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9500000004

第4章 导论(4)

本研究试图以中美两国的经验为例,通过将城市化置身于国家建设的历程中,考察国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城市化策略及政策导向来解读城市化背后的政治(策)动因。正如布赖恩·贝利所指出的:迄今为止的有关城市化的许多理论和政策基础都来自“19世纪的工业城市化”,而常规的知识已不再奏效,20世纪的快速城市化尽管有许多共性,但存在多种路径,各国城市化的原因和结果各不相同,迫切需要新的理论框架,来“应付不同社会政治背景下的城市化过程研究”。(贝利,2008:56)我们认为,与主要基于工业发展和企业技术变革所带来的自发城市化观点不同,19世纪以来无论是在发达国家所产生的工业城市化,还是20世纪在发展中国家产生的快速城市化,都主要是在政治和社会变革的推动下,国家和政府积极干预与规划的结果,城市化进程展现出明显的战略目标与战术手段的相互配合或冲突,城市化过程中充满了战略目标制定与战术手段实施之间的调适与变更。在这一过程中,国家或中央政府始终是城市化的核心行动者,地方政府、市场和社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展示了各自的力量,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对城市化战略和战术的转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城市化进程表现为国家建设背景下一系列战略的实施与变更。本书拟从如下框架来叙述中美两国历史上的城市化进程,基本假设可以表述为:城市化是国家建设背景下实现社会结构变革的一种重要战略工具。

基本的解释逻辑是,如果说任何一个国家,其国家建设的终极追求可以用现代化来指代的话,那么以现代化为终极目标的国家建设,必然是在一定社会结构基础之上展开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定的社会结构是国家建设的基础,同时,国家建设又以改造社会结构为主要的着力点。在不同的国家建设阶段,国家通过建构和实施特定的城市化战略来实现改造社会结构,其产生的后果又会进一步影响国家建设目标的实现。

(一)国家建设与国家的回归

社会学的诞生时期,正是西方现代民族国家崛起的时候。当社会学在欧洲诞生时,在经典社会学家们的理论思想背后,都蕴含着一种强烈的国家意识和抱负。遑论马克思阶级斗争思想中旗帜鲜明的国家建设方案,这一点在韦伯的两部著作上也得到了非常具体的体现,一是1895年5月在弗赖堡大学的就职演讲基础上形成的《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二是1904—1905年出版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韦伯在《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中指出,“我想提醒人们注意的首先是这一事实:德国人需要从经济上保护自己这样的问题不管怎样都存在于我们心中,而且我们都认为德国人在德国东部‘应当’受到保护,都认为国家的经济政策‘应当’从保护德国人这种角度出发来制定。为什么我们认为我们有权利提出这种要求?对此的答复尽在于: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斗争从不停歇,这一事实并不因为这种斗争在‘和平’的外表下进行就有所不同……在经济的生死斗争中,同样永无和平可言”,“就和平和人类幸福的梦想而言,我们最好记住,在进入人类历史的未知将来的入口处写着:Lasciateogni speranze(放弃一切希望)”。(马克斯·韦伯,2007:167168)作为韦伯的经典代表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被反复引用和解读,但大多停留在书中所体现的个体主义方法论意义上。而如果我们将两部著作结合起来看,似乎能够发现,两部著作背后共同的主旨、抱负和理论关怀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崛起。其中,前者是对德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民族国家竞争中能否取胜的担忧及其建议;后者描述和解释的则是美国现代资本主义的国家崛起,揭开了隐藏在经济制度背后的精神力量。韦伯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的兴起“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现象,其所呈现的特征反而处处和某一种宗教上的伦理态度相互呼应,也共同构成现代人普遍的生活方式,譬如说以‘职业’为生活的重心、讲求理性计算、注重个人的成就表现等。……而这一套西方花了几百年时间酝酿出来的生活秩序,不仅仅是经济和政治制度的综合体而已,它还有特殊的精神风格和文化意义”。(顾忠华,1997)而当社会学的重心从西欧转移到美国之后,这种民族国家的抱负开始隐没。作为美国社会学兴起的标志,芝加哥学派以城市社会学研究著称,在其研究的背后,国家“消亡”了,城市成了族群共生的生活容器。正如斯考切波(Theda Skocpol)所言,“20世纪五六十年代直到60年代(之前)美国的政治科学和社会科学中主流的研究视角是多元主义和结构功能主义,其显著特征是在解释政治和政府行为时采用社会中心论的方法。在这些视角中,国家被视为过时的概念”。(埃文斯等,2009:3)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叶以后,随着以批判性思维著称的“新马克思主义”者们发起了一系列有关“资本主义国家”的激烈争论,他们提供了大量概念错综复杂、经验数据涵盖广泛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涉及国家在从封建主义向现代资本主义转型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发达工业资本主义国家中政府的本质和作用。(埃文斯等,2009:5)从这一时期开始,学术界国家意识开始回归,并兴起了一股所谓的“找回国家”的研究思潮。在此思潮的影响下,城市研究领域中新城市社会学崛起,阶级和政治意识开始回归,城市开始从生活的容器转变成为政治的舞台。

国家建设(StateBuilding)这一概念主要由查尔斯·蒂利(Charles Tilly)及同事提出。1954年,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成立,它集中了世界各国各领域专家学者,合作研究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随着研究的推进,委员会发现,要更好地理解新兴国家的政治发展,必须“回到欧洲”,研究欧洲国家与民族形成的历史。查尔斯·蒂利受托主持了这一研究,于1975年出版了由他主编的《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书中,蒂利对西欧的现代国家发展过程进行了专门研究,着重考察了17—18世纪西欧现代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国家制度,包括国家的暴力、政治、经济和行政制度等(Tilly,1992:22)。

西欧现代民族国家的建设,不仅意味着权力的扩张,同时意味着传统的资源抽取方式和控制的单元都发生变化,国家要承担起过去的共同体所承担的多种职能。“在对资源的抽取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国家建设者们强制性抽取资源的同时,不得不同时担负起保护、司法调节,有时甚至是生产与分配的任务”,“强制的行使者发现他们自己必须管理他们获得的土地、物质和人民,他们不得不卷入资源的抽取、物质、服务、收入的分配以及争端的解决”。(张静,2000)也就是说,在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中,国家虽然取代贵族获得对人民的直接控制,但也付出了代价,这一代价构成了现代国家建设的基础。

现代国家建设始于西欧,主要表现为西欧诸国从多中心的封建社会形态逐渐转变成现代民族国家的过程。张静认为西方现代国家建设的关键是,“国王在与地方权威竞争权力时必须把国家的角色建构成公民利益的促进者和捍卫者。这样一个角色及其与公民制度化关系代表的公共性(公民)权利原则,是‘国家政权建设’包含的规范性含义”(张静,2000)。而中国的国家建设有更多中国本土化的特征。自晚清以来,中国国家建设的主要表现为国家权力向基层社会的扩张、渗透和对资源的吸取。为了汲取和控制资源吸取的需要,国家将权力的触角延伸至县以下的基层。杜赞奇的《文化、权力与国家》就是对20世纪上半叶华北农村权力结构在这一进程中变化的研究。但是,杜赞奇发现,20世纪上半叶国家权力向下延伸在华北农村,但这并不成功。国家权力对乡村控制欲望和资源抽取的膨胀,极大地破坏了传统的文化权力网络,“乡村领袖与国家政权建设的目标不再一致,而且差距越来越大。这种权威危机造成政治真空,而唯一趁此机会钻入政治舞台的则是赢利性经纪人这一类人”,其结果是国家政权的“内卷化”。而直到新中国成立,这种国家政权“内卷化”扩张才得以终结。杜赞奇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大批裁减赢利性经纪人是税收大幅度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新中国之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它从基层开始建立了与国家政权相结盟的各级组织,完成了民国政权所未完成的‘国家政权建设’的任务”(杜赞奇,1996:237241),而这种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形式之一便是城市化。

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前,基层政府组织是中央政府的忠实代理人的话,那么,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建立的各级基层政府组织,在改革开放后经历了重要的变迁。例如学者们先后提出了“地方法团主义”(戴慕珍,Jean Oi,1992;1995;1998;1999),“地方政府即厂商”(魏昂德,1995),“村镇政府即公司”(Peng,2001),“谋利型政权经营者”(张静,2000;杨善华、苏红,2002)等论断。而自分税制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后,基层政府组织似乎又发生了变化,例如周飞舟(2006)就提出了“从汲取型政权向悬浮型政权的转变”的论点。这些研究表明,作为国家建设战略的一种表现形式,基层政权的组织变迁本质上也反映了国家建设战略的变化。

本研究认为,国家建设有多个战略组合,不同时期的国家建设有不同的路径选择,基层政权组织化和制度化只是一个战略,城市化是另一个重要的战略。在本研究中,我们认为,国家建设的终极目标可以用现代化来指称,而城市化又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基于这一预设,本研究将城市化理解为国家建设的一种手段和工具。而为了分析的需要,本研究参照史学界关于各国现代化进程的通常标准,将美国国家建设分为三个阶段:统一国家建设(建国初—20世纪20年代);福利国家建设(20世纪30—70年代);后福利国家建设(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将新中国的国家建设也相应地分为三个阶段:全能型国家建设(1949—1978);发展型国家建设(1979—1998);全面小康国家建设(21世纪以来)。其中每一个阶段对应着不同的社会结构类型和国家建设任务目标。

(二)城市化战略

本研究主要从特定历史时期国家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式出发(主要考虑动用市场工具还是动用社会力量),将中美两国历史上的城市化战略分别做了三阶段的描述,每一阶段,国家建设的目标与任务不同,相应地国家所建构和实施的城市化战略呈现适应性的变化。

具体而言,在美国的国家建设进程中,第一阶段采用了所谓的市场扩张型城市化战略(即服务于市场形成与扩张的城市化战略),这种战略的积极后果是通过市场统一了国家,但其消极后果是市场侵蚀了社会;因此,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第二阶段的城市化发生了战略转向。以罗斯福新政为标志的一系列改革,开启了美国历史上的社会保护型城市化(即城市化战略开始服务于国家进行社会建设的目标与任务),这种城市化的积极后果是美国逐步建立起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体系,其消极后果是市场的力量遭到过度遏制,城与市逐步分离,市场力图向郊区扩散,由此导致了美国历史上的快速郊区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里根新自由主义改革为标志,在新的全球化浪潮下,美国开启了市场与社会互动的城市化战略,第三部门在美国社会兴起,对美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在新中国的国家建设进程中,新中国成立初期采用了社会重建型城市化战略。通过对城市的社会主义改造,在重工业化过程中建立起了单位社会,国家收纳市场和社会,成为全能型国家,其结果是城市化发展缓慢。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发展型国家建设,通过引进市场竞争,城市化道路发生了变轨,开启了市场扩张型城市化战略。但,市场力量的释放,国有企业的改革,瓦解了城市单位社会赖以存在的根基,城市社会结构通过市场机制再次重组,城乡两极分化日益严峻。新世纪以来,围绕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国家建设目标,中国城市化开始从市场扩张型城市化战略走向市场与社会互动型城市化战略,党和国家开始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力图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和谐社会。

同类推荐
  • 大名师范志

    大名师范志

    大名七师党组织建立后,以扩大“读书会”名义吸收更多学生参加革命活动,组织他们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宣传革命思想,抨击黑暗势力,在社会上颇有影响。至1927年1月,大名七师党组织在校内又发展10多人,其中有解蕴山、裴志耕、曾则西等。此时,赵纪彬、刘大风和李大山三人到北京,经李素若、刘伯庄联系,找到了中共北方区委、汇报了大名七师党组织的工作,并提出去武汉学习的要求。
  • 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2007年是杨尚昆同志百年诞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央电视台为此几次来向我了解杨尚昆的一些情况。之后,应中央党史研究室资料征集办公室之邀,陆续将杨尚昆同志在撰写回忆录期间有关回忆录第二册的谈话内容整理成文,在《百年潮》和《中共党史资料》杂志上陆续发表,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2008年秋,在杨尚昆同志逝世十周年之际,又以一篇拙文《怀念杨尚昆》回顾了他光辉的一生,缅怀伟人,激励自己。现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将这些文稿汇编成《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出版。为了保持内容的完整性,根据出版社的要求,特将经杨尚昆生前审定、以杨尚昆名义公开发表的《高饶事件》一并放入《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向那些具有常识的读者揭示了国内外盛行的阴谋论的历史、沿革;通过有理有据的分析思辨,指出了各种阴谋论长盛不衰的原因;并指出阴谋论的两个最显著的特征:不可证伪性和妖魔化。由此希望读者能更加理性地思考,不被妖魔化的思维所裹挟。
  •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

    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气质是邓小平重要的品质之一。邓小平是运用批判性思维的典范。他之所以能取得非凡的成就,正在于他用批判性思维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批判性思维在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与发展是在批判性思维中实现的,可以说没有批判性思维,就不可能有邓小平理论。因此,对邓小平的批判性思维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穿越在聊斋的世界里

    穿越在聊斋的世界里

    新书《完美神话世界》已经上传,请大家支持。书友群:只收学徒以上的书友,群号:65876452喜欢本书的朋友,都可以入群:253282177ps:已经完本三本书《重生在白蛇的世界里》、《穿越在聊斋的世界里》、《世间自在仙》。
  • 古代玻璃器

    古代玻璃器

    中国发现最早的玻璃器始于春秋末、战国初。这个时期的玻璃器数量少,品种单一,仅有套色的蜻蜓眼式玻璃珠和嵌在剑格上的小块玻璃。《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玻璃器》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玻璃器的有关内容。具体有:中国古代玻璃器的分类、中国古代玻璃器史、中国古代著名玻璃器、玻璃器的保养等。
  • 盛世宫妃

    盛世宫妃

    初时,他看着她,充满了渴求,她却说∶“请不要忘记对姐姐的承诺。”他黯然,多年的尊重、隐忍,换不来她的感情;爱人的离世,让她绝望,面对他的关切,是自甘认命,还是情难自禁?得知真相,才知道不过是欺骗,他的残忍让她恐惧;向往平静的她,终于决定离开,可家族的荣辱,让她不得不回到他身边;后宫颠簸,忍辱负重,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他。然而,得到的却是他的怀疑,“告诉朕,你这次回来,到底是因为朕,还是别有目的?”看着她,目光如炬。也许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命运不能自主,是坦然面对,还是奋起反抗;本性善良的她,后宫之路,曲折血腥,是试图逃避,还是迎难而上;命运之路,给她的,到底是什么。
  • 从前的老师和同学

    从前的老师和同学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贺享雍文集(第一卷)

    贺享雍文集(第一卷)

    本卷收入作者长篇小说《后土》。佘中明老汉是一个种了一辈子田的农民,土地承包后,他家的田越种越多,成了远近闻名的种田大户。但他怎么也没想……
  • 萌宠千金:BOSS求宠爱

    萌宠千金:BOSS求宠爱

    他霸道,冷酷,对她采取独裁政策;可是他不一样,他却依旧温柔,热情,对她百般呵护,当她是温室中的花朵,丝毫不在意她曾经伤害过他……他看着他们相挽的手,说:“夏美景,良辰若离了美景,终究不算是良辰……”夏美景却只能淡淡一笑,“谢良辰,爱情不能用来交易,我夏美景并不是非你不可。”“夏美景,屌丝和炮灰都能逆袭,我谢良辰誓要逆袭!这辈子要定你!”为了重新追回爱妻,总裁也能做屌丝,且看大BOSS如何巧计掠夺美人心。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