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连很少过问生意的母亲和妻子都出面干涉。可是威尔逊却认为,美国经济会很快繁荣起来,城市人口会越来越多,市区也将会不断扩大,他买下的这块地皮一定会成为“黄金宝地”。
事实正如威尔逊所料,三年之后,城市人口剧增,市区迅速发展,马路一直修到了威尔逊那块地的边上。人们这才突然发现,这里的风景实在迷人,宽阔的密西西比河从它旁边蜿蜒而过,大河两岸,杨柳成荫,是人们消夏避暑的地方。于是,这块地皮身价倍增。许多商人都争相出高价购买。但威尔逊并不急于出手,真是叫人捉摸不透。
原来,威尔逊决定自己筹措资金开旅店。不久,威尔逊便盖了一座汽车旅馆,取名为“假日客栈”。假日客栈由于地理位置好、舒适方便,开业后,游客盈门,生意兴隆。从那以后,威尔逊的假日客栈便像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美国与世界其他地方,这位高瞻远瞩的“风水先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威尔逊自己何尝不知道这块地皮的身价,不过他看得更高、更远:此地风景宜人,必将招来越来越多的游客,如果自己在这里开个旅店,岂不比卖地皮更赚钱?一个成功的商人他绝不会轻易做出一项决策。在商品经济时代,能登高望远,对形势的发展有一定的预见性,在商业活动中才能占尽先机,获得的实惠便可以先人百步、千步。一个成功的商人不死咬着一个目标不放,因为他看得到更高更远的目标。真正的富人会审时度势地调整目标。
郑裕彤,香港超级富豪,身价30亿美元,他的头衔众多——“珠宝之王”、“地产大亨”、“电信巨头”。他最开始因为珠宝发家,后来又在不同领域令世人瞩目。
郑裕彤自小家境贫寒,为谋生计,早早开始打工。通过父亲的关系进入一家珠宝店当学徒,从最基层做起,扫地、洗厕所,空余时间才在店面学习。郑裕彤聪明伶俐,善于察言观色,每件事都做得妥妥当当,深得老板喜爱。
1946年,郑裕彤被派到香港开分店,选拔了一批精明能干的人,金店的生意非常火暴。50年代中期,郑裕彤掌管了金铺的全部账目,独立负责黄金交易。郑裕彤从此由打工仔变成老板,开始了自己辉煌的创富路。
据媒体报道:当时香港的金铺数不胜数,竞争十分激烈。为了在竞争中取胜,郑裕彤首创推出四条九(即含金量99.99%)金,刚开始所有亏损,但过了两年郑裕彤的金饰遭到各家抢购。四条九金的成功,为郑裕彤带来了极大利润。为了扩大规模,他在1960年将珠宝行改成周大福有限公司,以后的发展顺风顺水。
在珠宝业的成功,郑裕彤成为香港实业界的知名人物。但他没有就此知足,不久又把目标转移到了房地产业。
他先于1952年在跑马场建造蓝扩别墅又在铜锣湾建造香港大厦;60年代中期,很多港商兜售楼盘的时候,他却大胆买进,因此大赚一笔;1982年,斥资1.3亿的豪华建筑新世界中心竣工,随着房价的上涨,其中的一块地皮甚至价值10亿港币;之后,他又策划建造碧瑶湾高级住宅区:占地80万平方英尺,大小楼宇50幢,内有儿童游乐场、游泳池、网球场等场所,成为香港富人争相购买的住宅。
之后,郑裕彤又将目光投向电视行业。1989年他与人合资购买亚洲电视大部分股权,成为该集团最大股东之一。
新一代的思想,旧一代的转变,你不能永远将产品停留在某一个阶段。郑裕彤的成功与他看得更高更远,不停地更换目标有着巨大关系。最开始的珠宝行业没有让他满足,一把金子显然填不满他的口袋,房地产、电视、酒店,郑裕彤眼里没有固定的赚钱焦点,哪里有钱赚哪里就是焦点。商场厚黑学认为,登高望远,不去固守一个目标,事事你都能够领先一步,在对手之前加以压制,始终牢牢控制住有利的局面,就必然能带来辉煌的胜利。
提炼信息,决策千里之外
卡耐基说,及时掌握社会经济政治热点,也是启发思路、运用情报的大内容。今日的世界,信息成河,情报如雪片。情报之间有很强的连锁性,有时甚至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创造商机的竞争中,尤其应注意情报信息的相互利用和连锁反应。信息连锁性实际上也就是产品系列开发的雏形和引发点。
美国雪佛隆公司是家专门生产饮料的企业。在产品打入亚利桑那州上市之前,该公司先委托亚利桑那大学人类学教授威廉·雷兹对该市的饮料市场进行研究。
一年之后,威廉·雷兹教授指着一大堆垃圾,按照垃圾原产品的分类、名称、重量、数量、包装,对雪佛隆公司的老板说:“垃圾袋绝不会说谎和弄虚作假,什么样的人丢什么样的垃圾,查看人们所丢弃的垃圾,是一种最有效的营销研究方法。”他通过对土珊市的垃圾进行研究,获得了有关当地食品消费情况的信息,为雪佛隆公司做了这样的分析:
1.劳动者阶层所喝的进口啤酒比收入高的阶层多。
2.中等阶层人士比其他阶层消费的食物更多,因为夫妻双方都要上班,而且太忙了,以致没有时间处理剩余的食物。依照垃圾的分类重量计算,所消费的食物中,有15%是还可以吃的。
3.通过对垃圾内容的分析,了解到人们消费各种食物的情况,得知减肥清凉饮料与压榨的橘子汁属高收入人士的消费品。
雷佛隆公司老板把这份报告当做教科书,并且依据威廉·雷兹教授的调查结果制定饮料的产销战略。最后的结果是威廉·雷兹教授成为雪佛隆公司的英雄,雪佛隆公司成了利润的英雄。
商场厚黑学认为,变化是不可避免的,你不能恐惧变化,而是有应对变化的策略。密切关注信息,就有适应市场各种“突如其来的变故”的能力;成功掌握市场的各种经济信息,就可窥见社会的变化,依循正确信息的方向前进。
一般说来,经济信息有两种,一种是特殊信息,另一种是普通信息。特殊信息是指那些尚未公开流行,极少有人知道的,即“内部信息”。这种信息,为少数人掌握,如能捷足先登,其价值是无可估量的。但是,这种信息不易得到。另外一种是普通信息,是“众人皆知”的信息。这种现成的信息,很容易得到,但需要加以分析,才能得到对自己有用的情报。普通信息人人都有,能否把它变成财富,还要你善于提炼信息,从中获取商机。
在皖、苏、鲁、豫四省交界的黄河故道,有一家400多人的小厂——安徽省某县化工厂。2002年7月底,这个厂还积压着价值140万元的产品,亏损14万元,每月要付银行利息万余元,几乎被迫倒闭。
2002年8月,新厂长孙克走马上任,到2003年11月底,存货出清,扭亏转盈,净利32.5万元。人们称孙克是一位“人小胆大”的“信息厂长”。孙克也感慨地说:“这一年多,我吃过信息不通的苦,又尝到信息畅通的甜,可谓甘苦备尝,苦尽甘来。”
此县化工厂自1993年建厂后,一直生产丁醇、丙酮等化工原料,到2001年底都十分畅销。2002年上半年市场行情起了变化,孙克并不知道,和许多“生产型”厂长一样,埋头抓生产,能耗大幅度下降,班产、日产、月产都创本厂历史纪录。
可是,生产上去了,产品却滞销了,库存积压严重。于是,他立即挑选精干人员,成立情报信息股,带队出去走访用户。走访后才得知,因为有关部门进口了一大批同类产品,本厂拳头产品丁醇、丙酮一年内行情不会好转。他们又得知,食用酒精在东北市场畅销。孙克决定立即停产丁醇、丙酮,迅速转产食用酒精。不到1个月,转产试车成功,投入批量生产,短时间内获利20万元,工厂这才“柳暗花明”。
孙克建立的情报信息股,下属信息筛选组、对外联络组和新产品试验车间,近50名员工,“触角”伸向四面八方。另有7名销售员兼职收集情报信息,每次出差归来都要写出书面报告。信息股一建立,就订了100多份科技经济信息报刊,由信息筛选组按新产品成果、市场行情等分门别类地加以剪辑筛选。
孙克在办公室里备有《经济参考》、《技术市场》、《化工商情》等6种报刊供随时查阅,每天下午还翻阅信息剪辑,博采广闻。当他看到某科技报上刊出一则很有前途的化工产品试制成功的消息后,当晚就派人乘车去湖南洽谈技术转让。不到半个月,全套技术资料到手,仅投资1000多元,就试产成功。
面对我国食品工业迅速发展的势头,高效食品防腐剂山梨酸对化工企业很有吸引力,不少厂家都在千方百计引进这项新产品。孙克从对外联络组得知,安徽某师范学院研制的山梨酸小试成功,马上赶去洽谈。几经周折,迅速转让到本厂试驻车间试产,抢在许多厂家之前投放市场,用户纷至沓来,争相要货,仅长沙一家工厂就一次订货600公斤,价值6万元。 之后,孙克又决定增订报刊200多份,他说在获得信息上花点小钱可以获得大效益。他们还广交朋友,聘请10多位专家、教授当顾问,与清华大学等6所大学科研单位签订联合开发新产品和技术咨询的长期协议,并在上海等地设立情报站,每天定时向工厂传递最新最快的消息。
孙克搞信息的兴趣越来越浓,他每天上午用1小时左右看往来账目,了解本厂的销售信息;下午就到情报信息股,研究分类信息和新产品试制情况;晚上还要翻翻“信息大全”。 有次,他通过查账本发现和得到了人才。当丙酮销路不畅时,他去查账本时发现天津一家厂子以每吨高出近千元的价格购买本厂丙酮,深感不解。他随即前去明察暗访,原来有位“科技流浪汉”在此帮助生产橡胶防老剂RD,主要原料正是他们化工厂的丙酮。这是一个极有前途的产品,他同这个厂协商,付给一笔技术转让费,招聘来了这位“科技流浪汉”,并立即投资试产橡胶防老剂RD。结果不到2个月试产成功,通过省里鉴定。到2003年年底生产150多吨,盈利200多万元。
孙克从信息中重聘得人才,对搞信息的人才也发挥其所长,重用重奖。他大胆启用有高文化、懂技术、有才干,但受过处分长期无人敢用的某技术员,提拔他当了新产品试验车间主任。
一年来,这位新主任不辞辛苦,利用在各大学和科研单位的老师和同学关系,为工厂收集了30多条有价值的信息。其中山梨酸等3条信息引进的新产品已试产成功,产品畅销全国。2003年10月,孙克召开全厂大会,奖给这位主任一套房子,并晋升1级工资,对其他提供信息有功的9人也晋升1级工资。
孙克重视信息,一年之间就使工厂扭亏转盈,工厂也从生产型转为经营型,从封闭式转为开放式,可真是“厂长不出门,信息八方来,网络遍全国,决策千里外”。
在商界流行一句俗话说:“人生八十,企业三十”。一般的中小企业能存在三十年就是不容易的了,企业时时都站在成功和失败的边缘。企业要有效地捕捉、选择和利用机遇必须具有超前意识,否则,机会就会从你眼底溜走,企业在转变中如果事先没有准备往往措手不及,后果严重。但是,企业机遇往往在环境改变中出现,只有善于在转变环境当中提取情报,提炼信息,才能屡屡得胜、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