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5300000016

第16章 与罚:触犯法律的成本 (1)

理性犯罪的成本观

从经济学的角度,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理性人,他是否选择犯罪将取决于犯罪成本——收益分析的结果。可以说,犯罪成本过轻,是犯罪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犯罪越来越猖狂的缘由所在。

一般而言,犯罪收益包括精神收益和物质收益,其中精神收益包括出于泄愤、报复、或者变态心理的满足感和愉悦感,物质收益主要包括可以用货币衡量的有形财产。而犯罪成本则因犯罪而受到的惩罚成本和选择犯罪的机会成本,惩罚成本主要是由于刑罚带来的自由、财产、精神上的牺牲,犯罪机会成本主要由不选择犯罪而带来的收益决定。

因此,我们提出一个犯罪成本—收益的公式:

C=(物质收益+精神收益)—(惩罚成本+机会成本)×K

K的值取0或1,当罪行不被发现时为0,反之为1。

当C的值大于0,有可能犯罪,C值越大犯罪的诱惑性和可能性越大。

当C的值小于0,不会犯罪,C的值越小,犯罪的可能性越小。

一个理性的人一般会根据C值(即收益—成本)的大小选择犯罪与否,根据以上的公式,理性人总是力图使自己的犯罪收益最大化和犯罪成本最小化。

举个例子,一个小偷偷了东西被抓获了,他所付出的代价只是在公安局待上两天,证据不足的话还会被放出来。出来后又是条“好汉”重操旧业。如果成功偷盗后,那他下面几天就可以过的潇洒许多了…… 这个就是一个小偷的犯罪代价,也就是犯罪成本。

犯罪既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犯罪成本是商品生产的产物,是经济学中的价值规律在犯罪学中的反映。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只要将犯罪成本提高了,犯罪率就会下降。其实,我国古代就有人深刻认识到犯罪成本的重要性了。在《韩非子》一书中曾有这样一个故事。

战国时期,楚国南部的丽水河中盛产金砂,当时很多人都在偷偷采集。按官方的禁令,捉到偷采金砂的立即在街市上分尸示众,但是偷采金砂的人还是很多。韩非就问其中一采砂人:“如果把天下都给你,可是要把你杀死,你肯吗?”采砂人回答说:“天下最蠢的人也不会答应的。” 韩非又问:“金砂比起天下来差得远呢,同是死罪,为何要冒着被分尸的危险来盗采金砂呢?”答曰:“因为采金砂不一定会被捉到呀!” 韩非感慨于此,于是告诫秦王:立法应如涧谷!万丈深渊之所以令人望而却步,是因为无论是谁,只要往前跨出一步,必将失足于悬崖,因此人人都会依其理性而选择。

虽然刑罚严峻,但偷采金砂之举仍然是一种理性行为:收益很大——淘得金砂,成本和风险也很大——捉到就会被杀死,收益还是大于成本!人做任何事大多会考虑对自己是否有利,如果增加了可能受到有处罚,他就会考虑那么做是否合算。

有位在日本留学的人注意到一个现象:在电车上,很多乘客都把自己的皮夹子放到后面的裤兜里。他略感惊讶的同时,不得不佩服人家的勇气,因为在人挤人的车上,这样容易丢失皮夹子。后来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因为小偷的犯罪成本高。偷东西被抓到会得到非常严厉的惩罚,而安心工作赚的钱比担惊受怕更为划算。其实,不是日本人不想做小偷,是做小偷的“成本”高。

任何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追求犯罪效益最大化的趋向是建立在对其犯罪行为的犯罪成本和收益的充分考虑基础上的。要防范犯罪行为的发生,就要从经济角度去分析犯罪分子犯罪决策的过程,弄清影响其犯罪决策过程的原因,严厉打击各种犯罪。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理性人在犯罪前都会做一番成本分析,“激情犯罪”就不是。“激情犯罪”指犯罪时没有预谋策划过程,而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环境、条件下,瞬息间丧失理智、心理失衡,因一念之差而发生的犯罪。激情犯罪的起因有时甚至简单到就是说了一句气话、要了一根烟、吐了一口痰等等。

制度约束下的最佳选择

18世纪英国政府为了开发新占领的殖民地——澳大利亚,决定将已经判刑的囚犯运往澳大利亚。从英国运送到澳大利亚的船运工作由私人船主承包,政府支付长途运输费用。据英国历史学家查理·巴特森写的《犯人船》记载,1790到1792年间,私人船主运送犯人到澳大利亚的26艘船共4082人,死亡498人,死亡率很高。其中有一艘名为海神号的船,424个犯人死了158个人。英国政府不仅经济上损失巨大,而且在道义上受到社会强烈谴责。

对此,英国政府实施一种新制度以解决问题。政府不再按上船时运送的囚犯人数支付船主费用,而是按下船时实际到达澳大利亚的囚犯人数付费。新制度立竿见影,据《犯人船》记载,1793年,3艘新制度下的船到达澳大利亚后,422名罪犯只有1人死于途中。此后,英国政府对这些制度继续改进,如果罪犯健康良好还给船主发奖金。这样,运往澳大利亚罪犯的死亡率下降到1%左右。

人有天然的趋利动机,且个体的行为差异极大,需要一个规范的制度,一方面避免个体为了趋利而侵犯他人或社会利益,另一方面使差异极大的个体行为在公共领域有一个统一衡量的标准。可以说,一个人的成长途径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制度约束而逐步养成的

合理的制度具有重大作用。首先,制度可以避免人们在生活交往过程中的不可预见行为。所谓不可预见行为,指某个人在经济活动中的一个环节结束以后,不清楚下一步将会发生什么。有了制度以后,下一步该干什么已经清清楚楚。

其次,制度能规避机会主义行为。那些不遵守市场交易规则、一有机会就损人利己的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因为制度的不健全,专门钻空子牟取暴利,这就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行为。

我们理应要坚持用合理的制度管理人、激励人、约束人、考核人,每个人都会在制度的约束下规范自己的行为。

有一位包工头每年年关,都要“消失”一段时间,然后等到除夕夜才出现。他之所以玩“消失”,就是为了逃避农民工讨工资。

但在这年年关,却不见他开车,而是打的。他自己的车子呢?原来卖掉了。一问原因才知道,年关到了,该收的钱没有收进来,而要付的农民工工资却一分不能少,他不得已才典当了车子。

要追究这个中缘由,是因为政府出台了一项制度,只要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包工头,下一年一概不再发包给他们。而这位包工头的主要服务对象就是政府部门组织的多项建设。他思前想后,没辙了,只得卖了车子,先付了农民工工资再说。

包工头本来也不想给农民工发工资,但制度的约束力和威慑力摆在面前,他的最佳选择只有:发放农民工工资。其实,我们行为准则还有许多需要有硬性制度约束。如危害自己和他人健康的公共场所吸烟现象;校园和医院的“大嗓门”现象;公交车上面对病人、老人不让座现象;病危病人来不及交费,医生见死不救现象……硬性的制度是维护社会道德氛围的最好武器,人们会在制度面前做出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一套规章制度只要出台,就应遵守“热炉法则”,既能给人以警示作用,又能使犯规者得到应有的惩戒。如果不讲“法制”只讲“人制”,规章制度的权威性就会受到质疑和贬低。在执行规章制度方面必须从严,这样才能体现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又能使他人引以为戒。

制度不是贴在墙上的一纸空文,而是实事求是的一把尺子。我们应该认识到:制度是基础,是建立软性约束的坚定磐石,位于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贪官为何会贪

对于贪污腐败来说,贪官们在进行贪污时,也会作为一个经济人来权衡成本与收益这两方面。当成本大于收益时,贪官就会放弃腐败;反之,就会助长腐败行为的发生。

低成本、高收益,听起来利润非常大的一项经济活动必然同时伴随高风险。贪污就是这样一种交易活动。贪污的成本非常少,但是由于贪污带来的收益却可以让贪官们一下置办几处豪宅,可谓收益巨大。但是贪污本身是违法国家法律的,贪官在贪污的时候要警惕被国家司法机构查处身败名裂的风险。但与这种风险相比来说,贪污带来的高利润真正成了“贪污的诱饵”。

王得归曾任某县县委书记,2006年,因受贿200多万余元,被市中级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5年。在入狱之前,王得归为自己算了一笔贪污账,结果他很是后悔。因为他的贪污成本竟也是如此巨大。王得归说自己的犯罪行为不仅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害,在社会上产生恶劣的影响,也给自己的家庭和亲人带来沉重的打击和巨大的压力,造成了政治上身败名裂,经济上倾家荡产,精神上严重创伤的悲惨结果。

为能让自己得到宽大处理,王得归彻底坦白交代了他的全部犯罪事实。为了退还赃款,两家的兄弟姐妹倾尽全力为他筹退了150万元。通过财产清算,最后他仅剩85平方米的住房得以避风雨。王得归懊悔自己的行为,想到服刑期间及释放后的生活,想到一家人要全靠妻子每月千元的工资,他悔恨不已。王得归懊悔地说:“假若我不犯罪的话,我还可以工作10年,退休后再活10年,这20年工资、退休金可达65万元。这样看来经济上损失惨重。其实更为悲惨的是对亲人精神上带来的创伤。”

现在虽然各种监督机制更加完善,但却依然摆脱不了权钱交易的怪圈,腐败案件层出不穷,让一些官员不惜自毁前途、沉迷其中。这背后的原因还是由于与贪污收益相比贪污成本太低,所以贪官可以忽略贪污成本。我国的反腐败工作当前急需大幅度地提高腐败的各种成本,使腐败行为高风险、低收益。具此,专家提出具体几点改革建议:

第一点,加大腐败查处力度。这也就是在国家司法层面上对贪污严格监督与管理。如果只要贪污就会被查处,那么官员们就不会有侥幸的心理了。

第二点,要加大经济处罚的力度。经济处罚是腐败成本中很大的一部分,经济收益也是官员实施受贿的最大的动机。如果经济处罚的份额很高,那么就会增大贪污的腐败成本。当贪官一旦核算腐败收益和腐败成本的差额,如果腐败成本足够大,那么他的净收益就会为负,这样他就会放弃贪污。

第三点,建立严密的法网。严密的法网,可以使公职人员在受到非法利益诱惑时三思而后行,不敢轻举妄动,铤而走险。如果极端考虑,查处一例贪污案件,就判处受贿者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估计在这种情况下就不会有官员会为了一时的收益而葬送自己一生的时光或者生命了。

第四点,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加大道德评判力量,形成良性劝导机制。使贪污成为一种人人唾弃的行为。那样对于贪污的官员和其家人来说,贪污所带来的名声威胁和社会不良影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他们的贪污行为。

如何医治贪官的“贪病”?最简单的处方:可用法律进行约束,用完善的制度堵住所有的漏洞,提升这些人的头脑中的犯罪成本预期。

坏人欺凌弱小:犯罪风险最小化

孩童时代,我们认识了各种不同的动物。在我们的脑海里,这些动物之间存在严格的等级,凶猛的动物必然会吃掉比它弱小的动物。比如狮子可以打败豹,但一头经常与豹搏斗的狮子肯定活不长久。因为豹也是很凶猛的动物,狮子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豹杀死。即便每次获胜,也免不了伤痕累累。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狮子不会把豹作为捕食对象,这也是它选择更弱的斑马作为食物的原因。

虽然罪犯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一直在精明地规避风险。理性人都希望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所以,理智的罪犯都会尽量降低自己所承受的风险。据有关调查显示90%以上的暴力犯罪均是针对妇女、儿童、老人等弱小个体的,很少有罪犯专门针对五大三粗的大汉下手。

可见,罪犯也是一个理性的精于计算价值最大化的人,在他权衡犯罪所得大于犯罪预期成本损失时,追求利益的动机就会刺激他实施犯罪。

抢劫一个老太太可能获得300元,抢劫一个青年男士可能获得500元,一个理性的罪犯大多会选择前者。因为很可能跟青年男士动武后抢劫不到钱,反而被抓进警察局。这就是他的犯罪行为的所得小于犯罪的预期成本时的抉择。

同样,近年来生活在国外的华人华侨频频成为犯罪分子们的“猎物”,这跟华人的“弱小”不无关系。

同类推荐
  • 从零开始读懂经济学

    从零开始读懂经济学

    本书是一本通俗的大众经济学读物。它从最基础的概念开始,将经济理论和经济现象相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对经济学做了细致全面的解析。引导每一位读者入门,从此让你面对经济学不再望而生畏。本书包含经济学基础原理、经济学常用术语、市场经济学、市场结构经济学、消费经济学、生产要素经济学、厂商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经济学、金融经济、经济形势11篇内容,包罗万象,是经济学爱好者的首选读本。
  • 狐狸梦

    狐狸梦

    本书虽然是以童话风格所写,但是所阐述的都是经济学关键性的原理,和当代前沿的经济学争论热点问题。这是一个人情脉脉与人欲难填并存的世界,亦是现实社会的翻版。在这个隐喻的动物王国里,作者表达了极其深刻的理性洞察和永不泯灭的童心。
  • 一本书读完经济学名著

    一本书读完经济学名著

    本书精选了50多部堪称世界一流的经济学名著,对于每一部都设置了“华文导读”、“趣味延展”、“理论精读”等栏目,从多个角度对所选取的经典作品进行了详尽的解读。“华文导读”对作者的生平、成就、主要著作等信息做了简单介绍,是读者对所选取的著作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趣味延展”介绍了与名著或作者相关的一些逸闻趣事,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与趣味性,同时又可以开阔读者的视野;“理论精读”部分精粹阐述了名著的理论要点,让读者既不必纠缠于原著晦涩的文字,又能把握名著的理论精髓。想这些流芳百世的经典之作必将给每一位读者以智慧的启迪。
  • 经济学会撒谎

    经济学会撒谎

    本书是一本趣味性经济学读物。通过一些有趣的话题,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经济学,学习经济学,用好经济学。其核心思想仍与经典、传统的经济学思路一贯,但看事物的角度则力求新奇,改变大家对经济学的传统认识,解决一些学习经济学,运用经济学时的观念误区,使经济学能够更好地为我所用。
  • 家庭理财好帮手

    家庭理财好帮手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只有通过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收入,谨慎地投资理财才能走上一条充满希望的致富之路。那么,如何设计自己家庭的致富之路?怎样才能在家庭生活和经济压力等问题中做到平衡呢?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家庭的投资理财的方法和途径呢?本书根据中国家庭的实际情况,详细讲述了家庭理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是我们家庭理财的好帮手。本书根据中国家庭的实际情况,详细讲述了家庭理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让人们从生活中获取智慧,从而使每个家庭在生活和经济收入之间有一个合理的缓冲区,从而保证家庭生活朝着稳定、和睦、健康的方向发展。
热门推荐
  • 第一狂妃:惊世废物斗邪皇

    第一狂妃:惊世废物斗邪皇

    前世被未婚夫伙同姑姑阴谋害死,萧萌再次醒来天地变色万兽惊恐,殊不知她却在死灵法师皮鞭之下点燃仇恨之火。你说你强大就强大了吗?在我萧萌眼里你只是个玩骷髅的戏子而已,骷髅我帮你拆了,祖传宝藏我给你收了,至于你这人就勉强当我坐骑吧。姑娘我不会害羞的……【新坑,各种翻滚求收藏求推荐票求留言,喵,各位大大,路过请收藏哇!】
  • 首席记者

    首席记者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定鼎奇闻

    定鼎奇闻

    小说描写的是明末清初的故事,通过写明朝末年,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但是最终遭遇失败,满清入主中原的故事。文中插入了神魔,具有神话色彩,引人入胜。
  • 总裁前妻

    总裁前妻

    三年前她是代嫁的新娘,三年后他提出离婚,她就想也不想的签字离婚,还他自由离婚后她带走了他一半的身家,却在一夜之间挥霍一空她是个恬不知耻的女人,离婚后与他纠缠不清,藕断丝连,更是将他推进万劫不复,将他初恋情人层层剥皮还觉不够的蛇蝎女人她说:“用你的血葬我的情,你也不亏!”她又说:“谁对谁错早就记不清了,如果恨能让一个人活着,我宁愿被恨着!”“你就这么恨她,就这么容不下她?”面对她的狠毒他发疯了一样朝着她吼,更是给了她终身难忘的一巴掌。她不抵他的力气晕倒在他面前,而他却一动不动的看着,直到别人将她带走。再见他心慌的厉害,不敢相信轮椅上双眼失明的女人就是她,更不敢相信她已经是个怀了孕的女人………
  • 幻界奇缘:极品妖妻

    幻界奇缘:极品妖妻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一场未完成的婚礼,原本打算借以逃婚来羞辱凤明月的绿麟,却在凤明月谜一样香消玉殒后,才得以解除强加在他身上的婚约,恢复以往的闲洒。二十年后,他邂逅一名同样背负着孤独命运的巫女风铃儿,眼看她因受到体内妖怪之血的影响,由飘渺圣洁的巫女沦为至魅祸害人间的女妖,他平静的心因她掀起层层涟漪。然而,前世未完的冤孽,横空出现的妖蝶,真假难辨的身份,三人迷离的情感纠结,究竟谁才是他一直愧对的未婚妻,他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真爱吗,欲知后事如何,请关注《幻界奇缘:极品妖妻》精彩不容错过!人物简介:绿麟,神兽麒麟的化身,幻之国至高无上的台辅大人,生性孤傲闲洒不喜与人接触。风铃儿,幻之国灵力最强的巫女,她飘渺圣洁却满身血腥,天地之大却没有她的容身之所,只因她是被人类和妖魔畏惧的半人半妖,简称‘半妖’。钰姬,迷幻海的主人,妖魔形态的风铃儿,妩媚妖艳的钰姬拥有能魅惑世间所有男人的高超媚术,她本身对风铃儿的人生观就抱有嗤之以鼻的态度,更加不喜欢别人把她和风铃儿相提并论,行事作风只按照自己的喜好,不拘于任何形式的礼节,不过,如果要说有谁能阻止她肆意祸害人界的话,那个人非绿麟莫属,因为他们之间有着很深的牵绊。银月蝶,百年难得一见的稀有蝶妖,利用吸食人血来获得妖力,原本修行不到千年的女妖几乎都没有人类的情感,而她却在吸食过绿麟的血后,唯独对他情有独钟。
  • 银河帝国11:曙光中的机器人

    银河帝国11:曙光中的机器人

    人类蜗居在银河系的一个小角落——太阳系,在围绕太阳旋转的第三颗行星上,生活了十多万年之久。人类在这个小小的行星(他们称之为“地球”)上,建立了两百多个不同的行政区域(他们称之为“国家”),直到地球上诞生了第一个会思考的机器人。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术,开启了恢弘的星际殖民运动;人类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扩张,带着他们永不磨灭的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登上了一个个荒凉的星球,并将银河系卷入漫长的星际战国时代,直至整个银河被统一,一个统治超过2500万个住人行星、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的庞大帝国崛起——银河帝国。
  • 做情绪的主人

    做情绪的主人

    人们最关心的莫过于身体的健康,所以,在相互问候的时候最多的话也都是:“身体可好?”“祝你身体健康!”但是,身体的健康不仅仅受到疾病和外来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还是来自心理的影响。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在情绪上,人体是一个整体,身体的健康与情绪有密切关系。可以这么说: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就保障了心理的健康。是否你在工作中总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是否你在生活中总遇到许许多多不如意的事情?这时,你是否心烦意乱,生气、抱怨、烦恼?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呢?
  • 卿亦无双

    卿亦无双

    ——新书《鬼帝倾世宠:毒手医妃》现代冷血杀手穿越致以灵力为尊者的迦墨大陆,没有灵力却得千万宠爱,唯独两个妹妹处心积虑想将她送入阎罗殿。想得到嫡系小姐的位置。放蛇咬她?不用太客气送你一堆极品王蛇,想下药害她?不好意思,自作自受。太子退婚?你以为我很稀罕你?测试会上大放异彩,黎猫惊世!另有邪王挡道相助,破基筑,三系全修,五系皆有天赋,亮瞎你们的狗眼!谁说她苏黎月是废物?拜天下第一药王为师,囚得修罗神兽,妖孽邪王相伴,纵横天上人间,谁人敢挡?![寻殿粉丝群:103220007]欢迎吐槽勾搭~
  • 三生三世枕上书(下册)

    三生三世枕上书(下册)

    三生三世最令人意外的设定,书写最令人叹服的前世今生:两千年的执念,不过换一场素来无缘。若终归无缘,却为何要让你我今生相见,一眼万年?迷雾重重的梦境中,穿行了谁的影子,湮灭了谁的相思,又掩埋了,谁的今生前世?“沉浮于梦境中的帝姬,你想要的是什么呢?”“毕生所求,不过是在他的眼中,能看到我的影子。”有一句话是情深缘浅,情深是她,缘浅是她和东华。有一个词是福薄,她福薄,所以遇到他,他福薄,所以错过她。“他很好,我和他,没有缘分罢了。”“天命说有缘如何,无缘又如何,本君不曾惧怕过天命,也无须天命施舍。”天命如何定下你我的因缘?一个人的疑惑,一众人的旋涡。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