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9100000039

第39章 健康达人养生秘诀 (2)

有人会解释说,这是因为宋庆龄出生在一个长寿家族。没错,宋庆龄出生于一个长寿家族。父亲宋查里(耀如)、胞妹宋美龄是举世闻名的高寿之人,她88岁的高寿也有长寿基因的基础。但基因组学告诉我们,优越的基因基础是内因,它是根据;而外因是条件,需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优越的先天必须与后天的自觉结合,共同发挥作用,实行“天人合一”,才能达健康长寿的佳境。宋庆龄在文化素质的培育、思想境界的修养和良好养生习惯的加强上又是最好的外因。她的养生之道是高层次的。

1爱心养生

宋庆龄保健组跟随她30多年,与这位伟大的女性朝夕相处,她的高贵情怀、音容笑貌已铭刻在心。他们为宋庆龄的养生之道总结出一个独特的名词“爱心养生”。她“最大的快乐在为人民服务之中”,符合心理学和健康学原理。尤其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提供了身心联系的物质基础之后,人们更加认识到 “养生的核心在于养心”的真谛。

宋庆龄对身边的工作人员特别好,她关心人可说是她永葆青春的奥秘。关心别人、帮助别人,首先实现的是一种充实感。听到被帮助的人走出困境,解决了困难,心里比什么都高兴,也分享着快乐。

她的保健医生都认为:品性高洁、为人慈善,反映了一个人思想境界的高尚和心态的平和,这是长寿之道的根本。愉快豁达的性情对健康至关重要。宋庆龄是一位伟大的女性,是一个特别有爱心的人。她修养非常好,心思也细腻。给保健医生们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

不管是约司机还是约下面的工作人员,她总是提前出来等,会提早5分钟站在门廊下等司机来接,从不让司机花时间等她。

照顾她生活的保姆住院,宋庆龄每天国事那么繁忙,还总是惦记着每天派人给保姆送滋补汤。那么高的地位,却事无巨细都要装在心里,连等司机、看保姆这样的小事情也一丝不苟,可见她多么富有爱心和责任心。而从养生保健角度来看,这些都是健康长寿的“维生素”。

2操心养性

不管年龄多大,都要适当地操操心,不让老人操心是一个误区。宋庆龄善于操心,司机、保姆之事也挂在心上,似乎是费神,其实是精力充沛,更是道德情操的具体表现,还可通过“操心”小事而活跃大脑细胞。我们常常见到富有孝心的儿女这样劝老人:“您老人家辛苦了一辈子,现在就少操点心,享享福吧。”其实,只要是有思想的人,哪能不操心?“少操心”、“别操心”作为一句安慰语是可以的,可在现实生活中你当真什么也不让老人去管,时间一长,他们就会觉得失落,像贾母所说像个“老废物”。长期边缘化,事是不做了,可心里的郁闷会一天天加重。无所事事地“享福”,看起来是好事,其实却可使大脑“生锈”。

绝对“不操心”是不可能的,而“操心”是免不了的,有时更是绝对必要的。宋庆龄操心国家乃至世界大事,也善于关注细节,可归纳为老人家良好的个人素质,更是一种生活智慧、生活艺术,是一种进入了“化境”的修身养性之道。在办好了所操心的事而获得充实感、愉悦感的同时,也体现出“仁爱”的道德高度,也说明大脑功能的健全和精力的充沛。老人们也要学学这种“操心”,“操”到点子上会给自己、给别人都带来快乐。

3修心养颜

照片上的宋庆龄给人的印象是一位既娴雅又显得柔弱的美丽女性。但如果仔细看,人们就能感觉她那种内在的平静、内在的力量。她楚楚动人的容貌中带有一种“沉思”,令人觉得她是一位既有巨大精神力量,又有突出个人魅力的女性。她经历漫漫岁月而不衰——年轻时是美人,年老时依然是美人——是一种美的典范,一种经典的自然美。

她美容的最大秘诀是“宁静”。这种“宁静”是一种内在的平静感,无论生活和社会如何变化,这种“宁静”始终保留在她身上,她因此也一直保持着特有的美。

内在的平静是她保持美丽的源泉。一次,一位好朋友问她:“您最大的美容秘诀是什么?”她告诉朋友:“不为外面的花花世界迷惑,心平气和地面对一切,这样才会有美好的内心世界,这样才会更加美丽。”

可以看出,她的“秘诀”就是使自己始终保持一种内在的平静感。这种平静是她内心的一种反映,它的外在表现是一种爱。这种爱不是狭窄的、自私的,而是博大的、无私的。这种内心的平静来自热爱自己的民族,来自热爱广大百姓。这种平静感胜过一切化妆品,它给容貌增添的不仅仅是美丽,更多的是从内到外的力量。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要保持内在的平静,那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要保持内心平静,就必须寻找能够支撑你的平衡感,这样才能保持内心平静,才能在生活中寻得真正而持久的美。

林语堂——黑暗里添加日月星辰

央视一套大戏《京华烟云》落幕,作者林语堂因为该剧,在沉寂多年以后再次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实际上,他的许多为人处世的言论早已经被学者认为“非常适合现代人的生活”,甚至可以借之解决当代人诸多心灵乃至生命困惑。

今天我们重新解读林语堂,不再是为了学术问题,而是关注生活,学习他的快乐健康之道。2005年11月21日深夜,《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采访了林语堂研究专家王兆胜,王兆胜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副编审,已出版6部林语堂研究专著。采访中,他的观点非常明确:“现在,我们需要林语堂。”

是的,我们真的很需要他,需要他的乐天知命。

半个世纪以前,他就看到了快节奏以及内心的紧张消灭了生命的韵味。他看到,信息时代信息发达,整个生活被大量信息充斥,人已经没有心灵的空间,同时每个人又都向社会中心靠拢。许多人无论在哪儿,心里总有种说不出的不舒服,就是:“心灵干瘪了,心成了机器上的零件,怎么会快乐呢?” 林语堂则推崇人要有意让心灵“边缘化”,既适应这个时代,又在边缘中保持自我,同时更好地看清那个中心。他同时希望人能停下来,让时间静止,这样就能把时间空间化,进而体会生命之宽。

他曾说过这样的话:希望千年后美国文化是这样的:大街上,人们不那么急匆匆,而是放慢脚步,问着一个行人:你的祖母怎样?不坐汽车,而是坐着牛车,穿着拖鞋优哉散步。甚至于着火了,也不急于救火,而先寒暄几句。

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林语堂的文化实践与人生过程,为急功近利的现代文化提供了某种价值参照和超越的途径。这就是顺乎本性、师法自然,以内在心性平衡物质欲望,以敬畏与包容之心替代争斗与征服,做一个人生的智者。他以一颗近乎出世的心做着入世的事,用自己对人生的热情在黑幕上添加日月星辰,从而活出了健康,展示了生命的质感。

1他喜欢在黑暗中添加日月星辰

在不违背天地之道的情况下,成为一个自由而快乐的人。这就好比一台戏,优秀的演员明知其假,却能够比在现实生活中更真实、更自然、更快乐地表达自己、表现自己。人生亦如此,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地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

林语堂就是这样一个圣人,他非常与众不同,有作家说“他是中国20世纪作家中最难书写的一章”。林语堂也有悲剧生命观,包括对死亡的态度,他说:“人的生命就像风中的残烛,稍不小心就被吹灭。”但与其他作家不同的是,他不再进一步深化这种悲剧感,他认为如果那样人会走向分裂和绝望。他在一生中努力做的就是消解悲剧,而他消解的方法对现代人来说意义重大。

他曾说,即使我们的尘世是一个地狱,我们也要把它变成美好的天堂,并强调“人世是唯一的天堂”。他不喜欢黑暗变态的东西,写作也就是写世界的美好,包括一草一木都强调美感。

他主张苦中作乐,他说最佩服这样的人:受了不白之冤,被投进监狱,未来已经没有任何希望,但仍然心地坦然、其乐融融。这种佩服的实质是:如果到了没有道路的时候,那就借此创造新的人生境界。

许多作家都把生命看成是沉重肉身,林语堂则把沉重肉身转为轻灵的舞者,悲剧与沉重被舞蹈化解。他的人生就是风行水上,下面是旋涡急流,风仍逍遥自在。

现在,许多人都在感叹生活的沉重以及内心的挣扎,更有人在心灵的黑色天幕上不断涂抹黑色,而林语堂则在上面添加日月星辰,让人生始终有希望在闪亮。

2他善于从矛盾中创造和谐

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生不完满是常态,而圆满则是非常态,就如同“月圆为少月缺为多”道理是一样的。和很多人一样,林语堂是个俗人,无时不在矛盾的包围中,但他能够从矛盾中创造和谐。比如,他并没有和最爱的人结婚,但他和夫人一生和睦,家庭生活非常美满,他用的方法是:“夫妻不但要互相理解,还要相互奉承,相互引以为荣。”他教育我们说:“我们现代人的毛病是把爱情当饭吃,把婚姻当点心吃,用爱情方式过婚姻,没有不失败的。”他主张“把婚姻当饭吃,把爱情当点心吃”。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他的小说《京华烟云》里,女主人公姚木兰最爱立夫,但出于报恩,也因为她与荪亚相互喜欢,所以嫁给了荪亚。但最终她不是痛苦,而是在内心里找到了和谐,晴天时想荪亚,阴天时念立夫。两个色调在她的情感世界里融合在一起。

同类推荐
  • 秋冬进补好,来年生病少

    秋冬进补好,来年生病少

    有的人先天体质差,身体虚弱、容易生病、手脚冰凉……有的人后天保养不当,形体消瘦、容易疲劳、皮肤干燥……有的人气虚,精神不振、容易出汗、胸闷气喘……有的人肾虚,腰膝酸痛、容易失眠、眩晕耳鸣……不管你是多大年纪、什么身体状况,只要抓住了“秋冬”这个进补的最佳时节,简单进补,就能彻底改善当前的身体状态,来年腰不酸、腿不疼、精神好、生病少!老中医陈惊蛰纵观数千年的中华养生史,将老祖宗经过无数实践总结出来的朴素道理,与自己几十年来宝贵的临床经验融为一体,为现代家庭提供最科学、最全面、最方便的秋冬食疗进补方案。
  • 杨力讲低碳养生

    杨力讲低碳养生

    我们在环境中生活,在生活中追求健康,追求养生之道,没有“低碳”的环境,我们就无法健康地生活。而低碳的环境又取决于我们能否“低碳”地生活,“低碳”地开展养生活动。但有了低碳的环境,不代表我们就能健康了。我们还必须通过一定的养生方式才能实现健康。
  •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中老年病痛一扫光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中老年病痛一扫光

    纯食材配方!速查速用,值得珍藏! 医学博士收集编写的最古老、最齐全、最安全巧治中老年病痛的经典老偏方。 传统经典医药典籍,经过民间千年验证和作者多年医疗实践。 最安全的系列养生书,畅销200万册! 医学博士朱晓平执笔,万千读者盛赞:实用,有效,安全。
  • 养脾食谱

    养脾食谱

    《家庭健康调养食谱丛书》精选了近一千多种家庭健康调养食谱的做法,让你轻松享用色香味美的菜肴。
  • 肠胃病食疗菜谱

    肠胃病食疗菜谱

    《胃肠病食疗菜谱》精选了近百种适合于胃肠病患者的食疗菜谱,你能在短时间内享受到食疗的好处,并且其菜肴色、香、味俱全。《胃肠病食疗菜谱》内容丰富,科学实用,易学易懂,非常适合胃肠病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使用。
热门推荐
  • 异校园秘典危机

    异校园秘典危机

    似真似幻的超能力,疑团重重的阴谋,神奇浩瀚的谜藏典籍,超越《哈利·波特》,中国首座魔法学校,燃起无敌的青春传说。以战为生,以血证力,在刀尖滑过上的生活,不留一丝痕迹。她是谁,她是看到了他的刀,还是看见了他的心?化解不开的心结,可以从任何一句话爆发。他没有想到,有个更大的阴谋还在等着他……
  • 特色杂豆

    特色杂豆

    特粮特经作物主要指具有特殊性状和用途的农作物,种类很多,在我国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是特色农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特粮特经高效种植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各地涌现出了许多新典型、新经验、新技术,值得借鉴和推广。《“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中的“特粮特经作物高效种植技术系列”图书。面向广大农村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包括鲜食玉米、特色甘薯、特色花生、芝麻和向日葵、优质小杂粮(谷子、高粱、荞麦)、特色杂豆、特色大豆、香料和糖料、特色莲藕、特色南瓜、优质马铃薯、优质食用菌等作物的新品种、新技术、新加工方法及产业化开发途径等内容,浅显易懂,实用性强。
  • 田园酒香

    田园酒香

    资深女酒鬼,重生为古代农家童养媳。婆婆凶似虎,公公软如泥,丈夫病怏怏,大姑子……咳,咱就甭提她了成吗?一屋子奇葩守着一间半死不活的酒坊,日子怎么过?林初荷有云:对待婆婆,要像春天般温暖,剩下的事,您就看着办吧!
  • 上司的野蛮未婚妻

    上司的野蛮未婚妻

    大学毕业后失恋的曾呓,在求职过程中,幸运地认识了香艳性感的秘书伊燕。在公司底层打拼无暇顾及美色,但这野蛮又风骚的小秘书硬要往身边贴,这让纯情的曾呓“芳心暗动”。就在他准备不要脸皮地去接受这艳丽的奇遇时,却被告知一个晴天霹雳似的消息:美女伊燕居然是野兽上司的未婚妻!
  • 生理探谜

    生理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
  • 痞子富少的专宠:没爱,我们谈谈钱

    痞子富少的专宠:没爱,我们谈谈钱

    校园三大浪子:欧阳家族的欧阳笑,林氏家族的林子冲,丁氏集团的丁辛一;林子冲喜欢上一个贫困女生简洁,欧阳笑为他探路却沉陷其中,生性倔强林子冲为了爱情而放弃了尊严,为了得到自己喜欢的女孩子的青睐,他甘愿放学后同她在一个杂货店做小工……
  • 胭脂醉

    胭脂醉

    "腻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矫揉造作,厌了六朝金粉的绮丽韶华,南来的风落尽了繁花,唯独绽放在辛酸与痛楚中的那朵奇葩。她,出身卑贱却走进将相帝王家。她,沦落青楼却将旧主恩情牵挂。暮然回首,耳边那一句句的海誓山盟在岁月里崩塌,蹙眉追忆,枕边那一幕幕的温情被时光摧垮。
  • 妃常作恶:毒妃不受宠

    妃常作恶:毒妃不受宠

    终于如愿成为她钟爱之人的王妃;她,她,为爱所伤,浮光幻影中,竟将孪生姐妹推下万丈深渊,被钟爱之人在新婚之夜抛弃,终于深陷迷离之境;她,由爱生恨,层层挣扎中,勾心斗角中,她一步步陷入为她而准备的精心迷局,步步紧逼,为爱所惑,步步成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中华家训1

    中华家训1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公考的那些日子

    公考的那些日子

    比真实更真实的“公考”故事;比现实还现实的“公考”真相!回味小平民跨过“华夏第一考”的喜怒哀乐!品味小草根考取“镶钻金饭碗”的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