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中的再设计
再设计,是以新的眼光面对日常生活事物,从日常生活中寻求现代设计的灵感,给日常生活用品赋予全新的生命。 从“RE-DESIGN”这个单词结构中可以看出,其中包含了把人们熟知的、共有的事物进行再认识的意义。总而言之,再设计是在“日用品”中提取价值,用最合适、最自然的方法来重新定义“设计”这一概念。
再设计主要是把生活中已经定型的产品进行重新设计,如我们生活中的锅碗瓢盆,还有箩筐、茶包、睡衣、指甲剪等,以及桌椅板凳等任何日常生活中所经常用到的东西。“再设计”通过颜色、线条、结构、造型上进行打破成规的设计,将这些日用品赋予新的主题、风格与情趣,赋予另样的生活感受。
不仅日用品,抽象艺术的造型在建筑设计中被大量运用,也可以把现代艺术元素融入到服装设计领域之中。“再设计”涉及的产品类型多样,门类庞杂,数量繁多,从而为消费的升级提供了创意动力,为新的制造业提供了充分的内容,也为人们美化生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1.如何实现再设计
“再设计”是对社会有着共同认知的物品进行重新设计,其主要追求在于回到原点,以质朴的目光重新审视我们周围的设计,用最平易近人、易于接受的方式,来探索设计的本质。让我们来看看再设计展中建筑家坂茂再设计的卷筒纸。
坂茂是以把“纸管”当做建筑材料而闻名世界。这次他进行再设计的主题是卫生纸,将卷筒纸中间的芯做成四角形,于是卫生纸便以四角形的方式被卷上去。如果是平常的圆筒状卫生纸,轻轻一拉就可以很顺利地抽出纸张。而抽取坂茂设计的四角形纸管的卫生纸时,会因为折角产生阻力而发出“喀哒”的声音。这个声音就是在提醒使用者要注意节约能源。
此外,四角形的卷筒卫生纸相对于圆形的卷筒卫生纸在排列时会避免产生很大的间隙,在搬运或收藏卫生纸时能一定程度地节省空间。
2. “再设计”体现的重要性和创意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渐渐对高科技产生依恋和狂热崇拜的心理,但是,这其中有多少人会想要知道:我们需要高科技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些什么?
“可持续性设计运动”中“再设计”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社会,设计产品在使用期内的环境成本里大约占了80%的成分。“可持续性设计”与传统的设计相比,在废料减少、能源降低与材料消耗方面提出了相对更高的要求,因此“再设计”就是设计过程本身必须进行重新设计。我们最容易理解最常见、的“再设计”就是废物利用。譬如垃圾分类回收再进行循环使用等。
除了利用废料,变废为宝,“再设计”不是反对高科技,而是反对是奢华和浪费。在“再设计”的观念中,为了人类能够更长久地快乐、舒适地生活下去,高科技不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它的范围涵盖了电器、供水、建筑、装修、照明、运输、交通、种植等众多领域,甚至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处角落。
譬如,在办公楼里,不管是白昼还是黑夜,为了获得足够的照明,我们用足够的日光灯管把整层楼照得亮亮堂堂,再加上传真机、复印机、打印机和其他电器设备,一幢大楼所需的日常用电量非常惊人。如果使用太阳能来达到节省用电的目的,可是在哪儿摆放巨大的光电池就是最关键的问题,这足以让建筑师伤透脑筋。而依照“再设计”理念建造出的办公大楼,可将整座大楼总能耗降低三分之二。
设计中的心理秘密
男女对颜色的不同偏好
一本《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清楚地点明了男人与女人之间的不同。其实,一直以来,人们都在致力于两性差异的研究,除了生理上的不同之外,心理上的差异显得更为突出:男性与女性对同一事件的理解,总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男性与女性的喜好,也可以说是天差地别;男性与女性各自擅长的门类,也有明显的差别……
在诸多的差异中,自然也包括色彩心理学中,男性和女性对于色彩喜好的差异。为了明确两性之间对于不同颜色的喜好,纽卡斯尔大学的神经科学家赫尔伯特率领他的研究小组,针对此做了一项专门的实验:他们选择了208名年龄介于20~26之间的男女进行颜色偏好的调查。研究者让这些男女在暗室中对电脑显示出的1000对不同颜色的矩形进行快速选择,尽可能不假思索地选择,越快越好。
在对研究结果的分析中,赫尔伯特和其同事发现了这样的现象:“女人有一个很明显的模式,对位于黄色和绿色的区域里颜色选择率很低,但在紫色到红色的区域里的颜色选择率很高。……当你把这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的时候,你会得到一个在本质上和这两种颜色很像的蓝红色,有点淡紫色或者是粉色。”因此,女性更喜欢近于淡紫色的粉色,而男性则更喜欢蓝色。赫尔伯特说:“尽管我们期望发现性别差异,但考虑到我们这一测试的简单性,这种性别差异的强烈程度还是让我们吃惊。”
对于这一结论,赫尔伯特在美国《现代生物学》的研究报告里指出,男女之间对颜色的不同偏好,与基因有关,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他在报告中写道:我们推测这个性别差异是由于在劳动分工的进化过程中两性的特殊功能的专业化引起的。“有关解释可能要追溯到人类(进化过程中)的猎人——采集者时代。那时,妇女主要负责采摘果实,需要从绿色植物中辨别出红色成熟的果实,因此对粉红色有天生的敏感。红色的果实和红润的外表看起来比较健康,而且她们会因为采摘到成熟的红色果子而受益。文化可能利用并加强了这种自然的女性偏好。”
对于蓝色深受男性的喜爱,赫尔伯特也作出了相应的解释:“追溯到我们居住在热带稀树草原的日子,我们对清澈的蓝天有着一种自然的偏好,因为它表示好天气。而在大草原的进化时期,人类对好天气的向往就会很自然地发展成为对蓝色的喜好。此外,清澈的蓝色也代表着一个好的水源。”当时作为狩猎者的男性,自然会选择有好水源的地方,作为自己狩猎的主要阵地,以获得更多的猎物,因此,他们会对蓝色有着极深的感情。
除了这些因素外,男女两性对颜色的偏好,还会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如在推崇红色的中国,喜爱红色的人自然就比其他地域的人相对要多。
不同地域的人对颜色的不同偏好
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对色彩有不同的偏好。同样一种颜色在不同地域可能有完全不同的象征意义。多了解一些国家、民族对色彩的喜好与禁忌,对文化交流与经济交流都有重要意义。譬如在商品出口时,如果选择了当地人喜爱的色彩,不仅会增加商品的美感,也会勾起人们的购买热情。
1.北美地区
加拿大的历史背景对色彩的影响较小,人们对色彩没有特殊的喜好或禁忌。有极个别的村镇对色彩有偏好,一般是出于宗教理由。
一般来说,轻快的色彩比灰暗、沉闷的色彩受人欢迎。个性活泼的美国人对轻快的浅颜色更是情有独钟,浅绿色、浅蓝色、浅黄褐色,以及温和的黄色、粉红色、象牙色都是美国人的欣赏色彩。
2.法国
法国不同的地区对颜色有完全不同的偏好。一般来说,法国男人着装时喜爱选择蓝色,女人偏爱浪漫粉嫩的粉红色。可是在法国东部地区却恰恰相反,女人喜欢穿蓝色服装,男人却对粉红色情有独钟。男人都能开诚布公地表达对粉红色的喜爱,法国真不愧为浪漫国度。
3.爱尔兰
在中国文化中,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有各自的象征色彩,古爱尔兰人也有类似的文化。古代爱尔兰人认为,象征东方的色彩是神秘的紫色,象征西方的色彩是稳重的深褐色,象征南方的色彩是轻灵的白色,而象征北方的色彩,他们的看法与中国人不谋而合——是冷峻的黑色。
爱尔兰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欢快民族,艳丽的纯色是当爱尔兰人的最爱。他们最喜欢的颜色是绿色,因为爱尔兰的国花“荷兰紫云英”是漂亮的绿色花卉。
4.瑞士
钟表和巧克力的王国瑞士给人们的印象是典雅、稳重的,带有巧克力香味的浪漫气息也是含蓄内敛的,人们往往会认为传统瑞士文化崇尚暗色或是过渡色。其实不然,瑞士传统的农民艺术,甚至家具、纺织品都有明快的色彩,对纯色的使用大胆奔放。
由于瑞士的国旗由红色和白色组成,所以红与白是瑞士人最喜爱的色调。
瑞士人平时不怎么穿黑色服装,因为在当地,黑色是丧服的颜色,瑞士人只有在葬礼的时候才会穿黑衣服。
5.埃及
埃及人是原色的爱好者,他们往往会把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中的任意三种搭配使用。最流行的搭配方式是红色、蓝色、白色的组合,红色、黄色、蓝色的组合以及蓝色、黄色、黑色的组合。此外,深蓝、浅蓝与白色,深红、浅黄与白色也是人气很高的搭配方式。
埃及老百姓认为蓝色是辟邪的色彩。
6.泰国
现今网络上流行“幸运色”的说法,说每天都有一种色彩能带来好运气,非常有趣。古代泰国人的时尚感不输今人,他们很早就制定了“星期色”,直到今天还在流行:星期一的颜色是黄色,星期二的颜色是粉红色,星期三的颜色是绿色,星期四的颜色是橙色,星期五的颜色是浅蓝色,星期六的颜色是浅紫色,星期天的颜色是红色。
泰国人对过渡色不感冒,喜爱纯色。走在泰国的大街上,无论是行人的着装还是街头广告,都是纯色唱主角,其中红色、白色、蓝色是出现概率最高的色彩。
吸引人的配色法则
我们可以说是活在色彩的包围当中,不知不觉中就会以色彩去感觉,识别各种事物,虽然颜色传递讯息不如语言那么明确,但速度却很快,也同样刺激到人的感官。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色彩搭配的基本原理,从而巧妙地利用各种颜色所代表的“感情”,搭配组合出我们所需要的效果,如光怪陆离的时装秀、斑斓炫目的广告牌,等等。为我们的现实生活服务,达到某种应用上的要求。
1.黑色的配色/印象与心理效果
黑色是暗色,是明度最低的非彩色。黑色如果作为单色,通常会给人一种强、硬、厚重、不吉利、神秘、尖锐、悲哀、压抑等感觉,有时给人一种沉默、庄严、肃穆之感。不过,黑色在作为色彩单独使用时,应适当用亮色加以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