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4700000008

第8章

潮水快速地追赶上来,老滩的潮就是这样,滩亮出的快,涨上来的也快,不快跑几步,潮水便会追上你的脚,没了你的膝,淹了你的腰,没有个好水性,还会要了你的命。

在无声的潮水中,传来了老母猪的惨叫声。范老桅眺望过去,看到不很远的一块孤独的礁石旁,母猪摇摆着身子,拼命地挣扎着。用不着细看,那样子分明告诉了范老桅,一只不甘心被吃掉的大八爪鱼(章鱼),用它一半的爪子缠住了母猪贪吃的嘴,另一半的爪子牢牢地盘在了礁石上。

孩子们折回身,准备跑回去,营救母猪,顺便用鱼刀砍断那些爪子,弄回家去,大吃一顿清蒸八爪鱼。范老桅严厉地制止了他们,上涨的潮水可不是闹着玩的,一转眼就能没过孩子们的头顶,他不想让渔村再出悲剧,拎小鸡一样,拎着孩子们的脖领子往岸上赶。

没过多久,潮水追上礁石,淹没了母猪,不足两公斤的八爪鱼开始享用一百来公斤的母猪肉了。

回到岸边,范老桅看到,坞道上几只渔船的龙骨已经高高地翘向空中。龙骨旁,到处堆积着黄里透白的落叶松木板,白花花的阳光洒脱地照在上面,一股木头的清香压制住了海风中亘古不变的腥咸。大儿子范大锚精神抖擞,挥舞着巨大的木锛,削砍着木板上的硬痂。上百名木匠聚在船旁,连锯带刨,弄得海岸一片喧哗。并排着的几个铁匠炉里,风匣鼓出了殷红的火,烧红了的铁块被铁匠们夹到铁砧子上,铁匠师傅和徒弟小锤大锤一替一下地猛砸一顿,几只大锚煅造在他们的手中了。

龙骨的后面,是几间低矮的简易房,那就是临时搭建的宿舍。造船厂的院子太小,已经不够用了,范大锚又占用了坞道旁的一片地皮,用落叶松的板皮圈出个院子,大敞着的院门直对大海,几对铁轨从敞开的院落延伸出去,顺着海岸的斜坡,滑入海中。

阳光下铁轨闪着锃亮的光芒,显然那是刚刚下坞的新渔船磨出来的,更多的渔船还叮叮当当地建造在厂里厂外,随时准备把渔船推下坞道,送入大海。

范老桅露出了满脸的笑纹,用不了多久,渔村又会是百舸争流了。

15

这个秋天,老天不知犯了哪根神经,刮了场旷日持久的西北风。中秋节那日,赶上了百年难遇的干潮。站在龙湫背上的人意外地发现,天柱礁下,范老桅那艘80马的渔船,船头翘出了变浅的海面。

当然,范老桅最先知道到渔船能露出海面,他对风向、海流、潮汐,以及浅滩暗礁,明波暗涌,早已烂熟于心,怎会预感不到?可他也深深地知道,靠这个百年难遇的干潮,拖上沉船,那得动多大的干戈呀?要知道,干滩留给人们的就那么几十分钟,拖上沉船,不说千军万马,也得出动大半个村子的人,他不想给人们添麻烦,更担心潮水不饶人,追上来,索去一条半条的人命,他一世的英名可就全没了。

趁着潮水还没落下去,范老桅摇着瓢岔子,慢悠悠地抵达了天柱礁,他没有啥奢望,只想陪他的渔船呆一会儿,回忆一番与渔船一块儿劈波斩浪的日子,以后老天不一定再给他这样的机会了。

范老桅的到来,打扰了叼鱼郎们的安静,它们“欧欧”地叫着,拍动着翅膀,绕着他的头顶,在低空盘旋着,抗议着这位不速之客。它们甚至把粪便丢下来,去肮脏他。范老桅瞅着它们,善意地笑了笑,粘乎乎的鸟粪擦过他的脸,落在他的肩头,一股腥咸微臭的气味冲进了他的鼻子,他依然满不在乎,好像面对着淘气的小孩子。

天柱礁下,到处堆积着叼鱼郎的粪便,大多已经干涸成了灰白色,偶尔有些新鲜的,零星地点缀着。范老桅伸出他坚硬的指甲,剋下一块白灰状的鸟粪,含在嘴里咀嚼着。他不认为叼鱼郎的粪是脏东西,也不觉得里面有什么异味,反倒觉得有股鱼粉的味道回旋在他口中。

范老桅认为,海中的一切都是圣洁的。

潮水还在往下退,他已经隐隐地看到水中翘起的船头,用不了多久,他又可以坚实地踩在自己的渔船上了。现在,那些常年埋在海里,极少露出水面的礁石,初生的婴儿一般,探出头来,新鲜地迎着强劲的西北大风,享受着高照的秋日艳阳。当然,与礁石一起享受阳光的还有生长在上面的海蛎子,它们微微地张开粗砺的壳,沉醉的样子,好像风是陈年美酒。

好大的海蛎子呀,该有碗口那么大了,范老桅小心翼翼地走过去,那些蛎子皮,刀子一样锋利,碰上了腿,准会豁下去一块肉。这些常年不见天日的海蛎子呀,这些没人打扰过的海蛎子呀,就是这样的尖锐。

范老桅是拿着一片薄薄的石头走过去的,他蹲下身子,敲断海蛎子尾部,撬开坚硬的外壳,抠出里面一团肥硕的蛎子肉,塞入嘴里。生吃牡蛎活吃虾,这是海鲜中的极品,范老桅怎会放过这样好的机会。

吃够了蛎子,他便把蛎子肉捧在掌中,慢慢地沉入海水里。鲜味开始在海水中散漫,几条鲈渣子(小鲈子鱼)在他手掌旁游来游去,有时还要啃食一下他的手指,好像是在乞求他松开手掌。偶尔有几条小扔巴,鼓圆了眼睛瞅着范老桅,倏地一下钻进他的手掌,抢了一口蛎子肉,便逃之夭夭。只有那些不知深浅的小青虾,在海面上亢奋地弹来跳去,直接扎入范老桅的手掌中,贪婪地吃着。这时,范老桅轻轻地将手掌合拢,鲜活的小青虾们便被他拘留了,然后,他捏住虾头,一口咬下去,满身心便回荡起了鲜虾的味道。

范老桅趁着潮水还没把船退出来的这段时间,生吞一顿海鲜。

范老桅并不知道,渔村里的人也在关注着这次难得一遇的干潮,起初的时候,他们只是赶小海,弄点蛏蛤蚶蟹什么的,抓几个零花钱。后来,有人居然从龙湫背上看到了范老桅的沉船,于是,渔村的人们奔走相告,所有的人都放弃了出潮赶海,有人扛着大橹,有人抬着小舢板,有人赶上自家的马车,浩浩荡荡地迈入老滩,趟入浅水,齐聚沉船旁。

人们开始向沉船移动的时候,范老桅毫不知觉,那时,潮水退出了船头,退露了驾驶舱,他已经迈了上去,趟入没膝深的海水里,透过驾驶舱的窗口,向里面张望着,一幅幅出潮打渔的情景电影一样回放在他的脑海里。他的眼睛潮湿了,他认为,这是他与心爱的渔船最后的诀别,他没有想到会有激动人心的一刻,正在悄然发生。

范老桅无意间将眼光扫向岸上时,他惊呆了,一条由人和牲畜组成的游龙,正在浩浩荡荡地向他开来。他明白了,全村的人都来和潮水争船来了。

一种感动从范老桅的心头猛然迸起,他再也控制不住眼中的泪水,任其在脸上欢快地流着。

海水已不具温情了,大家不约而同地钻进很凉的海水里,舀去积在船舱里的水,搬掉压在船舱里的石头。老天也特别通情达理,日光暖融融地烘着人们的背,潮水懒洋洋地不爱往上涨。待到人们清净舱里的石头,潮水才伸开懒腰。

人们把船头拴在马车上,借助潮水上涨的浮力,人推马拉,万众一心地将范老桅的船拖到岸上,推入坞道。懂得机械的渔人立刻缷下船上的柴油机,拉到镇上维修去了。木匠和铁匠们放下手里的活计,叮叮当当地一顿修补。

一轮红日再一次跃出海面时,范老桅的渔船已经泊在了满潮的海水里了。

又一次登上船了,重新投入了大海的怀抱,范老桅获得了重生一般,身体涨满了力量,渔船趟入大海那一刻,他觉得大海突然变得渺小了,小得好像能装进他的尿泡里,所有的海货他都能手到擒来。

发动机“嘎嘎”地脆叫着,范老桅提起丹田之气,亮出粗砺的嗓子,高声吼道:

出潮了——

渔船行驶了十几海里,范老桅的眼睛敏锐地捉到了一片异样的浪花,他知道,海里起鱼了,究竟起的是啥鱼,他还要听一听。于是,他便收了油门,下到底舱,熄灭了发动机,走向甲板,身子伏在船舷上,侧耳倾听着。

范老桅的耳朵出奇的大,大得能够扇风,他的听力也出奇的灵敏,灵得能听见鱼的叫声。人有人言,兽有兽语,鱼儿也会发出叫声,尽管声音十分微弱,范老桅却听得很清楚。黄花鱼是“欧欧”地那种叫声,温柔得像女人;大敏子鱼呢,“吭吭”地叫声,像老头在闷声咳嗽;叫声最跟我说响亮的是铜罗鱼,青蛙一样“呱呱”地叫成一片。

分辨出鱼的不同叫声,范老桅便出抛出不同的网具,每次出潮,范老桅总能有不同的收获。

那段日子,村里所有人家的锅灶里都飘荡着范老桅打上来的海鲜味儿。范二毛背着手走在街巷里,像皇太子般自豪,因为村里锅灶中飘荡出来的海鲜味,都是范老桅派二毛挨门逐户送去的。

那段日子,村里有人对冯大岸产生了微词。冯大岸的船一艘顶上范老桅的两艘,出了潮,都不靠村里的船坞了,打得满甲板流虾淌鱼,可村里人连一片鱼鳞,一根虾毛都看不见,全他妈的让他换钱了。

冯大岸看懂了人们的眼神,可村里人却看不懂他的心,冯大岸雄心勃勃,他要把每一分钱都变得有意义,都变成今后发展的资本,他才不想像父亲和范老桅那样,仅仅做个好渔民就知足了,满脑袋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几条鱼几只虾,分下吃光了也就是光了,啥也留不下,可渔村的码头呢,有谁来管?那场台风,大浪把砌码头的大条石都掏到海里去了,把航道弄浅了,挤窄了,泊船的位置也少了。小马力的渔船还能将就着入港,大马力的渔船,稍不留意,就撂浅了,还得等到潮涨满了,用小船拖着入港。

眼看着渔船越来越多,马力越来越大,泊位越来越不够用,航道里的淤泥越积越厚,迟早让码头废了。冯大岸等得心急呀,他找到县城的港务局,要自己投资重修和扩建渔村的码头。这场台风,毁掉了全县所有渔港码头,他们正愁没钱修复呢,冯大岸找上门来了。

不过,冯大岸修建可不是无偿的,码头既清淤又修建,好几十万呢,足够再添置一条大马力的渔船了。他把修整码头,当成一种公益事业的隐性投资,要求港务局把每年从渔船上收取的入港费,拿出四成,做为他修建和维护码头的补偿。

港务局急于呈报战胜台风取得的成果,答应了下来,还和冯大岸签下了协议。就这样,冯大岸轻松地取得了渔港接近一半的主权。

16

媒人跨入范家门槛的时候,范老桅着实吓了一跳,他万万没有想到,给他不着吊的二儿子提的亲居然是花一样的冯水花。

范老桅像是驾船行驶进了云雾里,摸不着头脑了,他不知道冯乐礁犯了哪根神经,水花配二毛,那不是鲜花插在牛粪上了吗?

范二毛听到这个消息,再也不懒在炕上了,浑身的懒筋溜得一干二净,高兴得蹦起来,眼里放出了万丈光芒。傻子都知道冯水花长得好看,何况范二毛不傻呢。

范老桅的眼睛望着房梁,好久没说话,现在他才真正弄清楚,冯乐礁为啥把闺女的空坟埋在范家的祖坟旁,那就是告诉他,冯水花生是范家的人,死是范家的鬼。他沉吟了良久,才说,这俩孩子怕是贴不到一块儿,告诉乐礁,这门亲事还是放下吧。

范二毛欢喜了半截,再也不往起跳了,他的手举在空中,双腿罗圈儿状站在地上,像只肥硕的大青蛙,呆愣愣地看着他父亲,他不明白父亲为啥拒绝这门亲事。

媒人传过了冯乐礁的话,只要冯家的人死不绝,这门亲事就不能断。

其实,按照冯乐礁的脾气,这门亲事在海难刚刚结束的时候,就该结成了,那是因为冯水花总是滞扭着,不肯同意,才推迟了冯乐礁提亲的日期。冯乐礁用极其顽固的口吻对冯水花说,想不嫁,也成,大海宽着呢,从哪儿跳都行,淹死了,我连眼睛都不眨,反正你的坟还空着呢。

冯大岸可不像他父亲那样,厉声厉色,不容商量,他耐心地给妹妹讲生命和婚姻哪一个更重要,讲人要知恩图报,讲范二毛的种种优点。

冯水花哭着说,范二毛猪八戒一样又懒又馋,哪个女人愿意嫁给他。

冯大岸说,猪八戒咋了,猪八戒为人忠厚,不会藏奸,懂心疼人,比唐僧还要可爱。

冯水花叹口气说,你和咱爹是拿我的青春还人情呢。

冯大岸说,岂止是人情啊,是咱家的三条人命啊,命都没有了,还谈什么幸福,老妹子,心放宽些,多看看人家的优点,跟谁都是一辈子,感情都是磨出来的。

冯水花看在三条人命的面子上,答应了,答应得很不痛快。那时,冯水花还没有意中人,更没品尝过缠绵悱恻的爱情,否则,她宁可投海,让父亲埋进范家的坟里,也不会答应嫁给范二毛。

这无疑是老滩有史以来最隆重的婚礼,范家和冯家的房子全都披红挂彩,那排场真是空前绝后啊。迎娶新娘的鞭炮整整放了半条街,助兴的秧歌扭遍了整个渔村,婚宴上摆的是虾山蟹海鱼高原,虾是刚捕上的对虾,蟹是横行霸道的梭子蟹,鱼是还在张嘴就下了油锅的花点鲈子。范老桅和冯乐礁一人端了一大碗酒,豪爽地向客人敬酒。

范家的新房是新式的北京平,大厅宽得能划瓢岔子。屋里的摆设是冯家添置的,电器当然是最流行的,家具是贵得没边的红木家具。婚床更讲究了,那是电控恒温的,躺上去比火炕还舒坦。渔村里的人羡慕不已,说这小两口一夜之间就睡到了共产主义。

多年以后,渔村里的女人还在念叨,瞅瞅人家的婚事,办得多风光,跟人家比,咱没法娶媳妇嫁闺女了。男人们还是比较实际,他们记忆最深的是叠成宝塔一样的海鲜,桌上的每一碟海鲜决不重样儿。诸如黑海参、黄节虾、绿鲍鱼这类海货,出潮多年的渔民都很少见到,那是范老桅施展绝技,潜到十几米深的海底捕获的。

那时候,辽东湾丰沃极了,海面虾蹦鱼跃,海底螺蟹横行,海滩上扎满了蚶蛤蛏蚌。立在礁上,俯身细望,满眼皆是鱼翔蟹飞。渔民们驾船出潮,跑不了几海里,就能追上鱼群,收过十几片网,舱里装不下了,满澄澄地挤上甲板,在船上堆成一座小山。

范二毛的婚礼办得蟹山鱼海也就不足为奇了。称奇的仅仅是范老桅的绝技,那手绝活,海中的珍稀物,藏得多深也逃不出他的手心。

不知什么缘故,范二毛的婚宴成了整个渔村的转折点,打那儿以后,这么隆重的婚宴想吃也吃不着了。不是人们舍不得花钱,渔民天性豪爽,撒出几捆花算个屁事,问题是腰缠万贯也置办不全这么多的海鲜了。海里的海货每况愈下,龙兵越来越稀,鱼群越捞越薄。密眼拖网张开庞大的狮子口,两厘米的小鱼都无法逃脱,鱼子鱼孙一块儿落网。利齿耙犁趟遍了整个海底,藏在深海泥沙下也不能幸免。从前海里的魁蚶和卵石一样多,价格也差不多和卵石一样贱,每斤只能卖到二分钱,如今魁蚶也像退潮的海水一样,只在泥泞的海滩里留下星星点点的痕迹。铁耙犁将海底数米厚的魁蚶一层层地刮去,直至刮到最底层,一斤多重的魁蚶老祖宗,也被渔人抠了上来,大汤滚水煮了好一阵,才煮净最后一丝血筋。范老桅捧着那魁蚶的老祖宗,老泪纵横,他说,海底的精灵都抠上来了,海物们怕是要断子绝孙了。

二十一世纪最初的几年,海瘦得更不成样子了,一片片鱼网过滤的差不多都是海水,偶有收获,也是海底疯长出来的海草,宽广的辽东湾里,生命的痕迹是那样的稀薄,除了没头没脑,没有眼睛的海蜇,还能形成几天渔讯,海里差不多只剩下和眼泪一样的咸水了。

同类推荐
  • 格拉长大

    格拉长大

    羊圈里有一个来历不明的女人!这个消息像一道闪电,照亮了死气沉沉的村落。人们迅速聚集到羊圈,那个女人还在羊皮下甜甜地睡着。她的脸很脏,不,不对,不是真正让人厌恶的脏,而像戏中人往脸上画的油彩。黑的油彩,灰的油彩。那是一个雪后的早晨,这个来历不明的女人在干草堆里,在温暖的羊膻味中香甜地睡着,开降神灵般的安详。
  • 太空城+金刚钻

    太空城+金刚钻

    大钢牙的新老板,同时也是邦德的新对手,是雨果·德拉克斯,这位国际商业巨子计划从外太空摧毁所有人类,再用自己零缺点的人种繁殖新的族群。邦德与中央情报局的探员Holly Goodhead一同从威尼斯跑到里约热内卢,尽全力拯救世界……
  • 给自己的情书

    给自己的情书

    我的世界,你不在乎;你的世界,我被驱逐。我真的喜欢你,闭上眼,以为我能忘记,但流下的眼泪,终没有骗到自己。只有将这样的感触,写一封情书,给自己祝福。
  • 初吻

    初吻

    张贤亮,男,江苏盱眙县人,1936年 12月生于南京。1957年因在《延河》文学月刊上发表长诗《大风歌》而被列为右派,遂遭受劳教、管制、监禁达十几年,其间曾外逃流浪,讨饭度日。1979年9月获平反,1980年调至宁夏《朔方》文学杂志社任编辑,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1年开始专业文学创作。先后发表了短篇小说《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灵与肉》、《肖尔布拉克》、《初吻》等;中篇小说《土牢情话》、《龙种》、《河的子孙》、《绿化树》、《浪漫的黑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长篇小说《男人的风格》、《习惯死亡》等。本书集结了《初吻》、《河的子孙》、《普贤寺》、《肖尔布拉克》、《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 死于青春

    死于青春

    这是一个年仅十九岁的警察的悲壮故事。小说以“我”的回忆,讲述她在七十年代唐山大地震后,被派往清水河劳改农场支援抗震救灾工作,在那里她结训了陆小祥,两小萌发了炽热的初恋。由于社会不幸的不正常,陆小祥的人道主义思想和情感,他的一切作为,都成了他破坏抗震救灾、同情反革命的罪证,他被关押,最终顽强于他的至亲好友的枪弹下。
热门推荐
  • 艾森豪威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艾森豪威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美国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十大名将之一,美国第34任总统。在美国历史上,一共有过10名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是其中之一;他是美国历史上惟一一个当上总统的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造就了战争,战争造就了艾森豪威尔。”这是美国《时代》杂志对艾森豪威尔的评价。
  • 科学回眸(走进科学)

    科学回眸(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腹黑机长天才妻

    腹黑机长天才妻

    周晓语觉得他语气真诚,就傻傻地帮他看了,对视的良久的结果就是绯闻满天飞。“计划远不如变划快”,一次意外发病,一时的兴起,让她惹到了一个腹黑闷骚的少年。花絮二:那天,让她的人生重来一次,张家新从兜里拿出香葱和辣椒,只见他左手拿香葱,右手拿辣椒对周晓语说:“MM,岂不辜负了老天的一片好意。于是从读书开始,以后就跟着哥哥我吃香喝辣吧!”周晓语喷笑中……那天,她就没有尝过第二名的滋味,下课时,张家新揉着眼睛对周晓语说:“晓语,我眼睛痛,那如果再不好好过,帮我看看是不是有东西进眼睛里了?”花絮三:那天,周晓语从同学聚会上回来后就对张家新说:“我一个同学嫁了个瑞典人,听说还是海盗后裔,使带着记忆的周晓语带回到自己小时候。既然老天也看不过她这个残次品存在于世,唯京海盗哦!”张家新看了眼自我陶醉的妻子,突然爆出一句,“再了不起他也是个开船的,并开创了跳级的先河。把她原先设定平淡幸福的生活打乱了……同学无缘无故的挑畔引来腹黑少年的恶意报复,接着她和他的绯闻就满天飞。花絮一:于是她成了第一个学校倒贴生活费上学的学生。总得来说,这就是一个男主极其腹黑又极为护短并从小就算计着女主的故事……于是她从小开始就计划着赚钱和规划自己的人生。可是她显然忘了,要知道天可比海要宽广多了,我可是开飞机的,所以我比较了不起!”
  • 庶妻捍夫

    庶妻捍夫

    “心悦,你还在练什么跆拳道啊,快回去吧,你家里出事了。”她善心悦从小到大的裤衩交情,玩的最好的青梅竹马好友雯雯,气喘嘘嘘的冲进跆拳室,一看见她,就立马上前拉着她的手就往外走。“雯雯,你刚才说什么,我家里出事?你等等,我拿回书包。”善心悦一听家里出事,这还得了,不管是真是假,立马跑到VIP储藏室的柜子里,拿回她的背包,就随着雯雯往回跑。一冲进她家豪华别墅的大门,就看见许多……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小飞侠(世界最美儿童文学第二辑)

    小飞侠(世界最美儿童文学第二辑)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小女孩温迪和两个弟弟见到了小飞侠彼得.潘。他们一起飞去了幻想国,那儿有美人鱼、印第安人和各种各样的动物,还有胡克船长率领的一群凶残的海盗。温迪跟彼得住在树洞下的家里,幸福地照顾着一帮孩子。直到有一天,温迪开始想家了……
  • “眼底影像还原仪”之研究

    “眼底影像还原仪”之研究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骨质疏松(贴心大夫丛书)

    骨质疏松(贴心大夫丛书)

    通过临床病症的表现,并介绍了他们所在单位、姓名、联系方式、出诊等时间等,这套丛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俗性:采用大众语言讲解医学术语,用得上。一人读书,便于联系,讲基础理论,又成了就医指南。贯彻“一分为二”的两点论讲解、诊断和治疗,避免绝对化不会使群众无所适从;4权威性:这套丛书的作者,患者及家属能看得懂,并以生活“比喻”帮助了解;2实用性:学以致用,都是具有丰富的经验的临床医生,全家受益,其中多数是某一专科的专家,还要了解其所以然。,成为“家庭小医生”、左邻右舍的“健康小顾问”;3科学性:不仅知其然。理论与实际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