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9400000003

第3章 融会贯通,译出名著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对于徐光启来说是幸运的一年,这一年他得到主考官焦竑的赏识,夺得了乡试第一名——解元。尽管第二年春天的会试失利了,徐光启还是开心地返回了故乡上海县,接受亲朋好友的祝贺。他在家中住了一年多,正忙于安排家计,忽然听到了恩师焦竑辞官的消息,大为惊诧。原来焦竑不但是个思想先进、爱才惜才的“伯乐”,还是一名为人耿直、嫉恶如仇的官员。他遇到不平之事就直言不讳,得罪了执政的大臣,在朝廷上受到了排挤。对朝政失望之余,焦竑辞去官职,回到南京老家过起了隐居生活。徐光启闻听此事,立刻安排好家里的事,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春天前往南京看望焦竑。

南京是当时明朝的陪都,许多知名学者和文人都聚集在这里进行讲学,学术思想很活跃。于是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也在南京开展传教活动,并与焦竑结为了朋友。看到远道而来的徐光启,焦竑十分高兴,与他畅谈南京的风土人情、人文胜迹,不免也聊到了传教士利玛窦。焦竑送给徐光启一份世界地图作为见面礼物,令徐光启爱不释手。

徐光启得到的这张世界地图,最初称为《山海舆地图》,又称为《舆地山海全图》,是利玛窦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绘制的,是中国最早引进的新型世界地图。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应南京官员之请,利玛窦重新修订了这幅地图,并把它翻刻出来,在南京士人中流传。

这幅地图是以意大利米兰安布洛兹图书馆所藏世界地图为底本绘制的。地图上面明确标示出地球是圆的,图中绘有经纬度、赤道、五带,并正式介绍了五大洲的轮廓。地名都翻译成了汉语,还酌量附加了有关地理、物产等方面的说明。这张地图给当时的中国人一个全新的观念:地球是球形的,悬在空中,上下都有人居住;中国处于一块大陆之上,中国之外还有许多土地和许多国家。当时距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已有八十余年,周游地球的人已为数不少。而包括徐光启在内的绝大多数中国人仍遵循传统,认为整个世界是“天圆地方”的,明朝在世界中央,是唯一的“天朝大国”。利玛窦的这张世界地图,让中国许多思想开明的知识分子开始睁开眼睛,注目世界。

徐光启看到这幅地图,顿感耳目一新,眼界大开,对五大洲的分布,对世界各国的疆域有了较为清楚的了解,从而激发了他了解西方、寻找科学真理的愿望。再加上他在广东韶州教书时已听说过利玛窦,便决心趁这次来到南京的机会,上门拜访这位外国传教士。结果两人一见如故。利玛窦室内琳琅满目的摆设、各种奇形怪状的科学仪器深深吸引了徐光启。两个人从天文到地理,从日食、月食到经纬度,从数学到绘图学,谈得十分投机,利玛窦还时不时穿插讲一些天主教的教义。虽然徐光启这时还没有下决心入教,但已深深地被这位年长他十岁的传教士吸引住了,成为他日后回乡时仍念念不忘的记忆。

三年后,徐光启又一次到南京专程拜访利玛窦,可不巧的是,利玛窦已上北京了,另一位传教士罗如望热情地接待了徐光启。罗如望认真而又虔诚地向徐光启解说了天主教的教义,并送给他两本利玛窦写的书:《天主实义》和《天主十诫》。在这两本书中,利玛窦从中国古代典籍中找到一些关于“上帝”的记载,并“证明”此“上帝”与“天主”是同义词,以此来更有效地劝说中国的读书人入教。徐光启读完这两本书后,表示愿意加入天主教。罗如望便为他行了洗礼,让他成为正式的天主教徒,取教名为“保禄”。这样,徐光启与传教士的关系更加密切了,他吸收西方先进科学思想的方便之门也打开了。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徐光启来到北京参加会试,考上了进士,又通过几次分配性的考试,进入翰林院做了庶吉士。要知道,翰林院在当时可是培养高级官员的地方。除了考取进士的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可以直接进入翰林院做官外,其他进士还得通过考试,成绩优异的才能入翰林院,称为“庶吉士”,类似于现在的研究生。他们还需要在翰林院读三年书,定期做文章。三年学成,经过考试,成绩优良的便可分配到重要的官职,前途不可限量。

进入翰林院的徐光启,生活和学习条件得到了大大的改善,不必为养家糊口而东奔西走。他把自己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学那些“治国平天下”的学问,学那些富国强兵的经世致用之学。同时,思想敏锐的徐光启,决定利用利玛窦也在北京的机会,向他请教西方的科学技术。

徐光启在翰林院攻读之余,常常徒步到利玛窦的住处去,向他请教西方科学,求学态度十分真诚。后来,徐光启索性在教堂边租了一间房子住,以便于向利玛窦请教。他在翰林院当庶吉士这三年,几乎天天与利玛窦见面讨论学问。除了天主教教义,二人谈得最多的便是西方的科学技术发展情况。徐光启向利玛窦学习的范围很广,西洋的天文、历法、数学、火器,甚至西方逻辑学等,只要是利玛窦能教的,他都有兴趣学习。徐光启把利玛窦的学问归纳为两大类,大的是“修身事天”,即关于天主教教义的知识;小的是“格物穷理”,实际上是指自然科学知识,徐光启称之为“小学”,从后者又派生出数学。徐光启自称竭尽全力“传其小者”,可见他的主要兴趣,仍是在西方的自然科学。

在与利玛窦交谈的过程中,徐光启认识到了数学在众多学问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有了数学做根基,别的科学研究都会触类旁通。他打了个比方:“数学好比工人盖房子时用的斧头和尺子,而天文、历法等其他科学知识犹如盖房子时用的其他器具,倘若连斧子、尺子都还没有,其他器具的使用,便无从谈起了。”所以,徐光启主张先翻译西方的一本基础性的数学读本,几经考虑,他最终选择了《几何原本》,并认为:“此书未译,则他书俱不可得论。”

为什么会选择这本书呢?原来《几何原本》是古希腊的一部数学教科书,公元前三百年前后由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著成。这本书逻辑推理性强,结构科学严谨,集几何学的大成,是对古希腊数学的总结和升华,在西方被认为是用数学书写形式和思维训练的经典著作。作为欧洲中世纪一本最流行的数学名著,《几何原本》曾被译为阿拉伯文、拉丁文等各种文字译本,是世界上除了《圣经》之外被翻译得最多的一种著作。利玛窦在罗马神学院的老师、德国数学家克拉维曾将拉丁文本加以注释说明,题为《欧几里得原本》。利玛窦带到北京来的,就是这本。

利玛窦初到中国之时,就有过要翻译《几何原本》的念头,但碍于困难,数次动笔又数次停笔,深知其中的甘苦。当徐光启提出要翻译此书时,利玛窦详细叙述了翻译的实际困难和自己的几次失败经过。他告诉徐光启:中国和西方语法不同,词汇不同,首次翻译拉丁文的数学书,许多专用名词在汉语中都没有现成的,无成规可循。利玛窦认为自己的汉语底子虽然不错,照着原本宣讲,还勉强可以讲明白,但要逐字逐句地翻译,就非常晦涩,让人很难理解了。

面对犹豫不决的利玛窦,徐光启信心十足地说:“我们的祖先有一句名言:‘一物不知,儒者之耻’。既然我知道世界上有这本书,又遇到你这位老师可以随时请教,怎么能知难而退,让这本书在我辈手中失传呢?”他还豪迈地表示,“如果害怕困难,困难就会越来越大;迎着困难而上,困难反而会越来越小,只要不怕困难,这本书一定可以翻译成功。”在徐光启的再三请求下,利玛窦终于同意合作翻译《几何原本》了。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秋,二人正式合作译书。徐光启每天下午三四点钟完成翰林院的功课之后,就会赶到利玛窦那里,风雨无阻。利玛窦一句句地讲解着书上的内容,有时,他还要停顿下来,皱着眉头,为寻找合适的说法而对书沉思。徐光启则一句句地记录,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还要虚心地询问。北京秋冬的夜晚,又长又冷,但二人的室内常常出现热烈讨论的场面。许多数学上的专用名词,如直角、锐角、钝角等,在汉语中原本是没有的,经过两个人多次推敲,才确定下来。许多章节,两个人都反复重译,力求文字准确妥帖,通俗易懂。直到夜深了,徐光启才冒着凛冽的寒风,带着译稿回家,此时的街上已万籁俱寂。回到自己的寓所之后,徐光启还要再把当天的译稿加以整理、修改、润色,不知不觉已工作到半夜。

时光流逝,转眼间已到第二年的春天,徐光启与利玛窦合作译完了《几何原本》的前六卷。初稿译出后,徐光启不顾劳累,又修改了两遍。这样,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到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经过近一年的努力,三易其稿,徐光启终于用明快流畅的文字完成了翻译前六卷的工作。按照徐光启的想法,还要与利玛窦合作译完全书。但利玛窦忙于传教,抽不出时间,他建议把译好的前六卷先刻印出来,听听各方面读后的反应,再继续翻译也不迟。同时,徐光启也考虑到自己在翰林院任庶吉士的三年期限将满,会面临一次分配官职的重大考试,需要时间精心准备,也就同意了利玛窦的提议。于是,两个人各写了一篇序,刻板付印。利玛窦写的序介绍了欧几里得,对翻译这本书的经过也有所叙述。徐光启写的序,以他渊博的自然科学知识,正确地估计了数学的价值,第一次向中国科学界说明了几何学的本质,并向中国的知识分子大力推荐这本书。

《几何原本》的这份中译本,可以说译得相当成功。我国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曾称赞该书:“字字精金美玉,是千古不朽之作。”拿这本书的题目来说,它的拉丁文译本原称为《欧几里得原本》。欧几里得是人名,但如果直译为《原本》则不像一部数学书的名字。徐光启创造性地加了“几何”一词,成为《几何原本》。几何,是汉语固有的词汇,原来只是一个虚词,徐光启借用它来代指一切度数之学。经徐光启使用后,至今已成为数学上的专用名词。其他如点、线、面、平行线、直角、钝角、锐角、三角形、四边形等等,都由徐光启使用后确定下来。徐光启创造的这一套数学名词、术语,十分切合它们本身的意义,所以很多为后世所采用。

徐光启为翻译《几何原本》所倾注的巨大热情,表现了这个博学的科学家的慧眼。他认为这本书体现出来的逻辑推理的说服力和科学结构的严谨性,能弥补中国古代数学理论的不足。他为此写了《几何原本杂议》,大声疾呼:“能精此书者,无一事不可精;好学此书者,无一事不可学。”他还断言,百年之后,必定人人都要竞相学习,而且一定会后悔学得太迟了。他的话在后代有了应验。清代中叶,当我国知识界掀起向西方科学学习的热潮时,《几何原本》成为新办洋学堂的数学课本。清代数学家李善兰和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又合译了该书的后九卷,此书得以完备,其沟通中西文化的重要作用得以更加凸显。

除了合译《几何原本》外,徐光启和利玛窦在数学领域合作的另一成果是《测量法义》一书。顾名思义,这本书是一本用几何方法讲述如何测量事物的高深广远的书。原稿是利玛窦在十多年前编成的,只有一些关于测量方法的说明,不成系统。《几何原本》问世之后,徐光启觉得有必要参考中西方几何学的方法,重新整理这部草稿。于是,徐光启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开始着手整理修订这些草稿,大约到了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测量法义》成为定稿。这部书最可贵之处,在于徐光启把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和《周髀算经》中提到的传统数学测量方法,和古希腊数学之祖欧几里得的西方测量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又一项成果。

继《测量法义》之后,徐光启还受《几何原本》的启发,编写了《测量异同》和《勾股义》两部数学著作。在这两本书中,徐光启指出,中国传统的测量法,只说出结论如何如何,而没有说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而且崇尚空谈的社会风气已使当时的数学研究大大停滞了。所以徐光启力图用《几何原本》中严密的理论体系,去说明中国传统数学著作中的道理,把中国和西方的数学传统,进行了比较研究。可以说,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创造性劳动,这种中西方法融会贯通的研究,使我国的数学研究水平大大提高了。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徐光启的目光不仅仅停留在书本的理论上,他还富有远见地认为中西汇通的测量方法将是治理农田、开发水利的一项法宝。这个开中国风气之先的说法,果然在若干年后,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收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同类推荐
  •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

    这是一次对英雄事迹的重温,也是一次对烽火年代的回望。所有的重温和回望,都是因为在这些远去的英烈们的身上,深藏着我们民族不可失落的魂魄。阅读他们的故事,从中感受到生命的韧劲与执著;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心灵会得到无数次震撼与洗礼。
  • 宋朝花落知多少(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宋朝花落知多少(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花蕊夫人:流年暗中换,逃不出的宿命。刘娥:德馥比仙美如兰的倾世皇妃。李师师:大隐于烟花巷陌的奇女子。李清照:生为人杰死鬼雄,女子如何不丈夫。
  • 镭之母:居里夫人(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镭之母:居里夫人(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镭之母:居里夫人(青少插图版)》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镭之母居里夫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独裁良相:张居正

    独裁良相:张居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独裁良相:张居正》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张居正的人生故事。
  • 绝代佳人:西施

    绝代佳人:西施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绝代佳人:西施》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绝代佳人:西施》在深入挖掘和整理绝代佳人西施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热门推荐
  • 聪明女人一定要知道的66个法律常识

    聪明女人一定要知道的66个法律常识

    本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之最新法律法规为您解答生活中应该了解的法律知识。恋爱中的花销属于债务吗?感情不和分居两年可判离婚吗?离婚时两周岁以下的孩子一般可随母亲吗?怀孕或刚分娩后男方可以提出离婚吗?为公婆欠的钱,离婚时也要偿还吗?为什么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超过6个月违法吗?企业不签合同可获双倍赔偿吗?业主被盗物业要赔偿损失吗?景点逛少了,旅行社要赔钱吗?产品质量诉讼时效是多久?不给发票可以不埋单吗?网上证据公证保全才有效吗?婚纱照丢失,可获精神损失赔偿吗?实物与说明书不符可获赔双倍吗?赠品有问题也能获赔吗?
  • 诗人的春天:法国当代诗人十四家

    诗人的春天:法国当代诗人十四家

    本诗集是为了纪念中法文化交流活动“诗人的春天在中国”举办五周年而特别推出的,由诗歌的摆渡者—树才、孟强和余中先先生翻译,收录了法国当代诗人雅克·达拉斯等十四位诗人的优秀作品。诗集展现了法国诗歌的现代性音调,使读者在聆听、阅读和分享中传播诗歌在文字理解之外的美妙旋律。
  • 冷月风荷

    冷月风荷

    她出身武林世家,酷爱武学却年少离家。数载归来,琴技冠绝天下,名震寰宇,刹那芳华!终究逃不开宿命的枷锁:家族的使命,武林的安宁以她一女子之力能如何守护?然而亲人故、家园破、离别殇、生死劫她该如何面对?与两个绝世男子纠缠的爱恨嗔痴又该如何抉择?他身份尊显却处江湖之远,天资绝顶却随性淡然。一张千年不变的笑脸只为她而改变。年少不经意玩笑使她离家而走,从此对她多了份牵挂。多年重遇,发现今生多了份守护,即使坑蒙拐骗誓要留她在身边,没想到伤她最深的却是自己。然而冷月风荷的宿命注定他们诸多纠缠。他容貌无双却生性冷漠,与她立场敌对却为她诸多退让。忠孝不能全,生死置之外。为她铺下十里红妆却在最后一刻放手。望着她转身离去的背影越来越模糊,双拳紧握,薄唇被鲜血殷红,青丝倏变如雪。相思蛊,心之所思之人若不心之所向不能离开周身三丈之外---这是义父对他最后的妥协。开辟鸿蒙,谁为情种,只为风月情浓!看双剑合并琴箫合奏之后,待峨眉金顶济世大钟响起,是否有情人可以眷属,全在冷月风荷之中!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霸道将军苦追妻:不好,顽妻要逃

    霸道将军苦追妻:不好,顽妻要逃

    因姐姐生病不能奉旨完婚,仗义的她坐上花轿嫁入将军府。然好事岂能做到底,跷府逃走为上策,谁知错与将军之弟同行,浑然不觉中竟一步步踏进将军的囚笼……不行,她誓死也要摆脱霸道的将军!逃!
  • 豪门婚劫之复仇新娘

    豪门婚劫之复仇新娘

    我爱的人为了我举行瞩目的婚礼,新娘不是我。那时的我正躺在陌生人的床上与之纠缠,眼看着自己堕落。幕少城说因为太爱我,所以不能接受我,我一巴掌甩在他脸上。男人:虚伪。我的父亲不要我,我的男朋友抛弃我,我的买主践踏我。我依旧乐观的活着,因为我相信人在做,天在看。秦子昊说他不爱我,但是迷恋我的身体,我一脚踹在他身下。男人:肮脏。当支撑我的信念倒塌时,当真相血淋淋的摆在我面前时,我所有的坚强瞬间崩溃。我要把那些将我拒之门外的所谓豪门搅得天翻地覆。“幕少城,我明天举行婚礼,希望你能参加。”我平淡无奇的说完,递上了鲜艳的请帖。他跪在我面前求我不要结婚,我踢开他,笑着转身离开。躺在血泊里,我紧紧捂着小腹,“秦子昊,我肚子里的孩子其实是你的,你亲手杀了我们的孩子。”说完我张狂的笑,我看到秦子昊的脸由青变白。爱的起点,恨是终点;性的起点,是否会有终点?【卷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卷二:明夕何夕,君已陌路】五年后:秦子昊领着一个粉妆玉琢的小男孩站在我面前,“陈筱雅,这是我儿子,三岁了。”男孩笑着叫我‘阿姨’。街头偶遇幕少城,他正在为他身边的女孩拉上外衣的拉链,笑着向我介绍说:“我老婆,我们结婚两年了。”蓦然回首,物是人非,还有谁在原地等我?【本文基调悲伤,但不是悲剧。】纯属虚构、禁止模仿◆◆◆◆推荐新文《失婚》“宏正集团总裁深夜幽会嫩模”“宏正集团总裁车中拥吻女星”“宏正集团总裁与某高校校花酒店开房”层出不穷的花边新闻让他们的婚姻亮起了红灯。她一直想无视,身边的人却逼着她去直视。结婚三年,他是个称职的丈夫,每晚按时回家,对她有求必应,珠宝首饰从未间断。她总想,倘若生活就这样持续下去,或许也是一种平静的幸福。只是最近发生的事仿佛已经脱离了原先的轨道。他开始周游在风流的国度,艳事不断,频频上报。这一切来得太过突然,她完全招架不住。嫁给雷煜城三年,三年的风平浪静之后终究还是迎来了暴风骤雨。离开,让事情变得更简单。遗忘,是无法改变的一种宿命。苏静柔:如果时间可以倒转,我好想回到儿时,那时你还是我的煜城哥哥。雷煜城:我以为埋藏在心底的是最爱,原来时间早已冲淡了一切。是她教会我这个道理,然而明白时,她已永远离开,只是那清脆的‘煜城哥哥’总不经意间回荡在耳际。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小礼物大学问

    小礼物大学问

    送礼看似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其实包含很深的学问。《小礼物大学问》(作者潘鸿生)以浅显易懂的文字,传授读者最实用的送礼知识。通过阅读《小礼物大学问》,相信送礼对你来说会成为一件信手拈来的事情,让你送出的礼物非同寻常,送出心想事成的效果,使你成为一个送礼的高手!
  • 女人的爱情谁做主

    女人的爱情谁做主

    男女之间婚恋关系就是这样在矛盾中不断前行,年轻的一代也在不断开辟能突破传统观念的道路,也正因如此在这样的矛盾中才得到升华。爱一个人,甚至超越这样的长度。表面上大家都认为自己比较了解“亲为何物”,实际上当爱情来到面前时,如同生命一样长,到底该如何“见招拆招”呢?爱情就像一泓秋水,好像变得很务实,时而湍急时而平和,爱是一条漫长的路,时而清澈时而浑浊。现代人在谈爱情的时,究竟该如何去爱呢?女人如何为自己赢得属于自己的那份真爱呢?书中为您想知道的事情一一道来。像闪婚、不婚、隐婚、试婚等
  • 青春·哲理卷(散文精品)

    青春·哲理卷(散文精品)

    一段爱情的重生是要等待一个人的死亡,同时也可能让死亡毁掉一切。以青春换明天的爱情,从来凄怆。爱是难分彼此——彼此的优点和缺点。我以为这是我的优点,你却说是缺点。你的缺点太多,我却喜欢你,这是我的优点。爱就是难分彼此。理想,在实现以前,有很多名字,它们是:幻想、妄想、白日梦,和不可能。可是,就是它,使得一个只能爬行的看鸭子的小男孩,变成了受众人崇敬的学者与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