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4500000001

第1章 在理论和创作之间——序朱向前《黑与白》(1)

陈骏涛

进入新时期,文学批评(评论)曾有过它的辉煌。先是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面对着拨乱反正的历史使命,文学批评曾以“前锋”和“战士”的姿态在文坛上披荆斩棘,鼓吹呼号,确实赢得过一片喝彩。借用后来有的批评家的话说,这时期的文学批评实际上是承载着非文学的任务,而被推到了历史的前列。继之是在84、85年之后的几年问,随着文学批评方法论的倡导,“方法热”逞一时之盛,超之者甚多。对这场“方法热”,后来论者微词甚多,但公正地说,它为杜评界洞开了那么多前所未见的窗口,从而促进了文学批评思维空间的拓展,却是功不可没的。“方法热”过后,引起了文坛有识之士的度思:在目的和方法之间何者为重呢?显然是前者而不是后者。因此只要能达到目的。什么样的方法都是可以使用的。方法无优劣,关键是能不能得心应手地使用它,以达到目的。而且一味地鼓吹呼号,终非长久之策,重要的是要做扎实的工作。于是,“方法热”过后,文学批评就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建设阶段。文学批评摆脱了对于政治和政策的依附,而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格局。但不久,商品大潮的冲击,社会向两极分化,分配不公,脑体倒挂,知识分子待遇菲薄,心灵失衡,批评阵地锐减,批评书籍出版难……凡此种种,都使文学批评工作者感到前路茫茫,锐气大减,文学批评也就一下予变成了“灰姑娘”。倘说在高潮中整个文学跌低谷未必确当的话,那么说文学批评跌入低谷却是再恰当不过了。文学批评的辉煌已经不复存在了!

面对文学批评的低谷,我常常向自己发问:这难道仅仅是时势使然,而没有文学批评工作者自身的问题吗?譬如批评者使命惑、目标感的失落,心态的浮躁,以及日薄西山的世纪末情绪,在我们身上不是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吗?我还向自己反问:也许昔日文学批评的那种辉煌不过是非常态,而如今的这种疏落这种寂寞才是正常态?也许中国从事文学批评的人确实是太多了,那狭窄的批评小道怎么能挤下这么多芸芸众生,非得要淘汰掉一批沙子,批评才会有再度辉煌的一天?……诸如此类。我没有答案,也不恕去寻求答案。

然而,如今仍有一批孜孜矻矻、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地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倘说他们完全不受商潮的影响却也未必,但他们能够理智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以较为平静的心情沉浸于文学批评的创造之中。他们虽然没有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能量,但却在做着脚踏实地、一木一石的努力;他们的工作尽管不再能获得轰动效应,但也不时能获得一些读者和朋友的青睐;他们还不是批评界的“大腕”或者还没有成为“大腕”,但他们却具备了成为“大腕”的条件和实力;不管人们对他们的工作给予什么样的评价;他们的杰作是于整个文学的发展有益的!

在我看来,军旅文学批评家(评论家)朱向前就属于这其中的一员,而且是其中的一名姣姣者,在文学批评跌入低谷、人心动盈的这两年,他却能连续出书两本:一本是《灰与绿》(1992、7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另一本就是即将由八出版社出版的这本《黑与白》。两本书主要收录了他自八十年代束期以来的批评成果,共得近40万字,其成绩是相当可观的了。据说由王蒙、徐怀中等任主编、华艺出版社不久将推出的《中国当代著名军中作家精品大系》首批的12住家,朱向前将作为唯一的军中批评家荣列其中。从上述两本书中可以看出,束向前有一种不为时尚所惑,不为潮流所动,坚定沉着,坚守阵地的学人品格,他在执着地傲着沟通理论与创作、文学与读者的有益的工作!

我与朱向前相识于八十年代中期。其时,他在文学创作上初露锋芒,被吸收为解放军艺术学院第一届文学系学员。一个偶然的机会显露了他的理论思维能力,于是,一篇《小说“写意”初探》,就作为他的第一篇论文发表在《文学评论》上。王行之兄在推荐此文时,不能掩藏他发现了一个人才的得意,而我也就从此对军艺文学系的学员刮日相看了。其时我与系主任徐怀中同志交往较多,于开会、于讲课、于约稿之际不时能见到军艺的学员,与朱向前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认识的。他给我的印象是,沉稳,不苟言笑,似乎总在思索着什么,不进能冒出一两篇颇有新意的文章。在《文学评论》上发文最多的军内评论家,一个是周政保,一个就是朱向前了,而且朱向前有后来居上的势头。朱向前也就从创作而转向批评了。1988年我在评介朱向前的一篇短文中就大胆地断言;朱向前的批评已经超越了他的创作,我不知道如今是不是有人为朱向前的转向而婉惜,我倒是觉得军内少了一个不怎么出色的创作人才,而多了一个懂得创作的批评人才未尝不是一件幸事!尽管批评家在任何时候都不如作家(哪怕是很平庸的作家)来得吃香。向前的优势也就在于:他既懂理论,又懂创作,因此他的批评文章就不是那种空有一副理论架势而与创作相距甚远的“高头讲章”式的东西,而是切近作家本体、创作本体,也切近阅读和欣赏实际的实实在在的东西。用向前自己的话说也就是:要在理论和创作之间戳一个大窟窿!这是作为“两栖类”的朱向前文学批评的主要特色所在。

1988年金秋时节,我与束向前在太湖鼋头渚有一个关于“三种理论批评型态的交叉和互补”的对谈(如今以《太湖夜话录》为题收入了本书),对谈中我把当时的青年理论批评家分为三类:一类是偏重于研究性和学术性的,基本上进入了学科形态的学科型批评;第二类是偏重于感悟性和鉴赏式的,基本上属于感觉印象鉴赏审美的批评;第三类是偏重于“形而上”的理论思维的,姑称之为理论型批评。当时我把朱向前划入了第二类,他并未表示异议。感觉印象鉴赏审美的批评不能说没有研究性和学术性,但没有较严整的学科形态却是无疑的。高下是艰难区分的,只能说是各有优劣和短长。对于文学批评来说,这二者均不可或缺。

时过五年,我觉得上述的划分大体上还可以成立。其实,岂止青年理论批评家,整个的理论批评队伍都可以做上述的划分。这五年来,向前的理论思维能力强化了,宏观综论式的文章写得越来越有高屋建瓴的气势和不同凡俗的见解,而作家作品的具体评论也显得越来越有深思熟虑的内容和斐然的文采,但他对问题的切入,观察问题的角度,依然是直观式、感悟式、体验式、鉴赏式的。

我在去年脱稿、今年发表的一篇题为《文学批评职能三面观》的论文中首指出,建设科学的文学批评固然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但它毕竟不是唯一的。除了科学的文学批评,还有一种侧重于鉴赏和审美的批评,它可能也具有某种科学性,但却未必有严整的学科形态,然而它在批评活动中所占据的地位是十分显要的,它甚至比科学的文学批评有更大的影响力,能获得更强烈的社会效应。它把批评主要当作一种鉴赏和审美的过程,比较注重批评者的主观感受和艺术直觉,一般都投注了批评者的主观感情色彩,甚至批评者自身的人生体验。这种批评固然可能固于批评者的主观感受和审美趣味的局限,而不能对审美对象作出全面科学的评价,但它切近创作奉体和艺术本体,实际、鲜活、灵动,有助于沟通创作者和阅读者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提高读者的艺术趣味和阅读欣赏水平。因此,它是文学批评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门类,它将承担科学的文学批评所难以承担的职能。

同类推荐
  • 灵魂里的铁

    灵魂里的铁

    本书为李克的首部个人诗集。收录作者创作、发表的140首新诗,分为《说出那个词》、《事物的内部》、《光芒涌入》三个专辑。
  • 留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留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
  • 爱心·让王子快乐的秘密

    爱心·让王子快乐的秘密

    爱心就像沙漠中的清泉,能够让绝望的人看到希望;爱心就像是冬日的阳光,能够让寒冷的人感受到温暖;爱心就像久旱大地上突降的甘露,能够滋润枯萎的心灵。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对于爱心,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认识,但是毫无疑问爱心是人性中十分美好的一部分。
  • 名家经典珍藏:郁达夫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名家经典珍藏:郁达夫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这里,有优美而浪漫,让人馨香练怀久久不忘的心灵独白;这里,有启迪青春、点缀人生、畅想世纪的人生感悟;这里,有最具有代表性的或伤感或甜蜜或浪漫或纯情的爱的故事;这里,有诗一样的文字,格言一样的论说……如果你正青春,或者你曾经青春,“名家经典珍藏”之《席慕蓉散文》你怎能错过!
  • 落在胸口的玫瑰:20世界中国女性写作

    落在胸口的玫瑰:20世界中国女性写作

    它有着丰富深邃的内涵。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是女人自己,也是社会的一份子。任何一个女性都不可能只成为其中的一项而置其他为虚无。作为一个独立的自信自足的生命个体,女性应视责任为生命的必需,“女性”一词不是一个空洞的能指,视苦难为生命的营养,视爱和成功为生命的追求。她应圆融、明净、厚重,与周围的世界和谐相处,共谋发展。只有当她在事业追求和日常生活中都能敞开心胸去面对时,生命的魔力、智慧的光芒、梦想的花苞才会灿烂地绽放,自由地舒展在蓝天白云之下,风来舞蹈,雨来欣悦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南北极:穆时英作品精选

    南北极:穆时英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职场疲劳一扫光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职场疲劳一扫光

    本书是医学博士朱晓平收集编写的最古老、最齐全、最安全巧治职场疲劳的经典老偏方。偏方来源: 传统经典医药典籍,经过民间千年验证和作者多年医疗实践。本书的撰写原则: 既见效,又安全,既管用,又省钱。
  • 傲世逆天妃:西游驭妖师

    傲世逆天妃:西游驭妖师

    傲雪迎寒举无亲,一笛魂曲话凄凉。一个出身不明的少女,一段不为人知的灭门惨案。一块神秘无比的石牌,一群来自异界的奇怪驭妖。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小白龙、牛魔王等穿越时空来到云起大陆,能否帮助徐傲雪重拾仙灵,成为绝代上仙,统一云起大陆,找出灭掉徐家的真凶?
  • 清代地方城市景观的重建与变迁

    清代地方城市景观的重建与变迁

    本文的研究以反映清代地方城市景观在明末清初动乱后的重建与发展为主题。本文将围绕着清代成都景观的重建展开研究,以城市景观建设为轴线构建一个...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昏君

    昏君

    生活压力很大?那就来当昏君吧!找工作被白眼?那就来当昏君吧!老板剥削厉害?那就来当昏君吧!房价高买不起?那就来当昏君吧!谈女朋友没钱?那就来当昏君吧!股票一路大跌?那就来当昏君吧!老婆不让抽烟?那就来当昏君吧!我们的口号是,当皇帝,就要当一个想干啥就干啥的千古第一昏君。新书需要大家的支持,有啥票就投啥票~~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中)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中)

    陈桥驿是赵匡胤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驿站,在这个驿站,他以不流血的方式,完成了一次改朝换代。公元951年至公元960年,纷乱复杂的五代十国行将结束,一个空前繁荣的大宋帝国开始浮出历史地平线。大宋立国前十年,周太祖郭威清除往朝弊政,带来了乱世中第一缕曙光;一个有英雄气,又满怀王道理想的大帝柴荣,御驾亲征,击败北汉契丹联军,开始文明政务;绝世高人王朴献《平边策》,“底定中原路线图”;经高平之战,赵匡胤进入后周高级军官行列;不可思议的“韦囊”,神秘的陈桥兵变,使历史出现了惊人的拐点……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古龙文集:游侠录

    古龙文集:游侠录

    游侠谢铿的复仇揭开了上一代江湖的恩怨,命运的作弄偏又使他卷入新的道义困境:杀父仇人亦是救命恩人!到底他要如何抉择?白非和石慧一见钟情,相知相许。但石慧的母亲却是人人见而诛之的武林公害,她逼石慧发毒誓与白非断绝情谊。两人究竟情归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