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4500000005

第5章 作家队伍的分化与重构——1988年文学形势的一种判断

1987年以来文学的急剧分化,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当然,对文学的分化和分化后的现象,我们完全可以作出多种评说。但在这里,我只想对一种与文学分化直接相关或者干脆说是文学的另一半——文学创造主体——作家队伍的分化进行若干探讨。因为在我看来,文学(包括读者)与作家的双重分化,无疑是文学与作家双向选择的结果,我们只有在敏锐地把握文学分化的同时,也及时地把握住作家的分化,才有可能对当代文学的整体格局和走向保持清醒的认识。

由于我国现行体制方面的问题,何谓作家并没有明确界定。我说的作家队伍,所指可能比较宽泛(其实也可以叫做文学创作队伍)——它既不仅仅指那些少量的专业创作人员,也不仅仅是那些作家协会会员,似乎还应包括大量的时有文学作品问世者一一这是一支阵容庞大几星“爆炸”趋势的队伍,这支队伍的渐变大体是和文学的分化与深化同步进行的。我们不妨分三个层次来考察。一个层次是人数极少但前几年俨然标领风骚响震文坛的一流名家,自从新潮迭出,他们既无法保持前锋而又不甘居中游,便在一夜之间激流勇退,声沉响绝,令人今天谈论起来已有昨日黄花之慨;一个层次是为数颇多的所谓二、三流作家,多年为诗作文驾轻就熟,发表亦不难,且时有小热闹,正欲奋力“突破”、“超越”,转瞬间却弄得举足无措,不仅力争上游无望,中游似乎也难保,不得不在惶惑中握笔观望;还一个层次是人数更为大量的业余作者,坚持十数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文学寻觅,虽或偶有文字发表,但终难登堂入室,而纷纷改弦更张,昨日还熙熙攘攘,今日便风流云散。——总而言之,一向庞杂而喧闹且不断壮大的文学队伍突然沉静,大量减员。如果用惯常的以从事某项活动人数的多寡衡量其事业的衰荣之标准来验证,是不是说我国近一二年来的文学事业反倒倒退了呢?否。——依我之见,一个国家从事文学创作的人数与整体的文学水平并不一定构成正比,有时候还可能恰恰相反——作家队伍的“爆炸”尽管给文学带来了许多生机与刺激,但未必就是一种正常现象。

当然,任何一种现象的产生都有其合理性,作家队伍的“爆炸”与其说是一种文学现象,毋宁说是一种社会现象。上溯它的背景和原因,大概有这么几条:(1)、十年动乱,个人才华无从施展,人们便求诸笔墨,以此作为实现自我价值,争取社会承认,进而改换生存境况的重要渠道,另有一些人因为情趣和爱好,为寻求精神寄托与心理平衡,著诗作文,自我欣赏,但也多在文革之后脱颖而出,知青作家群落的崛起可看作这方面的力证;(2)、动乱刚剐结束,政治尚欠清明,人们或把文学当作渲泄情感的隐蔽渠道,委婉曲折地抒意写怀;或把文学视为匡世济时的手段大加弘扬,不少人因此一举成名,而一段时间内,社会政治需要又鼓励了这种文学的非文学化,使其倍受推崇,尤加神圣,诱惑了愈来愈多的文学青年;(3)、近年来刊物如雨后春笋般成几何数猛增,稿源一时供不应求,致使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有人发表了几篇作品便以作家自居,加上某些评论人士的“捧杀”政策,更使其盲目地自我感觉良好,入迷途而不返。——究其实,“误”入文坛的人们之所以能获得短暂成功,其背后都还有着更为深远的隐因。这就是数十年来,我们一方面把文学“工具化”,在抬升文学的政治功用的同时,降低其艺术水准,乃至成为工农兵普及读物;另一方面又把文学“简单化”,漠视艺术创造规律,随意夸大主观意志作用,甚至像遍地高炉大炼钢铁一样地发动“万首诗运动”等等。——文学由此变得既神圣又简单,相比较别的行业,真正成了一门既可以名利双收而又可以随意加入的“自由职业”。无怪乎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果决地在此投入自己的才华与理想,终于导致了文坛上“人满为患”,也造成了刨作繁荣的某种假相。

面对这种景况,王蒙早在几年以前就好心而又郑重地提醒成千上万的有志青年“不要拥挤在文学小道上”,可惜这种警世之言被一片“喧哗与骚动”所淹没。只有到了今天,当大家平心静气下来,才发现他们一直认为美妙的前景,实际上是一种窘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于是,分化和解构出现了。就像他们当初集合在文学大旗下自有其合理性一样,今天他们从文学小道上择路分散更有其合理性。首先,改革开放更新了人们的价值观念,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自我选择的可能性,比如搞活经济的商品意识,就溶解了“君子不言钱”、“重义轻利”、“君子立功、立德、立言”等传统观念,经商致富同政治透明度不断提高,个人情感可以相对自由地渲泄,不必再绞尽脑汁地去依借于文学排遣。同时,政治压力的日益放松,也使以往那些勇于和善于蹚“政治雷区”的“文学瞠雷者”渐渐失去用武之地,陷入一种失却目标的困惑。文学在不断卸除自己沉重的(非文学的)负担时,也减弱了自己的重要性,而变得更加“文学”了。——如果说,今天的时代为一部分作家提供了重新选择自我的自由,那么,它同时又决定了一部分作家被文学选择的不自由。那就是随着整个社会大文化背景的动变(包括审美心理的转换、影视艺术的冲击和文学市场机制的调节等等),文学的竞争将愈趋激化,文学的筛选与淘汰将更加苛厉与残酷。要想做一个够格的作家,就必须拿出更加独特的高精尖产品。——文学,遽然把作家推到了真正来自艺术规律自身的挑战面前。

我认为,真正来自艺术规律自身的挑战才是每一个作家所面临的最严峻最深刻的挑战,谁无法回应它,谁实际上的艺术生命就趋向终结,所谓作家队伍的分化,归根到底是面临这种挑战而出现的“应激状态”。然而,一个作家能否不断地逼近并驾驭艺术规律,并不完全取决于他主观意志是否顽强或写作劳动是否勤苦,还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进行艺术创造的某种天赋或素质(当然也还与知识结构、审美图式等创造机制有关)。我之所以特别推重“天赋”,是在于对我们多年来绝对否认“天才论”的反拨。——事实上,每一个人禀赋的不同、才华的差异和智商的区别是客观存在的,也不全然由后天所决定,尤其从事艺术劳动,先天的生理、心理条件往往显得特别重要。我觉得,成就一个作家的先天条件包括特殊的大脑系统和心理机制等(其实还包括特殊的生活际遇、情感历程等,但这都是不可选择的,因此也带有某种命定性)。特殊的大脑系统决定了形象思维、想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的突发性、超常性与独创性;特殊的心理机制决定了情趣品类的多样性、情感体验的丰富性和艺术感觉的敏锐性等等。具体来看,一个作家是否具有良好的艺术感觉,又可分三个层次进行测试:①.能否对客观世界和内心世界持有独特感受;②.能否将这种感受精微地传达出来;③,能否将这种感受进行再生与发酵。这样一种艺术感觉能力虽然可以通过后天的生活实践和审美实践得到诱发或“引爆”,得到挥扬与强化,但却不能完全创造出来。它不等同于某种技巧或匠艺,而是一种先天素质。我提倡重视这种素质,有点近乎于“天才论”,但起码不是唯心论,而似乎是真正的唯物主义。虽然我们的现代心理学、神经生理学和大脑科学目前还不能对它作出全部的定性定量分析,但却不能因此否定它的客观存在。我们在努力建设和发展作家学的同时,先行尊重和正视作家的天赋素质,至少可以惊醒一部分人的作家梦想并减少他们谋虚逐妄的文学努力,使他们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人人都可以参与歌咏活动,但最终成为歌唱家的却只是百万分之一乃至更少。

于此,我们看到,当今作家队伍的分化是建立在观念变革、社会进步和艺术回归三大前提之下的。它表明了中国作家日见成熟和中国文学渐趋正常。而且,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内作家队伍会继续减员,尤其是搞纯文学的作家(包括其读者)将更会越来越少。如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有一年在美国也只卖出一本,这都很正常。一篇小说就轰动全国乃至街谈巷议的现象恐怕将越来越成为历史。但这丝毫不妨碍中国文学一步步走向世界,就像读者的孤寡并不影响福克纳获取诺贝尔文学奖并成为二十世纪的经典作家一样。还想说明的是,作家队伍分化的过程也就是重构的过程。一方面是作家们根据自己的素质进行自我调节,重新选择自我、确定自我、发展自我,或坚持探索文学、或注重纪实小说、或发掘历史题材、或尝试推理样式等等,真正形成一个渐趋明晰稳定的多元多层次的作家格局;另一方面,愈来愈多的作家介入通俗文学的创作,会极大地提高通俗文学的创作水准,改变通俗=庸俗的现状,以其对纯文学审美图式的不断侵占来完成自己的兴盛,并继续对纯文学作家进行驱赶,逼迫后者不断地开拓与缔结新的审美图式,从而以金字塔般的宽厚基座,把纯文学举高到一个崭新的品位。而纯文学的发展又反过来为通俗文学的进步提供广阔前景,最终确定它们之间的互补同构关系;还一方面则是如同近年一样,不断地有一些真正富于文学创造素质的文学新人补充进作家队伍,全面地更新作家构成,保证我国的文学事业生生不息,后继有人。

最后我想,作家队伍的分化与重构,势必是一个复杂漫长的文学运动,它将可能伴随整个当代文学的进程,渐变在本世纪最后的十余年中。

载《文艺报》1988年4月9日

同类推荐
  • 楼之诗

    楼之诗

    《楼之诗》极富特色,无论是其内容和艺术传达都富于个性特色。兹拈出数点,以概其余。
  • 幽默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幽默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当你途径我的盛放:一个行者的心灵旅程

    当你途径我的盛放:一个行者的心灵旅程

    这是一个行者的心灵旅程。也是每一个向往自由的人都应该阅读的文字。它是来自人和自然互赠性情的心灵之歌。书中收录多多诗作60余首,随笔40多篇,另有作者行脚途中若干摄影作品。
  • 只要七日暖

    只要七日暖

    《只要7日暖》是周海亮继《送你一度温暖》之后的又一部情感散文集,这本集子延续了作者一贯的文字风格和主题,注重底层人生的苦难抒写,并且在这些小人物的世界和内心寻找发现生命的闪光点,所以他笔下的人物既是生活的疾贫者,需要人们来关怀、关注,同时这些人又是中国传统美德和精神的布道者。在这《只要7日暖》里,所叙述的事情和主人公大多都是失业者,残疾者,爱情事业上的失败者,但这些人身上却有着当今社会最稀缺的善良品质。在这些纯朴甚至是忧伤的故事后面,闪烁着温馨可人的光辉,让人感受到了我们这个物质时代弥足珍贵的温馨。
热门推荐
  • 影响中小学生成长的66个人物

    影响中小学生成长的66个人物

    荟萃古今中外具有代表性的66位名人,采用富有启发性的小故事,传达成功的道理。希望孩子们能够领略这些名人的人生风采与成功智慧,受到启发和教益,并激励他们的理想和志向,指导他们的人生道路和成长历程!
  • 我在古代当媳妇

    我在古代当媳妇

    什么,吃喝嫖赌,寻花问柳我无权过问,娶我只是迫于家族压力。公子你不想娶,老娘我还不愿意嫁了。明明约法三章,可是转身是谁专制独裁掐我身边桃花,大言不惭宽衣解带,自荐枕席是媳妇的应尽义务,还要生群小娃娃打酱油。怒了,姐姐我不伺候了,公子咱和离成不!再玩下去真要引火自焚。公子更怒,女人和离你试试,马上将你就地正法。好吧,看在你扮猪吃老虎还靠谱,我就暂且做个贤妻良母,安安心心在古代当个五好媳妇。
  • 重生之深闺九王妃

    重生之深闺九王妃

    她是九王妃,他是七王爷,他们互不相干,却又戴着同一顶绿帽子,因为,九王爷与七王妃有染。彩灯节上,他们偶遇,不见同病相怜,却见硝烟四起。“这个时候,万家灯火情人相聚,九王妃不是应该躲在角落暗自饮泣么?怎的出现在这里了?”他一双凤眸流光溢彩,饶是浪荡不羁。“七王爷的头上顶着颜色那么鲜艳的一顶帽子都能整日兴高采烈,我又为什么要想不开?”唇角的笑带着讥诮,她未曾给他一个正眼。“简单啊,因为本王不在乎。”他微微歪头,饶有兴味儿的看着她的脸,邪肆的脸庞染上一抹孩童的顽皮。“呵呵,我也不在乎!”她给了他一个放大的笑脸,他们在这一夜找到了共同点。烟雨别院前,她与他再次不期而遇。“呦,真是巧,在这儿遇到了九王妃。”他抱起双臂,笑眯着凤眸上下打量她,好似很久不见似地。“是啊,今儿心血来潮突然的掐指一算,乃是捉奸好日子。所以,前来捉奸。七王爷呢?”她也笑眯了眼睛,唇角绷得太紧,以至于脸颊有些抽搐。“咱们这属于心有灵犀一点通么?本王正在喝花酒,突然觉得这头顶的绿帽子一个劲儿的打颤,想来是提醒本王可以捉奸了。”他笑的邪肆惑人,一脸轻松却说得义正言辞。“既然如此,七王爷请!”她抬手谦让,仪态万方。“九王妃请。”他也相让,俩人如此欢喜的去........捉奸!辽阔草原,天地茫茫间,她一眼就看到了他。“七王爷是属狗的?在这儿都能碰得到!”她满脸晦气,只要碰到他,肯定没好事。“本王若是狗,那你是什么?粪便么?”他骑在马上俯下身,故意的凑近她的脸瞧着她满眼的嫌弃,愈发的兴高采烈。“就算我是粪便,那也绝对是飘香的。不似你七王爷,千里之外,我都能闻得到你身上的人渣味儿。”她给了他一个很饱满的白眼,而后挺着胸脯扬着下颌扬长而去。“香不香的本王不知道,但绝对是挺的。”他慢慢的直起身子,凤眸眯起,说的话充满色情。本文一对一,轻松深情,听风路线,不坑人~~
  • 惹上魔鬼皇叔

    惹上魔鬼皇叔

    本文已设置半价促销,全本订阅只要半价哦!-----------------------------------------------------------------------------------------“懒儿可愿娶尚书府的杜千金?”凤陌拿起一张美人图,递到凤懒兮的面前。“皇叔还不明白侄儿的心思么?”凤懒兮妖冶的眸子落在凤陌的脸上,她要如何告诉他,她本为女子。“那懒儿敢嫁么?”凤陌的手指僵住,似坚定又似无奈的问道。“皇叔若敢娶,侄儿便敢嫁。侄儿今生,非皇叔不可。”凤懒兮转身离开,身后,落下一树樱花。羽箭穿透凤懒兮显得异常单薄的身体,宛若樱花般的唇瓣勾勒出一种邪肆的弧度。皇叔,死在你的手上,你可是欠我一生!再次相见,她已经不是凤懒兮。他,还会是当初那个问她敢不敢嫁的凤陌吗?因着一个神秘的宝藏,重生之后的凤懒兮,再度卷入两大皇朝皇室中的恩怨纠结。宝藏即开,风云将变,天地重生。她能否找到当初自己被父母遗弃的原因,可否还会兑现年少的誓言?人物简介:凤懒兮——我要知道我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上,更要知道我是为什么才留在这个世上。为了这些,我才一定要强大!凤陌——我欠你一条命,我用我的余生来还你!不管你觉得够不够,我觉得够了就行!独孤颲——你的眼中,至始至终都没有我的存在,不管我不爱你的时候,还是爱你的时候,你都远在千里之外。赫连胤——你还欠我一件事情没做,所以我生生死死都必须要缠着你,直到你做了那件事为止!雁如风——我只要看着你做你想做的事,就足够了。北辰南星——我只希望你永远也找不到我让你帮忙找的东西,至少那样,我能有理由见到你。独孤晴明——我若是阴,那你就是毒,毒害了我的哥哥弟弟们还不够,还要来毒害我!所以,我必须在我死之前,先把你阴死,以免我死了以后,你还继续毒害别人!独孤锦——我希望时光永远停留在那年的桃花树下,你永远是我心目中的桃花仙子!未出场人物,暂不介绍。简介无能,希望亲们不要介意!喜欢的就收藏!★☆★☆★☆★☆★☆★☆★☆★☆★☆★☆★☆★☆★☆★☆★☆★☆读者群:【91871225】敲门砖随意!O(∩_∩)O谢谢大家的支持,交流愉快!偶滴微博:http://m.pgsk.com/2109086074欢迎有新浪微博的宝贝们关注!博客:http://m.pgsk.com/u/2109086074
  • 星辰之极

    星辰之极

    我是一只不能修炼的混沌兽,我被赐名混战。我在俗世的名字叫李耳,我给自己起了个号,叫老子。我有一个伙伴是青牛妖,他在俗世的名字叫庄周。我在地球上有很多仰慕者,西施是其中之一。我出了地球也有许多仰慕者,天之娇女什么的,数不胜数。我是混蛋,也是救世主。
  • 一岁的小鹿

    一岁的小鹿

    《一岁的小鹿》如同大自然的一幅全景画:人类、动物、植物、风光。人类是大自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他们与大自然和谐或不和谐地相处着,他们享受着自然的给予,也忍受着自然的磨难。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痞女囧皇宫:天价皇妃

    痞女囧皇宫:天价皇妃

    其实,我叫花容容,生的是花容月貌,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从小学到高中,我一直是公认的校花。我发誓,我绝对没吹牛。后来有一天,我忽然在吃蛋糕的时候一个饱嗝,噎死了,然后就穿越了。也许上天对我以前太贪吃却又胖不了的惩罚,让我穿到一个又黑又胖的女人身上,当时我对着镜子,凄厉的惨叫一声,当场再次撅了过去。
  • 终极圣灵

    终极圣灵

    一位孤儿出身的平凡人,在购买彩票之时,一次意外的相遇,被卷入一个善意的圈套。误入圣龙,却意外成为了亿中无一的亡灵法师,身为亡灵法师,除了亡灵属性,自身竟然还拥有神圣属性!两种矛盾的属性,如何结合?为了生存,他决定通过当职业玩家来获取收入。他凭借着自己的能力与智慧,在众多职业玩家的尔虞我诈中一次次地脱险,探索游戏更多的潜在玩法。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在圣龙里打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终极圣灵,不仅仅是拥有神圣属性的亡灵法师,有了合体技能,他就是一名在各大职业中不断变幻角色的全职业玩家。且看他如何立足圣龙吧!面对无尽敌人,他轻轻地说,“请记住我的名字,我叫林豪。终极圣灵,林豪。”(本书一号QQ群已经创建,群号:280420691。目前还有大量空位。欢迎大家前来与天玄进行互动!)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