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娘娘,原来有惊世之才!
就连太后,都被朵湛随口拈来的词句,唬得一愣一愣的,看她的眼神又复杂了许多。
真是太不好意思了,白居易大叔。
“这是臣妾家乡流传的一首词,讲的是一个妃子很受皇上宠爱的故事。下面本宫想问各位妹妹的是,从开头的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可以知道诗词所描写的皇帝比咱们皇上不同,是一个好色之人,妹妹们不妨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若是自己是那位皇上的妃子,应该如何去劝导皇上,专心朝政,而不是荒废在酒色之中?”
朵湛问完,只见众人仍是一副不明所以的样子,继续补充道。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没有固定的答案,各位妹妹们可以畅所欲言,不必拘束。”
听完朵湛的话,一些人总算是明白过来了,开始低头冥思苦想,或者四处低声询问,准备着答案。
只有婉玲,脸上尽是一副茫然的样子,既没有低头冥思,也没有左顾右盼,仿佛掉进了自己的世界中。
不知道这个小丫头会怎么回答呢?真是期待呢。
感受到正上方射来的目光,朵湛微微一笑,抬头直视了过去,和太后暗中的眼神交流里,两人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
“贵妃娘娘,我……”一个鹅蛋脸少女按捺不住,率先开口。
“别紧张,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好了。”朵湛安慰道,外加送上一个鼓励的微笑。
“嗯,那民女就说了。”少女似乎鼓起了全身的勇气,才开口说道,“国之君应以民为主,臣为辅,以法制其国,以仁德抚其政,两者相辅以助其定国兴政。君主当绝其私情,远女色,弃酒林,以苍生万民为重。若民女是那个皇帝的妃子,一定竭尽全力,说服皇上以民为重。”
她刚说完,金殿上立刻有许多人,向她投去既羡慕又妒忌的目光。
她也感受到众人的目光,清纯的眼眸里,闪过一丝飞速而逝的得意。
“回答得很好,是个大才女,恐怕连皇朝里的士大夫们,都不一定有你的才情呢。”朵湛满意地笑笑,能够回答到这个水平,实在是超出了自己的预料,原来这些少女不只是花瓶而已,肚子里还是有些墨水的,“你叫什么名字?家里情况如何?”
少女一听朵湛这么问话,知道自己有戏,立刻上前一步跪倒,喜滋滋地回答:“民女姑苏静,爹爹在贵州做郡守。”
“不错,是个身家清白,满腹才情的女子,册为七品美人吧。”朵湛一句话,定了她的品阶。
“是,民女谢过贵妃娘娘。”
姑苏静嘴里这么回答,但是脸上却露出一丝失望和不平的表情,凭什么自己这么有才,也才得到美人而已?
“贵妃娘娘,民女也有话要说……”另外一个大眼睛少女,跃跃欲试地向前一步。
“请便。”朵湛微笑着摆摆手,示意她可以开始了。
“国君不明,则令民生怨道动其根基,国之将亡,亡国之君焉能安坐其位享其福?国君有道则天下升平、国家昌盛、民心安稳、君主才可安坐其位。故……”
过了好久,这个少女才停下来。
一番长篇大论,慷慨激昂,引经论典,好一个才华横溢的演说。
但是似乎贵妃却并不怎么受纳,也只是给了美人的品阶而已。
然后,一个接着一个,大同小异。
直到最后,轮到婉玲。
“婉玲,你是最后一个了。”朵湛笑笑,看着这个仍旧一脸茫然的女孩。
“贵妃娘娘,民女……”婉玲低下头,犹豫了好久,终于就在众人以为她回答不出,就要放弃的时候开口了。
“民女觉得,身为内眷,无论再受皇上宠爱,也不能干涉朝政,朝中之事自由贤臣料理,无论处于何种立场,妃嫔都绝对不能过问社稷之事。”
说完,惴惴不安地抬起头,对上众人惊诧无比的目光。
“太后娘娘,臣妾认为,可以册婉玲为妃。”朵湛缓缓地,却又坚定地开口。
从朵湛嘴里说出来的,惺忪平常的一句话,却像是惊雷一般,打响在众人脑袋上空,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朵湛还有婉玲身上来回扫荡,朵湛暗暗叹气,知道自己注定要成为马蜂窝。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感觉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燃烧了起来,其中大部分都饱含着怨恨和不满。
“这就是贵妃娘娘得出的结论么?”太后已经收起了脸上的惊异,面色平常地问道。
“回母后,是的,这就是妾身选出来的人。”朵湛转过身子,面向太后,“其他方面臣妾不得而知,但是,婉玲是这其中十个人中,最具有扮演好妃子这个角色天赋的人。”
“扮演妃子的角色?天赋?”太后低低地重复着朵湛说过的话,若有所思地考量了一番,终于好像是明白了一样,“国之君应以民为主,臣为辅,以法制其国,以仁德抚其政,两者相辅以助其定国兴政。君主当绝其私情,远女色,弃酒林,以苍生万民为重。君虽为天,却需万民所奉才为君;民虽是地,却乃国之根本。如国君不明,则令民生怨道动其根基,国之将亡,亡国之君焉能安坐其位享其福?国君有道则天下升平、国家昌盛、民心安稳、君主才可安坐其位。故民虽为君之臣子者,实乃君之食禄父母矣,无民则无君。如君弃子民,如弃其父母舍其子女,国无民何谓国。”太后慢悠悠地,却又一次不落地将前两个少女说过的话,又说了一遍。
哇,看不出来,这个老太太记忆力真不赖啊。
居然只是听一遍,就八九不离十地记了下来。
在朵湛心里,太后光荣地从“难对付”宝座的前十上升到前三位。
“哀家听了这番话,不知不觉也被迷惑了,说得头头是道,说得多好。”太后的眼神渐渐变得阴沉了下去,扫视着底下众人,“要不是靠贵妃一番画龙点睛的点评,哀家还真的没想到这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