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00000047

第047章:衰弱的北方经济

京城,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在街头响起,一家高档酒楼开业了,酒楼当天推出了宫廷御膳,在京城引起了轰动。

很多勋贵、富商,纷纷前往该酒楼消费。

与此同时,典当铺、旅馆、运输队,这些东西在一个月内就出现了好几家,这些商业活动的背后,无一不是大明皇家银行的在进行投资的结果。

大明皇家银行选择与民间商人合股经营,从而涉入这些行业之中。

与大明皇家银行合作开设酒楼的老板,获得了十几道宫廷御膳菜谱,同时用上最好的地段、装修,以及最好的大厨,生意火爆得不行。

典当铺、旅馆算是较为一般的行业,前者盈利实际上比较大,值十两银子的东西抵押给五两白银,还不起钱就把东西卖了,还得起钱就收利息。典当铺相当于是大明皇家银行的一个放贷补充部分,比较容易发放小额抵押贷款。

旅馆利润并不是那么高,但是银行却是向各行各业进行扩张。而且大明皇家银行投资的旅馆,不愁没有生意。就是皇帝组建的这个商业圈内部人员出差办公之类的,都有不少人员流动。

相当于是一个官方招待所,就算不赚钱,自己内部也能用得到。

运输队则合股成立了好几个,这些运输队使用皇家军工厂制造出来的马车,以及自己投资建造船只,负责运输经营。生意也不愁,粮行、官盐,都是需要运输的大宗货物。几个运输队相互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毕竟都是同一个幕后老板,自然不可能形成恶性竞争。

这些产业背后都出现了一个保驾护航的存在——税务局!

这个部门很快成为京城‘臭名昭著’的存在,这个由东厂、锦衣卫联合成立的税收机构,实际上是一个为皇家产业实现垄断经营的打手。

税务局一方面征收进城商税,一方面阻挡其他食盐进入京城,还开始对京城的高档酒楼、典当铺、钱庄、粮行征收营业税、个人所得税。

征税名目一个接着一个,目的只有一个,那就压缩竞争对手的利润空间,一旦这些竞争对手提高价格、收费,那么就将逐渐失去市场。

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税务局并未全面征收商税,而是盯着皇家资本涉及的行业,纯属是打击对手用的,顺便收点银子。

皇家资本所控股的商业活动,也一样交税,但大明皇家银行却有补贴政策,和没有交税是一个样的。

税务局因为锦衣卫很东厂人员相互监督、制约,加上朱由校制定了监督、举报制度,权力还是得到了制约,没有出现捞过界的问题。

皇家资本与税务局,完全就是官商勾结的典范。

并且在京城进行试点运作,迅速积累了足够了的合作经验,官商勾结的活动愈加熟练,各公司和税务局的协调能力正在不断加强。

京城不少商人直接倒了血霉,一个个锦衣卫、东厂特务上门‘勒索’征税,这生意没法做了。

顿时又是一片哀鸿,而市井一时间谣言四起。

皇帝残暴、贪财之名开始在市井中流传,与此同时,李进忠也出名了。李进忠此时是皇帝的重要爪牙,散播谣言的幕后黑手很显然就是东林党,李进忠就是东林党的眼中钉肉中刺,都希望除之而后快。

不久之后,客氏与皇帝有染的传闻也开始四处流传。

尽管王安被朱由校干掉了,一时半会东林党拿皇帝没办法。然而那一小戳东林党人正在积极寻找突破口。

负责服侍皇帝起居的客氏,无疑就是东林党瞄准的突破口。先把客氏从皇帝身边赶走,没有用钱办不了的事情,只要慢慢渗透,总有一天能够渗透到皇帝身边。

这些谣言自然是传入了宫内,面对这样的谣言,朱由校马上明白,这肯定是东林党在背后大肆造谣。

最好的办法,就是不予理会。

“当前最大的问题还是财政,以及稳定北方。”朱由校在宫内仔细思考了一整夜,发现当前的局势,只能以北方为根基。

南方已经成为自治王国了,百姓生活倒也问题不大,毕竟南方一来自然资源丰富,就算是受灾了,吃草根也饿不死。而且南方商品经济极为泛滥,农业不行还能给人做工,总的是饿不死的。南方还有地方福利体系,对破产者有安置方法。所以南方百姓尽管也在贫富差距悬殊的环境下水深火热,但起码日子还能过,朱由校暂时不用太担心南方百姓,北方百姓的处境则已经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了。

北方因为水利年久失修,天灾频发,以及人口不断增长之下,已经处于非常危险的状态了。

“最大的问题,还是北方太穷了,没有南方那么多的产业。导致财富不断向南方流失,以至于无法从南方购买粮食调剂人口增长所带来的问题。以前靠中央税收,倒还是可以调剂一下,不过中央税收流失严重,调剂失衡就出问题了。”朱由校很快就找到了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北方缺乏赚钱的产业,以至于越来越穷。

朱由校当前在北方改革盐政,一旦成功的话,军费自然不成问题。然而问题是,北方很多老百姓没有足够的购买力,一味的征税不是办法,就算是征收盐税,如果不发展产业的话,依旧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大明皇家银行,以及盐税等方面,都是比较虚的产业,并不能成根本上解决北方的经济问题。

说白了,就是要发展实业,然后将商品卖到南方,或者是出口到海外,换到足够的银子,然后再从湖广等产粮区购买粮食。

晒盐当然也是实业,但是南方也有盐业生产。也算是比较虚的一个产业,老百姓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也吃不起官盐。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向南方征收商业税,从而进行一定的财富再分配。

向南方全面征收商业税的话,那就要和东林党彻底撕破脸,朱由校暂时还没这个底气,京营要形成足够强大的战斗力,起码还要一两年的时间。

那么暂时只能先从发展产业方面入手了。

纵观历史就会发现,中国北方的经济发展能力,确实是不如南方,而且是远远不如。唯一有优势的地方,就是重工业。

情况更糟糕的是,明代北方经济本来就差,可在重工业上都不占优势了。毕竟这年头重工业很低级,也就是钢铁行业,南方重工业资源尽管缺乏,但并非没有,在这个阶段很难凸显出北方在重工业发展上的资源优势。南方经济发达,对钢铁需求量更大,而且有出口优势,重工业规模已经远远超过北方。

北方在轻工业、重工业上都处于劣势,紧靠农业进行支撑,在人口不断增长,土地压力疯狂上升,又天灾不断的环境下,经济不失衡才怪呢!

“必须发展重工业!”朱由校打定主意。

网amp;amp;amp;lt;/aamp;amp;amp;gt;amp;amp;amp;lt;aamp;amp;amp;gt;amp;amp;amp;lt;/aamp;amp;amp;gt;

同类推荐
  • 末世空间之执手

    末世空间之执手

    末世来了,丧尸遍地。安晓第一时间觉醒了异能,有空间有系统。安晓本来以为她能跟小说里的玛丽苏女主一样,在末世里称王称霸。不过遗憾地是这一切都是幻想,安晓的空间既没有灵泉也不能种田,甚至连最基本的储存物资都做不到,只有一条臭气熏天臭水沟。至于系统更是一个废柴的污水处理系统。安晓握爪既然一切都靠不住还是抱紧顾准哥哥的大腿才是正经!
  • 末世之魔女重生

    末世之魔女重生

    ,还是重生成一个身娇体弱易推倒的萝莉身上,但她除了有一个强悍牛逼的灵魂之外。萝莉的身体素质很有潜力,作为一个在末世已经成功挣扎了十年的人来说,突然重生到末世初期,耐打耐摔耐砍,冬青表示她恨这种莫名奇妙的“好运”。幸好,萝莉外表虽然很弱,因为她是千万分之一机率的高级进化体质
  • 末世之黄昏

    末世之黄昏

    丧尸爆发,人性泯灭,过往的一切,都已不复存在!兄弟之情,男女之爱,在末日面前,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黄昏已经来临,黎明的曙光,何时才会到来?
  • 未来多子多福

    未来多子多福

    重生十三岁,再去失去意识,睁眼,已是五千年后!这是少女无法理解的时代别惹我,不然我就离开地球!——————还有完结作品《异界翻译官手札》《女尊社会里的现代夫妻生活》有兴趣也去戳一戳哦~~
  • 苍雷的剑姬

    苍雷的剑姬

    这是一部讲述某无聊到闲得蛋疼的创世神试图用手里的各种棋子毁灭自己创造的世界而这个世界中的人类是如何发挥小强精神坚决抗争到底的热血战斗经历的作品——我知道你们肯定都不相信。好吧,这其实是一个关于有着还算不错的战斗天赋的男主角在旁边打着酱油最多辅助两下满脸淡然地观看一只突然出现在他日常生活中实力属于规格外的萌妹子是怎样拯救世界的搞笑故事。最后,这并不是变身文,而是传统意义上的轻小说。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巫女传奇

    巫女传奇

    一个会法术的异族族长,一个为心爱之人走火入魔的痴情皇子。本该毫无交集的两人,却因一个偶然的机会相知相识。“一个满心都是权势的人,想必也不是什么好人。”初见,她瞧不起他,满眼鄙视。“有我在,尽管放手一试。”后来,她满心托付,却不知早已走进他设下的圈套。当最后,是对是错,当真还有那般重要吗?她消失之后,他只感觉……心,仿佛空了。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不可不知的成功方法全集

    不可不知的成功方法全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惊世狂后

    惊世狂后

    女杀手风华被未婚夫和闺蜜谋害,穿越成为郡主,深陷重重杀机,为生存也为复仇,风华斗姨娘斗姐妹,意外发现身怀五灵同修体质,走上修灵道路,且看主角如何筑城敛财战五界。【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曲江歌女

    曲江歌女

    她与书生郑元和真诚相爱。又因为有人曾改用过此名。就是郑元和穷得沦为了打莲花落的街头乞丐,本书原著名为《绣襦记》。李亚仙是唐代人,将其改名为《曲江歌女》。关于它的原著者,甚至被他当太守的父亲郑儋打死后弃之而去的情况下,李亚仙仍然不变心地将他救活并爱之如初;最后,没有定论。今以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中国十大悲喜剧集》编者认定的明代无名氏。这是因为原名费解,是京城长安曲池风景区的著名歌妓。我在改写时,还劝说与激励他发愤攻读,不通俗不响亮,高中了头名状元。我认为《曲江歌女》突出了女主人公身份,并有地名界定,历来众说纷纭,通俗而又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