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0300000034

第34章 郁达夫:令人沉醉的自我剖白 (2)

与王映霞离婚之后,郁达夫的心境极其孤寂和颓唐,这时,一位国色天香的女播音员李小瑛(筱瑛、晓瑛、晓音)出现在他的面前,使他已是一潭秋水的心池,又波动起一片涟漪。李小瑛此时年方26岁,她十分崇拜郁达夫的文学才华,并主动向郁达夫示爱。郁达夫此时焉有不回应的道理,两人居然一拍即合,不久,李小瑛就以郁达夫“契女”的名义搬到郁达夫家中居住,郁达夫也不避嫌疑,把自己的书房让给李小瑛,两人暗中则已同居。为了表示亲昵,郁达夫甚至用罗马史家Livius的英文名字Livy作为对李小瑛的昵称,还常用德语Ich liebe dich(我爱你)来表示爱意。可是郁达夫的儿子郁飞却强烈反对父亲和李小瑛的结合,而郁达夫也不便和李小瑛正式结婚。1941年12月,李小瑛痛苦地搬出了郁家。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李小瑛退到爪哇岛,郁达夫逃亡到苏门答腊。他在这时创作了著名的《乱离杂诗》,其中前7首就是为思念李小瑛而作。

郁达夫的第三任夫人是何丽有。这位新夫人原籍广东,年仅20岁,生父姓何,幼时为一陈姓人家收养,所以原名叫陈莲有。她相貌平常,没有什么文化,而且不懂中国话。郁达夫取“何丽之有”之意给她取名为何丽有。当时郁达夫为躲避日本人迫害,化名赵廉,在印尼与朋友经营一家酒厂。一直到郁达夫遇难,何丽有才知道郁达夫是中国文化界的名人,而不只是一名寻常的酒厂老板。

(47)师情著名文学史家刘大杰是湖南省岳阳县人,自幼父母双亡,依靠外婆抚养与资助读书。1919年他15岁时考入免费的武昌湖南旅鄂中学,半工半读,成绩仍然很优秀。1922年他考入武昌师范大学文科读书。在这里他认识了郁达夫。

1925年年初,郁达夫应邀到武昌师大文科任教。当时他已经出版了小说集《沉沦》,社会上有很大反响。学生们听说郁达夫来学校讲授“小说创作”课,都很踊跃地去听课。刘大杰本来就喜欢文学创作,听课自然非常积极,课后也经常提些问题向郁达夫请教。因此,郁达夫对这个好学的学生很重视,就越来越熟悉了。在郁达夫的影响下,刘大杰对文学的爱好更为执著。1925年冬天,师大中文系的守旧派联名反对郁达夫,他愤而辞职,离开武昌。刘大杰对学校的做法不满,也退学了。

刘大杰的成长和事业有成,与郁达夫的影响和资助有着直接的关系。刘大杰羡慕郁达夫留学日本,但自己的经济状况不允许。当郁达夫得知他的愿望后,便于1926年年初,资助他到日本留学。1930年刘大杰回到上海。起初在大东书局当编辑,后来受聘到复旦大学担任教授。

1933年郁达夫移家杭州后,曾委托刘大杰与北新书局联系他的著作的版税问题。刘大杰也曾请恩师帮助他的朋友“撑一下场面”,对这样的委托,郁达夫都能慨然应诺。师生情谊,非同一般。

他们间的诗词交往也传为佳话。郁达夫的诗词造诣被郭沫若誉为“方家”,其诗词创作水平不亚于小说创作。刘大杰自幼喜欢古典诗词,读中学时就发表了一首旧体诗《卖糖儿》,受到国文老师的赏识。他们经常以诗词唱和,互表师生间的深情厚谊。1931年刘大杰曾写了首“七律”赠给恩师。郁达夫读后当即写了《读刘大杰词》:

未免三分名士气,

半生清苦理应该。

岳阳人物无多子,

乱世文章出异才。

立志勉追刘禹锡,

填词漫学贺方回。

长君一日为师友,

岁暮题诗代折梅。

诗中以唐代诗人刘禹锡和宋代词家贺铸(方回)作比,鼓励刘大杰矢志奋斗,同时也表达了师生间的深挚情谊。

抗战爆发后,郁达夫到南洋从事抗日宣传活动,他们也常有诗词唱和,1945年因汉奸告密,郁达夫被日寇杀害。第二年刘大杰得到这个噩耗后,步恩师的一首“七律”的原韵,写了首《哭郁达夫》:

春云旧梦已如烟,

醉酒谈诗十七年。

当日谁能怨贾谊,

而今我自哭张颠。

休言湖海难逃网,

只恨文章不值钱。

窗外潇潇秋意冷,

断肠风味写吴笺。

刘大杰这首悼念诗,回忆了师生间的深厚友情和对恩师的深切思念的感情。此后,刘大杰还写过三首诗悼念恩师,足见他心中对恩师的深深怀念。

提携沈从文是湖南凤凰县人,从小就聪明顽皮,当年父亲在外当兵,他的顽皮给母亲带来不少的烦恼。小学毕业后,14岁的沈从文就被母亲送到当地的军队当了兵。不久,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浪潮波及他所在的湘西,受到五四精神的洗礼,他决定离开军队,到北京寻求升学深造。

当时的北大吸收不注册的旁听生,沈从文便到北大以旁听生身份听课。可是旁听生没有文凭找不到工作,他便报考燕京大学二年制国文系,但因成绩太差没能如愿。为了生计,他只得在前门外杨梅竹斜街的酉西会馆里,学习写作,决心闯入文坛,实现自己的抱负。然而,对于一个初学写作的青年来说,练笔之作往往是不被重视的。他非常苦恼,就在1924年的11月给在京的几位知名作家分别写信,表述自己的苦恼和艰难处境。当时正在北大任教的创造社作家郁达夫读到他的来信。就于11月13日午后冒着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到酉西会馆看望了他。当时,屋子里没有生火,寒气刺骨,沈从文正在屋里裹着棉被写作。郁达夫见他冷得瑟瑟发抖,就将自己的毛围巾披在沈从文的肩上。郁达夫又问他吃过饭没有?沈从文很羞怯地告诉郁达夫,他连早饭还没有吃。于是郁达夫带他到餐馆吃了一顿饭,结账时还将剩余的三块多钱给了沈从文。

在郁达夫的鼓励下,沈从文勤奋写作,于1924年12月22日出版的《晨报·副刊》上,发表了《一封未曾付邮的信》,这篇散文诉说了一个文学青年的穷困和苦闷,写得十分动情,受到媒体的重视。这是沈从文的处女作。接着他又相继在《晨报·副刊》和《现代评论》上发表作品,逐渐被文坛所接受,同时也改变了他的艰难处境。1926年和1927年,他将自己的作品结集为《鸭子》和《蜜柑》,由北新书局和新月书店出版。

同道艺术大师刘海粟于1939年12月11日乘“芝巴德号”到达印尼巴达维雅(现在的雅加达),受到印尼侨领丘元荣、刘应宜等热情欢迎,有1000多人出席欢迎宴会。刘海粟在印尼举办了为期一年的“中国现代名画筹赈展览会”,并将义卖收入30多万盾,全部寄回贵州红十字会转给前方抗日将士。

在印尼画展期间,刘海粟接到星洲南桥筹赈总会副主席陈正谦先生邀请他去新加坡开画展的信,刘海粟的好友郁达夫当时在新加坡编辑《星洲日报》“晨星”副刊,也写信请他去,并告诉他,新加坡抗日气氛很浓,很适合搞赈灾画展。于是,刘海粟于1940年12月21日赴新加坡。

在郁达夫眼里,刘海粟是一位爱国艺术家。1941年1月中旬的一个晚上,郁达夫告诉刘海粟说,上海已完全沦陷了,刘海粟非常震惊。刘海粟对郁达夫说,他真想扛上枪同日本鬼子拼个你死我活。郁达夫安慰他说:“艺术家以艺术报国,不扛枪也是抗日,你在南洋为抗日奔走筹赈,这和扛枪没有两样。”

为了促使刘海粟画展成功,郁达夫先是在《星洲日报》上发表刘海粟学生叶泰华写的评价刘氏印尼画展的文章,高度评价了刘海粟“把力量贡献给国家”的精神。接着郁达夫撰写了《刘海粟大师星华双赈画展目录序》,发表在2月6日的《星洲日报》上,郁达夫说:“在此地值得提出来一说的,倒是艺术家当处到像目下这样的国族危机严重的关头,是不是应丢去了本行的艺术,而去握手榴弹,执枪杆,直接和敌人死拼,才能说对得起祖国与同胞这问题。爱国两字的具体化,是否是要出于直接行动的一条路?……我们只要有决心,有技艺,则无论何人,在无论何地,做无论什么事情,只要这事情有一点效力发生,能间接地推动抗战,增强国家民族的元气与声誉,都可以说是已尽了他报国的义务……从这样的观点来着眼,则艺术大师刘海粟氏,此次南来,游荷属一年,为国家筹得赈款达数百万元,是实实在在,已经很有效地,尽了他报国的责任了。”

刘海粟新加坡画展就是以爱国报国这种基调进行的。画展于2月23日在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开幕,爱国侨领陈嘉庚主持开幕式,郁达夫、胡坤载等出席。原定半个月的展期后来又延长了5天,义卖收入两万多元。刘海粟在一次讲演中大声疾呼:“吾人论人格,不以人为标准,以气节为标准。不论何人,凡背叛民族,不爱国家者,必须反对。气节乃中国人之传统精神!唯有气节,始能临大节而不可夺……有伟大之人格,然后有伟大之艺术。一个国家或民族,其人民如有不屈之人格与丰富之智慧,必能创造一切,必能强盛。”郁达夫非常赞赏刘海粟的坚强个性和民族气节。

郁达夫是1938年12月28日从香港乘船抵达新加坡的,他赴南洋也是为了宣传抗日,爱国的热情和洋溢的才华使他很快成为南洋文坛领袖。

郁达夫到新加坡后接编《星洲日报》副刊,经常发表一些宣传抗日的文章,他还常接待中国南来的文化人,如1939年徐悲鸿赴新加坡举办抗日赈筹画展,郁达夫在“晨星”上出版一个专号;刻印家张斯仁、诗人杨骚南来,他均积极为他们宣传。刘海粟在新加坡开画展后,郁达夫常领有气节的侨领和青年与之会面,他还在《星洲日报》、《星洲晚报》上连续刊发自己写的题刘海粟画的诗,肯定刘海粟的爱国热忱。在刘海粟画展前一天,郁达夫又写了一篇题为《刘海粟教授》的文章,对刘海粟的艺术生涯作了简略的评介。郁达夫对刘海粟在艺术上的成就高度赞扬,以他和刘海粟20多年的交往,对刘海粟的艺术历程作了精炼的梳理,由衷赞扬刘海粟“为我国家民族所争得的光荣,尤其是国际的荣誉”,并且以“永久的生命”5字“奉献刘教授,作为祝教授这次画展开幕的礼品”。

1941年12月8日傍晚,也就是日军偷袭珍珠港的当天,太平洋战争爆发,郁达夫赶来找刘海粟,告诉他战局紧张,英国人在太平洋区域飞机损失严重,他们不会尽力保卫新加坡的,要刘海粟赶快离开。临别时写了一首诗赠刘海粟:“生同小草思酬国,志切旺夫敢忆家。张禄有心逃魏辱,文姬无奈咽胡笳。”郁达夫此后到了印尼,这次郁达夫与刘海粟告别成了他们的诀别——郁达夫后来被日本人杀害于南洋,终于未能回到祖国。

同类推荐
  • 温柔的血腥:剖解帝制时代的十一位太上皇

    温柔的血腥:剖解帝制时代的十一位太上皇

    唐代学者颜师古对“太上皇”解释道:“太上”,极尊之称也。皇,君也。天子之父,故曰皇;不预治国,故不言帝也”。也就是说.它不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而是封建皇帝对其父亲或退位皇帝的极端尊贵的称号。正是如此,在我国漫长的帝制时代中,皇帝前后递嬗,有数百人之多,但真正做太上皇的却只有寥寥数人。原因很简单,皇帝宝座的诱惑力任何人都无法抗拒,一个人一旦坐上这个宝座,就不肯轻易下来。一般而言,帝制时代的皇帝们大抵有三种命运:要么病死于龙榻,要么被外来的武力赶下台.要么是活着让出皇帝宝座。
  • 大政治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政治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秦始皇尽管是一位暴君,但他也是统一中国的皇帝。没有他,中国的统一也许要推迟很多年,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推理:中国的整体进步和发展,也许要推迟很多年,秦始皇不但是一个古代君主,也是一个古代著名的政治家。
  • 宋朝花落知多少(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宋朝花落知多少(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花蕊夫人:流年暗中换,逃不出的宿命。刘娥:德馥比仙美如兰的倾世皇妃。李师师:大隐于烟花巷陌的奇女子。李清照:生为人杰死鬼雄,女子如何不丈夫。
  • 杜甫学史

    杜甫学史

    《杜甫学史》主要有以下内容:杜甫其人研究史:杜甫生平研究;杜甫思想精神研究;杜甫生活研究;杜甫创作历程研究;杜甫集文献研究史:杜甫集的编纂、版本、目录、校勘;杜甫作品注;杜甫作品的阐释;杜甫作品系年;杜甫集的内容研究史:杜甫作品反映的现实;杜甫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杜甫作品内容的意义;杜甫集的艺术研究史:杜甫作品的艺术方法;杜甫集的艺术风格;杜甫艺术创作历程;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研究:继承与创新;贡献与地位;传承与影响。这是我们的研究思路。我们把它提供给读者,是为了读者更好地了解本书的内容。
  • 我们身边的名人

    我们身边的名人

    本书集纳了中外诸多优秀的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及文学大师们精彩的人生片断,在这些精彩的人生片断中,无论是大到对手之间的过招,还是小到友人之间的戏谑,无不闪现了思辨的灵光和语言的机智,是名人们在人生这个舞台上的上佳表演。本书以翔实的材料,有趣的意境和诙谐的语言,展示了名人们与众不同的人生。读者在轻松阅读、感受名人们独特魅力的同时,可启迪思想、丰富知识、提升心智。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名人就在身边。
热门推荐
  • 名家教子书:母亲的榜样(中国篇)

    名家教子书:母亲的榜样(中国篇)

    本书让您迅速了解大师教育智慧的核心内容,从而能够轻而易举地亲近和理解世界教育大师的智慧,感受世界经典教育方法的巨大魅力。对于那些渴望获得成功的教子经验的中国父亲和母亲来说,本书是一部有很大参考价值的家庭教育读本,甚至可以说是一套权威而完善的教育宝典。汲取榜样母亲科学的教育理念,成就优秀孩子辉煌的发展轨迹。本书介绍了近现代中外36位成功母亲的教子经验,这些“榜样母亲”的教子经验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哲理,在中外家庭教育的历史上有着广泛的影响,意义深远,而且她们的教育智慧在今天的实践中依然不断地被运用。
  •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

    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是中华文化的珍贵宝藏,是国学的重要部分,值得每一个中国人认真品读。由雅瑟主编的《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精选唐宋八大家散文193篇。其中:韩愈39篇,柳宗元35篇,欧阳修32篇,苏洵11篇,曾巩13篇,王安石21篇,苏轼32篇,苏辙10篇。每篇散文均有翔实的注释和精辟的鉴赏,以及后人的点评。《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力求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使读者尽览八大家散文的概貌和精髓。
  • 魔君的宠后武则挪

    魔君的宠后武则挪

    她是武则大帝得宠的小女儿,可是活了100多岁,还只能在地上挪动他是六界令人闻风丧胆的魔君,却身染怪癖不能人事一千年中,他们第一次相见。他手握魔剑,她手提拨浪鼓,“哥哥,你好美。”结果她被他一掌挥出,掉了两颗门牙。三千年后,他们再次相逢。她惊艳了他的眼,“做我的皇后!”这次轮到她小手一挥,却没让他伏地不起。被拐十年后,他兽性大发要诛仙灭人只为换她回头。她剃仙骨入轮回只为不复遇见他轮回路长,做人为兽他统统照收不误。“女人,纵使你像毛毛虫挪动千年,也须在我身边。”“挪动作甚?魔君矫情了。”…
  • 武道至强

    武道至强

    被遗弃的旷世废柴,先天死脉一朝化解,逆天体质惊世而出,小龙拥有吞噬其他体质的特殊能力和让世人疯狂的逆天武技。转战武者大陆,盗取天下龙魂,纵情高歌迎娶天下第一美女,胸怀壮志踏上万世武道。神兵龙吟枪挑魔帝,圣兽麒麟威风霸道。天阶法术让大陆颤抖!在死亡中磨砺,在逆境中蜕变。且看小龙如何风搅起那一场场血雨腥风,杀向那通神之路!
  • 满苑百花只为君

    满苑百花只为君

    好不容易拐个金主,给姐长眠不起了!巴巴交个姐妹,偏偏到姐就是一只狐狸!人家穿越不是神宠就法器,给姐背后捅刀子了!偏偏到姐就是法力全无!你说这是命?姐姐我就偏偏不信命!涅磐重生,惩贱女,别人穿越不是公主就小姐,诛邪魔,看姐如何玩转三界六道!
  • 冷酷总裁霸道爱

    冷酷总裁霸道爱

    她是一个被所有人抛弃的人,她的母亲,她的父亲,以及她最爱的人,于是在众人厌恶的眼光中她黯然绝望的离开。五年后的她是一个成功的职场女子,艳丽的外表是她复仇的工具,她要让所有伤害过她的人付出代价,本以为这辈子她就会生活在仇恨里,可是上天却偏偏让她遇见他。那个如冰的男人,那个俊美的男人,一个R.W公司的大总裁却偏偏在第一次的邂逅里只认定了她。意外的一夜情后她失踪在他的的掌控中,他疯狂的寻找却毫无消息,在他要绝望的以为这只是一场梦的时候,她出现了,在那场豪华的宴会上。。。。。。亲亲们,如果喜欢的话多多收藏推荐哦,香凝尽量每天更新。多多留言,好与不好香凝都会虚心的接受,至少让我知道我不是孤军奋战哦!!如果喜欢文文的就加香凝刚申请的群QQ1,2,7,0,8,2,3,6,3吧,更新状况我会告诉你们的。
  • 德行书

    德行书

    何谓道德?“道”的本来含义是道路,引申为原则、规范、规律。“德”是指人们内心的情感和信念,是人们一贯坚持行为准则所形成的品质或境界。东汉学者徐慎在《说文解字》中写道:“德,外理于人,内得于已也。”西方学者认为,“道德是人控制的意识激情,找出一个内心的代言人,既满足个人欲望又不违背外界和内心的规范的适应力量”。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论语

    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汇编。最为重要的经典,堪称儒家思想第一书。《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
  •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

    这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描写了封建社会后期士大夫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小说主题恢宏,内容丰富,语言自然明快,文笔淋漓酣畅,达到了我国古典小说中讽刺艺术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