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一个可以掐得出水的年龄,而在体操界,22岁才冒头的陈一冰已经算大器晚成。竞技体育就是如此残酷,只讲实力,丝毫不管尊老爱幼,一批一批的队员在老去,一批一批的新人冒出来,更加年轻,条件更加优越,更加野心勃勃,训练总局的体操训练馆里,队员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刻苦训练,每个人的梦想都是当世界冠军。坚持到22岁才拿到世界冠军,需要承受的压力是可想而知。
“从1996年到2000年,整整4年的时间,我没有出什么成绩,这些日子里,我心里非常着急。那时候我最害怕的就是亲友问我的训练和比赛,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回答,窘得想找个洞钻进去。”陈一冰说。从1996年到2000年,是陈一冰职业生涯中最艰难的时期,那时,陈一冰刚刚进入了专业队并开始有比赛任务,然而让陈一冰困惑和痛苦的是一点成绩也没有。“那是我最痛苦的时候,就是那种感觉,好像一下子没有了目标了,看不到自己每天辛苦的训练是为了什么,没有意义,没有目标,没有自信。”陈一冰说。
回想起那个时候,陈一冰还感慨万千。“练体操特别磨练意志。尤其在你很小的时候,就能经受这样的磨砺,是做别的事情所不能得到的。”陈一冰说。2001年,他最后一次参加全国少年赛,吊环金牌和全能铜牌为他找回了久违的自信,那时,他17岁。随后他得到一个意外的机会进入了国家队,人生从此揭开了新的一幕。
寂寞体操生涯
“你家就在天津,应该可以经常回家吧?”从北京到天津,乘火车也就两个多小时。
“没有。事实上,从进去体操国家队队开始,我已经5年没有回家了。”陈一冰淡淡地说。练体操是很寂寞的,这种寂寞催成了陈一冰的成熟。在场上,22岁的陈一冰有着与他的年龄很不相称的老练。
如果你到训练总局体操馆里看过中国的体操运动员们是如何训练的,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里会出那么多的世界冠军。他们周一、周二全天训练,周三半天,周四全天,周五半天,周六全天,周日半天,根本找不到一个可以回家的时间。
“什么时候不想练了,就能回家了。”陈一冰说着,口气里有着体操运动员特有的坚定。
“每次过年的时候我都想请假回家。但只有大年初一休息一天,所以都没有回去。不过每年正月十五我爸妈会过来看我,另外每个冬训结束后,新赛季开始了,第一次出去比赛之前,爸妈也会过来看我。”陈一冰说,“其他日子,有什么事情就打打电话。”选择了练体操,就意味着要放弃很多常人觉得很平常的点滴幸福。
腼腆内向的大男孩
就连他的日常生活,也同样是简单而枯燥的。除了练体操,他的业余爱好很少,有点时间就看看电视或者看书听音乐,也很少出去玩。关于业余爱好的回答,在运动员中也相当典型:“我喜欢看一些漫画书,还有动画片。没有固定喜欢谁的歌,好听就喜欢。”
说起爱情,陈一冰显得分外腼腆:“还没呢,现在体操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在接受采访中,陈一冰的内向与腼腆与他健硕的身体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体操运动员的职业生命很短,这让他们不得不分外珍惜短暂的职业生命,爱情总是显得很奢侈。而在退役之后,他们都要面临着新的出路的问题,因为他们的人生还相当的漫长。说起未来的出路,陈一冰倒是对教练这个职业挺感兴趣,他觉得这是一种挑战。“等我当了教练,遇到像我这样不听话的队员,我就好好制服他。”陈一冰笑着说。
扎实往全能发展
“2008年,我觉得应该和世锦赛差不多。”陈一冰很有信心地说,“在这一年多的
时间里,我要做的就是保护好自己,别出现伤病,提高难度和稳定性。”
陈一冰自己分析到,他肯定会往全能发展,除了在吊环和跳马项目上巩固,并增加难度以外,他还会在单杠和双杠项目上增加难度,争取全面发展,在全能方面取得突破。“当然,这一切,需要更加刻苦扎实地训练。”陈一冰说。
陈一冰被吊环王董震称为自己的接班人,但陈一冰的全面甚至超越了他的师哥董震。而且,经过几年世锦赛的锻炼,陈一冰目前堪称状态最佳。中国体操队总教练黄玉斌介绍道:“陈一冰在赛场上表现出来的气质非常优秀,他的两个最强的项目吊环和跳马也是我们男子体操队最需要的。”
男子个人全能决赛经过
陈一冰的第一个单项是鞍马,在预赛中他的此项得分就不甚理想。一冰的前半套都非常顺利,但是在下法结束前在做一个俄罗斯大爬的时候,陈一冰的一只手失去了平衡,掉下器械。此项,一冰仅得到1375分,排名倒数第二。
第二个项目,陈一冰的最强项终于到来了。作为两次吊环世界冠军,一冰的整套动作完成得相当漂亮,裁判也给出了1665的全场最高分。当下法站稳后,兴奋的一冰不禁仰天长啸,也希望把此前的晦气一扫而空。
第三项是跳马。陈一冰拿出了团体比赛中作过的笠松540,凭借着这个相对简单的动作,一冰也拿到了159的比较理想的分数。第四轮双杠上他则表现的一般,1495的分数只能说是差强人意。大半比赛过后,一冰总成绩6125,排在第五名,落后排在第一的师兄杨威245分。而紧跟的几名主要竞争对手依然在虎视眈眈,后面两项都不算是一冰的强项。
作为中国男队唯一一个没有绝对优势的项目,单杠对于一冰来说绝对是一个槛。在比赛开始前,一冰还特意跑到双杠场地帮助杨威准备器械。但一冰却在单杠上出现了开赛来最重大的一次失误:他在落地前的大回环时护掌突然断裂,直接从杠上面掉了下来,连下法都没做。突如其来的失误让陈一冰显得很茫然,而教练也不知所措。最终,一冰的单杠仅得到12975分,排名一下子落到了20名。
由于在单杠比赛结束后受伤,陈一冰最后放弃了自由体操比赛,穿上外套在一旁休息。以74225的总分遗憾的结束了自己的比赛,排名倒数第一,没有达到赛前的目标。
不过在后来的采访中,陈一冰说:“对我来说,第二名和第二十四名没什么区别。我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杨威夺得冠军,而且我们的目标也达到了。我掉下单杠是因为手部受伤,再做会有危险,所以退赛。”赛后主教练黄玉斌表示:“陈一冰单杠比赛中手皮拉开,由于当时他与前几名的差距很大,争牌已经无望,为了保存体力备战三天后的吊环决赛,所以让他放弃最后一项自由操,但陈一冰的伤不会影响接下来的吊环决赛。”
对于有“吊环王”美誉的陈一冰来说,接下来的吊环决赛才是真正考验他的时候。今天陈一冰虽然没能完成比赛,但是他仍然在吊环项目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并且名列全部参赛选手的首位。从资格赛,团体赛,到全能,他的吊环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如果在单项决赛中也能有这样的发挥,吊环冠军将是陈一冰的“囊中之物”。
永远的吊环王
北京时间8月18日,北京奥运会体操比赛进入到第二个单项决赛日的争夺。在首先进行的吊环决赛中,两届世锦赛冠军、中国“吊环王”陈一冰以一套如教科书般的动作得到16600分,为中国代表团赢得本届奥运会上的第36块金牌。
成功与失败
简单的说,单杠对于陈一冰来说以及在这个项目跟其他队员相比,还是比较有差距的,从动作上来说,习惯于吊环的陈一冰对于单杠这种需要一定的灵活性的项目,陈一冰还是有些力不从心,而且在灵活性缺乏的这个问题在‘自由体操’的比赛上也体现了出来,所以简单的说一冰是一个在吊环成功而在单杠上失败的极为‘偏科’的选手,说一句比较过激的话,陈一冰要获得全能冠军,的确是‘千难万险’。
董震
董震4岁进入天津市业余体校,9岁进天津队,19岁入选国家队。董震出名是在1999年天津举行的世界锦标赛上,他与队友合作获男团金牌,并获吊环金牌,时年22岁,属于大器晚成类型。董震的吊环确实具备了世界一流的水平,他的不足是鞍马比较薄弱。
2003年的夏天,当董震拿着回复出后,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得的第一枚金牌回家向父亲报喜时,父亲懂广发已经病得有些迷糊了。
2004年的二月份,春寒料峭,当有一天刚刚结束训练的董震被教练悄悄地叫到一旁时,董震一下子明白了,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
尽管对于父亲的病情早就有心理准备,但是真正看到父亲病危的那一瞬间,董震还是害怕了。
在这之后的几天时间里,董震没日没夜地守侯在父亲的床边,他知道这是自己和父亲最后相处的机会了。
2004年的七月份,又是一个闷热的夏天,就在父亲董广发过世整整5个月后,国家体操队公布了前往雅典的奥运体操阵容,董震再一次落选了。
也许是因为有了第一次落选的经历,也许是因为父亲的过世让董震成熟了很多,面对这第二次的落选,28岁的董震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平静和坦然。
在雅典奥运体操阵容公布三周后,中国体操队离开北京开赴法国开始雅典奥运会的最后备战训练,而留守的董震也终于有了宽裕的时间回家探亲了。
家里就剩下妈妈孤零零一个人,无缘奥运会的董震刚好可以好好陪陪妈妈了。
面对操劳了大半辈子的母亲,董震知道自己要快乐起来,这样母亲才会也快乐起来!
然而,在夜阑人静的时候,再度落选的伤痛还是会像虫子般咬噬着董震的内心,毕竟参加奥运会不仅是董震自己的梦想,更是老父亲的遗愿;家祭无忘告乃翁,如今董震又可以拿什么去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呢?
2004年8月17号凌晨,奥运体操男团决赛在雅典拉开了战幕,结果中国体操男队却意外遭遇惨败,最终只是名列第五;而此时赋闲在家的董震,却始终没有打开电视收看比赛的现场直播。
雅典奥运会结束后,也许是出于对董震再度落选的一种补偿,国家体操中心让董震继续留在国家队,并且还升任董震为助理教练;而此时的董震也没有了四年前选择退役的冲动,他坦然接受了这样的安排,其实董震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留在国家队这条件优越的训练环境中保持好自己的竞技状态,因为在2005年10月份即将开幕的第十届全国运动会上,他还要为天津体育守望一枚吊环的金牌呢。
现在,十运会的比赛时间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也许这一次将会是董震作为运动员在体操赛场上的最后表演,也会是他彻底告别奥运边缘人角色的最好时机。
29岁,在埋下了所有关于奥运的梦魇之后,董震,一个曾经的体操运动员,一个执着的人生守望者,他会为自己守望住一个全新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