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州的个性并没有被宪法消除,而且所有的州,不论其性质怎样,都有一种趋向于独立的内在本能。在美国,这样的每个乡镇都像是一个习惯于进行自我管理的共和制的国家,这种本能就更容易表露出来。
因此,必须经过一番努力才能令各州服从联邦的绝对权威。即便这种努力能够取得很大的成就,也会随着产生这种努力的原因的消逝而减弱。
随着联邦政府逐步巩固了自己的权力,美国恢复了它的国际地位,使和平局面重新在边界出现,再次获得公众的信任。于是,稳定的秩序取代了混乱秩序,使个人的勤奋走上正常轨道并自由发展。
然而,也是这个繁荣本身使人们开始忘却繁荣的来因。危险一经过去,曾经帮助美国人克服危险的那种毅力和爱国精神就被他们丢得干干净净的。曾经使他们困惑的恐惧被解除后,他们便轻车熟路地回到原来习惯的老路上,任凭自己的爱好而恣意妄为。人们一旦认为不再需要一个强大的政府时,就会开始感到它碍事了。当大家跟着联邦一起走向繁荣时,谁也不愿意抛弃联邦,却希望代表联邦的当局尽量少管事情。一般来说,继续联合是各州都愿意的,在有关本州的每项事务上,又都希望恢复原来的独立。任何时候联邦的原则都容易为人所接受,却很少被人应用。所以,联邦政府一方面在建立秩序与和平,另一方面又在导致自己衰落。
人们开始暴露出这种情绪之后,那些专靠人民激情吃饭的政党领袖们,便会兴风作浪,从而为自己谋利。
如此一来,联邦政府的地位就会岌岌可危了,而它的对手却获得了人民的好感,并且正在翘首期盼它垮台,以便取得主持政府的权力。
一走进这样的时期,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发生争执就是常有的事,而且联邦政府几乎总在节节退让。当问题涉及联邦宪法的解释时,其结果经常是有利于州,而不利于联邦。
宪法明确授权联邦政府关心全国性利益。当时联邦政府认为,这是让联邦在国内去做或促进那些重大事业或工程,旨在促进全联邦繁荣,比如开凿运河等。
当各州看到它们的一部分领土由此被另一个权力当局支配时,不免会产生惶恐的思想。它们担心中央政府通过这种办法喧宾夺主,在自己境内发号施令,抢走它们专为本州人民保留的权力。
因此,一直反对联邦政府权力扩大的民主党站出来说话了。它指责国会滥用职权,称国家元首心怀野心。中央政府被这种叫嚣声吓倒,最终只能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允诺将来把自己的势力限制在所规定的范围之内。
宪法将同外国交涉的特权授予联邦政府。一般情况下,联邦政府也以这种立场对待与其毗邻的印第安部落。只要这些野蛮部落答应向文明让步,把地盘让给移民,联邦政权就不表示异议;但当某个印第安部落试图在某个地点定居时,紧靠着这个地点的州便会声明自己对这块土地拥有所有权,并对居住在上面的人行使主权。该州的这种做法很快就会被中央政府承认,中央政府在把印第安部落当做一个独立国家同它签订条约之后,就听任该州的立法机构对印第安人实行暴政[81]。
建立在大西洋沿岸的某些州,便开始向西部无限扩张,渗进欧洲人尚未深入的荒野。那些边界已经确定而不能再更改的州,自然对其邻州的这种无可限量的未来表示忌妒。于是,出于和解的目的,也便于联邦行事,这些获得好处的邻州便同意划定自己的州界,把本州以外的土地全部交给联邦[82]。
自此以后,最初组成联邦的13个州境外的全部未开发土地的主权人便成了联邦政府。也就是说,联邦政府获得分配和出售这些土地的权力,并将售地的收入如数纳入国库。这笔收入又被联邦政府用来购买印第安人的土地,修建通向新荒地的道路,从而给其行使加速发展社会的权力提供了便利。
由大西洋沿岸迁来的居民住进各州让出的土地以后,随着时间的推进,几个新州相继成立了。为了全国的利益,国会继续出售已被划入新州境内的荒地。但在这时,几个新州成立后,都要求独立享有出售土地的收入,以供己用。由于新州的这些要求越来越具有威胁性,国会便觉得不如让联邦放弃它目前享有的这项特权。于是,国会在1832年年末通过一项法案[83],规定西部新成立的各州境内的未开垦荒地虽然仍不属各州所有,但准许各州扣留大部分售地收入供自己使用。
只要稍稍考察一下美国,就能看到银行制度给该国带来的好处。这种好处很多,但有一项最为引人注目,即合众国银行的纸币可以在全国流通,其在边远地区的价值与在银行所在地的费城完全相同[84]。
但是,合众国银行却是主要的憎恨目标,它的董事们对总统表示反对,但他们也被有根据地指控滥用自己的影响阻挠过总统的当选。因此,总统以其个人的故意全力报复这些人所代表的银行。曾经支持总统的人,也同时附和总统的报复行动,这使总统觉得他得到了多数民众由衷的支持。
就像国会是最大的立法纽带一样,该银行是最大的金融纽带。而打算建立拥有中央政权机能的独立州的激情,也希望银行垮台。
合众国银行往往持有大量的各地方银行发行的流通券,可以随时拿这些流通券逼迫地方银行兑换硬币。但合众国银行却并不害怕这样的威胁。巨额的流动资金使它可以自如地应付一切提款要求。受到这种威胁的地方银行,因为不能自如地使用自己的存款余额,只能按其资本的一定比例发行流通券。于是,地方银行面对这种有利于货币流通的控制只能不耐烦地忍受。因此,被地方银行收买的报刊,以及因为自身利益而变成它们工具的总统,便猛烈地攻击合众国银行。这些报刊遍布全国各地,煽动地方激情和盲目的民主本能来反对合众国银行。在它们眼里,合众国银行的董事们简直就是一个贵族集团,无处不在地对政府施加影响,总有一天会破坏美国社会所依据的平等原则。
这家银行与它的对手的斗争,不过是美国各州与中央政府之间、民主独立精神与等级服从精神之间展开的大规模斗争中的一个偶然的事件。我绝不认为合众国银行的对手,同那些在另一些问题上攻击中央政府的人完全相同;但我要说的是,前者对合众国银行的攻击与后者对联邦政府的抵制,都有着同样的本性,而且合众国银行的反对者如此之多,正是联邦政府力量衰落的一个可悲的征兆。
然而,联邦从来没有像在那场有名的关税问题上那样表现得软弱无力[85]。
法国大革命和1812年的美英战争,将美国与欧洲的自由往来切断了,促使制造业在联邦北方建立起来。当和平重现,欧洲产品运往新大陆的航路再开时,美国人觉得应该建立关税制度,这样不但能保护本国刚刚发展起来的制造业,而且还可以用关税收入偿还在战争时期欠下的债款。
南方各州没有可以受益的制造业,只有农业,所以很快就报怨这项措施。
我不是想在这里考察它们的抱怨是出于想象还是确有依据,只想把事实说明而已。
南卡罗来纳州早在1820年,就在致国会的一份请愿书中声称,关税法案必然是违宪的、暴虐的和不公正的。接着,佐治亚州、弗吉尼亚州、北卡罗来纳州、亚拉巴马州和密西西比州,也相继对关税法案提出不同程度的猛烈抗议。
然而国会并不理会这些抱怨,在1824和1828年又提高了税率,征收关税的原则被再次肯定。
于是,南方又提出或者不如说是恢复了一个名为“拒绝执行联邦法令”的著名主张。
在叙述联邦宪法的时候,我已经指出了联邦宪法的目的是组建一个全国政府,而不是建立一个联盟。根据美国宪法,美国人只是在特定的条件下算是一个单一的民族。也只有在这些条件下,美国才像在一切立宪国家里那样,能够通过多数人表达全国的意志。多数人的意见一旦获得通过,少数人就只能服从。
这是一个合法的学说,也只有这个学说才与宪法的精神和宪法制定者们的公认意图相符合。
南方的“拒绝执行联邦法令派”却与此相反,他们声称美国人联合起来的目的只在于结成几个独立州的联盟,而不在于建立单一民族的国家,所以每个州即使不在行动上,但至少在原则上均保持着主权的完整,并有权自行解释国会颁布的法令,有权在本州境内停止执行在它看来是违宪的和不公正的法令。
用这一派的公认领袖卡尔霍恩1833年向参议院发表的演说中的一段话就可以对“拒绝执行联邦法令派”的整个主张作出概括。
他说:“宪法是一项契约,各州在其中均以主权者的身份出现。而一旦缔约的各方对契约的解释产生分歧时,每一方均有权自行判断其履约的范围。”
很明显,这项主张从原则上破坏了联邦的纽带,令美国人又将再现根据1789年宪法而摆脱的无政府状态。
国会没有理睬南卡罗来纳州的抗议,于是,南卡罗来纳州就以“拒绝执行联邦法令派”的主张来对付联邦的关税法威胁。而国会则坚持自己规定的制度,所以一场风暴最终袭来。
南卡罗来纳州的人民[86]在1832年间成立了一个国民代表会议,对他们最后不得不采用的非常措施进行商讨;这个国民代表会议在同年11月24日以法令形式颁布一项法律,其中规定联邦的关税法无效,对该法规定的征收税款予以反对,对可能向联邦法院提出的诉讼[87]拒绝接受。这项法令定在次年2月正式生效,并且附带声称:如果国会在这期间修改关税制度,那么南卡罗来纳可以同意不再追究。不久之后,南卡罗来纳州又用含糊其辞的口气表示,说它愿意把问题提交给由联邦的所有州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处理。
南卡罗来纳在等待国会答复期间武装了它的民兵,准备战斗。
国会怎么应对呢?看到老百姓拿起了武器[88],之前对苦苦哀求的老百姓一直置之不理的国会,就采纳了他们的意见。国会通过了一项税率在十年内递减的法令[89],一直减到关税收入不超过政府开支所需的程度。可以看出,国会完全放弃了最初的关税原则,而用一种纯财政措施替代了保护关税制度[90]。为了掩饰失败,联邦政府采用了一项软弱的政府所经常采用的应付对策:即在事实上表示让步,但在原则上坚持己见。在修改关税立法的同时,国会又通过了一项授予总统特别权力的法案,令总统可以使用武力去制伏当时已无须再惧怕的反抗。
但是,南卡罗来纳州并没让联邦享用这个微不足道的表面胜利。主张废除关税法的那个国民代表会议再次召开,会上对联邦对它表示的让步予以接受;然而同时它又宣布,它并不因此而不再对“拒绝执行联邦法令派”的主张予以坚持。而且,为了证明它说话算数,虽然它明明知道授予总统的特别权力永远也不会付诸实施,但是它仍声明授予总统以特别权力和那项法案对南卡罗来纳州无效。
我们说的这些争端,几乎全都是在杰克逊将军的总统任期之内发生的。无法否认,他在关税问题上曾巧妙地、大力地维护了联邦的权力。然而我认为,他也给联邦政府埋下了一个隐患,令现在的联邦政府也必须按照他采取的那种办法来处理类似问题。
对杰克逊将军的政绩,一些没有走出欧洲到美国考察的人持有的一种看法在现实考察了问题的人看来有些荒谬。
按他们所说,杰克逊将军生来便是个暴君,生性和习惯爱用武力,精力充沛,贪图权势,打过无数胜仗。也许这一切说法都是实情,然而从这些实情所作的一切推论却极其错误。
有人推测,杰克逊将军想在美国建立独裁统治,对尚武精神予以推崇,把中央政权的权力扩大到足以危害地方自由的程度。但是在美国,还未出现做这样事情的时代,也并未出现此种人物的时期。假设杰克逊将军想用这种方式实行统治,他一定会丧失他的政治地位,甚至危及他的生命。他从来不是这样的冒失鬼,不会试图去干此类蠢事。
现任的总统杰克逊决不想对联邦政府的权力予以扩大;相反,他所代表的党希望将联邦政府的权力控制在宪法所明确规定的范围里,便从来没有对宪法作过有利于联邦政府的解释。杰克逊将军是唯恐失去权力的地方政府的代表,而决不是中央集权制度的战士。他是被地方分权的激情(假如我可以这样说的话)推上代表国家主权的地位的。他全靠不断地讨好激情才保住了自己的地位和声望。杰克逊将军是多数的奴仆;当多数的意志、愿望和本性刚刚显现出来一半时,他就紧紧跟上,或者可以说他自己就有此种激情,并带头鼓动这种激情。
每当州政府跟联邦政府产生纠纷,很少看到总统不站在州政府一边来对自己的权力予以反对,并且几乎总是走在立法机构的前面。当产生解释联邦职权范围的问题时,可以说他往往站在反对自己的那方。他不突出自己,不扩大自己,不表现自己,但这并不表明他生性懦弱或敌视联邦。当多数出来对南方的“拒绝执行联邦法令派”的无理主张予以反对时,他马上站到多数的队首,鲜明而坚决地表达多数所持有的主张,并首先提议用武力解决。假如允许我用美国人的说法来解释,在我看来,在爱好上杰克逊将军是一个联邦主义者,在务实上他是一个共和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