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问题时,努力想方法是找到方法的前提。职场中,卓越出众的人必是重视找方法之人。
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相信会有方法解决。记住,方法总比问题多。只有那些能充分调动自己的智慧,懂得思考、求变的人才会渡过种种难关,成为不找借口找方法的一流员工。
卓越者必是重视找方法之人
卓越者,必是重视找方法之人。在他们的世界里,不存在困难这样的字眼,他们相信凡事必有方法去解决,而且能够解决得最完美。事实也一再证明,看似极其困难的事情,只要用心去寻找方法,必定有所突破。
挪威著名剧作家易卡生,年轻时候曾经参加过工人运动。一天,当他正在写一些秘密联络信函时,忽然有一群警察包围了他的住宅。外面的喝叫声、敲门声,让人胆战心惊。眼看警察就要破门而入了,来不及烧掉这些机密文件,怎么办?他心想:警察进来一定会到处搜查机密文件,藏起来不是办法。他强作镇定,想了一下警察会如何做之后,将所有的重要机密文件都一一揉成纸团,丢在桌椅下、纸篓里,并且把无关紧要的文件,藏在了床底下的一个小柜中才打开大门。一开门,警察冲了进来,四处翻箱倒柜,他假装十分惶恐的朝床底下看了几眼。经过训练的警察哪能放过他的眼神,立即朝床下搜寻,得意地拿走了大批无用的文件,也带走了易卜生。自然,一些无用的文件,让易卜生很容易就被无罪释放了。
可见,用心、积极地搜寻方法,会帮助我们战胜困难,解决问题。职场中,重视找方法的员工能够尽快地脱颖而出,成为一个真正卓越的人。
有位年轻商人在纽约市的一个热闹地区租了一家店铺,满怀希望地开始做起保险柜的买卖。
然而开业伊始,生意惨淡。虽然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在他店前走来走去,店里形形色色的保险柜也排得整整齐齐,店中销售人员更是彬彬有礼、周到服务,但是却很少有人光顾。
看着店前川流不息的人群,却没有一人光顾他的店铺,年轻商人不禁心中烦恼。最后他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一个突破困境的好办法。
第二天,他匆匆忙忙前往警察局借来正在被通缉的重大盗窃犯照片,并把照片放大好几倍,然后把它们贴在店铺的玻璃上,照片下面还附上文字说明。
照片贴出来以后,来来往往的行人都被照片吸引,纷纷驻足观看。人们看过逃犯的照片后,产生了一种恐惧的心理,本来不想买保险柜的人,此时也有些犹豫,前思后想还是觉得买一个踏实。因此年轻商人的生意立即有了很大的改观,原本生意冷清的店铺突然变得门庭若市。就这样不费吹灰之力,他的营业额就突飞猛进,连续上涨。以后每月都卖出七八十个左右。
不仅如此,还因为他贴出了逃犯的照片,使警察顺利地缉拿到了案犯。因此,这位年轻商人还荣幸地获得了警察局的表彰奖状,报纸也对此做了大量的报道。他也毫不客气地把表彰奖状连同报纸一并贴在店铺的玻璃窗上,从此,他的生意更加兴旺。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有些事情不是缺少方法,而是缺少找方法的头脑。
工作中,有些问题的确非常棘手,想了许多办法,仍无法解决。于是有人便认为“已是极限”,或是“已经尽力”,再去努力也是白搭。当你真正经过一番努力奋斗后,你就知道所谓“难”,其实只是自己的“心灵桎梏”。只要不断努力,开发的潜能就会越来越大。努力不够,你当然不知道自己的潜能到底有多大。
遇到问题,你是否始终坚定不移地相信会有更好的方法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是否有一种良好的心态。想办法是想到办法的前提。如果让大脑放假,就算是天才,面对问题也会一筹莫展。所以,办法是在想的过程中产生的,它不会凭空而出。
如果我们也想成为卓越的员工,取得人生的辉煌事业,就请行动起来,运用智慧向前进路上的一个个困难挑战吧!
主动找方法才能让你脱颖而出
善于寻找方法去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是一个人取胜的根本,更是一个企业保持旺盛竞争力的保障。企业永远呼唤主动寻找方法、挑战困难的员工,这样的人才是企业的福音。
某年的国际名酒博览会中,第一次展出了中国名酒茅台。那时,茅台酒虽然在中国享有盛名,但在国际上还是一个无名小卒。
展出的名酒都有美丽高级的包装,茅台酒却因为没有好看的包装,而很少有人问津。
展览会就要结束了,经过展示摊位的来宾,却都是看一眼就匆匆地离开,负责展示的人员因为无法向上级交差,个个心急如焚,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一位工作人员灵机一动,“失手”打破了一瓶茅台酒,立刻场内香气四溢,许多来宾闻香而来,没多长时间,摊位上就集聚了大批观众。
展览会结束了,中国酒厂接到大批订单。从此茅台酒在国际上就有了知名度。
这位工作人员的灵感,让我们看到“方法”所能产生的作用和能量。像他这种主动寻找方法的员工,是企业不变的期待,而最高的奖赏也必定属于他。
主动找方法,你可以将问题变成创新的机会、突然的机会、创造奇迹的机会。
绝大部分“拾荒者”一天东奔西跑,也挣不了几个钱,日子久了,他们觉得能填饱肚子就行了。可王洪怀却爱想一些问题,显得不够本分。王洪怀以拾破烂为生。
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收一个易拉罐,才赚几分钱。如果将它熔化了,作为金属材料卖,是否可以多卖些钱呢?
于是,他把一个空罐剪碎,装进自行车的铃盖里,熔化成一块指甲大小的银灰色金属,然后花了600元在市有色金属研究所做了化验。
化验结果出来了,这是一种很贵重的铝镁合金!当时市场上的铝锭价格,每吨在14 000元至18 000元之间,每个空易拉罐重185克,54 000个就是1吨。这样算下来,卖熔化后的材料比直接卖易拉罐要多赚六七倍的钱。于是,他决定回收易拉罐熔炼。
为了多收易拉罐,他把回收价格从每个几分钱提高到每个一角四分,又将回收价格以及指定收购地点印在卡片上,向所有的拾荒人散发。
仅仅半个星期,他就回收了13万个废易拉罐,足足两吨半。
向他提供易拉罐的同行们,卸完货仍然又去拾他们的破烂,而王洪怀则立即办了一个金属再生加工厂。
一年内,加工厂用空易拉罐炼出了240多吨铝锭,三年内,他赚了270万元。
大家眼中的“异类”,由于敢想敢做,积极寻找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使他走上了一条非凡之路。
每个渴望实现自我价值和最大潜能的人,他总会时时开启智慧的大脑,用方法引领成功。
同时报考某导师的研究生的小苏和小米都通过了初试,接下来就是复试了。小苏想,面试时一定要有出色的表现,这样导师就会对自己刮目相看了,于是小苏埋头看书,其余事情便不管不问。而小米则考虑到,复试的结果由导师决定,其中有很大的主观因素,因此和导师的交流是很必要的。于是小米便时常去听导师的课,听课时她总是坐在第一排,让导师发现自己。课后,她便向导师请教一些问题,和导师进行交流。由于她平时就注意了解导师的研究成果和相关作品,对导师的主要学术观点了然于心,因此在交流时不仅能和导师达成默契,而且还能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和观点。几次交流过后,导师便对她有了很深的印象。在征得导师同意后,小米于一个周末去拜访了导师,健谈而开朗的小米很快便博得了导师家属的好感,并与他们建立了融洽的关系。当得知导师8岁的女儿需要课外辅导,而导师又很忙时,小米便主动要求替她进行辅导,导师自然乐不可支。小米经过细心观察,发现年纪较大的导师对电脑和网络的运用不熟练,她便常常借向导师请教学术问题的机会,巧妙地把运用电脑的方法传达给导师,这下更博得了导师的赞许。
复试中,埋头钻研学术的小苏尽管在回答问题时比小米表现得稍微突出一些,可参加复试的人高手如云,导师对她并没有很深的印象,而聪明的小米自然是顺利通过了复试。
从故事中不难发现:想让自己脱颖而出,主动找方法是你的一张必胜王牌。
在日本松下公司,有一段著名的标语:
“如果你有智慧,请你贡献智慧;
如果你没有智慧,请你贡献汗水;
如果你两样都不贡献,请你离开公司。”
不难看出,具有敬业精神并能开启智慧找方法的员工,才是松下公司最受欢迎的员工。他们拥有智慧并乐于奉献智慧,这份智慧必然会给企业创造财富。
职场如战场。善于开动脑筋,主动寻找方法,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秀”出自己、发挥自身的能力,更多地获得晋升加薪的良机,去打赢一场场人生战役。
只要精神不滑坡,方法总比问题多
一位名人说:“在停止尝试的时候,就是你完全失败的时候。”欠缺勇气、自信的人,常常与平凡、庸碌相伴为邻。而大多数成功者敢想敢为,不甘于在问题、困难面前止步。他们一步步坚定地走着,相信只要精神不滑坡,方法总比问题多。
有两个青年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他们都又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吃的,还送旧衣服。
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车还没到,不然真掉进了火坑。
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我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
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互相换了票。原来要去北京的得到了上海的票,去上海的得到了北京的票。
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一个月什么也没干,竟然没有饿着。不仅银行里的纯净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
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挣钱。带路可以赚钱,开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可以赚钱。只要想点办法,再花点力气都可以赚钱。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第二天,他在建筑工地装了十包含有沙子和叶子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向不见泥土而爱花的上海人兜售。当天他在城郊间往返数次,就净赚了几十元钱。一年后,凭着“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拥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
在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了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商店楼面亮丽而招牌较黑,一打听才知道清洁公司只负责洗楼而不洗招牌。他立即抓住这一机会,买了梯子、水桶和抹布,办起一个小型清洁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如今他的公司已有200多个打工仔,业务已由上海发展到杭州、南京等地。
一次,他坐火车去北京考察市场。在北京车站,一个捡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要一只啤酒瓶。一刹那,两人都愣住了,因为几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车票。
这个故事令人深思。困苦、阻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头脑中的“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