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9400000004

第4章 勇于实践,“京官”务农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初,徐光启结束了作为翰林院庶吉士的三年学习生活,正式步入仕途。由于他一向勤奋学习,毕业成绩优异,因而被授予翰林院检讨的官职。能在体面、尊贵的翰林院工作,可谓前途一片光明。

当徐家上下还沉浸在喜悦中时,一件不幸的事发生了。这一年的四月二十八日,徐光启的父亲徐思诚在京城病逝。承受着巨大悲痛的徐光启向皇帝递交了解职还乡的奏折。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按照中国古代的礼制,父母去世,做官的儿子要解职回乡守丧,闭门谢绝应酬,以二十七个月为期,通称为“三年在籍守制”。于是,这一年的八月十六日,徐光启护送父亲的灵柩南下,回到家乡上海县,直到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才回京复职。

这时的徐光启作为“京官”,在上海县城内的社会地位已经很高了,当地的官员、乡绅们都等着一睹他的风采。然而,每一次当地名流的聚会中都找不到徐光启的身影,人们纷纷猜测他的行踪。而在上海县城南门外康衢里一处名为“双园”的地方,人们时常会看到一位身穿麻布孝服的中年人,肩挑粪桶,手拿锄头,赤着双脚,在田地里施肥、锄草,劳作不休,忙得满头大汗。每当乡亲们走过,看到茂盛的庄稼,不禁会投来羡慕、尊敬的目光。偶尔路过的行人,怎么也不能想象,在这里劳作的庄稼汉,竟是贵为翰林院检讨的徐光启!

徐光启务农,并不是他的一时兴起,更不是为了标榜清高,而是基于他清醒的认识——兴盛农业,而兴盛农业是富国强兵之本。徐光启出身贫寒,从小就跟着父亲参加过农业劳动,加上在青少年时期,家乡频遇灾荒,他深刻体会到农民忍饥挨饿的痛苦,因此他立志改革农业,任何时候都不忘对农业和农学进行研究。他为自己取了个号,叫“玄扈”,因为我国古代把督促农桑的候鸟称作扈,他选这个字为号即表示要重视农业生产。早在20岁左右时,他就注意农田水利的兴修,关注家乡水道的流向,还亲自测量过家乡周围河道的宽窄以及河底的深浅。这时的徐光启还善于经营规划,曾有一块长满杂草的水淹地,乡亲们都认为是没有利用价值的荒地,徐光启把它略加修筑,种上柳树,竟得到不少柴火,除了供自己家烧用,还有多余的可以卖出,收获相当不错。

42岁那年,徐光启整理了自己历年的测量结果和水利设想,拟订了一份《量算河工及测量地势法》,呈送给当时的上海知县,供测算河工及测验地势时参考。这份水利工程计划书为修建龙华港及周边农田蓄水排水工程提供了很大帮助。

热心于农业、水利的徐光启早就想抽出些时间,对农业生产、水利工程进行系统的研究,这次回乡守制便给了他这样一个机会。他打算将自己家的田地和园子用作试验场,把自己在书本上看到的学问付诸实践,如果成功了,也可告慰操劳了一生的父母。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徐光启回到上海后的第二年,江南地区连降大雨,江河湖水暴涨,松江、苏州、常州等地的农田多被淹没,粮食颗粒无收。洪水退去,紧接着便是饥荒,粮价飞涨,无数农户断了炊烟,灾民无以果腹,只好外出讨饭。目睹严重的灾荒,徐光启没有一蹶不振,而是立即采取行动。他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向万历皇帝递上奏折,请求朝廷拨付税金二十五万赈济江南地区。这笔钱款解决了灾民们的燃眉之急。可徐光启明白,这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他渴望找到一种能帮助农民度过荒年的高产粮食作物,这样,即使将来再遇到灾害也不怕了。

正当徐光启为此苦苦思索的时候,从福建莆田来了一位姓徐的客商。他告诉徐光启,福建有一种叫甘薯的农作物,不怕干旱,不怕台风,产量比稻麦高出几倍,可替代农民半年的口粮,闽广一带农民赖以为生。徐光启听后,十分高兴,决心在家乡试种。

甘薯在我国又称番薯、山芋、红薯或地瓜,原产于中美洲,适宜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栽种。大约在明代后期,也就是16世纪八九十年代由菲律宾传入我国福建、广东等地。由于甘薯产量高,食用方便,很快就成为我国南方农民的重要粮食来源。而在温带的上海,当时还没有人种过。

要把甘薯从亚热带的岭南地区移植到温带的长江下游地区,关键是要解决甘薯秧的安全越冬问题。最初的几次试验都失败了,那位莆田客商带到上海的薯秧在冬天被冻坏了,栽到地里无法存活。后来,徐光启想了个办法,他请莆田客商买好薯秧后在秋天栽到装有泥巴的木桶里,开春时从福建连桶带泥运来上海,然后再剪下藤枝栽到地里。这次试种终于成功了,入夏,田里长满薯藤,一片碧绿。秋收时,挖出的甘薯大如碗口,一亩可收数十石,比稻谷产量不知高出多少倍。收获的甘薯既可生吃,又可蒸煮、火烤、油煎,还可晒干后长期保存,更可磨粉、制酒,用处颇多。

徐光启的亲戚友邻闻知这一新品种后,纷纷前来品尝,还要求他介绍种植甘薯的经验。徐光启也认为这是救灾度荒的最佳高产粗粮作物,应该在更大范围内宣传、推广。于是,他编写了《甘薯疏》一文,系统地总结了在上海试种甘薯的经验,“疏”是分条说明的意思。在文章中,徐光启详细介绍了甘薯的种植时令、剪藤方法、生长特点、施肥技巧以及采收方法、食用方法、副食利用等方面,概括了种植甘薯的若干条好处。徐光启苦口婆心地劝说:“农人之家,不可一岁不种。”“决可令天下无有饿人也!”《甘薯疏》问世后,流传极广,影响遍及日本、朝鲜等国。

甘薯引种成功,在徐光启看来,是一个重大突破。他进一步预言,这种作物在黄河以北地区也大有发展前途。徐光启认为,倘若在地窖中收藏薯秧,应比江南留种更方便。果然,18世纪中叶以后,黄河流域也普遍种植甘薯,证实了徐光启的预言。

《甘薯疏》写成后的第二年,徐光启又写了《芜菁疏》。芜菁,俗称大头菜,由于其产量高,也可以用作度荒作物。芜菁性喜阴凉,原产中国北部和欧洲北部,明代以前只限于在北方种植。《唐本草》等传统农书认为,如果把芜菁种在南方,不出两三年就会退化变成白菜。徐光启认为不能盲目相信古书,他离开京城的时候,特意带了芜菁的种子回乡,准备在上海试着种植。可第一年长出来的芜菁块根很小,真的像白菜一样。

徐光启没有灰心,经过仔细观察,再参考自己以往的种植经验,他找到了症结所在。原来,南方种芜菁,结子多在芒种以后,正逢梅雨季节,日照不足,湿度大,影响光合作用。芜菁籽生长不结实,先天不足,加上种植密,肥料少,难怪长出的块根瘦小,外形像白菜了。针对这些问题,徐光启对芜菁作了改良,摘去一些芜菁的花蕾,使田里芜菁开花结子的时间有先有后,这样就总有一批芜菁结子的时间能避开梅雨,可以结出壮实的种子。同时,他又对栽种方法进行了改进,稀种植,厚施肥,勤松土。这样下来,芜菁果然在南方栽种成功了,而且块根越种越大,甚至大过小孩的头,芜菁便被人们称为大头菜了。徐光启为了纠正古人的观念,推广自己的经验,便写了《芜菁疏》。

甘薯北移成功,芜菁南移成功,在短短两三年间取得的这些成就,有力地驳斥了当时盛行的所谓任何地方生产的作物都是不可变动的保守观念。徐光启在文章中指出,各地有各种优良品种、高产作物,若能互相交流、广泛种植,社会上就可以不必担心食物不足,百姓也就不会饿死了。他认为,有些人局限于习惯和保守思想,动不动就搬出“风土不宜”的借口,反对农作物的推广,这种言论“大伤民事”。徐光启恳切地劝告农民切不可误信传闻,放弃利益。

除了试验引进江南地区迫切需要的高产粮食作物外,徐光启还尝试着推广种植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的经济作物。他逢人便劝说他们种植女贞树(又名冬青树)、乌桕树,认为女贞树可用来采集白蜡,解决照明问题;乌桕树可以榨油以作燃料,还可用于染发、造纸,极具经济价值。而且,徐光启尚且不满足于已经做的这些,他还把探索的目光投向了棉花。

棉花是宋末元初才在我国推广种植的经济作物,种植棉花要求的技术性很强,没有丰富的经验,一般收成不佳。另一方面,自从元代松江府人黄道婆向黎族人学习纺织技术并将之传回家乡后,上海地区的棉纺织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了明代,松江府已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之一,松江的棉布畅销全国,甚至作为贡品献给皇帝。这么一来,市场上对棉花的需求量更大了,迫切需要增加棉花产量。鉴于此,徐光启在自己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吉贝疏》。

吉贝是我国古人对棉花的称呼。为了帮助农民掌握更好的技术,徐光启把他的经验编成了《吉贝疏》这本小册子。他分析了当地的气候特点、土壤条件,询问了农民们植棉的情况,自己又动手进行耕作、锄草。最后,徐光启指出了棉花低产的四大原因:种子不佳,播种太密,施肥不足,锄地不勤。为了让农民更好理解、更易操作,他把棉花丰产的条件总结为通俗的口诀:“精捡核,早下种,除根短干,稀料肥壅。”这些经验为我国棉花栽培技术的提高和种植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甘薯疏》《芜菁疏》和《吉贝疏》这三“疏”,是徐光启在上海务农的心得与经验总结,是他的学识与实践能力的结晶。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徐光启并未染上当时知识分子的通病,为炫耀学问而将文章故意写得深奥难懂,而是采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向农民宣传科学知识,让人易于、也乐于接受。这正是徐光启的过人之处。后来,这三“疏”被徐光启收入自己的农业巨著《农政全书》中,继续发挥着它们的作用。

同类推荐
  •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本书作者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文学大师杨绛先生的百年人生——风风雨雨,有起有伏、有悲有喜。内容主要涉及:杨绛先生童年的成长、家庭的变迁、求学历程,以及她同钱钟书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的爱情,从而描摹出一位博学、睿智、宽容、淡定、从容、坚强和韧性的奇女子。此外,杨绛先生对抗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的态度,堪称生命的正能量。翻开《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你将看到一串串精彩的故事,经受一次次精神的洗礼。
  • 科学巨人:牛顿(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科学巨人:牛顿(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林书豪:我是我的梦

    林书豪:我是我的梦

    “林来疯”席卷过境。国内球迷和留美博士的中外视角的全景观察。披露林书豪突然爆发的详细内幕,演绎了包括留学生在内的黄皮肤、“小个子”们如何在“弹簧人”和“肌肉棒子”林立的美国如何崛起的生动故事,让你贴近真实的林书豪。
  • 和尚皇帝:朱元璋

    和尚皇帝:朱元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和尚皇帝:朱元璋》为丛书之一,介绍了早年生活、投军从戎、建立明朝、身葬孝陵、历史评价。《和尚皇帝:朱元璋》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国古代百名女杰

    中国古代百名女杰

    杨永贤同志新作《中国古代百名女杰》,一改她的长篇小说《女人韵歌》中女主人公的悲惨形象,一个个英武睿智、不让须眉而胜似须眉,足以使素有“半边天”之称的中国女子扬眉吐气。读了这样的书,使人感到人生充满着勃勃的生气,连冬日的阳光也变得红彤彤的,整个世界都美好起来了。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你离品味有多远

    你离品味有多远

    如果品味要靠别人的认同来实现,那你还有个屁品味。所以当问别人离品味还有多远时,那人自己离品味就已经很远了。做有品味的人,从本书开始。
  • 网游之紫剑江湖

    网游之紫剑江湖

    他,被人尊称为“天剑”;他,永远都是天下第一。黄老邪:他是我最得意的弟子;杨过:我没有怎么得罪你啊,你居然杀人夺宝!梁萧:我的朋友,我的兄弟;郭襄:我永远的知己;明将军:遇见他是我的不幸;敌人:不要让我听见他的名字。林天:你们可以仇视我,但是你们害怕我!林天,一把江湖中的利剑!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后宫阙:梨花凉

    后宫阙:梨花凉

    《韶华将晚》忆往昔,荣宠时,披金揽月歌宫阙。又何须,终难忘,山高云散凉薄雪。梦里尊华,镜中恩情,春荣秋谢殇离别。画梁欢尽,风情月貌,年华错付几堪迭!路遥遥,水迢迢,艳妆珠泪,怎奈君心如铁!*————————————————————————————【阮梨容】她代嫁入宫,只为保命。却在进宫次日,便被迫立下军令状——三日之内,若找不到项链,便以命相抵!表面歌舞升平的皇宫,暗藏着血雨腥风。外表娇莺柔燕,内中却是蛇蝎心肠。这便是后宫,有人生来强大,有人成就强大,有人被迫强大。【南宫玘】初见,他无意中扶起她鬓边开放正艳的白芙蓉,目光却落在她宛如晨光初露般剔透清美的容颜上,久久流转。而她,名分初定,与他,今生是不得聚首了。从此,他的秉性恬淡,他的风流雅致,他的绝好声名,因她,他弃如敝屣。【南宫珏】她教会了他爱,却教不会他原谅。那些后宫花样年华的美好女子,她们给他的深情太多,反而让他心生厌弃。梨容般的清冷,对他亦是难得的。当他以为这就是爱的时候,她却告诉他:这只不过是一场自欺欺人的游戏……他丢弃了江山社稷,冷落了九宫后妃,只为她星眸流转的那一缕眷恋,却终不可得。此生,他不过是她的一颗棋子罢了。
  • 弃妃太嚣张

    弃妃太嚣张

    谁言弃妃太难当,我做弃妃最嚣张。不就是不小心看到自己的老公跟好友偷情,一生气跑了出去吗,没想到竟然,天打雷劈,成全了他们,自己落得个身毁神也差点亡的下场。老天似乎还算帮忙,让她的灵魂穿越到了古代,不过怎么还是个被遗弃的女人呢,丫的,上天你在耍我是不是?老娘我就跟你耗到底了。片段一望着手中的休书,玉无双非但没有一丝难过,反而高兴的手舞足蹈,千恩万谢的唱道:感谢天,感谢地,感谢王爷你让我重新呼吸自由的空气。微笑着看了某人一眼,她毫无留恋的离去。却不知某人因为她这样的反应,气的七窍生烟。片段二为朋友张榜招亲,帅哥来了一大堆,不过…美男一号,“榜文你可都看过了,给你五分钟陈诉自己的优缺点。”某男反问道:“能问一下,外面的榜文是谁写的?”“是我!”“那我决定娶你了!”玉无双一记铁拳打在他的鼻子上,“有病,带他去看精神科。下一位!”美男二号,“请问,你喜欢什么类型的女人,温柔,可爱,还是…”“我最喜欢你!”不等她说完,某男快速的回答道。玉无双愤怒的一个花瓶砸了过去,“神经,带他去看骨科,顺带看看精神科。下一位!”美男三号,“请问…”“你不用问了,本王命令你嫁给我!”玉无双毫无留情的一脚踢在他的肚子上,“自大,带他去看内科,骨科,精神科也一起检查一下。下一位!”前夫也来凑热闹,“无双,为夫知道错了,跟我回家好不好!”玉无双翘着腿,斜睨了某人一眼,兴趣缺缺的打着呵欠:“王爷,我是弃妃,弃妃耶,白纸黑字,休书为凭,你想抵赖也不成。如果不嫌皮痒,您就自求多福,老实待着吧。还是您也想看精神科?”前生今世,不同的人,同样的事,原本想好好爱一个人,却换来心碎身伤,有倒是破镜难以重圆,覆水难收,她宁做弃妇,也绝不吃回头草。女主驾到,鸡犬不宁。休书在手,逍遥天下。本书既有轻松搞笑的片段,又有暗箭明枪,阴谋诡计,更有多姿多彩的爱情,结局未定。喜欢的亲们记得收藏哦!推荐牧天的新文《流氓金仙》另一本文文《混混王爷女儿身》推荐好友的文文《王的野宠》《百变嚣张公主》《寡妇三嫁》《独宠异世》《极品夫君好又多》《重生之豪门千金》
  • 豪门婚怨:苏少只爱二手妻

    豪门婚怨:苏少只爱二手妻

    一场被安排的英雄救美,一桩可悲可笑的婚姻。傅锦凉被渣男小三榨干了所有。流产,破产,百年祖屋被推平——家人处境,惨不忍睹,最后,就连她的命也搭了进去。无意重生,她带恨归来,发誓要讨回所有。没想到,在这关键时刻,却又遭遇了一场叫做“苏清泽”的风暴。他总能在她最不经意的时候,以最骚包的姿态从天而降,拖她后腿,扯她裙摆,然后再嬉皮笑脸的勾着她的肩,调情调情再调情。凉凉,我自倾怀,你且随意。凉凉,我爱你,与你无关,你只需享受就好。凉凉,我信任你,就像昏君信任奸妃一样。
  • 医品毒妃

    医品毒妃

    未婚夫跟后妈有JQ?尼玛!太特么重口了吧?那送他们一个“难忘”的婚礼吧!终生残废加终生不孕,够不够?命不久矣的自己,改了遗嘱,早死早超生——*然后——什么?重生了?顶包庶女?可笑!她桃夭岂是他们能够掌控的?面对森冷大宅内部的连番攻击,她制毒出手,一击必杀,然后闪人——*买了块地,种了一地的药草,忽然蹦出来一男人,说——她是他的宠妃?去你妹的宠妃!姐还是个雏儿!*可是,那男人似乎真的挺好的!恨不得把她宠到天上有木有?那就勉为其难,收了吧!但——你丫的手摸哪呢?答曰:洞房!*片段一:某女:“哎?这么巧?你是怎么穿来的?”某人一把鼻涕一把泪:“这世上就没有比我更倒霉的人了!我那天刚从国外回来,忙了一天累得半死,回到酒店洗个澡,内裤不小心掉窗外的天台去了,我就爬出去捡内裤啊……”“摔死了?”某女狐疑,“不应该啊,酒店的小天台虽然不大,但是,挺安全的啊!”“哪儿啊!”某人伤心欲绝,“我住的那桃氏酒店顶楼好像在举行婚礼,我听见有音乐传来,就好奇一下,跑到小天台边缘伸头往上看,结果一个女人掉了下来,把我给砸下去了,醒来就在这里了…”“……”“你呢?你怎么穿来的?”某人伤心完毕,兴致勃勃的问。“……”咳咳…该不该告诉他,她就是那个砸死他的女人?*片段二:“你的琼香豆蔻,本王要了,出价吧!”某男带着一只猫,对上某世子。“本世子的东西,为毛要卖给你?”某世子不屑。“本王爱妃需要。”某男挑眉。“你要不要脸?她明明是本世子的世子妃!”某世子不满,继而得意的扬了扬手中木盒,犯抽道,“想要么?就不给你就不给你!哼!”某男一个眼神过去,某只猫“噌”的跳起来,抢了某世子手中的盒子便溜。“棉花,干得不错!”某男心情甚好,大步离去。“我擦!主人无耻连猫都这么无耻!”某世子擦汗,风中凌乱……*【简介偏白,内容较正!男女双强,身心干净,绝对宠文!】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8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8卷)

    微型小说,在我国虽然自古有之,如《世说新语》《唐元话本》《聊斋志异》等,但一直属于短篇小说的范畴,未能从短篇小说中独立出来。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读者没时间看长篇大论,喜欢看短小精悍的小说。微型小说便很快盛兴繁荣起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因而一些报刊纷纷开辟微型小说栏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发表微型小说的报刊有两千家左右,每年发表的微型小说达七八万篇。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以微型小说是一种独立的文体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过去混杂在短篇小说中的微型作品,精心筛选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微型小说经典佳作。较之近来出版的一些标榜微型小说经典选集,更具有综合性、经典性和权威性。
  • 红尘试炼

    红尘试炼

    只可惜了那大师兄,为人沉着又道法高强,据说那大师兄平素对那瑶光甚是关心,只可惜识人不清,据说那夫君傲娇萌皆备。生生被师弟挖去了墙角。龙宫一众神仙为那炮灰了的大师兄扼腕叹息!瑶光:我可以骂街吗?大师兄:真是躺着也中枪,无量海龙宫最近多了一件大事。据说龙王最宝贝的五公主亲自去了凡间选择了夫君,据说那夫君还是从他大师兄手里把五公主抢来的,这年头连个大师兄都不好当。,据说那夫君名唤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