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4300000033

第33章 分享与回馈是最美的生活方式

每个人都追求“富贵”的人生,可是什么才是“富贵”?很多人认为富贵就是有钱,其实,有钱之人并非都是富贵之人。

富贵不单是钱财的问题,还有精神或思想上的问题。“富贵”包括“富”与“贵”。富是拥有金钱、知识、经验,或健康的身体,贵则代表人格品质的高尚,意味着心灵的富足。

有些人先追求富,再追求贵,也有些人不追求富,只追求贵,然而更多的人却是只求富不求贵。

第一种人是有仁德的富人,他们懂得对已拥有的财富心怀感恩,因此才能对周围的社会和人群满怀善意,用手中的财富为人造福。

第二种是不富有却很高贵的人,他们也许生活贫寒,也许只是很普通的老百姓,却愿意将自己的时间甚至整个人生奉献出来,用绵薄之力去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在付出中实践自己平凡却伟大的理想。

第三种则是自私自利的人,他们只顾享乐,只顾自己享用物质带来的欢愉,却任由心灵苦恼苍白,他们不明白财富的来源是整个社会,因而也就不懂得拥有财富之后要回馈社会。

佛教认为,一个人是否拥有金钱物质,是由福报的多少决定的。反过来讲,聚敛金钱的过程,就是消耗福报的过程。一生的福报有限,消耗完了,就没了。所以,在富有之后,要懂得知足,感恩,要与人分享自己的财富和快乐,才能惜福造福,并不断积累新的福报。

佛经中记载了一则故事:顶生王在旁人看来,非常有福气。不仅妻妾子孙、贤臣名士不缺,钱财更是颇为丰厚,真可谓是要什么有什么。但是,这样一个在人们眼中富有的人,却仍然不知足。他常常对子臣说:“我要去天下走走,这样才能把我的国土延伸至各个角落。”

于是,顶生王开始到处走,如他所愿,国土最后延伸至四洲,他也统治了天下。

欲念是个无底洞。过了一段时间后,顶生王又开始躁动不安了。他想,人世间我是走遍了,接下来要想法子到天上去。

真是想什么就有什么,顶生王如愿来到天界,见了天帝。并且还得到一半的权力,和天帝平起平坐。但一回到人间,顶生王就想:一半始终是一半,总有一天要一个人坐天帝的位子。

顶生王开始慢慢变老,病痛也不断光临他,但是天帝的位子却一直没有得到。垂死之时,他的臣子们问他:“国王,还有什么未了之事吗?或者说有什么一生的心得要告诉子民的?”

顶生王想了想,叹了口气,说:“你告诉大家。我是一个贪婪的人,时时刻刻都不满足。直到临死都是,我还在想着要完全得到天帝的位子。我已经拥有了一切,可是我的心很累,很苦。”

生命中“万般带不去”,然而人们都习惯性地奔赴自己想要的目标,在生活中重复着顶生王的苦累,不断地索求,最终幡然回首,却发现自己其实什么也没得到。

纵有广厦千万间,夜眠不过三尺地。拥有再多财富,也不过是身外之物。重要的不是彰显钱财的多少,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是考虑财富能给自己带来什么,能给他人带来什么。

2003年“非典”时期,本焕长老组织祈福法会,并在法会上发动弟子、信众全力捐款救灾,他说:“出家人无资无产,但信众供养佛祖的钱,我们用于利民,更是应当。所以我发心,你们也要发心,除了诵经祈福外,还要倾囊捐受,佛家讲究慈悲,自利利他,在行善助人的同时,你会得到福报,我希望善众与我一起来积此功德。”

本焕长老力行“回报大众”的想法,前半生,忘身求法,后半生,弘化天下,建寺安僧。临走前,他念念不忘的仍是此事。重病期间,他召集开了一次会,当着大家的面说:“我要走了,对所有的事情做一个交接,现在我手上还剩下6000多万元,1000万给大洪山,1000万给新洲报恩寺,300万给大乘寺扫尾工程,其余剩下的钱用来修深圳的万福寺。”

钱财乃身外之物,本焕长老深深懂得这一点,故而能在临终前将所有的钱财散尽,用以造福于民。既然所得来源于社会和民众,那么也当用于社会与民众。回馈无疑是最美的生活方式,一个不忘与人分享、回馈他人的人,最终所得的是心灵的宽慰和富足。

来源《禅悟人生大全集》

《用好你的富缘——活佛的人生财富课》P21-23

老实做事,无言自有妙言生

人从巧计夸伶俐,天自从容定主张;

谄曲贪嗔堕地狱,公平正直即正常。

——明·憨山德清

人不能一口吃成胖子,不能一步迈到千里之外,凡事总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且沉下心来,老老实实做事。不懈怠,坚持不断学习;不取巧,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行走;不倚赖,依靠自身能力的提高,慢慢地向达成目标靠近。如此实实在在地对自己、对他人负责,自会历练一段不花哨的人生。

学习做人是一辈子的任务

“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这是唐人留下的遗憾。早上花开,一树灿烂,可是时光流水过后,晚上便花谢凋残,美景不再,再绚烂的花海也只在朝夕。人生百年,几多春秋。向前看,仿佛时间悠悠无边;猛回首,方知生命挥手瞬间。

两千多年前,先圣孔子在河边说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水是不会有重归的,时间也不会重返,面对无可挽回、不可重来的生命,世人会畏惧,同时也会更加郑重地对待每一分每一秒地现实光阴。

一日,学僧看见年迈的典座在晒海苔。这些海苔由信众送来,为的是与寺里的僧人们结缘。湿漉漉的海苔必须及时在阳光下晒干,否则一定会发霉。当时的日头很毒,让人不忍出屋,但是典座却独自一人顶着烈日,弯着腰晒海苔。

学僧见此情此景,便走到典座跟前劝道:“这工作太辛苦,您年纪大了,还是叫年青僧人来帮忙吧。”

典座没有停下手上的活,只是淡淡地说:“别人不是我。”

“那何不等阳光小些呢?”

典座缓缓说:“时日已不多。”

“时日已不多”,简简单单地五个字,里面蕴含着对生命的敬畏,同时也流露出认真生活的郑重。时间像一本书,看得快,翻得也快,唯有让每一页不苍白、不浮夸,人世一遭才会走得踏踏实实,不留遗憾。

那一年本焕长老95岁,依然坚持每天三点五十分起床,阅览八到十卷的《普贤行愿品》,直至晚上十点才休息。记者问他为什么什么这么大岁数了还要这般坚持,他说,因为“这是成佛的根本。”参禅修佛不是只想不做,守株待兔,它要求让人们能在学习的路上,丰盈头脑、精进己身。诚如本焕长老教育僧众时所说:“我们学习是无止境的,活到老,学到老,这是没办法的。佛祖鼓励我们要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将来才有能力教化大众。好学很有好处,我们成圣成贤,成佛作祖,都是要好学不倦。”

这话虽然说得质朴,但时间又何曾繁华,金钱买不到它,地位留不住它,质朴的东西从来不是要靠这些终究要失去的东西衡量,能让质朴变得丰富、让生命变得厚重的唯一途径就是本焕长老所说的“好学不倦”。

学习做人是一辈子的事情,除非埋入黄土,否则是没有办法毕业的。

良宽禅师终生修行修禅,从来没有懈怠过一天,他的品行远近闻名,人人敬佩。但他年老的时候,家乡传来一则消息,说禅师的外甥不务正业,吃喝嫖赌,快要倾家荡产了,而且经常危害乡里,家乡父老都希望这位禅师舅舅能大发慈悲,救救外甥,劝他回头,重新做人。

良宽禅师听到消息后大感惊讶,他虽然很多年没有见过这个外甥,但却知道这个外甥自幼苦读,学识颇深,不知缘何却没有在书本中学到些许做人的道理。

禅师不辞辛劳,风雨兼程,走了半个月的时间,回到家乡。这位外甥久闻舅舅的大名,心想以后可以在狐朋狗友面前吹嘘一番了,因此也非常高兴,并且特意留舅舅过夜。外甥本以为禅师会对自己苦口婆心一番,不成想,当夜良宽禅师在俗家床上坐禅坐了一夜,并没有劝说什么。

外甥不知道舅舅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惴惴不安地熬到天亮,来到禅师床边。禅师睁开眼睛,要穿上草鞋,他弯下腰,又直起腰,回头对他的外甥说:“我想我真的老了,两手发直,穿鞋都很困难,可否请你帮把我草鞋带子系上?”

外甥非常高兴地照办了,良宽慈祥地说:“谢谢你了!年轻真好啊,你看,人老的时候,就什么能力都没有了,可不像年轻的时候,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你要好好保重自己,趁年轻的时候,把人做好,把事业的基础打好啊,不然等到老了,可就什么都来不及了!”

禅师说完这句话后,翩然离去。就从那一天起,这个外甥洗心革面,开始努力工作。良宽禅师并没有用什么大道理规劝外甥,但一句“来不及”却胜过千言万语,足够震慑挥霍青春的年轻人。好学不倦固然是件好事,可是好事并不是人人有优势、有资本去做。和年轻人相比,中年人、老年人总归是不占优势的,可悲的是,年轻人总是被懒惰、享乐裹挟,白白错过了“好学”的最佳时期。

求职时后悔大学的专业知识不扎实;作了剩男、剩女,后悔当初没有惜取眼前人;躺在床在只剩最后一口气时,才想着如果有来生要本本分分做人……可是后悔时永远是事后诸葛,没有实用。为此,不妨在后悔之前踏上学习的路,认真读书,认真做人。

曾经有一位徒弟,大学毕业之后又到海外求学,在夏威夷读了硕士,又到耶鲁攻读了博士学位。学成归国之后,他前来拜会法师,求教说:“师父,我现在已经是博士了,以后还要再学习什么呢?”法师淡然一笑,回答说:“学习做人。”

生的求学之路漫长,所有学识并非如梅花明月,洁身自好便为究竟,只重求读书而不重做人,便大错特错。先学做人,继学知识,再求成佛,这是世间不变的道理。当书本的专业知识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不妨放下万缘全部接受,事事好奇处处学习,求精求全,忍耐办事认真做人。

同类推荐
  •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佛教史相关历史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方立天编著的《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把佛教中国化界定为“三化”,即民族化、本土化和时代化,并叙述了佛教中国化的不同阶段、途径和方式,还通过与中国的政治理念、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民间信仰、社会习俗等的互动关系,揭示出佛教中国化的实质,总结出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的六个重要特点:重自性、重现实、重禅修、重顿悟、重简易、重圆融。
  • 唯识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唐代佛教

    唐代佛教

    密教使佛教堕落成为以妖法惑世欺众的巫术,使佛教走八绝境,是在文化交流中流采了一股比其他各宗派更秽浊的脏水。华严宗无非是脑里空想,口上空谈,毫无买际意叉,根本是为统治阶级忠实服务的一套骗人把戏。
  • 爱是勇者的游戏

    爱是勇者的游戏

    生活不再是一个障碍。而成为一个欢乐的游戏”。,在这本书中,年轻的仁波切首先展示了自己对众生的爱和探索真理的勇气。他用朴素的语言,谈论真相、美、信念、痛苦、祈祷、当下等终极问题。这些讲述坦率、幽默、智慧。作为与众不同的生命引领者,他说“宗教的目的从来不是跟从宗教本身,而是透过教法去改变自己”。他祈愿所有的读者,“读到这本书后,不是增添了某种知识,而是成为一个放松、自在、清净的人,成为智慧的勇士
热门推荐
  • 曹操全传

    曹操全传

    曹操,字孟德,公元155年生,沛国谯县(安徽亳县)人。父亲曹嵩本姓夏侯,因为成为曹腾养子而改姓并继承侯爵。曹操一生从陈留起兵到洛阳逝世,奋战30余年,参加大小战役近50余次,消灭了袁绍、袁术、刘表、张绣、吕布等割据势力。曹操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与两个儿子曹丕、曹植代表了东汉末年的文风,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庭”。曹操一生有诸多作品,为众人称道的有《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很多诗文表现了他指点江山、壮怀:激烈的高远志向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 男科女医生,总裁求婚请排队

    男科女医生,总裁求婚请排队

    日报头条新闻,帝豪集团总裁的新娘逃婚了,第二天新娘和别的男人在酒店......面对此时的她,他只是微微一笑,视而不见,待她好如初见。传闻他疯了,竟然要一个不知廉耻的女人。岂不知,真正疯了的人是她。人前,他们恩爱甜蜜,人后,他们相敬如宾,形如陌路。终于她受不了,“我们离婚吧!”原来他等待的就是这句话。离婚后,她成分万众瞩目的焦点,成为媒体、家喻户晓的热门话题。有人说她不知好歹,有人说她另结新欢......流言蜚语她置若罔闻,原本以为这一切都会随着离婚而结束。突然,她妈妈重病,需要手术费一百万,她走投无路之下再一次求助于他。昏暗的房间,他翘着腿不屑的瞄了她一眼,“借你一百万,你拿什么还我?”她僵直了身体,转身离开。“我家缺一个佣人,如果你叶大医生肯屈就的话......”“我愿意。”佣人意味着没有尊严没有人格,他沐浴她替他放水,他出门她替他穿衣,他睡觉......
  • 所有人都在撒谎

    所有人都在撒谎

    我闯入了一座陌生的城市,我发现这个城市有点不对头。大家好像都认识我,都在回避我。我经常看到人在角落或者暗处对我指指点点,交头接耳。所有人都面容模糊,表情暧昧,心怀隔阂,不对我说真话……警察,医生、商人,当权者,无赖……连楼房那黑洞洞的窗户都变成了一只只眼睛,有眼无珠,把我窥视。更恐怖的是……恐怖就是这么简单——人没来由地来,没来由地去,生死轮回之中,参透的都成了佛,他们回向的时候,早已告诉过我们所有的秘密,只是我们不明白。所以还是恐怖。
  • 动动就健康

    动动就健康

    本书精选了88种行之有效的锻炼方法,并按照不同时间、地点等分类将所有的小动作配以清晰的指导步骤和插图,让你一目了然,真正做到动动就健康。本书还精心提供了近二百个不可不知的生活小常识,涉及到我们日常的方方面面,让你快意享受更舒适、更幸福的人生。
  • 癌前革命

    癌前革命

    2012末日的预言已被瓦解,癌症的梦魇却依然盛行。从“癌症受害者”到“健康创造者”仅一步之遥,快来恶补防癌策略,一起加入逃生训练营。
  • 暖暖

    暖暖

    台湾男孩凉凉和东北女孩暖暖相识于北京,他们相约不管现实如何,都要努力生活。重逢时,他们已经分别在台湾和北京工作,默契还在、感觉依旧,却不敢用力去给对方感情,因为彼此知道,此时感情越多越弥补不了再次分别带来的伤感。相隔台湾海峡,是被现实距离冲散到看不见彼此,还是鼓足勇气不顾一切相依相守?看似平凡却又不平凡的男女情感,有些东西,与是否爱无关,与爱多少无关。
  • 激战女神

    激战女神

    妞开机甲来,绕床砍怪兽&&&&&&&面瘫小妹阴差阳错穿越鸟~眼睛一睁,发现自己正躺在玻璃棺中~丧尸跑来,哼,我砍!怪兽跑来,哈,我砍!帅哥跑来,嗷,我想想咩~毛线,肿么连外星银都跑出来了?我砍砍砍!&&&&&&40X2地球进入全机械时代,精神力得到开发,经过几次大灾难的爆发,人口进入稀缺状态,宇宙频繁出现新力量,为了平衡宇宙,新一轮的星战即将开始。前世,她是混迹于市的小乞丐,现实使然,她冷漠无情。因为一次意外,竟然来到了40X2年。重生在一个军部世家的少女身上。私生女的尴尬身份,一出生就被打上的弱者标签,面对来自各方的轻蔑和嘲讽,柯齐北淡然处之。为了一个承诺,她努力留在布鲁特登这所王牌军校。军校两年,却让布鲁特登历史上历史辉煌的一笔,与柯齐北这个名字永远相连在一起,五个被成为天才中的天才的男人目光紧紧跟随在她身后!全面的星战爆发,看一个机甲小兵如何完成从废材小姐到女王的转变。柯齐北勾勾手指,男人们拜倒在她的机甲裤下。【片段一】“你可以走了,齐耀在外头等你。”卡尔转过一边去说。柯齐北把他的神情尽收眼底,她的眼睛垂下来,然后慢慢的起身,走过了卡尔的身边。她身上带着血腥的味道,卡尔瞳孔一紧,眼里闪过一丝的狠绝,他伸出手,大掌几乎就要碰到柯齐北的脖子,只需要一个用力,就能拧断这纤细的脖子。“呐!学长!”卡尔猛然清醒,手僵硬的悬在半空中,然后讪讪的收回。柯齐北没有回头对着前方的空气说:“我走了!”卡尔闭上眼睛,靠在墙壁上。那头,柯齐北把手里的小刀收起隐于手心之中,最后瞥了一眼铝合金门把手倒映出来的身后人的身影,利落的打开门,走了出去。【片段二】她慵懒的靠在货架上,嘴角噙着微笑:“别人的生死又与我何干?”她冷眼斜睨着柯齐昊,说:“我要活下去,不管是想蝼蚁一样,想蠕虫一样挣扎,我都要活下去。柯齐昊,你不走,我走!这里如果只有一个人活着走出去,那一定会是我!”【片段三】黑夜中的战斗,每一次我看到日出都会感谢,真是证明我还活着,活过了又一次战斗。
  • 世界最具科学性的科幻小说(1)

    世界最具科学性的科幻小说(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求知与奋进(漫漫求知路)

    求知与奋进(漫漫求知路)

    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到当代世界倡导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无不指明了学会与自然“共处”的重要性。这种学习,像其他学习一样,也包括了知识、技能和态度、价值观念的习和和养成。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人需要终身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从本质上来说,成人一生的发展模式和对待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兴趣模式都与三个月的孩子几乎相同。本选题献给想把孩子培养成才的父母们,献给看不懂孩子为什么越来越不按成人的想法生活和学习的父母们,献给不想让孩子变成冤家的父母们,本丛书是帮助父母从本质上认识自己的孩子,了解孩子成长规律,把握系统爱育方法的通俗读物。
  • 文化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文化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