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4300000003

第3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文人画

三国两晋南北朝历时三百多年,战争、分裂、民族大融合是这个时代的特色。与汉朝相比,社会结构和思想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一,哲学思想的变化。作为官方的儒家思想在汉朝时占统治地位,而这时却是玄学风靡一时。玄学是由儒、道、佛三家思想合流形成的新型哲学,给中国人的艺术思维和美学观念带来一系列变革。玄学的核心是以老子和庄子的哲学思想为主体,以“无”为本,以“有”为末,文艺上体现出来的影响就是追求“弦外之音”,获取“言外之意”,这也是后来文人所追求的“意境”的先声。在美学上、文学上出现“言—意”,在绘画上出现“形—神”的对偶范畴。在审美主体上强调“自娱”和“畅神”,在人物品藻中强调“风骨”和“气韵”。绘画中借用“气韵”来指作品中蕴涵的活力。第二,庄园经济和隐逸之风结合,促使山水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山水画、山水诗的产生。隐逸作为中国历史上特有的文化现象已是源远流长,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形成前所未有的风气。江南士族地主在开发山泽及隐居的过程中,发现了自然美的独特魅力,山水诗和山水画应运而生。

顾恺之(348—409),字长康,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汉族,是东晋时期著名的画家。366年当上大司马参军,392年出任殷仲堪参军,殷是晋陵太守。在史书中记载顾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这里的才绝是指他的文化修养颇高,聪颖博学,文章词采精妙,如遗留至今的《风赋》《观涛赋》等,自认《筝赋》可与嵇康的《琴赋》媲美。他的书法虽未流传后世,但据史传记载,在当时,他常和一些大书法家讨论书法,废寝忘食。364年,顾恺之在建康(今南京)“瓦棺寺”画佛像轰动一时,如果不是在佛经中了解大居士维摩诘,就无法表现得那样传神。顾恺之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代表,是儒、道、佛三家文化的综合者。顾恺之的《女史箴图》现存两件,其中唐人摹本现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是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时,一名军官抢走的,后卖给大英博物馆。另一件在我国北京博物馆保存,是宋人摹本。《女史箴》原是西晋文学家张华写的一篇文章,箴是一种劝诫式的文体。在这件作品中,顾恺之以长卷的形式展示出九个不同的故事情节。“班婕妤佳话”画的是汉成帝的妃子班婕妤的故事。一次,汉成帝要出游,想带上班婕妤一同出行,班婕妤却说:“我听说历来明君出游都由大臣伴随左右,只有末代之君才携带妻妾共游。”成帝听后很惭愧,放弃了携妃出游的计划,这里表达的是用妇德正夫的思想。“修容饰性”的场景是几个妇女照镜梳妆,旁边写文章里的句子:“人咸知修其容,莫知饰其性。”这是告诫世人,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修饰自己的容貌,而在于不断地修养自己的德行,这对我们当今社会更具有教育意义。《女史箴图》绘出了文章中劝诫妇女的内容,文学和绘画完全匹配,由此也表现出了文人人物画的教育功能。同时也说明了我国古代文人画家深受儒家教育的影响,在不断完善自己人格境界的同时又要推己及人,具有很强的社会内涵。顾恺之《洛神赋图》也是文学和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它是根据汉魏文学家曹植的著名文章《洛神赋》所画。文章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描述了曹植在由京师返回封地的途中渡洛河时与洛水女神相遇相恋,却终因人神不同而分离的故事。画卷从曹植在洛水边等候洛神、见到洛神开始,与洛神相会、与洛神相游,最后与洛神分离等各种场景连续出现,汇集成一幅绮丽多姿的连环图画。有人神相会的镜头,有神仙相聚的场景,又有各种神兽和幻化的境界,以连绵不断的山水为背景展开,用不断游走的视线绘出了富有诗意的超现实主义的作品。这也证实了文人画从一开始就走上了诗境和画境统一的道路,此作品也是现存文学和绘画结合最早的艺术作品。画中有很多神人和神兽,充满了浓厚的道家气息,极具浪漫色彩。顾恺之还是一位文人画理论家,其著作被保存下来的有《画论》等,他提出“以形写神”,强调“传神”和“悟对通神”,还提出“迁想妙得”等绘画思想,对后来的文人画家影响极大。

陶渊明,于东晋365年出生,南朝刘宋时期去世。东晋伟大的田园诗人,对文人画家对山水意境的追求有重要的影响。陶渊明从29岁到41岁的13年时间里,曾四次出学“仕”(学做官),最后一次当彭泽县令,只有八十多天。他因厌弃官场,不合世风,决心归隐。他在《饮酒二十首》诗中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居住于人群集结之地,而感觉不到车马的喧嚣杂闹,这是为什么呢?根本原因是“心远”,只有“心”远离尘俗,才不会被杂尘所染。陶渊明从仕途上隐退后,回归自然的状态,不被世物所累,所以他的诗是真正隐逸思想的再现,是真正的恬淡、纯净的田园诗。陶渊明弃官隐居,是“身”“心”皆稳。诗中的辞藻没有丝毫的浮华,质朴的词汇折射出诗人不慕流俗的超然境界。他的田园诗对后世的田园诗和文人山水画所追求的“平淡天真”和“象外之境”都起到决定性的影响。虽然顾恺之和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不同,但他们的艺术成就都给后世文人绘画带来深远影响。在这一时期,文人画的理论建设也初具规模,出现了一批文人画理论家和理论著作。如刘宋朝宗炳的《画山水序》、王微的《叙画》和南齐谢赫的《画品》。

宗炳(375—443),字少文,南阳涅阳(今河南镇平)人,生活在南朝的刘宋时代。他本人绝意仕途,是个地道的隐士,特别喜爱山水。他是一位玄学家,又崇信佛教,与当时高僧慧远交往密切。著有《明佛论》一书,明确表示孔、老、如来虽然是三条不同的路,但从实践达到至善却是殊途同心。宗炳的《画山水序》认为要体验圣人之道,画家首先要澄清自己的心怀,达到“畅神”的目的。

王微(415—453),字景玄,东晋望族王氏的一支,家世显赫。父亲死后,他辞官归隐,思想兼儒、道,与颜延之、陶渊明声气相通。《叙画》中,他认为山水画不能作为标注山川、河流、城镇、区域的地形图,而应画出画家的内心世界与宇宙自然之间的恰合神机。

谢赫,是南朝齐梁间的画家,所著《画品》是我国第一部有理论体系的绘画评论专著。《画品》提出“六法”:一、气韵生动,即绘画所蕴涵的生命力;二、骨法用笔,是指笔迹应有的力度;三、应物象形,是指根据客观事物来塑造形象;四、随形赋彩,是随着物象的类别赋色;五、经营位置,是指营造画面即构图;六、传移摹写,是指临摹学习。谢赫认为气韵生动是艺品问题,是灵魂,故放在首位,而其他五项均属艺技问题,直到现在,也是我国检验中国画的核心标准。

总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文人画的形成期,文人画不仅在艺术实践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更可贵的是他们建构的艺术理论框架为后世文人所遵循的核心范畴,尤其是顾恺之的“传神”、宗炳的“畅神”、王微的“神明”、谢赫的“气韵”等,都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文人画的精神标准。这一时期是我国文化艺术极其重要的时期,文人画在这一时期得以迅速发展,它的实践和理论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同类推荐
  • 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

    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

    我国第一部研究整理中国二三十年代流行歌曲断代史的专著。叙述的是从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问世到1949年中国大陆不再唱流行歌曲为止,二十多年间流行歌坛的风云变幻。在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流行音乐仍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和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同步前进,引领了从中国大陆到东南亚一带流行音乐的潮流,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上的大国风范。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的宝贵财富。该书通过对22位作曲家、38位词作家和43位歌星、29位演唱电影歌曲的电影明星的介绍、研究,展示了那二十多年间中国流行歌坛的几度辉煌。以如此恢弘的规模提供如此博大和厚重的信息量,在全国范围内无第二部作品。
  • 死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死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死水》采用了象征和反讽的艺术手法,全篇深刻揭露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表现了作者与这个黑暗政府势不两立的决心。...
  • 中国古代文人画

    中国古代文人画

    文人画亦称“士夫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苏轼第一个比较全面地阐明了文人画理论,对于文人画体系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文人画在发展过程中,创作的主体始终是文人,创作的思想源泉是传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不断吸收宫廷和民问艺术,在复古和创新的交织中演进。
  •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本书为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小结,书中涵括了1984到2011年流传于湖北的黄梅戏剧目。
热门推荐
  • 泽被万世的中国教育

    泽被万世的中国教育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本书从家庭教育说起,因为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和起点,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摇篮。从而谈到中国当代的素质教育以及为人师的重要性,以德育人,泽被后代。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龙魂战神

    龙魂战神

    一个从埋龙之地爬出来的少年,意外获得绝世龙魂之体。至此,横行无忌;雄霸天下;败尽英雄;翻掌之间,天地色变。他是一个传说,一个永恒不朽的传说。
  • 妃常时刻:下堂王妃要翻身

    妃常时刻:下堂王妃要翻身

    大婚之日,他让她跪着听家规和家训,还让她顶着盆清水跪到天亮。什么?连他家都狗也不许她碰,每天护卫盯着她,婆婆管着她,而他则眠花卧柳,逍遥快活。既然他无情,别怪她无义,给那只像狗的狼找个良配,给忠心护卫配个美貌丫鬟,更让美丽高贵的婆婆,老王妃大人顺利爬墙,打算老梅重新绽放,气得他暴跳如雷,她才气顺。他那是什么眼神,咬牙切齿的,怎么?要休了她,没想到他那么绝情,她愤然接过休书,对他说:“既然缘尽于此,那就天各一方,永不相见。”云在飘,水在流,青山绿水不变,她自逍遥自在,可他为什么老跑过来扰她的清梦啊。停,停,停,她不玩了,她已经找到良人,她打算再婚了,什么?他说不许。做你的春秋大梦吧,也不看看这是谁的地儿,什么?休书没盖章,无效。这次她真生气了,冲天怒吼:“南宫黎,老娘要拔了你这棵花心大萝卜,剁了喂猪。”
  • 忆轩吟

    忆轩吟

    她一个性格古怪,喜欢安静的新时代女性。难得的渡假期却让她来到了异时空。作为富商之女却有一身武艺。美字对她而言以没有意义。树下巧遇心动的姻缘。她为他去书院念书。她为他放弃女儿装只为能……
  • 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

    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

    本书精选了欧·亨利以不同背景创作的二十八篇作品——所有著名代表作品均已包含其中,并特别收录了他一生中最后一篇尚未完成的小说《梦》。在这些作品中,欧·亨利以风趣犀利的语言解构了生存的种种窘迫,用峰回路转的结尾为人生扩展出无数的可能性。正如他在小说《麦琪的礼物》中所言:人世间所谓的生活是由哭泣、抽噎、破涕为笑组合而成的。而他的文章如同冬夜里一盏小小的烛火,让你在想要落泪的时候,绽开一个“泛着泪光的微笑”。
  • 7S倍速考试法

    7S倍速考试法

    此时,更主要的是要有学习的高效率。,从来不会像其他同学那样快乐地玩耍; 每天,结果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每天。“难道我真的与第一无缘吗?”你不止一次地问自己。在今天和明天的学习中,考试的成败决不仅仅取决于勤奋、刻苦和耐力,你第一个走进教室,最后一个离开;每天,你充分利用一分一秒的时间去学习,也不单纯跟花费的时间,你无法顾及奔波的劳累,放下书包就又开始了学习……尽管你如些努力,然而,做梦都想考第一的你,精力成正比,对比之下 ,那轻松学习的同学却出乎你的意料,取得了无比出色的成绩。你不得不怀疑自己的能力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逃妻

    逃妻

    今天他就这么开心?我有些懊恼,很不习惯穿这种鞋子,虽然穿上它让我显得更加高挑!可是韩墨很满意,既然答应了他,我也只有委屈自己。反正,只有今晚。明天一过,我就有了自主权。扔掉它!五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韩墨是我的邻居。东湖半岛,高档独栋式别墅小区,a城有钱人的聚集区。那个时候,我也很有钱。不对,是我家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