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纵连横的背景
合纵连横是以战国时期为特定背景的,广义的战国时代指公元前475年—前221 年,而实际上具体时间应该是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开始算起,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为止,即公元前403 年—前221年。 公元前403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东周共主之周威烈王册封了魏、赵、韩三家列位诸侯,各国相继完成改革,相互窥探而伺机攻伐,由此西嬴姓秦国、东田姓齐国、中原三晋(赵国、魏国、韩国)、南芈姓楚国、北姬姓燕国战国七雄对峙局面正式形成。
当时,秦国约占有今陕西关中、汉中和甘肃东南部、四川省大部,东和魏、韩及大荔之戎交界,南和楚、蜀交界,西和豲、绵诸、乌氏等戎国交界,北和义渠、朐衍等戎国交界,国都原在雍(今陕西凤翔东),秦灵公迁都泾阳(今陕西泾阳西北),公元前383年秦献公迁都栎阳(今陕西富平东南),到公元前350年卫鞅第二次变法时,迁到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毛王沟到柏家咀一带)。
楚国约占有今湖北全省,河南、安徽、湖南、江苏、浙江的一部分,北面和韩、郑、宋等国接界,东和越接界,西和巴接界,南和百越接界,其国都是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南城)。
齐国约占有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西部和山西东南部,东边靠海,南和越、莒、杞、鲁等国接界,北和燕接境,西和赵、卫交界,国都在临淄(今山东淄博西临淄北)。
燕国约占有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吉林的一部分,东北和东胡接界,西和中山、赵接界,南边靠海,并和齐接界,国都是蓟(今北京西南),燕昭王开始设下都于武阳(今河北易县南)。
赵国约占有今山西北部、中部和河北中部、西南,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东北和东胡、燕接界,东和中山、齐接界,南和卫、魏、韩接界,北和林胡、楼烦接界,西和魏、韩交错接界,其国都原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在公元前424年赵献子即位时迁都中牟(今河南鹤壁西),到公元前386年赵敬侯迁都到了邯郸(今河北邯郸)。
魏国约占有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中部和东部,四周和秦、赵、韩、郑、齐、卫接界,国都原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村),到战国初期,攻得今河南省中部地区后,在公元前361年,便迁都到大梁(今河南开封)。
韩国约占有今河南中部、西部和山西东南部,全境把周包住,西和秦、魏交界,南和楚交界,东南和郑交界,东和宋交界,国都原在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北),相传韩武子迁都到宜阳(今河南宜阳西),到韩景侯时又迁都阳翟(今河南禹县),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掉郑国,也就迁都到郑(今河南新郑)。
战国中后期,经过商鞅变法后的秦国逐渐强大起来,慢慢变成了其余六国的共同威胁。合纵一方,从北到南,即从燕国至楚国连成一条纵线,组成反秦联盟。连横一方,秦利用东方六国的矛盾,使其分别靠拢西方的秦国,从东至西连成一条横线,攻击他国。在这样的形势下,合纵连横的策略正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二)合纵连横的初创
1.魏、齐徐州相王
诸国混战之初,魏国自从魏文侯任用李悝实行变法,日益强盛,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前357年,魏和韩结盟,解除了魏对韩宅阳(今河南原阳西南)的围攻,归还釐(在宅阳西南)于韩,次年鲁、卫、宋、韩四国君主入朝于魏。与此同时,齐国由于齐威王进行改革而强大起来,秦国由于商鞅变法而强大起来,并不断进攻处于四战之地的魏国。
公元前354年,赵国为了兼并土地和扩张势力,进攻卫国,卫国原来是入朝魏国的,当然不是魏国所能允许的,因而魏国就起兵伐赵,率宋、卫联军包围了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齐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前往救援。齐用孙膑围魏救赵之计,大败魏将庞涓于桂陵。
齐、魏桂陵之战之后,魏国还保持着强盛的声势,准备以朝见周天子为名,召集许多小国举行会盟,图谋攻秦。秦商鞅分析了形势,认为“以一秦而敌大魏,恐不如”,建议用尊魏为王的办法来改变魏惠王的意图。公元前344年,魏惠王听从商鞅的游说,去侯称王。本来,在君主制度下,王是最高的等级称号,如今由于魏的“功大而令行于天下”,居然自称为王了。魏惠王还召集逢泽之会(逢泽在今河南开封南),由宋、卫、邹、鲁等国国君及秦公子少官来参加会盟。商鞅这个计谋,使得韩魏同盟瓦解,引起齐楚不满,魏国进攻的矛头,从秦转变为齐楚,“于是齐楚怒,诸侯奔齐”。
公元前342年,魏国向韩进攻,韩向齐求救。同年,齐、魏军大战于马陵(今山东范县西南),孙膑以“减灶计”诱敌深入,围困魏军。魏军大败,主帅庞涓身亡,太子申被俘。次年,魏国又受齐、秦、赵三国三面进攻。公元前340年,魏、秦交战,魏军又大败,主帅公子卬中计被俘。不久,彻底放弃安邑,徙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魏国迭遭惨败,元气丧尽,西面秦国咄咄逼人,东面齐国不断征伐,为避免两面受敌,魏惠王不得不采用相国惠施“以魏合于齐楚以按兵”、“不如变服折节而朝齐”的建议。公元前336年魏韩二君会见齐威王于东阿(今山东阳谷东北)南,次年又会见于甄(今山东郸城北),魏韩二君都戴着布冠,变服折节朝见齐威王。公元前334年,惠王率领韩国和一些小国到徐州(今山东滕县东南)朝见齐威王,尊齐威王为王,同时齐威王也承认魏惠王的王号,史称“徐州相王”。自此齐、魏联合,魏国免于与齐为战,颇有连横意味。
徐州相王,这是楚、赵等国所不能容忍的,公元前333年赵侯派兵围攻魏的黄城(今河南内黄西),并修筑长城,防止齐、魏两国的进攻,同时楚威王为了表示对徐州相王的愤怒,亲率大军进围徐州,打败了齐将申缚的军队。
2.秦初连横于魏韩
徐州相王后,秦以魏为“腹心疾”,还是不断攻魏。早在公元前340年,商鞅就为秦孝公制定了“逼魏东徙,据河山之固,东向制诸侯而成王业”的立国方针。公元前333年,魏阴晋人公孙衍入秦,秦以之为大良造,率军攻魏,得阴晋。公元前331年,秦派公子卬和公孙衍率师再与魏战,虏魏将龙贾,斩首八万。次年,秦军败魏军于雕阴(今陕西甘泉南),迫使魏惠王献出河西之地。然而,秦并没有因此而止步。公元前329年,张仪入秦,正好楚威王攻魏,张仪游说秦惠王出兵帮助魏国,于是以新得皮氏的“卒万人、车百乘”支持魏作战,因而魏楚大战,魏打败楚于陉山。秦却趁机又攻占魏国的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皮氏(今陕西河津西)、焦(今河南三门峡市西)、曲沃(今三门峡市西南)等地。
公元前328年,秦使公子华与张仪攻取魏的蒲阳(今山西隰县),却请秦王归还给魏,又请秦王使公子爵作为“质子”送到魏国,这是张仪在推行他的连横策略,张仪前往魏国劝说魏惠王“不可以无礼”,魏因而把上郡十五县连同少梁在内献给秦国,秦惠文君因以张仪为“相邦”,把少梁改称为夏阳,魏河西地尽为秦有。同年,秦打败赵将赵疵,取得蔺(今山西离石西)和离石(今山西离石)。次年秦又把焦、曲沃及皮氏归还魏国,张仪进一步推行他的连横策略,并为秦惠文君称王准备。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君举行称“王”的仪式,按照齐、魏“会徐州相王”的先例,邀请魏、韩之君入秦朝见,推尊秦君为王,同时秦王也承认魏、韩二君的王号。秦于次年改元,称为更元元年。张仪这样推尊秦惠文君为王,同时又承认魏、韩两君的王号,具有巩固秦与魏、韩连横的作用。
3.五国相王与五国伐秦
当张仪入秦推行连横策略不久,公孙衍(犀首)就离开秦国而入魏为将,因为魏的国力衰退,公孙衍就图谋拉拢别国,联合出击取胜。当时,魏相惠施使魏太子嗣入质于齐,使魏公子高入质于楚。公孙衍为魏将之后又和齐将田朌联合战胜了赵。因此秦相张仪要拉拢齐、楚,破坏公孙衍的合纵策略。公元前323年,张仪与齐、楚大臣在啮桑(今江苏沛县西南)相会,目的在于拉拢齐、楚,防止公孙衍和齐楚合纵。之后,张仪自啮桑返秦,被免去相职,遂来到魏,向魏惠王进献联合秦、韩以伐齐、楚之策,为魏惠王采纳,并任用他为相,惠施被逐走。
在这样的形势下,公孙衍去韩国游说公叔,公叔劝说韩宣惠王派人向魏表示归顺,并归功于公孙衍,魏惠王因此更加信任公孙衍,疏远张仪。为了合纵,公孙衍于公元前323年发起“五国相王”,参加五国相王的是魏、韩、赵、燕、中山,从这年起,赵、燕、中山三国也开始称王了。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是想用来和秦国对抗的,但结果没有什么成就。齐国借口中山国小,不承认它有称王资格,想联合魏、赵、燕三国迫使中山废除王号,也没有成功。就在这年,楚国为了迫使魏国投入楚的怀抱,要废立魏的太子嗣,立流亡在楚的魏公子高为太子,派柱国昭阳打败魏军于襄陵,取得了八个邑。次年,秦国又攻取了魏国的曲沃、平周(今山西介休)等地。
公元前322年,秦攻取魏的曲沃(今山西闻喜东北)、平周(今山西介休西)。魏惠王不得不又采用张仪的策略。张仪开始“以秦韩与魏之势伐齐、楚”的行动。公元前320年秦假道韩、魏向齐进攻,齐威王使匡章为将应战,大败秦军。这使张仪的行动受到挫折,使公孙衍合纵的策略得以开展,魏惠王得以重新采用公孙衍合纵的策略。公元前 319年,魏惠王在齐、楚、燕、赵、韩五国支持下,把张仪赶回秦国,让公孙衍为魏相,并让惠施回到魏国,合纵的形势便形成了。
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五国合纵伐秦,推举楚怀王为纵长。但是实际出兵和秦交战的,只魏、赵、韩三国,攻到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北),秦出兵反击,魏受到损失较大,魏使惠施到楚,要和秦讲和,楚国顺随魏国之意,也向秦国求和,五国于是纷纷退兵。次年秦派庶长樗里疾乘胜追击,一直进攻到韩邑修鱼(今河南原阳西南),打败赵公子渴、韩太子奂,韩惨败。公孙衍说义渠曾乘机起兵袭秦,大败秦军,秦国受到义渠牵制,不便再与五国联军交战,遂同意媾和。五国伐秦虽然失败了,但是声势是烜赫一时的。公孙衍和张仪同时,一纵一横,其声势都足以倾动天下。
4.张仪破齐楚之盟
公元前317年,张仪复相秦,秦出兵占领巴蜀全境,延迟东进进程,此后开始觊觎东方。此时,齐国日益强大,齐国和秦国东西对峙,展开了争取其他诸侯国、孤立对方的斗争,而韩、魏、赵、楚、燕等国,则在联秦抗齐和联齐抗秦中摇摆。齐、秦斗争的焦点在于争取楚国。为了破坏楚、齐联盟,公元前313年,张仪出使楚国。张仪向楚怀王鼓吹“连横”,劝楚绝齐从秦,并口头许愿,以归还楚国商於(在今河南淅川县西南)六百里地方为代价。楚怀王信以为真,就和齐国断交。当楚国派人向秦国讨取土地,秦相张仪狡猾地说:“我和楚王商定是六里,没听说是六百里。”楚怀王十分恼火,发兵攻秦。秦派魏章、樗里疾、甘茂迎击,韩国又出兵助秦,于次年春天在丹阳(今河南西峡丹水以北地区)大破楚军,楚兵被杀八万人,楚将屈匄被俘,秦攻取楚国的汉中地六百里,在南郑(今陕西汉中)置汉中郡。楚怀王受张仪之骗又遭此惨败,痛愤不已,下令征召全国军队全力攻秦,又在蓝田(今湖北钟祥西北)为秦军所败。韩、魏此时得悉楚国失利,乘机夹击楚国,一直进攻到邓(今湖北襄樊北)。楚国三面受困,只得割让二城于秦,以求和修好。此后,张仪又说服韩、赵、燕与秦连横。
(三)合纵连横的发展
1.齐魏韩合纵攻楚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因举鼎折断胫骨而死,因为他没有儿子,诸弟就争夺君位。朝廷大臣和惠文后(即惠王后)、武王后等拥立公子壮即位,称为“季君”;而芈八子(楚国贵族出身,后称宣太后)和她的异父长弟魏冉(后封穰侯)则拥立被赵燕两国护送回来的公子稷(秦武王异母弟、芈八子子)登位,即秦昭襄王,秦陷入争夺君位的内乱。终于,公元前306年,秦昭襄王(又称“秦昭王”)即位。而此时齐、魏、韩、楚等国已结为合纵同盟。秦安定之后,昭王年少,由宣太后及魏冉专国政。宣太后和魏冉都是楚人,就厚赂于楚。公元前305年,楚怀王背齐而联秦,约为婚姻,秦就来楚“迎妇”(即昭王后)。次年,楚王和秦王在黄棘(今河南南阳南)相会结盟, 秦又给楚上庸(今湖北竹溪东南)。同年,秦攻取魏的蒲阪(今山西永济西)、晋阳和封陵(永济西南),这三地都是秦、魏间黄河上重要的渡口。同时秦又攻取韩的武遂,这又是韩贯通南北的通道所在。楚国背弃合纵之约而与秦国交好,齐、魏、韩三国决定合兵攻伐楚国。楚因而使太子横入质于秦而请救,秦因而派客卿通率兵来救,三国因而退兵。
公元前302年,入质于秦的楚太子横,因在私斗中杀死了一个秦大夫逃回楚国,因而秦楚关系又变化。这年魏韩二国又投靠秦国,魏襄王和韩太子婴朝见秦昭襄王于临晋(今陕西大荔东黄河西岸)的应亭,秦把临晋关对岸的蒲阪关归还给魏。公元前301年,经孟尝君倡议,齐国联合宋、韩等国向楚国发动进攻,宋国随齐伐楚。齐将匡章、魏将公孙喜、韩将暴鸢率三国联军攻打楚国方城(环绕在今河南方城西、南、东三面),两军夹沘水列阵,相持六个月之久。三国联军因为不知道沘水深浅,不敢贸然渡河。后来向樵夫打听到“荆人所盛守,尽其浅者也;所简守,皆其深者也”,匡章派精兵在夜间从楚人盛守处渡河发动进攻,结果在沘水旁的垂沙(今河南唐河西南)大败楚军,杀死楚国将领唐蔑(或作唐昧),宛(今河南南阳)、叶(今河南叶县西南)以北的土地也为韩、魏两国所得。此役史称“垂沙之役”,或称“重丘之役”。
公元前299年,秦国以芈戎为将也攻打楚国,攻新城(今河南伊川西南),杀楚将景缺。这时楚受到齐、秦两面进攻,再加上庄骄率众起事,一度攻到楚都郢,楚就出现四分五裂的局面。楚因此向齐求和,送太子横入质于齐。秦为了争取齐国,也使泾阳君入质于齐。这时,秦昭襄王向楚怀王遣书致意,回顾当初结为兄弟、在黄棘(今河南南阳南)结盟、两国关系交往融洽等往事,又解释说,只因楚太子杀死秦大夫后,未道歉就私自逃回,这才兴兵攻楚。为两国交好,愿约楚怀王到武关(今陕西商洛东南的丹江旁)相会结盟订约,说要“力楚攻韩、梁,反楚之故地”。楚国大臣昭雎和屈原都以为“秦虎狼之国不可信”,怀王听从幼子子兰的话前去,入武关就被扣留。秦昭襄王将楚怀王从武关挟持到咸阳,待之如属国臣子,并要挟他割让巫郡(今湖北省清江中、上游和四川省东部)、黔中郡(今湖南省西部和贵州省东北部),楚大臣因此相与计谋,要另立新君以绝秦之要挟,于是太子横回楚即位为王,是为楚顷襄王。公元前297年,楚怀王图谋逃走未遂,次年病死在秦国。
2.齐魏韩合纵攻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