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000000023

第23章 书本定式—只会读书的穷秀才 (1)

好的著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但正如陆游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也正如孟子给我们的教诲“尽信书不如无书”。所以我们不要读死书,也不要被专业知识所局限,敢于跳出书本,边读边思,边学边用,这才是用书本知识提升创新力的良方。

纸上得来终觉浅

书本知识对人类所起的积极作用是巨大的。因为书本是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是千百年来人类经验和体悟的智慧结局,是人类有历以来共同创造的知识财富。因为有了书本,前一代人得以很方便地把自己的观念、知识和价值体系传递给下一代人,使后人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再提高,而不必事事从零开始。因为有了书本,我们可以在片页之间向全世界古往今来的伟人和智者求教和展开思想交流,学习他们的智慧,丰富自己的学识,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人生。

所以,我们通常情况下做到“读书破万卷”,就能“做事如有神”。

1791年深秋,拿破仑进军荷兰。荷兰军队打开运河,法军统帅皮舍格柳率领的大军被洪水阻拦,无法前进。就在皮舍格柳无奈之下准备撤军时,他看到树上蜘蛛正在大量吐丝结网,于是马上下令停止撤退,准备进攻。不久,寒潮即到,一夜之间江水冰封,法军冲过瓦尔河,一举占领了要塞乌得勒支城。

我们想一想,假如皮舍格柳没有丰富的气象知识,他可以根据蜘蛛吐丝结网,作出气候将变冷,江河将冰封的判断吗?那显然是不可能的,可见书本知识给人类带来无穷的智慧。

但是,书本知识也和任何事物一样也会有弱点,会有滞后性,即知识也会过时。书本反映的是过去的理想化的状态,与客观现实之间往往存在一段差距,所以,光靠课本获取知识而没有进行实践,那你获得的东西将会是很肤浅的。

在赤道,一位小学老师努力地给他的学生说明“雪”的形态,但不管他怎么说,学生也不能明白。

老师说:雪是纯白的东西。

学生以为:雪像盐一样。

老师说:雪是冷的东西。

学生猜测:雪是像冰激凌一样。

老师说:雪是粗粗的东西。

学生就描述说:雪是像沙子一样。

老师始终不能告诉孩子雪是什么。

最后,他考试的时候,出了“雪”的题目,结果有几个学生回答:“雪是淡色的、味道又冷又咸的沙。”

老师说不清什么是雪,大自然奥妙无穷,又有谁说得清呢?我们学到的知识都是别人刻写在书上的,我们没有见过没有亲身经历过,又怎能深刻体会到所学东西的真正含义呢?

因此,书读得再多,也不能证明我们就学到了知识,掌握了知识,就像赤道上的孩子如果没见到雪,仅凭书本上的描述永远无法想象出雪的样子来。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在《冬夜读书示子》中对他的儿子进行劝勉道:

古人学问无遣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如果你不以得来纸上的东西为满足,那么你就应把书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这样不但可免于浮躁,还可在运用之中获得更多更丰富的知识。

很久以前,有一位学子不远千里四处访师求学,为的是学到真才实学,可让他感到苦恼的是,他学到的知识越多,却越觉得自己无知和浅薄。

一次,学子遇一高僧,便向他求教。高僧听了学子的诉说后,静静地想了一下,然后慢慢地问道:“你求学的目的是为了求知识还是求智慧?”

学子大悟。

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我们真正把知识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才能把“求知识”变为“得智慧”。

不要读死书

有些人总是以为自己读的书很多,掌握的知识很多,所以,什么事都不放在眼里。但是事实上这种人虽学却不思,经常死搬教条。所以,这种人读书是只能走进去,不能走出来。把书本知识奉为一成不变,可以原书照搬的教条,这种读死书的人最终将会一事无成。

“读死书,死读书”是一种很失败的学习方法,这种人“学而不思”,拼命往脑袋里塞东西,却不会用大脑去消化和吸收。

顾炎武用“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来表达自己的主张。

朱熹也曾提出“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读书要注重边读边思考,要注重理解和感悟,不要死背教条,与思想脱离。

读死书,死读书,学习但不思考,这种人不但为书所累,而且往往成为书的奴隶。

有位年轻人想学禅,找到一位著名的禅师。禅师开导他很长时间,年轻人还是找不到入门的路径。于是,禅师端起茶壶,朝年轻人面前的碗里倒茶。茶碗已经斟满,禅师还在不住地倒。年轻人终于忍不住,提醒说:“师父,别倒了!茶杯已经装不下了。”

禅师这才停住手,慢悠悠地说:

“是啊,装不下了。你也是这样,要想学到禅的奥妙,就必须把头脑腾出空来,把充塞其中的幻象和杂念清除出去。”

听了此言,年轻人当下大悟。

从读书经历来说,大约总要经过几个阶段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初读书时,常常认为书中说的就是真理,对书本敬佩得五体投地。但从来不去思考,书中说的就一定对吗?与现实还吻合吗?不去质疑,不去消化,不去应用,脑袋就像填塞书的容器,读死书最终为书所累。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后,人们对爱因斯坦的智力很感兴趣,有人拿当时十分流行的“科学知识测验”中的一些题目来考他:

“您记得声音的速度是多少吗?”

“你是如何拥有渊博知识的?”

“你是把所有东西都记在笔记本上并且随身携带吗?”

爱因斯坦回答说:“我从来不携带笔记本,我常常使自己的头脑轻松,把全部精力集中到我所要研究的问题上。至于你问的声音的速度是多少,我必须查一下资料才能回答,因为我从不记在资料上能查到的东西。我在上学时,就对那种要学生死记公式、人名、事件的教育十分不满,其实要想知道这些东西,在书本上很容易就能翻到,根本用不着上什么大学,人们解决问题依靠的是大脑的思维能力和智慧,而不是照搬书本。”

爱因斯坦之所以能提出那么多新理论,这和他的读书方法不无关系。他不读死书,他不浪费时间去死记硬背那些不值得记忆的东西;他善于放弃和清空死知识,使自己头脑始终保持一种轻松良好的状态;他边读书边思考,不受书本定式的束缚。所以,他能够取得他人难以企及的成就。

读死书,盲目地崇拜书中之言,把书上所述奉为教条、视为宗旨,不结合现实进行思考,其结果就是死读书,成为一个地道的书呆子。现实不需要这种读书的机器,这种人只能被社会淘汰。我们读书要边读边思,对书分析批判地读,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有所进步、有所创新。

尽信书不如无书

中世纪时,《圣经》在西方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

按照《圣经》上的说法,太阳是圣洁无瑕的,绝不会有“黑子”。

有一次,一位教士借助望远镜看到了太阳黑子,这位教士自言自语道:

“幸亏《圣经》上已有定论,不然的话,我几乎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目前为止,读书仍然是获得知识的最佳方法之一。但是,我们不应该被书绑住,不能淹没在书本知识的海洋里而浮不上来。否则,还不如别读书的好。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尽信书不如无书”。

过于信奉《圣经》,竟导致教士否定了自己的亲眼所见。书本定式会遮住人们的视线,使人们看不到新的方向。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肯定见过不少的“饱学之士”,他们天文地理、三教九流,无所不知,是一部活的“百科全书”。但是,他们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只会给人们落下笑话。

有一个笑话讽刺那些尽信书的人:

有一个喜欢算命的人,不论做什么事都要翻他那本破旧不堪的《算命测字》书来算一算。有一天,他想出门,刚跨出门槛一只脚,突然想起自己出门前还未看书呢。就只好一只脚站在门外,一只脚站在门里,声嘶力竭地喊他的儿子,把书给他拿过来。儿子拿过书,他就匆匆忙忙地翻起来,这一翻不要紧,书上明明写着,出门不宜,尽量少动。他对儿子说:儿啊,今天爹就在这儿站一天吧,你把吃的给爹拿过来,爹不挪步了。儿子转身去给他拿吃的。这时,房顶突然间塌了下来,一下子把他压在地上。他儿子急忙跑过去想把他弄出来,那时他已经被压得脸色发紫,但还是坚持让儿子看看书上怎么写的。儿子看了书告诉他说:“书上写着,不宜动土。”他摇摇头说:“唉,好倒霉啊,今天我就在土里活一天吧!你去把碗给我端在鼻子底下,我想喝水、吃饭你就喂我。但千万别动压在我身上的土,我怕动了会对咱家不利。”

看过这个笑话,你也许觉得可笑之极。生活中那些对书本知识生搬硬套,不懂活学活用的人,也无异于这个笑话里的“书呆子”。

与其拿寒窗苦读,所学来的知识约束自己、禁锢自己,还不如不读的好。

同类推荐
  • 一招搞定:顶尖社交方案

    一招搞定:顶尖社交方案

    本书内容包括纵横世界说搞定、经世致用的本领、一流搞定方案、如何搞定有权势的人、如何搞定有钱人、如何搞定名人、如何搞定你的老板、搞定方案等。
  • 小故事大道理全书

    小故事大道理全书

    经典小故事,人生大道理。做人做事的学问,修身养性的智慧,听1小时的大道理,不如看1分钟的小故事。也许一次回眸,就诠释了生命的决绝与伟大;也许一个微笑,就证明了感动与真诚的存在;也许一抹阳光,就彰显着生活与自由的精彩。“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那些博大精深的内涵往往孕育在最简单、最常见的事物中。真正有智慧的人能从小细节中看到大景观。从小事件上总结出真智董,从小故事里悟出深道理。
  • 技高一筹(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技高一筹(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技高一筹》用脍炙人口的智慧小故事来教育青少年,不仅简单实用,而且效果可喜。通过此书希望让孩子们从生动有趣的故事中汲取智慧的养分。本书在生动有趣的小故事里让你甩掉丝丝烦恼,拨开困惑茫然的迷雾,在为人处世上都技高一筹,收获茫茫人生的各种智慧。
  • 聪明女人人脉学

    聪明女人人脉学

    美国有一句流行语说:“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what vou know),而在于你认识谁(whom vou know)。”聪明女性更是高声提醒所有的女性同胞:女人,人脉决定财脉、情脉,甚至是你的命脉!人脉是一个女人获取财富、抓住爱情、走向成功的门票。 本书结合当今女性人脉关系的特点和规律,通过大量的真实事例和简明的理论,介绍了女人如何建立人脉关系,如何利用人脉关系办事的方法和技巧,全书小中寓大,俗中见雅,给女性朋友提供了一整套实用、高效、便捷的人脉关系成功妙略。 女人要相信,只要拥有完善的人脉,天底下没有办不成的事!
  • 正能量的力量:拥有正能量 人生无限量

    正能量的力量:拥有正能量 人生无限量

    正能量指的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是超乎你的想象的,它能使不可能变为可能、让事情出现奇迹,只要你随时保持积极正面的思维,就能让自己活在正能量的气场中,你将发现,生活处处都会发生惊奇的改变。
热门推荐
  • 全球怪物在线

    全球怪物在线

    天才科学家以“梦幻因子”把全球进行了游戏化。游戏之后,大量的生物变成了各种的怪物:丧尸,魔兽,巨龙!部分的人类更加是被强制登陆游戏,化身为各种职业,在这个名为“全球怪物OL”的真实游戏之中,挣扎救存。
  • 自己之歌·惠特曼诗精编(中外名家经典诗歌)

    自己之歌·惠特曼诗精编(中外名家经典诗歌)

    《自己之歌:惠特曼卷》是中外名家经典诗歌·惠特曼卷。作者惠特曼,收录了他的多篇抒情诗,主要内容包括:题诗、铭言集、我歌唱一个人的自身、在海上带有房舱的船里、幻象、开始我的研究、我听见美洲在歌唱、从巴门诺克开始、自己之歌、亚当的子孙、从被抑制的疼痛的河流德等作品。
  • 老婆今天又想离婚了

    老婆今天又想离婚了

    第一次,她误闯他的房间,他用各种理由将她留在身边放肆宠爱。他要求她一定要乖,和他结婚,做他的亲亲老婆。可是某天,她突然提出离婚并且准备逃跑。“老婆,乖,别闹离婚了。”“不,我偏要闹,说离婚就要离婚。”某人无奈出动小萌宝将她成功拦截带回家,启动宠妻模式防止老婆再想离婚。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国藩作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自近代以来,就是中国青年争相学习的楷模。梁启超先生一生对曾文正公推崇备至,对其遗著更是“一日三复”,故从曾氏文集中摘录出此《曾文正公嘉言钞》, 以飨国人。本书为文白对照,对疑难的地方多加以注释,翻译精准简洁,将曾文正公的思想与心迹都明白地体现出来,使人以之为师为范,提升自己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王者之魔戒

    王者之魔戒

    第一次,两个人没能向对方说出自己的心声,也许也是最后一次……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