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逊先生没能给我们更多的启示就离开人世了。他的成果仅仅是个开头。他所痛恨的因挥霍而致贫的现象依然大量存在,并且范围还在扩大。这不仅指的是技师们毫无顾忌的将收入挥霍一空,在他们之上的阶层,也决不能仅用无知来为他们的行为作辩解。这些所谓的上层阶级用来辩解的说辞,决不会比下层阶级更高明。他们把钱财花在装点门面和死要面子这类毫无意义的事情上,实际上,他们任意挥霍、骄奢淫逸的生活充满了罪恶。
任何人都没有资格评判英国工人工作不够勤快。事实上,当代英国工人比其他国家的工人都更勤奋、动作更迅速。假如他们在生活方面表现得和工作时一样勤俭节约的话,他们就会拥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状态与生活环境。但非常糟糕的是,他们天生有着挥霍的德行,即便是他们中间收入最高的那部分人,也会因其大手大脚的花费,而仍处于贫困的边缘。在繁荣时期,他们根本没想过艰难时日的存在,因而,经济不景气时,他们的境况也就跟着变糟起来。
因而,一名勤勉的工人,假如他不能养成勤俭的好习惯,那么他的生活层次也只能停留在满足肉体上的需求,增加的收入也只是继续助长他膨胀的消费欲望。查德威克先生曾提到,在棉花减产时期,“许多并不贫穷的家庭和最穷困的人挤在一起领取救济。事实上,这些家庭的收入比助理牧师的所得还要高”。
在社会繁荣时期,工人们载歌载舞,疯狂享乐。经济一旦萧条,他们马上就变得万分恐慌。他们的生活方式,正如他们自己形容的那样:小管子进,大管子出。一旦遭遇裁员,他们就只能靠自己的运气或者祈求上帝的保佑了——除非上帝也赞同奢侈的生活方式。
经济繁荣过后出现萧条迹象,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永恒定律。就像壁画上的埃及法老的梦境中,瘦牛和肥牛总会交替着显现。急速的经济增长的背后,必定埋藏着诸多隐患。生产过剩、失业、贫困接踵而至。那些不思节俭、随意挥霍金钱的人很快就会感到拮据,因为他们对此毫无防备。浪费似乎是一个人最糟糕的特性之一。近期贝克先生的一份报告十分明确的指出:“那些居住在工厂周围的人,根本没有一分钱的积蓄。不仅如此,其中一些失业两星期的工人,因为没有钱买食品而正在饥饿中煎熬。”虽然还没有严重到罢工的地步,但工人们毫无疑问已经坠入了贫困的深渊。他们简单的家具和钟表早已被送进了当铺。当遭遇不幸的绝望的哭喊声逼近慈善机构的大门时,许多窘困的家庭已经在排队等待救济了。
集体无意识的挥霍行为——尽管他们当中也会有特殊例子——是造成工人们堕落的主要原因,也是社会众多悲剧产生的主要根源。这也是人性中的无知和懒惰造成的结果。但是尽管造物主为穷人分配了贫困,但不幸并不是穷人的代名词。不幸源于道德的沦丧——很多时候是因为个人的邪恶和挥霍。
罗瑞斯先生在谈及南斯拉夫谢尔那些有着高收入的矿工和冶炼工人时,对他们的品性作了以下的评论:“用挥霍来形容他们的品性也是苍白无力的,更加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莽撞。无论是青年还是老年,已婚者还是未婚者,他们对自己的挥霍行为毫不感到羞赧。无人认为这种莽撞正在使他们失去人性中美好的品德。他们在困难面前所表现出的勇猛几近疯狂。如果不是为了弥补因懒散或狂欢而损失的时间,他们很少会勤奋工作。每个人都对庆祝友人康复或者祝福新人的宴会感兴趣,这一切活动旨在花光他们所有的钱财。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有时候虔诚得让人感到诧异,当人们陷入不幸时,总是举办祈祷会来寻求上天的帮助。他们所狂热信奉的教义常使其陷入因果报应的宿命论中。人们痛苦的生活着,同时也看到丰年过后必定是饥荒。这种情况年复一年的出现,弄得人心惶惶。谁会知道明天怎样呢?于是一旦手中有钱,就彻夜的狂欢享乐,喝得烂醉如泥,工作日也无法正常上班。在接下来的两三周里,家里的客厅都是一片狼藉。不到下次发工资的时间,决不会去收拾和整理;他们的孩子早早辍了学,妻儿一同进了矿井,家具也进了当铺。一家人挤在泥泞不堪的道路旁的一间小屋内,屋顶和墙壁到处都是裂缝。没有下水道,没有通风口,连正常的饮水都无法保证——在忍受这种恶劣的住房条件的同时,他们却在领取不菲的工资——这些钱足够他们过上舒适无忧的生活。这一切都在证明,任何法律条款的制定对他们的帮助都显得苍白无力。”
政府在采取各项积极的“改革”措施。人们可以通过投票来决定谁来做家务。与工人阶级相关的粮食、牛、咖啡、糖等供应物的税率也得到了相应的降低,部分应由救济对象缴纳的税款也转移到了中上层阶级的纳税范围。相关的措施已经实行了,从目前情况看,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还未出现较大的改观。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每个人都会有所收获。
弗兰克林是一位十分有远见的人。他曾对工人阶级作出评论:“工人阶级的工作实在太繁重了;如果只是应付缴纳给政府的税款,我们很容易就可以作出一些补偿;不幸的是,我们还面临着许多其他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令我们中的一些人感到悲伤。我们因虚度光阴而背负的债务和政府的税务一样沉重;为傲慢所付出的代价是这个的三倍;因愚蠢而受到的惩罚则是它的四倍。所有这一切都不会因政府通过降低税率的条款而得到缓解或消除。”
约翰·卢塞尔曾因减免税款的问题拜访了工人团体,也发表了相类似的评论:“你们总是在抱怨政府的税率过高,但你们有没有考虑过自己加在身上的担子呢?你们花在酒馆的钱,每年就高达5000万。试问有谁敢向你们收缴如此之高的税款?你们肩上的重担应从自身找原因,完全没有必要向我们诉苦。”
谴责法律的不公与抱怨税率太高是毫无用处的。阿里斯多克洛蒂政府的残暴统治所引起的后果在邪恶的欲望所造成的恶果面前,简直不值一提。男人们被引到荆棘路上,令人吃惊的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是自愿走上这条路的。除了浪费光阴、挥霍钱财、自我沉沦,他们什么也没有得到。因自己所承受的痛苦去谴责别人,比自责对自尊心的打击要小得多。很明显,那些生活毫无规律、做事缺乏条理的人,根本没有为其他人着想的习惯——他们即刻用掉了所有的收入,毫无为未来作打算的念头——这为今后的生活埋下了隐患。及时行乐的生活方式使得将来的日子危机四伏。一个迷信“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你还指望他什么呢?
这些表述似乎令人很绝望,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悲观。工人阶级中的高收入群体如果能够及时做出行动,问题很容易得到解决。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将懂得如何合理的使用自己手中的金钱,如何避免养成挥霍的不良习性,而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人们对节俭的方法了解得越多,对改善他们生活的帮助也就越大。人们会对这种文明的、有节制的、理性的生活状态感到满意。正如同丹尼逊先生的断言,实现这一切“必定需要两代人的共同努力”。 社会总是在缓慢向前发展。人类文明的发展速度是如此迟缓!旨在提高公民的总体素质而进行的大众教育,它的作用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尽管并不明显。如果想看到明晰的效果,这需要经历几代人的时间。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悠长岁月中,一代人所做出的贡献或许十分微弱。在打败一个国家之前,许多国家都要忍受战争所带来的伤痛;基督教从产生到正式确立,遭受了长达4个世纪的迫害与驱逐;在确立和巩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成果之前,国内也经历了2个世纪的内战;农奴们获得解放也同样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漫长斗争。从英国人的祖先穿上战袍出征的那一刻——或者是离我们更近的时间,从所有的劳动者都被定义为贱民和农奴,随同土地一起买卖的时代到今天,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的进步意义是多么令人振奋!由此可见,完结恶魔撒旦在懒惰、挥霍与酗酒这些恶习上的邪恶统治,并不是件无法完成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