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4300000035

第35章 少说漂亮话,多行实在事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出家图的是一份清静,但求不问俗事,无所牵挂,其实这种想法完全误解了禅宗的旨意。禅宗讲究救世度人,行慈悲,如果本着学佛避世的想法,就完全错了。真正的学禅不仅仅是参参禅,念几句“阿弥陀佛”就行,它更在于以行动来实践佛理。

如本焕长老所言:“佛陀所讲的一切法,都是为了我们去行,佛陀所讲的一切经,都是我们修行所依的路。所谓‘经者,径也’,我们要回家,必须有路,有了路还必须去行。”生活中的事情都是如此,“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无论自己在经典中学到,还是由高僧大德告知,都不是真正的“懂得”,人生一双脚,是要用它来丈量这个世界,从而证得自己的智慧。

有一句谚语说的好:“如果空喊能造出一所房子,驴子也能修一条街了。”夸夸其谈,而不干实事,最终会一事无成。想成功,就不能坐而论道,而需要言出必行,少说漂亮话,多做实在事。行动是做事、成事的起点,本焕长老在开示信众时曾发问:“大家想一想,我们做哪一件事不需要行呢?不要说我们今天是为了无上解脱,为了了生脱死,就是世间上的一切事,有哪一桩事情不靠行就能成功?”

“我看做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一步步地去行,才能获得成功。”长老用朴实的话语做出了回答。

好高骛远的人,头脑里常常动着各种念头、各种谋略,自认为心怀大志,只是机会还没到或者是还没有执行而已。实际上,若不着手去做,那么机会就永远不会降临。做事应该从近处着手、远处着眼,光是有远大的志向和愿望,而没有脚踏实地去做,那永远都是一种虚幻的狂想或妄想。

弟子们问禅师:“老师,如何才能成功呢?”

禅师对弟子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人在睡觉前说一百次‘我行’,大家能做到吗?”

弟子们疑惑地问:“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

禅师说:“做完了这件事,一年之后你们就知道如何能成功了。”

弟子们想:“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

一个月之后,禅师问弟子们:“我让你们做的事,有谁坚持做了?”大部分的人都骄傲地说道:“我做了!”禅师满意地点点头说:“好!”

又过了一个月,禅师又问:“现在有多少人坚持了?”结果只有一半的人说:“我做了!”

一年过后,禅师再次问大家:“请告诉我,还有几个人坚持了?”这时,只有一人骄傲地说:“老师,我做了!”

禅师把弟子们都叫到跟前,对他们说:“我曾经说过,做完这件事,你们就知道如何能成功。现在我想要告诉你们,世间最容易的事常常也是最难做的事,最难的事也是最容易的事。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做,人人都能做到;说它难,是因为真正能做到并持之以恒的,终究只是极少数人。”

后来一直坚持的那个弟子成为禅师的衣钵传人,在所有的弟子中只有他成功了。

每天100次自语,看似简单,却没有几个人能做到。成功有时只是不间断地、踏踏实实地去做好一件很简单的事。光心想、光会说,都是虚的,不能看到一点实际的东西。例如一个饥饿的人,让他研究食谱,即使把山珍海味的名称写了满满一纸,也不能充饥,倒不如让他立刻得到食品,解决饥饿问题,才是实在。通向胜利之路要务实,行动会使幻想、计划、目标都变为现实,成为一股活动的力量。

有一次,本焕长老在湖北新洲报恩寺停留,想要去黄梅双峰山四祖寺,朝拜禅宗第四代宗师道信的传法之处。恰逢当时秋雨霏霏,几个徒弟便劝长老:“师父,朝拜四祖寺是应该的,但这天气不宜去,再说四祖寺现在是一片瓦砾,去了,恐怕也无所获,不如等天气晴朗了再去吧。”

长老笑道:“只管去,淋不到,只要去,定有获。”

无论天气如何,“只管去”,无论前路如何,哪怕遭遇失败,只要去了就会有所获。“淋不到”、“定有获”的说法,饱含着本焕长老明朗自信的人生态度,以及事事以“行”为先的理念:

“我经常作个比喻,比喻我们要回家,有一天的路,如果一天的路,坐飞机很快;如果没有飞机呢,坐火车慢一点,也会到家;如果没有火车,坐汽车还是会到,虽然慢点,但是会到。如果飞机、火车、汽车都没有了,那我们步行呢,还是可以到家,还是会到,只不过时间长一点。说来说去,我们就是要用功,就是要走,如果我们坐在这里,永远到不了家。”

来源《禅悟人生大全集》

在“不明白”的事情上来回参究

“不明白”即问题,本焕长老在解释它的时候,说:“大家知道,祖宗强调一个‘疑’字,就是起‘疑情’。‘疑’字从哪儿提起呢?从一个‘不明白’上提起:不明白自己的本性,不明白讲话的是谁,不明白念佛的是谁,不明白自己的本来面目,不明白我是谁……这个‘不明白’不是简单地‘不明白一句话’。当你在这个‘不明白’上认真地疑起来,来回地参究,它就是止,就是观。它是直指心性的。”

让人感到“不明白”的问题像个躲猫猫的孩子,笑人不能对付他,不能奈何他,同时还得时时引诱人们,刺激人们不断地向自己发问:怎样生活?怎样突破?怎样摆脱庸碌、成就无悔人生?如此,问题会带动人生,不停滞,亦不倒退。

从这个层面上来讲,“不明白”其实是走向“明白”的开始,它的妙用是以问题、困惑为药引,刺激遇到问题的人将领悟从疑难中分离出来,靠自己的力量达到头脑的澄明境界。正像本焕长老开示集中提到的,“我们有了疑情才能悟。为什么有了疑情才能悟呢?大家想一想不管高材生也好,低材生也好,都要发道心。”

从大疑惑处揣摩,有大顿悟,从小疑惑处揣摩,有小收获,佛身本是俗世常人,他们的超脱皆从“不明白”处提来。既然如此故意躲避问题,让自己看起来,好像什么都明白,反而是一种逃避,一种退后。

克契禅师个性随和,遇事尽可能不去麻烦别人,就连修行,也是一个人默默地进行。一天,佛光禅师问他说:“你来我这儿也有12个年头了,有没有什么问题呢?要不要坐下来聊聊啊?”

克契连忙回答:“禅师您已经很忙了,学僧怎好随便打扰呢?”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晃又是三个秋冬。

这天,佛光禅师在路上碰到克契,又有意点化他,主动问道:“克契啊!你在参禅修道上可曾遇到些什么问题?”

克契答道:“禅师您那么忙,学僧不好耽误您的时间!”

一年后,克契经过佛光禅师的禅房外,禅师再对克契说道:“克契,你过来,今天我有空,不妨进禅室来谈谈禅道。”

克契赶忙合掌作礼,不好意思地说:“禅师很忙,我怎能随便浪费您的时间呢?”佛光禅师知道克契过分谦虚,再怎样参禅,也是无法开悟的。于是等到佛光禅师再次遇到克契时,便对他说:“学道坐禅,要不断参究,你为何老是不来问我呢?”

只见克契仍然应道:“老禅师,您忙,学僧实在是不敢打扰!”

这时,佛光禅师大声喝道:“忙!忙!我究竟是为谁在忙呢?除了别人,我也可以为你忙呀!”佛光禅师这一句“我也可以为你忙”的话,顿时惊醒了克契:忙不过是逃避的借口,不知道自己哪里不明白,不在不明白处仔细探究是阻碍禅修精进的石头。

居士问本焕长老什么是禅,本焕长老说疑情是禅。所谓疑情就是在“不明白”的地方来回参谋,问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惑,什么可以破解这样的疑惑,千般疑惑是否值得我们耗费心力。一问一答间,困惑烟消云散,得内心清明澄澈,头脑清醒、冷静,即是佛家所说的开悟,寻常人向往的看开。

能从“不明白”处获得一次开悟不算什么,也保证不了自此就能了无纠缠,关键要长久地坚持。本焕长老曾说:“‘不明白’一句话不算功夫,要真正持久地在这个‘不明白’上起来疑情,那才是功夫。”这个功夫用到家,在本焕长老看来可以“不疑而自疑,不参而自参。你越是参,越想参,越参越高兴。”

他说:“修禅的,就要在“念佛的是谁”这句话上起疑情,来回参究,直到疑成一团,突然来一个桶底脱落。”所谓桶底脱落比喻的是恍然大悟的境界。当年清了禅师看到弟子们在厨房煮面,突然面桶的底儿掉了,致使整桶面都撒在了地上。众人见状都说很可惜,可禅师却说:“桶底脱落是件好事啊!各位为什么烦恼呢?”禅师的意思是说,底掉了就是掉了,烦恼也无济于事。反而是没底的桶,再也没什么可掉了,倒是清静了。

未开悟者遇事易烦恼,开悟者遇事长洒脱,他们的差异在于后者已经在经历了无数的生活困后后,参透了事理的玄机。对于常人、现代人而言,自不必枯坐面壁,求“桶底脱落”,却可以像佛家中人那般遇事时,不躲不藏,直面问题,然后在问题中找寻突围的方法。

生活中的学会起疑,学会面对疑问,把对疑问的探究当成生活的一部分。有什么问题一次想不明白,多想几次,或者去请教别人。如此一步一步追问下去,生命似乎是在不断地出现疑问、不断地寻求答案中度过。

同类推荐
  •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出家六年,精研佛经,一朝归来,即向文化大师南怀瑾叫板!此人就是本书作者董子竹。他认为,东方文化必须全面重估。六年如一日诵读《金刚经》,对儒佛道三家均有深入研究的董子竹认为:当代学者对中国文化的阐释存在着太多的漏洞与谬误。
  •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聆听圣哲教诲,汲取人文涵养,感受生命关怀,获取智慧启迪,当你为人生的种种烦恼所困时,当你为生活种种不平怨恨时,请读一点儿禅的故事吧!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以其对个体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空前绝后的惊人妙语和大智慧,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倒一杯清茶,掬一捧阳光,听圣严法师讲禅,做一个境随心转的圣人。本书以台湾第一高僧圣严法师的禅证体悟为中心,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日常行为入手,阐释净化身心、缓解压力的禅修法门。将心理减压和禅修秘法完美结合的佛法书,祝你走向身心康宁的禅修之道。
  •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爱的胜利》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五分册,本卷回顾了基督教会一千九百年来的历史,讲述了基督教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并在卷末复述了《圣经》最后一卷《启示录》中的故事。
  •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热门推荐
  • 笔下有千年

    笔下有千年

    雪落无声之时,黄昏悄悄,余晖宁静而安逸,只有温柔缺乏了浪漫,我多想再回到那波光粼粼的湖面,由我驾桨,乘那叶小舟,再带你缓缓地飘摇,我在汩汩流动的岁月之河边仰望你,我在铺满了霞光的春之晨放飞我心中的白鸽,带著我的热情和奔放问候你,我以我真诚的初恋青春之情,编织一个五彩的网,去寻捕我那失落的梦。
  • 花叶死亡之日

    花叶死亡之日

    南洋富商席有仁远赴日本与恩人会面,却不料刚到日本,身边就接二连三地发生命案——先是独居老人被绞杀,后是地方政客的侄子中毒身亡,紧接着他的恩人竟然也因煤气中毒而死!一系列扑朔迷离的杀人案件,凶手却未留下任何蛛丝马迹,揭开真相的关键到底在哪里?但是真相总会大白。只是当拨开重重疑云之际,那份历经岁月蹉跎的情感,不知是否依然和从前一样隽永甘醇……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剩女宝贝

    剩女宝贝

    这一天,是公元2008年9月22日,农历秋分。我所居住的这座城市,天空湛蓝,空气中四处漫溢着淡淡的薄荷味的秋凉和幽幽的果木甜香,走在街上的人们大多表情喜悦,只有少数同我一样内心敏感的人才能感受得到空气中还混杂着一种特别的物质——忧伤,那是淡淡的秋之忧伤。
  • 你的魅力来自口才

    你的魅力来自口才

    魅力的呈现,智慧的闪光。交际的纽带,沟通的桥梁。本书从社交口才、职场交流、谈判语言、商道交际、恋爱与婚姻、演讲能力的培养、好口才应注意的事项等诸多方面予以剖析,给读者实用的指导和策略性的应用。本书还插入了百余幅生动的插图,以提高读者的理解能力。
  • 修真女配桃花劫

    修真女配桃花劫

    唐宓穿越了,穿到了她还没看完的一本修真女强文里,这一边是霸气侧漏的男主,那一边是痴心绝对的男配,就连打酱油的都是温柔帅气的优质男好伐,唐宓左看看右看看,表示随便给我一个都可以,口水ing。可是骨感的现实给了她深深的一击,哦不,是很多击,男主、男配,就连炮灰都是女主的,你只是女配,你资质没女主好,你修炼没女主快,你长得没女主漂亮,你死的还比女主早,一出场就死了,唐宓生气了,气愤了,愤怒了,决定化悲愤为力量,化力量为食量,哦不,是奋发向上!坚定地握着拳头表示,绝对要抱住女主大腿,绝对!
  • 封神之余元

    封神之余元

    纣王高傲,雄才伟略;妲己娇媚,魅惑天下;闻仲忠义,九死不悔;比干奸猾,争权夺利;太上寡言,老谋深算;元始华贵,生而人上。准提不顾面皮,渡人西去,只为教派气运;接引脸色疾苦,默诵真言,终盼佛教大兴。为你讲述一个不一样的封神世界。余元:“其实,我只想活下去!”
  • 绝代佳人:女人太凉薄

    绝代佳人:女人太凉薄

    她,有着惊人的智慧,有着不寻常的冷静,可是却一朝穿越成了宰相府不受关注的三小姐。一道圣旨,将她送入了洛王府,面对痴傻的他,她该如何是好。皇权之争?她没有兴趣,可是却为了他一步步深陷其中。命运究竟如何?到底谁才是她的良人?群号:84798497(敲门砖文中任意名)
  • 妾本庶出

    妾本庶出

    宅斗、种田、爱情、雪冤、励志京城最大的扫帚星要娶亲,嫡母巧舌如簧,竟将她送入虎口。虽为庶女,可她又岂容人任意欺凌?此女,外表柔顺内心强悍,貌似单纯实则狡猾,前一世为名利忙忙碌碌,这一世,她想做的事情并不多,护着娘不被正房嫡妻欺凌,护着幼弟平安健康长大,偏偏一道圣旨令她嫁入公主府。既来之则安之,看她如何八面玲珑,舌战极品亲戚,脚踢险恶手足。只是,不论她再如何强势,却依旧改变不了丈夫面容被毁,身有残疾的事实。原本以为这一生就这般浑噩的过,却不料那冷面相公每每转身都能给自己带来无限的惊喜和错愕。——他,公主嫡子,本该是封侯拜相的天之娇子,却因为六年前一场意外,让他跌入谷底,成了皇上最避忌的人,也成了人人恐嫁的扫帚星。其实他要的不多,有她的爱,此生足矣。他求的是一个机会,一个华丽转身的机遇,亲手给她无限荣光,还有别样的完美生活……——他,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皇子,亲手将她送入他所敬佩的男人怀里,却抵不过心底的情丝蔓延。——他,恨她在自己最大的敌人身后撑起一片蓝天,到底是该将她碎尸万段,还是据为己有?◇◇◇推荐菡笑的新坑《重生之嫡女不乖》,求收藏、求包养种田、宅斗、复仇、欢喜冤家前世,她太过懦弱、太过信任他人,被心上人和至亲连手推入最难堪的境地,却原来,所有的脉脉柔情和温暖关怀,都不过是为了她不菲的财产和那个不欲人知的秘密。心碎的她,在他面前焚毁一切。自黑暗之中醒来,她竟重生到了四年前,那时,父母刚刚双亡,她刚刚踏入伯爵府,再一次,她站在了命运的转折点前。带着浓浓恨意重生的她,化身为一半佳人一半魔鬼的罂粟花,誓要向那些恣意践踏她尊严的人,索回一切……精彩抢先看:“小姐,舅夫人竟然四处诋毁您的名誉,把您说得刁蛮任性不识好歹,表小姐的缺点全放到您身上,太可气了!”忠心的丫头义愤填膺。“那又如何?”俞筱晚只是淡然浅笑,前世的她就是太过在意名声,才会处处受制于人,如今的她只想潇洒恣意地活,旁人的流言蜚语,不过是耳旁轻风。不就是怕她的巨额嫁妆流入外人田吗?她还非要将带着十里红妆,风光出嫁不可了。只不过,怎么挑来挑去,竟挑了一个跟她明显属于一类的家伙?本文复仇是必然滴,基调是温馨滴,过程是曲折滴、结局是圆满滴,男主是有爱滴,女主是表里完全不一滴,收藏了,一定不会后悔滴╰( ̄▽ ̄)╮~~~~~
  • 低碳执行手册

    低碳执行手册

    从哥本哈根到达沃斯;从政治博弈到全球经济利益竞争;从开车到走路;从坐电梯到爬楼梯……“低碳革命”的号角已经吹响。低碳不是口号,也不是降低工作效率,更不是弄虚作假。低碳是一种工作习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待资源的爱惜和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