断奶不几天,朱湘每日强迫他吃香蕉一枚,吃不下也要填鸭式地填下去,结果,这个婴儿因消化不良夭折了。这件事给霓君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创伤。旧伤未愈又添新伤,朱湘因一时义气,自己砸掉了自己的饭碗,彻底断了经济来源。失业后,他为了尽快谋个职业,南北奔走,四处漂流,今儿北京,明儿上海,行踪不定。家里入不敷出,老债未清,又添新债,他沦落到穷愁潦倒的地步,对妻小更是无力无暇顾及。霓君有苦无处诉,寄居在娘家忍气吞声,靠帮人做粗活维持她和孩子的生活。

贫贱夫妻百事哀。生活的清苦导致了家庭的不幸,谋职无望,家境凄惨,朱湘和霓君的感情已面临严重的危机,离婚的话题无可避免地被提上了家庭的议事日程。

朱湘在求职的路上接连碰壁,及至绝望之时,他终于“明白”过来了:是诗歌和文章误了他的前程,害了他和他的太太孩子。

“以前我是每天二十四点钟之内都在想着作诗,生活里的各种复杂的变化,我简直是一点也没有去理会;如今,总算是已经结清了总账。”(《致柳无忌信》)

朱湘所要结清的“总账”,就是要与写诗和作文彻底决裂。在与柳无忌分手之际,朱湘一再叮嘱他的老同学,叫他转告他们的另外两个同学罗念生和罗皑岚,劝他们不要专写文章。这不是一时的赌气,而是痛苦的醒悟,因为他坚信:做文章误了他的一生!

朱湘清醒地意识到,不能适应环境是他的致命弱点,他甚至对自己进行了彻底的否定。他认为他的生活只是一个失败,一个笑话,“我真是一个畸零的人,既不曾作成一个书呆子,又不能作为一个懂世故的人。(《我的童年》)”当诗人感到自己不能超越现实,而现实又令他痛苦不堪之时,他便认定,选择自杀这条路,是最好的解脱了。

1933年12月5日,在由上海开往南京的吉和轮上,朱湘倚着船舷,取出随身携带的酒瓶,一边饮酒,一边吟诵着海涅的诗。轮船行至马鞍山李白投江的采石矶下,朱湘纵身一跳,跃入长江,只溅起一圈凌乱的浪花,便被汹涌的江流吞没……船主从朱湘遗在船上的一口皮箱和夹袍内发现了他的名片,还有他太太的地址,当即给他的家里写了一封信。于是,刘霓君在第三天接到了丈夫的噩耗,诗人投江自杀的新闻旋即登上了京沪等地的报纸……

同类推荐
  • 一代战神:韩信

    一代战神:韩信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史迪威日记

    史迪威日记

    二战之前,他曾先后3次被派往中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东南亚节节进逼,他临危受命,被再次派往中国,指挥中缅印战区的对日作战。在将近3年的时间里,他指挥盟国军队在缅甸与日军展开了两次惊心动魄的大血战,为战胜日本法西斯立下殊勋。因战功卓著,他被晋升为四星上将。然而,他所始料不及的是,中美英三国由于各自的需要和利益,在对日作战的战略等问题上存在着尖锐的分歧,中美两国之间更由于军队指挥权和租借物资的分配等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他除了要忙于对付日本人之外,还要付出更大的精力去应付这些“国际政治问题”。盟国间的这些矛盾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史迪威也因此在1944年10月被解除了在中国的指挥职务。
  • 大探险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探险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探险是人类对世界的许多重大发现的必由之路,是人类探索自然的一种天性。许多大探险家不仅对人类做出了伟大贡献,他们的精神对后人,尤其是对青少年更具巨大的激励作用。
  • 温柔的血腥:剖解帝制时代的十一位太上皇

    温柔的血腥:剖解帝制时代的十一位太上皇

    唐代学者颜师古对“太上皇”解释道:“太上”,极尊之称也。皇,君也。天子之父,故曰皇;不预治国,故不言帝也”。也就是说.它不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而是封建皇帝对其父亲或退位皇帝的极端尊贵的称号。正是如此,在我国漫长的帝制时代中,皇帝前后递嬗,有数百人之多,但真正做太上皇的却只有寥寥数人。原因很简单,皇帝宝座的诱惑力任何人都无法抗拒,一个人一旦坐上这个宝座,就不肯轻易下来。一般而言,帝制时代的皇帝们大抵有三种命运:要么病死于龙榻,要么被外来的武力赶下台.要么是活着让出皇帝宝座。
  •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松下幸之助(1894—1989),被人称为“经营之神”——“事业部”、“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等日本企业的管理制度都由他首创。松下幸之助为人谦和,无论见了谁都点头哈腰,他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经营哲学:“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如果你想用最短的时间学习日本式管理的精髓,那么最好的入门书就是阅读松下幸之助的教诲和哲学。松下幸之助一生共出版了60多种著作,累计达数百万字。他的著作被译成英、法、德、中等20多个国家的文字,在全世界广泛流传。书中那些令亿万人为之倾倒叹服的经营秘诀,为人们打开了一道通往经营成功的大门。
热门推荐
  • 千世契约:废材嫡小姐

    千世契约:废材嫡小姐

    新文《肥妃正当道:魅王宠妻无下限》她,21世纪全能武术冠军蓝言月,奇葩穿越,向异界痴呆蓝言月许诺:“咬你的狗我会帮你拔毛宰杀,欺负你的下人,我会帮你割阉打残,你那做吃等死的老娘,我会给你养的白白胖胖,还有你那念念不忘的未婚夫……若是帅哥,我也帮你收入闺中!了你此生牵挂!”无情生父,恶毒姨娘,阴险姐妹……渣渣多到虐不完,还好有个绝世天才未婚夫可以让她依仗。“夫君,那小子偷瞄我?”“宰了!”“夫君,那女人陷害我!”“挖坑,活埋!”“夫君,这老头不教我法术!拖出去喂狗可好?”某男看着自己的师父,汗流浃背:“娘子,可否手下留情?”“行,留下他的手,继续拖出去喂狗!”成娇是他宠,任性有他惯,可最后……
  • 王爷,回头爱

    王爷,回头爱

    她,一个因白血病死亡而魂穿的现代女高中生,到古代后除了头发特长外没啥特长,但是却是一位乐天派,有时会耍一些小聪明,有时脑子一热就天不怕地不怕。他,异世界大秦王朝二皇子,18岁便被封南王,骁勇善战,令敌国闻风丧胆,引无数少女芳心暗许。她,是他休掉的发妻,他,是她初吻的掠夺者。她说他是高傲的公鸡,他也曾对她不屑一顾。可是慢慢的他却在她的小聪明和小计量里慢慢陷入……
  • 悟道:星云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课

    悟道:星云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课

    星云大师以佛教精义为根底,对世俗社会的万千进行最智慧的阐释。让我们和星云大师一起活在当下,感悟幸福,了悟人生得失盈亏,离苦得乐,慈悲做人,智慧做事。 
  • 天境神王

    天境神王

    前世的女人?哥让她爱上自己;冷美人?哥把她捂热了。有时候要江山也要美人,有时候不是英雄也救世。能量分九等,这里有精彩纷呈的术,天术是术的最高境界,一次天术的运用便会毁灭掉星球的一半。神秘的天术和扮猪吃虎的主角会发生怎么样的故事?
  • 痞子遇见妞

    痞子遇见妞

    一个防狼踢却将自己踢进狼窝……她单纯的认为,以身体为道歉的代价足以让自己远离那头恶狼,但惹上他注定一辈子都逃不出他的手掌心……他,拥有无害的绝世容颜,却是个又痞又色的腹黑男。她,外表阳光清纯,却是个有点小暴力的疯癫伪纯女。某男:成为我的猎物就得乖乖的!某女:哼!女汉子能屈能伸,想纠缠,滚远点!当腹黑男变身温柔哥,女汉子也hold不住啊!说是远离他,可是……可是奴家真的做不到啊!A:“话说痞子遇见妞,到底是偶然还是久别重逢?”B:“嘿嘿,人家当然是久别重逢啦!”A:“文文到底是搞笑还是苦情?”B:“嘿嘿,你看了不就知道鸟!”A:“说话给爷痛快点!!”B:“本文讲的是一个超级专情傻男人,亲手杀了自己的老婆孩子还有他自己,还大义凛然的说,没事,这辈子没了,我们还有下辈子……尼玛,来世他们是在一起了!可却也磨难多多、苦情多多。什么被下咒、鬼缠身的一大堆……也不知到底是他欠她的,还是她欠他的,纠纠缠缠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哎呀,人家也说不清啦!爷,您进来看看就知道啦!”PS:本文小搞笑、小狗血、小清新还有一点小灵异……胆小勿进哟!A:“滚回吧!”B:“诺……各位爷们,记得收藏啊!!薄荷爱你们!么么哒!”A:“贱人就是矫情!不过,看她那可怜样,就赏她个收藏吧!
  • 囧囧娇妻:燕归君不归

    囧囧娇妻:燕归君不归

    唐小古本来以为,上有大哥罩着,下有个小酒楼靠着,这辈子就可以好吃懒做的小掌柜。可没想到天要下雨哥要娶媳妇,当了十三年的小少爷居然要被未来嫂子当小妞嫁出去——是可忍孰不可忍,想抢我的饭碗,我就抢你的男人!喵喵的诱兄计划,这辈子就是要吃定你!这辈子就是要吃、定、你——
  •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这首产生于火热斗争中的群众歌曲,半个多世纪以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团结就是力量,拼搏才能胜利。至今,团结仍是时代的主旋律。如果没有团结合作的精神,个人的计划再精彩也难以完满实施。团结就是生产力、战斗力、竞争力!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高考志愿填报诀窍:考生和家长必须知道的100个真相

    高考志愿填报诀窍:考生和家长必须知道的100个真相

    身为高校教师,这些年我一直在做高考志愿填报的研究工作,接受过全国各地无数考生和家长的咨询。每年9月,当高考尘埃落定,我的邮箱和手机里会存满考生和家长的问候。我从中分享过他们的欢愉,也分担过他们的懊悔。而这一切,几乎都和当初选填志愿有关。那张小小的“志愿表”上,承载了太多的冒险和侥幸,也承载了太多的幸福和痛苦。你轻轻一点,就可能成功,成功得令人羡慕;也可能失败,失败得一塌糊涂。有的人迷信“平行志愿”,录取时才发现里面有陷阱;有的人对专业的理解望名生义,入校后才发现是南辕北辙;有的人被“专业大类录取”。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