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费之讼
在古希腊有一个著名的哲学家,叫普罗泰戈拉(他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我们所熟知)。他设馆收徒,教人论辩之术,学生学成后可以帮人打官司。
他收徒的规矩是先收一半学费,等徒弟毕业成为“律师”、打赢第一场官司再付另外一半学费。
普罗泰戈拉收了一个叫欧提勒士的学生。欧提勒士学成毕业后,迟迟不替别人打官司,老师普罗泰戈拉收不到学费。于是普罗泰戈拉想了一个办法,把学生告上了法庭。
普罗泰戈拉想:如果赢了,学生应当付给他剩下的一半学费;如果输了官司,即他的学生打赢了官司,那么根据合同,学生应当付给他一半学费。因此,无论我赢还是输,我都应当得到剩下的那一半学费。
他的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学生想:如果我输了官司,根据合同,我就不当付学费;如果我赢了官司,对方的要求也就不合理,没有理由让付学费。因此无论我赢还是输,我都不应当付这个学费。
而一场官司不可能两个人都赢。他们谁的说法有道理?这就是著名的“半费之讼”。如果你是法官,对这场官司如何判决?
理性的决策要靠逻辑,理性思考也不例外,悖论存在于逻辑领域里,主要是挑战人类思考的协调一致性。
如果两个论述互相矛盾,就不会同时为真,就像掷一枚铜板,不会同时出现正面,又出现反面。
《堂吉诃德》里描写了一个国家,它有一条奇怪的法律:每个异乡人到此都要回答一个问题:你来做什么?你答对了,一切好说;你答错了,就要被绞死。(当然,对错是由人家说了算的。)
一个人回答:“我来是为了被绞死。”
士兵懵了:如果绞死他,他就对了,不该死;可是放了呢?他又错了,该死。怎么办?
到了国王那里,他也想了好久,说:“无论怎么做都不对,还是我法外开恩,放了他吧。”
所谓逻辑的内部一致性,就是指不论用什么方法,都无法证明两个叙述处于绝对对立的情况。如果想长智慧,解决自己明显的内部不一致是不二法门。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协助发现了量子力学的理论,但又自觉不完善,故在中年花了很长的时间想找个悖论以证明其不具一致性。
爱因斯坦失败了,量子力学到今天仍然存在,但当时的悖论确实吸引许多物理界的精英投入研究。至今部分问题仍困扰着科学家们,而那些宣称不感困惑的绝非专家。
悖论存在于逻辑领域里,主要是挑战人类思考的协调一致性。
二、鳄鱼和小孩
鳄鱼抓住了一个小孩,对他说:“我会不会吃掉你?你要答对了,我就放了你;答错了,就吃了你。”
小孩想了想,说:“你会吃掉我。”
鳄鱼懵了,想自己该怎么办呢?“我要是吃了你,你就说对了,我不该吃你;我要是不吃你,你又说错了,我该吃了你……我晕!”
小孩乘机跑了,鳄鱼十分沮丧:妈的,他要说我会放了他就好了。
逻辑是一切演绎推理的基础。也许最有趣的就是像福尔摩斯那样通过严密的推理,发现事情的真相。
然而,有时你会发现,正是你似乎无懈可击的推理和论证把你送进了死胡同。到底什么错了?是你的推理过程出了问题,还是逻辑本身隐伏着某种致命的缺陷?
罗素不但是哲学家,也是一位数学家,曾经提出理发师悖论,他大意是:某城里有一个理发师,他只给不肯自己刮脸的人刮脸,那么,他给不给自己刮脸呢?
我们不得不承认逻辑是有用的,也是有趣的,但这并不能保证它时时刻刻都能让你放心。
逻辑思考能力是我们必须要具备的。可是逻辑就像牛仔手里的套索,弄不好也会把自己套住。
有个很有趣、很简单的概念——悖论(也被译为“吊诡”),简单说就是自相矛盾的说法。即如果承认这个说法正确,就能推出这个说法不正确;反之,如果承认这个说法不正确,却又能推出这个说法正确。
我们不得不承认逻辑是有用的,也是有趣的,但这并不能保证它时时刻刻都能让你放心。
三、圣彼得堡悖论
法国数学家伯努利于1738年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与庄家玩一个掷硬币游戏,硬币没有做过手脚,若第一次出现反面,你就得0元,游戏终止;若第一次掷出正面,你得2元,你继续掷硬币;若第二次掷出正面,庄家给你2×2=4元,游戏继续,若掷出反面,游戏终止;若第三次掷出正面,庄家给你2×2×2=8元,掷出反面,游戏终止……
你进行这个游戏的期望值是多少呢?
第一次出现正面的可能性为1/2,即得2元的可能性为1/2;得4元的可能性为多少?得4元的条件是:第一次和第二次均出现正面,即得4元的可能性为1/4;获得8元的可能性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均投掷出正面,即获得8元的可能性为1/8……这样,进行这样一个游戏的期望收益为无穷大,这样的说明意味着,无论赌徒付给庄家多少,这样的赌博对赌徒都是有利的,因为赌徒付给庄家是一个有限的数字,以一个有限大的付出去博无穷的收益是合算的。这可能吗?
这违背直觉,它构成一个悖论。你的思维也陷入了混乱了吧?逻辑在这里陷入了两难境地。
你可能要争辩:事实上,没有鳄鱼肯跟你讲道理,没有一个国家会通过这么古怪的法律,也不会有一个针对理发师的如此严格的规定……这些都是编造出来的。
你是对的。在现实中,我们的确不大可能被这些难题困扰。但是对悖论的研究不是没有意义的,更不是所谓“吃饱了撑的”。
悖论不仅存在于现实中,也存在于我们对现实的认识和表述中,这两者不可能分开。如果没有人类,世界仍然存在,但是却没有意义,意义正是人类认识的结果。
没有人可以离开惯常的知识结构,只要他活着,就必须找几条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方法,而他自己,也就被这些原则和方法规定起来。
四、80楼终于到了
有一对兄弟,他们家住在80层楼上。
有一天他们外出旅行回家发现,大楼停电了!
虽然他们背着大包的行李,但看来没有什么别的选择,于是哥哥对弟弟说:“我们就爬楼梯上去!”
于是,他们背着两大包行李开始爬楼梯。
爬到20楼的时候他们开始累了,哥哥说:“包太重了,不如这样吧,我们把包放在这里,等来电后坐电梯来拿。”
于是,他们把行李放在了20楼,轻松多了,继续向上爬。
他们有说有笑地往上爬,但是好景不长,到了40楼,两人实在累了。想到还只爬了一半,两人开始互相埋怨,指责对方不注意大楼的停电公告,才会落得如此下场。
他们边吵边爬,就这样一路爬到了60楼。到了60楼,他们累得连吵架的力气也没有了。弟弟对哥哥说:“我们不要吵了,爬完它吧。”
于是他们默默地继续爬楼,终于80楼到了!兴奋地来到家门口,兄弟俩才发现他们的钥匙留在了20楼的包里了……
其实这个故事就是讽喻了我们的人生:
20岁之前,我们活在家人、老师的期望之下,背负着很多的压力、包袱,自己也不够成熟、能力不足,因此难免步履不稳。
20岁之后,离开了众人的压力,卸下了包袱,开始全力以赴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就这样愉快地过了20年。
可是到了40岁,发现青春已逝,不免产生许多的遗憾和追悔,于是开始遗憾这个、惋惜那个、抱怨这个、嫉恨那个……就这样在抱怨中度过了20年。
到了60岁,发现人生已所剩不多,于是告诉自己不要再抱怨了,就珍惜剩下的日子吧!于是默默地走完了自己的余年。
到了生命的尽头,才想起自己好像有什么事情没有完成。原来,我们所有的梦想都留在了20岁的青春岁月,还没有来得及完成。
这样的人生,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却又是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这就是现实中的二律悖论。
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取对于我们最为重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