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故事引起听众的兴趣
精彩的故事,尤其是真人真事,能一下子抓住听众的心。即使前面的发言已让听众思绪分散,也仍能起到把握全局情绪的作用,引起听众的兴趣,从而让自己很快被听众所接受。
卡耐基曾经发表过多次讲演,其中有一次是这样开头的:
“就在我大学刚刚毕业之后,一天晚上,我一个人在一条街上走着。突然,我看到一个人站在一只箱子上头对着人群讲话。我很好奇,所以也走进人群去听。‘你可觉察到,’这个人说,‘你从未见过一个秃头的印第安人?或从未见过秃顶的女人,是不是?现在我来告诉你们为什么……’”
卡耐基的这个讲演是很成功的,因为只要直接按照事件中的发展推进,他就能很轻易地抓住听众的注意力。
当你在进行重要的演讲时,可能也会感到很难让听众产生兴趣、与自己产生互动,那么,不妨在开头先讲个故事,用故事将听众引入你的讲演中。
英国文学家纪伯伦在一次演讲时,也是以一个故事开头的。他所讲的,并不是编造出来的故事,而是他自己真实的经历,并且用戏谑的口吻,指出了自己的矛盾。他说:
“诸位,我年轻的时候,一直住在印度,我常常为某家报馆采访刑事新闻,这工作是非常有趣的,因为它让我有机会认识一些伪造货币、盗窃、杀人犯等等这一类富有冒险精神的天才(听众大笑)。有时,我采访到他们被审判的情形后,还要到监狱里去,拜访一下我那些正在受罪的朋友(听众又发笑声)。我记得,有一位因为杀人而被判无期徒刑的人,是个很聪明且善于说话的年轻人,他告诉我他的高见,他说:'我觉得一个人如果一失足跌入罪恶的深渊里,就非得从此为非作歹不可,最后他会以为只有把其他人都挤到邪路上,才可表现自己的正直。''他'正好可以贴切地比喻当时的内阁!”
很少有人能不被好奇心所影响,所以如果你开口的第一句话就能引起听众的好奇心,你就已经掌握住听众的兴趣和注意力了。
不过也要注意,你在开头讲故事时,也要注意选对故事。选择故事要遵循这样几个原则:要短小,否则你的讲演就成了故事会;要有意味,促人深思;要与演讲内容有关。
1962年,八十二岁高龄的麦克阿瑟回到母校——西点军校。一草一木都令他眷恋不已,浮想联翩,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代。在授勋仪式上,他即席发表演讲,他是这样开头的:
“今天早上,当我走出旅馆时,看门人问道:‘将军,你要上哪儿去?’我告诉他我要去西点,一听说我到西点时,他说:‘那可是个好地方,您从前去过吗?’”
这个故事情节极为简单,叙述也朴实无华,但却饱含着深沉、丰富的感情。既说明了西点军校在人们心中非同寻常的地位,从而唤起听众强烈的自豪感,也表达了麦克阿瑟深深的眷恋之情。接着,麦克阿瑟不露痕迹地过渡到“责任——荣誉——国家”这个讲演主题上来,水到渠成,自然妥帖。
已故美国著名牧师康惠尔,曾把他的那篇《遍地黄金》演说了六千次之多。这篇著名演说是这样开头的:
“1970年,我们沿着土耳其底格里斯河顺流而下,走到巴格达城时,便雇了一个向导,领我们去看西坡里斯、巴比伦……”
接着,他将这个故事逐步讲了出来。这是能够抓住听众注意力的最好开端,这种开端简单明了,不易失败。它灵活轻松,能让听众不知不觉地随着它走,因为他们都希望知道后来发生了些什么事,都会平心静气地听他讲下去。
选择最适合你演讲的开场白
上面介绍的几种开场白都是很多成功的演说家经常使用的。当然,你也可以不选用上面的几种开场白,而选择最适合你此刻心境或当时会场气氛的开场白。
成功的开场白还有下面几种形式:
提问式
心理学家认为,在问题提出后,几乎所有感兴趣的人都会去思考,并产生一种想知道正确答案的欲望,而这就能将听众的注意力迅速集中——他们等着用你说出的答案来验证自己的判断。但要注意,你提出的问题不要太简单,要能发人深省,引人思考,或能让听者有所收益。
一位著名学者应邀到比萨大学向意大利同行做学术报告。比萨大学是诞生过“比萨最伟大的儿子——伽利略”的著名大学,听众又都是知名的专家和学者,要能让听众信服显然不太容易。这位学者走上讲台后,用英语讲了这样一句话:“请问诸位,你们是希望我用英语讲,还是用法语讲?”
这样的开场白,大出听众的意料。寂静的大厅顿时活跃起来……这位学者简单的一个问题,就为自己树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
名言式
利用名人名言开头也是不错的方式。公众都具有崇拜权威的共同心理,所以名人的话听起来都具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因而也容易集中听众的注意力。
一位演说者的讲题是:“事业怎样成功”他是这样开始的:
“著名的心理学家郝巴德说:全世界都愿把金钱和名誉的最优奖品,只赠给一件事,这就是创造力。创造力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不必人家指示,而能够做出别人没做过的事……”
这段演说词的开头第一句话就引用了名人名言,这就引起了听众的好奇心,让听众有兴趣听下去,再多知道一些。
不过在演讲切入主旨前,利用名言或典故等也不能太绕弯子,不能把时间过多地花在讲一些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道听途说、笑话掌故,或不必要的提问与寒暄客套等上面,而应尽快打开场面,切入主题。
赞美式
每个人都爱听赞美之词,所以具体的赞扬更让听众愿意听,同时,还能让听众认为你是个和蔼可亲的人,更容易被接受。
爱因斯坦一次访问一所物理学院,他在接见学生代表时是这样说的:
“我非常高兴看到在我面前的你们——选择了科学作为职业,精力充沛的青年人队伍。我将反复唱一首赞美歌,赞美在应用科学上我们已经取得的伟大成就,赞美你们即将带来的更大进步。事实上,我们是在应用科学的时代,也是在这样一个应用科学的国度。”
几句赞美,拉近了彼此间的心理距离,为接下来的演讲奠定了基础。
自我贬低式
1990年,中央电视台邀请台湾影视艺术家凌峰先生参加春节联欢晚会。当时,许多观众对他还很陌生,但当他说完那妙不可言的开场白后,一下子就得到了观众的认同,并受到了热烈欢迎。他说:“在下凌峰,我和文章不同,虽然我们都获得过‘金钟奖’和最佳男歌星称号,但我以长得难看而出名……一般来说,女观众对我的印象不太好,她们认为我是人比黄花瘦,脸比煤炭黑。”
一番话嬉而不谑,妙趣横生,观众捧腹大笑。这段开场白给人们留下了非常坦诚、风趣幽默的良好印象。不久,在“金话筒之夜”文艺晚会上,只见他满脸含笑,对观众说:“很高兴又见到了你们,你们很不幸又见到了我。”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借花献佛式
1952年,在奥斯卡颁奖大会上,最佳女主角雪莉?布丝莉因为跑得太急,在上领奖台台阶时,不小心绊了一下,差点摔倒。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个尴尬的动作却让她巧妙地利用起来了。她借花献佛的第一句话是:“我经历了漫长的艰苦跋涉,才达到这事业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