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9000000004

第4章 松山溃逃,免罪升职(2)

明朝末年吏治腐败,灾害连年,社会矛盾尖锐。崇祯元年(1628年)七月,王嘉胤、杨六、不沾泥等在陕西首举义旗,全陕响应。从崇祯元年(1628年)至崇祯三年间,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先后起义,陕境共有义军一百余部。一部份官军边兵,因缺饷哗变,亦加入义军,并成为骨干。崇祯二年(1629年),农民军王左挂、苗美率兵进攻韩城。当时还是参政的洪承畴临危受命,领兵出战。当即率军斩杀敌兵数百,解了韩城之围,一时名声大噪。 次年六月,洪承畴被任为延绥巡抚。成为一方大员的洪承畴一改上司三边总督杨鹤的“招抚政策”,全力清剿农民军,甚至不惜“杀降”。几年间,在陕西各地剿杀农民军数万人。 崇祯六年(1633年),杨鹤因剿匪不力被罢官入狱,由洪承畴继任为三边总督。随后,他由陕西到山西、河南等地,一路追击农民军各部,连战连捷。1634年12月,洪承畴以功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衔,总督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五省军务,成为明廷镇压农民起义的主要军事统帅。崇祯九年(1636年)七月,洪承畴率军在临潼大败农民起义军,将明末农民起义军中最强悍的“闯王”高迎祥部围困在丛山之中长达三个月。后高迎祥率部从陕西汉中突围,遭陕西巡抚孙传庭埋伏,在盩厔(今陕西周至)被洪承畴俘虏,并将其解京磔死。高迎祥余部走归“闯将”李自成,起义军推戴李自成为“闯王”。1639年农历十月,洪承畴又在潼关等处设伏,大败李自成主力,使其仅余十八骑逃入陕南商洛山中,山穷水尽的李自成面对严峻的形势,几次试图自尽。而在此之前,张献忠也被迫在谷城接收明廷招抚,自此,农民起义暂入低潮。洪承畴治军有方,镇压农民起义连连胜利,俘杀高迎祥,又多次打败李自成,统治阶级内部颂声大起,称洪承畴的军队为“洪军”,成为明朝末年最具战斗力的部队之一。

当西北来自农民军的压力渐轻,而东北锦州告急之时,崇祯帝被迫抽调洪承畴前来救急。崇祯十三年五月上旬,洪承畴奉命接任辽东经略,随即统兵出山海关,指挥各路兵马驰援锦州。

经过一番部署,洪承畴先后召集宁远总兵吴三桂、前屯卫总兵王廷臣、玉田总兵曹变蛟、蓟镇总兵白广恩,以及从关内增调的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山海关总兵马科,八路人马合兵十三万、马骡五万匹,会师宁远。

作为八镇总兵之一,年仅29岁的吴三桂本是资历最浅的一个,但论战斗力,其麾下的两万宁远辽兵则堪称明军中的精锐。连统帅洪承畴都认定只有吴三桂与白广恩、马科三员勇将可独当一面,其余五将只有合力,不宜单独采取军事行动。次年(1641年)四月下旬,洪承畴挥师进至松山与杏山之间屯驻,摆开阵势准备决战。其中吴三桂所部被部署于左翼之首,充分看出洪大帅对得意门生的信任。而心高气傲的吴三桂也正想借此一战扬名,摩拳擦掌地等待着进攻的命令。

洪承畴看出皇太极“围城打援”的伎俩,吸取以往明军失败的教训,决定集中兵力,以守为攻,步步为营。但是洪承畴这种持久战略与明廷的速胜主义格格不入,兵部尚书陈新甲指责他借故拖延,徒费粮饷,并搬出崇祯皇帝来催促洪承畴“刻期进兵”。前方监军太监和兵部参谋人员也与主帅矛盾连连,不断告打“小报告”中伤洪承畴。无奈之下,洪承畴被迫放弃稳扎稳打的方略,于崇祯十四年七月二十九日,进驻松山,向清军发动进攻。几番交战,明军略占上风。

此时的清大宗皇太极正在沈阳养病,接到前方军报后,他意识到问题严重,不顾鼻血不止的症状,在马上以碗接鼻血,星夜奔赴前线,倾举国之力凑齐十三万步骑准备于明军决战。到达松山附近后,皇太极马不停蹄地登山视察地形,很快发现了明军主力聚于孤城,后翼薄弱,粮道保护不利的弱点。随即派阿济格率军进攻塔山,夺取了明军在笔架山的大批储粮,并在松山和杏山之间挖掘三重壕沟,切断了明军归路。

洪承畴发现粮道被截断的消息后大惊失色,因为此时驻扎在松山的明军主力只带有三日行粮,失去补给后,明军将陷入绝境。于是洪承畴率领明军各镇主力于八月二十日、二十一日连续突围,但都被壕沟阻隔,无法得手。眼看粮草吃尽,洪承畴被迫于二十一日晚召集八镇总兵商议对策,最终决定由洪承畴留守松山,其余各镇明日分路突围到宁远就餐,然后再运饷回救松山。

可就在当夜,大同总兵王朴为保全性命,不顾军令,提前率所部人马连夜突围逃跑。其他各镇总兵官一看形势不好,也都争先恐后,相继率队仓皇出逃,自相践踏,顿时陷入一片混乱。先逃的王朴和吴三桂先后抵达杏山,再次遭遇清军堵截,他们且战且退,逃回宁远,但所部损失大半。其他将领如唐通、马科、白广恩、李辅明、张若麒等也相继逃出重围。而曹变蛟、王廷臣突围不成,退回松山城,与洪承畴固守。五个月后 (崇祯十五年二月二十八日),松山城破,曹、王二将不屈就义,总督洪承畴被俘。而坚守锦州孤立无援的祖大寿也终于在三月八日被迫开城投降,不过这一次他没有再反复,而是真的剃发归降了。

被俘之初,洪承畴本想以死殉节,一连几天,他滴水不进,骂声不绝,只求一死。皇太极派手下重臣轮番前来劝降,但洪承畴始终不为所动。一天,大学士范文程来到洪承畴囚室,与他“谈古论今”,像往常一样,洪承畴一言不发。就在此时,恰巧房梁上一小撮尘土落到洪承畴的袖子上。不经意间,洪承畴轻轻用手将尘土拂去。范文程顿时心中大喜,赶快回来向皇太极报告说:“我可以肯定洪承畴不会死了!他对一件衣服都如此爱惜,更何况对自己的生命呢!”于是,皇太极亲自到洪承畴住处去看望他,并脱下自己身上的貂裘给他穿,还关切地询问:“先生难道不感到冷吗?”洪承畴茫然地望着皇太极,看了许久,长叹一声:“真命世之主也!”当即叩头请降。

持续近两年的松锦大战,以明军的惨败而告终。此战过后,明军折损精兵近十万人,连失松山、锦州、塔山、杏山四城,骁勇善战的统兵将帅死降大半,使关宁防线暴露在清军兵锋之下,直接危及到大明江山的安危。

吴三桂在战役的最后阶段没有顾及自己的战友、舅舅和恩师的安危,而是选择了领兵溃逃。他虽然书读得不多,但纲常伦理还应该略知一二,他选择溃逃的时候可能经历过短暂的挣扎,却很快打消了杀身成仁的念头。吴三桂还清楚地记得《汉纪》中的那句:“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是光武帝刘秀在当皇帝前的最大志向,也道出了天下大多数男人的心声——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官,娶全天下最美的女人作妻子!每当读到这里,吴三桂都感到无比兴奋,因为这也是他的人生目标。在没有实现理想前决不能轻易牺牲,这才是他的做人原则。于是,那个令祖大寿、洪承畴等人寄予厚望的军事天才,在经历人生中又一次巨大考验时,选择了逃避,而在吴三桂看来,或许称其为“自保”更为贴切。

安全抵达宁远城后,吴三桂整日提心吊胆,因为不战而逃的罪责毕竟无法逃避,等待他的很可能是朝廷的的屠刀。他所能做的,就是尽力将各处溃败的兵士重新收拢起来,并积极参与宁远城防,希望朝廷能给他戴罪立功的机会。果然,松山之战中第一个溃逃的大同总兵王朴很快被朝廷逮捕处死,但同样溃逃的吴三桂却仅仅被处以降职三级的微惩。不久朝廷又授予吴三桂提督职衔,授权他统一调遣宁远辽兵以及各地援兵。这种不公平的处理在当时引起了较大争议,但客观地说,这也是朝廷方面的无奈之举。因为经过松锦之败,明军中有能力的统兵将领几乎消耗殆尽,吴三桂虽然资历尚浅,但在辽西诸将中还算后起之秀,以“敢战”著称。朝中大臣也对三桂赞赏有加,称其为“当今人杰”。加之明朝末年的边关将兵大都利用姻亲、主仆等关系建立自己的私人武装,即所谓的“李家军”“祖家军”“吴家军”等亲兵,这些军队往往只知有主将,不知有朝廷。当祖大寿等人先后降清后,也唯有吴氏父子才能镇得住这些骄兵悍将,故崇祯帝只能将守卫帝国大门的责任交到年轻的吴三桂手上。

死里逃生的吴三桂感念朝廷的恩德,果然不负众望。他尽心收拢残卒,训练兵士,很快又组织起一支三万人的精锐骑兵部队,并依靠他们为病入膏肓的大明帝国继续镇守着宁远孤城。

松锦大战后,皇太极很快将兵锋指向宁远。面对这座辽西大地上最为坚固的城堡,后金(清)两代统治者数次兵临城下,却都铩羽而归。但这一次,皇太极自信可以令“小吴总兵”不战而降。除了亲自写的劝降书外,他还动员了大量降清的前明将领对吴三桂施以“舆论攻势”,包括吴三桂的舅父祖大寿、哥哥吴三凤、姨夫裴国珍、表兄胡弘先、恩师洪承畴以及好友张存仁等人,都曾奉命致书劝降。但吴三桂对此全无反应,反而几次率兵袭击清军驻地,并成功顶住了清军对宁远的进攻。

此时的吴三桂虽然身处危局,但“投降”似乎离他还很遥远。对吴三桂这样天生的军人来说,他可以被击溃,但决不能投降。更何况31岁的吴三桂已经是明朝驻守关外的最高武将了,即便放眼整个帝国,像他一样能征善战的军事天才也屈指可数,他的人生目标并不需要通过改换门庭才能得以实现。与此相反,他正要施展自己的才华来报答朝廷的不杀之恩,并且利用手中的权力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可惜的是,他忠心效力的大明王朝已经走到了尽头。

同类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下)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下)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发明始祖。缪尔·莫尔斯、威廉·汤姆孙、阿尔弗莱德·诺贝尔、威廉·亨利·柏琴、乔治·威斯汀豪斯、亚历山大·贝尔、托马斯·爱迪生、卡茂林·昂尼斯、鲁道夫·狄塞尔、亚·斯·波波夫等人物。
  • 哲学宗师:笛卡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哲学宗师:笛卡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一百多位中外名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本书为该系列中的一册,介绍了理性哲学家——笛卡尔的生平事迹。
  •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松下幸之助(1894—1989),被人称为“经营之神”——“事业部”、“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等日本企业的管理制度都由他首创。松下幸之助为人谦和,无论见了谁都点头哈腰,他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经营哲学:“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如果你想用最短的时间学习日本式管理的精髓,那么最好的入门书就是阅读松下幸之助的教诲和哲学。松下幸之助一生共出版了60多种著作,累计达数百万字。他的著作被译成英、法、德、中等20多个国家的文字,在全世界广泛流传。书中那些令亿万人为之倾倒叹服的经营秘诀,为人们打开了一道通往经营成功的大门。
  • 梦想成真:大衣哥朱之文

    梦想成真:大衣哥朱之文

    这是一本关于大衣哥朱之文的励志传记。朱之文一唱成名天下知,进入“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并成功登上春晚,红遍全国。他的成功绝非偶然,关键在于他有一个好的心态,把唱歌当爱好,30年如一日地勤学苦练铸就了他的辉煌。令人敬佩的是,虽然出身贫寒,朱之文从没有放弃对音乐的梦想和追求,他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小土屋、田野里、河岸边、建筑工地上都有他练习唱歌的身影。如果没有这种“铁杵磨成针”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音乐追求,也就没有今天的“大衣哥”。
  •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本书从李时珍的家学渊源,行医经验到著修本草纲目说起,对李时珍的医学成就和本草纲目的医学资料珍贵价值都进行了介绍。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上魔神

    无上魔神

    一个心中藏怨,一个腹中匿恨,因为怨恨他们走到一起。一个是五运天人,扰动人间界的血雨腥风,一个是上古兵主,妖气震动天地二界。八十一柄神兵带起浩荡妖气。炎黄二帝携带众仙神绝地反击,三界将再次陷入为炼狱。神魔起,天地动。浩劫至,枭雄现。九天十地风起云涌……
  • 侯门亡妃

    侯门亡妃

    穿越!重生!侯门庶女,生死相搏,终助得夫君登基称帝,本以为苦尽甘来,便可一朝为后,凤倾天下,奈何,封后大典,偷天换日,她一身素服,沦为陪陵亡妃。“妹妹,这寸寸断骨的滋味如何?”金凤钗头,嫡姐凤袍加身,手执铁棒,巧笑嫣然。皇陵地下,她,暗无天日,十年折磨,身碎心死,终葬身火海。她仰天长啸,对天发誓,若有来生,定要与人为恶,让欺她,害她之人,挫骨扬灰,万劫不复。再次醒来,灵魂附体,身份逆转。摇生一变,她竟成为侯门嫡女。虽有嫡女之衔,却无嫡女之位,可笑!可叹!侯门深宅,人情淡薄,阴谋算计,尔虞我诈,危机四伏。重生第一日,姨娘夺权掌家,欲将她打入柴房,当使唤丫头。重生第三日,祖母爱孙心切,欲废她痴傻嫡兄之位,扶正庶子。重生第四日……深宅似海,你方唱罢,我方唱,好戏轮番上演。兄弟相残,姐妹毒害,姨娘算计,险象环生,她要如何在这争斗漩涡中活出精彩?某一日,一道圣旨,她再入侯门望族,成为一代亡妻。只因,她的夫君竟是活死人。昏睡十年,至今未醒。文文女强+宅斗+种田+宠文,一生一世一双人,喜欢的亲们记得收藏哦!
  • 爱国金句

    爱国金句

    本书的名言金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这些名言金句是名家巨人心灵的直接体现,是智慧的结晶和思想的精髓,是人间智慧的高度浓缩和精华荟萃,是人生的奥秘,生命的明灯,是铀,是核,必将引爆璀璨的生命火花!
  •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由于种种原因,在民间宗教的研究领域,对其宗教思想的研究显然滞后于宗教教派演变的研究;而在宗教思想的研究中,对其神灵(学)思想的研究,更是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而鲜有人问津。鉴于明清时期是中国社会中民间宗教的高发期和繁盛期,因此,《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尝试从现代宗教学的角度,以神灵观为中心,结合明清民间宗教各教派的主要经卷宝卷以及其他相关材料,进行认真解读和仔细分析,分别以神灵谱系、神话理论、救赎观念、伦理思想四个部分依次展开。
  • 华盛顿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华盛顿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华盛顿是美国首任总统,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早年在军中服役,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战争取得了胜利1789年,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 神道丹尊

    神道丹尊

    绝世强者、一代丹帝凌寒为追求成神之路而殒落,万年后携《不灭天经》重生于同名少年,从此风云涌动,与当世无数天才争锋,重启传奇之路,万古诸天我最强!普通群:273857096。VIP群(只限付费读者):539195580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一经问世,便被世人争相传诵,在此后的一千五百多年时间里,推崇它的文人学士层出 不穷。《世说新语》颇似当今的微型小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是中国小说的雏形,也是魏晋风度的 审美产物。喜爱中国文学的读者,尤其是对艺术和美倾心关注的人,不读此书可谓遗憾终生。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