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1500000007

第7章 元明清时期(1)

在元明清时期,社会相对安定,较少发生长期的战乱,为水利的稳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一时期的水利工程,有黄河防洪工程建设、向边疆和山区继续发展的灌溉与排水工程、沟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滨海沿岸地区防御潮灾的海塘。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京杭大运河和浙东钱塘江的重力结构的鱼鳞大石塘。

但是,在封建社会后期,由于政治腐败,管理混乱,严重地阻碍了水利的进步。

这一时期,总结性的水利科学著作相当丰富。明清之际和清朝末年曾一度引进西方水利技术,但并未得到普遍的应用。

(一)防洪与治河

这一时期,黄河含沙量过高,致使下游河床淤积抬高,给防洪带来了许多困难。

自汉朝起,就有人提出利用黄河自身的水流冲刷下游河床淤积的泥沙,但未能就此探讨出可以实行的工程技术方案。

明朝万历年间,主管防洪的总理河道潘季训总结前人的认识,系统提出“束水攻沙”的理论以及实现这一理论的实施方案。

这个系统堤防工程由缕堤、遥堤和格堤、月堤几部分组成。

缕堤在主流约束水流,提高流速,便于冲刷河床中积淤的泥沙。

遥堤在缕堤之外,距缕堤二三里,为的是洪水涨过缕堤时,防止洪水四处泛滥。为了防止特大洪水冲坏遥堤,还在某些地段的遥堤上建有溢洪坝段。

“束水攻沙”在理论上的贡献是杰出的,潘季训所设计的一系列工程措施发挥了有益的作用,但并未达到刷深河床、解决防洪的目的。

当年,黄河在淮阴一带夺淮入海,黄河河床和水位的抬高形成对淮河的压抑,不仅使淮河洪水排泄困难,并逐渐在淮阴以西造成了一个洪泽湖。

最后,黄河还将淮河入海的河道淤塞,而压迫淮河由三河闸改道入江,简直使淮河快成为长江的一个支流了。

向东入海的黄河与南北方向的运河交叉,运河一度依靠黄河之水,但黄河泛滥或淤积过多的泥沙时,运河便要中断。

康熙十六年(1677年),虽然“三藩之乱”尚未平定,清政府还是任命靳辅为治河总督,负责治理黄河和运河。

靳辅的幕僚陈潢重视调查研究,知识渊博。在治河方面,他虽强调筑堤的作用,但又力主治河方法多样化,认为必须因地制宜,或疏、或蓄、或束、或泄、或分、或合。后来,他甚至提出阻止黄河上中游泥沙下行是治河之本,这是后代水土保持的先声。这一思想虽然当时未被人们所重视,但他的其他治河主张,却被靳辅在治河实践中采用了。

靳辅、陈潢治河的主要措施与潘季训基本相同,即筑堤束水,以水攻沙。但筑堤范围要比潘氏广泛,除修复潘氏旧堤外,又在潘氏不曾修建的河段加以修建。如河南境内,他们认为“河南在上游,河南有失,则江南(原文为南字,当为北字之误)河道淤淀不旋踵”。因此,在河南中部和东部的荥阳、仪封、考城(仪封和考城现已并入兰考)等地,都修建了缕、遥二堤。又如在苏北云梯关(今滨海县)以东,潘氏认为这里地近黄海,不屑于修建河堤。而靳、陈认为“治河者必先从下流治起,下流疏通,则上流自不饱涨”,因此修建了18000 丈束水攻沙的河堤。

靳、陈治河除上面所说的与潘氏有异同外,还在许多方面超过了潘氏。潘氏只强调筑堤束水、以水攻沙,而靳、陈除了强调束水攻沙外,又十分重视人力的疏导作用。他认为三年以内的新淤,比较疏松,河水容易冲刷,而五年以上的旧淤,已经板结,非靠人力浚挖不可。

他们不仅注意人力浚挖,还总结出一套“川”字形的挖土法。在堵塞决口以前,在旧河床上的水道两侧三丈处,各开一条宽八丈的深沟,加上水道,成为“川”字形。堵决口、挽正流后,三条水道很快便可将中间未挖的泥沙冲掉。“川”字形挖土法,可减轻挖土的工作量,挖出来的泥沙,又可用来加固堤防。

在疏浚河口时,他们还创造了带水作业的刷沙机械,系铁扫帚于船尾,当船来回行驶时,可以翻起河底的泥沙,再利用流水的冲力,将泥沙送入深海中。这是我国利用机械治河的滥觞。

靳、陈等人经过10 年的努力,堵决口,疏河道,筑堤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以筑堤为例,累计筑了1000 多里。这样,不仅确保了南北运河的畅通,也为豫东、鲁西、冀南、苏北的复苏创造了条件。

(二)灌区兴建

元明清三代政权相对稳定,农田水利呈平稳发展局面。

元朝时,蒙古族的游牧生活逐渐被内地发达的物质文明所同化。为了搞好农田水利,元廷专设了“都水监”、“河渠司”等水利机构,推动水利建设,并一再颁行《农桑辑要》等农业技术书籍,指导农业生产。

明太祖朱元璋也大力提倡农田水利。据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统计,全国共兴建塘堰四万九百八十七处,河渠四千一百六十二处,陂渠堤岸五千零四十八处。

这一时期农田水利工程主要由地方或民众自办,以小型为主。由政府或军队主持的农田水利项目主要有畿辅营田(在今河北省),为的是促进京畿地区的农业发展,以减少南粮北运的负担。

随着边防的巩固,边疆水利亦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中,清前期的宁夏河套灌区建设,清中后期的内蒙河套灌区和新疆地区灌溉等成绩突出。台湾和沿海的福建、珠江三角洲的农田水利取得了重大的发展。

明朝时,宁夏是边防要地。当时,东起辽东,西到陇西,明长城沿线驻有大军,设了九个军事重镇。其中,宁夏一地就占了两个,即宁夏镇和固原镇:宁夏镇的治所在今银川市,固原镇的治所在今固原县。

明朝推行军屯制度,在边镇驻兵中,有十分之四的人负责戍卫,十分之六的人负责屯田。

为了屯田需要,明军在宁夏平原大兴农田水利,既维修旧渠,又开凿新渠。

明孝宗弘治七年(1494年),在宁夏凿渠道300 多里。明世宗嘉靖年间(1522年-1567年),新渠和旧渠灌田即达13000多顷了。

清朝,宁夏平原的水利建设也有不小的成绩。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相继开凿了大清、惠农、昌润等一批重要的渠道。这样,宁夏平原上新旧渠道有三十多条,再加上大大小小的支渠,可谓密如蛛网。其中有十条较为重要,号称“宁夏十大渠”。这十大渠有三条在河东灌区,即秦渠、汉渠和天水渠;五条在河西灌区,即汉延渠、唐来渠、大清渠、惠农渠和昌润渠;两条在卫宁灌区,即由蜘蛛渠演变而来的美利渠和七星渠。

元明清三朝在我国北京建都,关中的政治地位下降,政府不像汉、唐两代那样大力建设这里的水利了。再加上泥沙的淤积越来越严重,关中水浇地的面积逐渐缩小了。

元朝,由于泾水继续刷深河床,泥沙不断淤高渠底,引水渠口只好一再上移。

到了明朝,除引泾工程外,还开发了引渭工程。明宪宗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开凿了通济渠。此渠西起宝鸡,东到武功,全长210里,还配备了南北走向的四条支渠,可灌溉田地1600 多顷。

清朝,关中水利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泾水、渭水、洛水等河流含沙量都很高,以这些河流作为水源的灌区沙害越来越重,灌渠引水也越来越困难。于是,人们只好放弃引泾、引渭、引洛等大型水利工程,而去开辟新水源。关中百姓开始用泉水和山溪水灌溉田地。泉水、溪水的流量毕竟有限,因此这些灌溉工程规模都很小,抗旱力也很弱。

(三)运河开凿

在元明清三朝,由于建都北京,政治中心移到北方,而经济重心却在南方。

太湖流域是元明清三代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自宋朝起,太湖流域便成为我国最重要的产粮区,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

元朝初年,曾一度依靠海运联系南北,但安全是个严重问题,船毁人亡是常事。

当时,还有一条联系南北的水路,是将江南的粮食装船,沿江南运河、淮扬运河(扬楚运河)、黄河、御河(卫河,相当于永济渠中段)、白河抵达通州。这条运道问题较多。黄河为西东走向,北上粮船须向西绕到河南封丘,航程很远,而从封丘到御河,还有200 多里,无水道可用,必须车运,道路泥泞时,车行极为困难。这样,如果重复唐宋的老路来连接南北,则过于迂回曲折。

南北之间的交通联系是维护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元朝统治者迫切需要有一条又直又安全的水道,从江南直达大都。

为实现这一愿望,关键问题是山东地区能否开凿运河。只要在这里凿出一条渠道,南北直运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了。

于是,开凿北京直达杭州的大运河就成为当务之急了。

在大科学家郭守敬主持下,一些熟悉水利的大臣论证了海河水系的卫河、黄河下游、淮河、泗水沟通的可能性,并进行大范围的以海平面为基准的地形测量。最后,证实跨越山东的京杭大运河的方案是可行的。

得出肯定的答案后,忽必烈下令,从至元十三年(1276年)开始,征发大批民工,开凿京杭大运河的关键河段——今山东济宁至东平的一段,然后又向北延伸,与海河水系的卫河相通。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元朝,完善于明朝,到清朝时仍是南北交通最重要的干线。它北起全国政治中心大都(今北京市),南到太湖流域的杭州。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到三十年(1293年),三年间,在郭守敬的主持下,开通了今北京至通县的一段。至此,大运河南接江淮运河,航船可以跨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由杭州直抵北京,并在此后500年的时间里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这条长达3600里的运河成为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是世界水利史上的一项杰作。

为了让南粮直达大都城,郭守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隋朝时,今北京一带本有一条永济渠。但永济渠的北段主要由桑干水改造而成,而桑干水的河道摆动频繁,史称无定河。唐朝时,由于桑干水改道,永济渠已经通不到涿郡(今北京)了。金朝,中都(今北京市)有一条名叫“闸河”的人工河道,由都城东到潞河,可以运粮。金朝后期,迫于蒙古大军的威胁,迁都洛阳,闸河便逐渐淤塞了。

元朝初年,为了解决大都——通州间的粮运问题,至元十六年(1279年),郭守敬在旧水道的基础上,拓建了一条重要的运粮渠道,叫阜通河。

阜通河以玉泉山水为主要水源,向东引入大都,注于城内积水潭。再从积水潭北侧导出,向东从光熙门南面出城,连接通州境内的温榆河,温榆河下通白河(北运河)。

玉泉山水的水量太少,必须严防泄水。运河河道比降太大,沿河必须设闸调整。于是,郭守敬于40多里长的运河沿线建了七座水坝,人称“阜通七坝”,民间称这条运河为“坝河”。

坝河的年运输能力约为100万石,在元朝,它与稍后修建的通惠河共同承担由通州运粮进京的任务。

元朝初年,还凿了一条名叫金口河的运道。金口河开凿于金朝,后来堵塞了。在郭守敬主持下,于至元三年(1266年)重新开凿。它以桑干水为水源,从麻峪村(在今石景山区)附近引水东流,经大都城南面,到通州东南的李二村与潞河汇合。这是一条以输送西山木石等建筑材料为主的水道,是从营建大都的需要出发的。

当初,元朝实行海运、河运并举。由于海运船小道远,运量不大;而河运又有黄河、御河间一段陆运的限制,运量也很少。两路运到通州的粮食总计100多万石,由通州转运入京的任务,坝河基本上可以承担。

后来,海运技术不断改进,采用了可装万石粮食的巨舶运粮,还摸索出比较直的安全海道,再加上济州、会通两河的开凿,运到通州的漕粮大量增加。这样,大都、通州之间仅靠坝河转运已经远远不够用了。于是,郭守敬主持开凿第二条水运粮道——通惠河。

同类推荐
  • 古代水利工程

    古代水利工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水利工程》水利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命脉。几千年来,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智慧善良的中国人民同江河湖海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修建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京抗大运河等。这些水利工程不仅规模巨大,而且设计水平也非常高,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不仅给当时的人们带来益处,而且泽被后世,影响深远。
  • 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
  • 密码之谜

    密码之谜

    百万字的传奇读本精选了有关国宝、密码、海盗、大谋杀,诡异事件、离奇事件的未解经典内容选配了数千幅珍贵图片。带给读者一场视觉饕餮盛宴。,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首次披露了大干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
  • 拖拉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护

    拖拉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护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及教育部等六部委《关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精神,宁夏农业学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我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专业教师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院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的要求,编写了本书,以供我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实训使用。
  • 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安全无小事,事事抓落实。一切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责任是安全的最好屏障,安全是员工的最大福利。安全第一,警钟长鸣。唯有立足岗位,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做到防微杜渐,强化安全责任落实,才能让平安、幸福、和谐永驻身边。
热门推荐
  • 芳冷歌已尽

    芳冷歌已尽

    一曲红颜歌天下,她只希望能成为他的良人,跟他一起携手,看尽红尘。
  • 寡妇,不当

    寡妇,不当

    亲爱的们,这个是格格的圈子,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哦~http://m.pgsk.com/老话一句:进来的亲们请注意,若您相信格格,请收文!本文女主不强悍,并且慢热,想看强悍女主的亲们,请绕道!!《寡妇,不当》视频:?pstyle=1※话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德个P!她偏就不信这个邪,一鼓作气读到博士后(○注)!人说专科生是小龙女,本科生是黄蓉,硕士生是李莫愁,博士生是灭绝师太。博士后是谁?就是她史敏一!上灭下绝,够狠!考研时,她的本科男友和她拜拜了读博时,她的研究生男友和她告吹了一直到念完博士后,她连着过了两个光棍节!身边的朋友不是挽着男友的手,就是与老公度蜜月,有的甚至连小孩都会走路了!咳咳,她都28岁“高龄”,仍然单身一个。没法子,只好去相亲了。啥?那相亲对象一听说她是博士后未等她到就直接逃走了?!岂有此理,她史敏一是大灰狼吗?哼,就算是,也要把那小白兔给抓回来!直接往电梯里冲进去,门倒是开得很大,却不想一脚踏了个空。旁边那块牌子鲜艳夺目:注意,电梯维修中。“啊——”尝试过从九十九层直接摔成肉饼的滋味儿吗?※一觉醒来,成了闻府的三少奶奶。啧啧,上天还是对她不薄的,知道她在现世找不到男人,穿越过来连老公都给她准备好了。她正沾沾自喜。第一夜,东窗一开,一个黑影闪身入内搂住她纤纤细腰:“弟妹,独守空房的滋味不好受,大哥了解…”第二夜,未及入房,便有一人挡身在前执起她的柔荑:“弟妹,如此良辰美景,不如让二哥陪你…”等等,她的相公呢?啥?已经死了!她是个名副其实的寡妇?!黛眉一拧,眸中染怒,嘶吼一声:“寡妇,我不当!”※本文过程虐身,虐心,不过结局一定完美!喜欢夏誉宁的,或者是闻君亦的亲们,都表吵,表闹,吼~本文超完美大结局!○注:博士后不是“读”的!完成以后不是“毕业”!行话说“做博士后”、“出站”。考核合格出站了,将可以获得一个“博士后证书”。此处为了读起来顺口,所以格格便这么写了,亲们不要被偶误导哦~!『警告标志』:本文潇湘首发,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人不得在未经过作者的同意下进行转载,甚至用于商业用途,否则后果自负!■新文推荐《太监也疯狂》打着喇叭做广告!听说过代父从军的听说过替姐出嫁的听说过妹妹代兄做太监吗??
  • 资治通鉴故事大全集

    资治通鉴故事大全集

    金涛主编的《资治通鉴故事大全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巨著,它以年为经,以事为纬,事件的年份极其清楚。它收集材料丰富,对历史事件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所用材料比较真实可靠。这部书行文优美,结构严谨,长于叙事,不仅是历史巨著,也是优秀的散文作品。
  • 诗学第三辑

    诗学第三辑

    20世纪80年代,"归来"或"朦胧"又一次开启了中国新诗繁芜而动人的局面。但短暂的二十多年之后,激情澎湃的诗歌之音似乎早已游离人们的耳畔;那些关...
  • 邻班有帅哥:繁星似海

    邻班有帅哥:繁星似海

    曾经是“繁星的骄傲”的师情因为爱上同样是“繁星”里熠熠夺目的介海聪而开始隐藏自己的光芒,继而先后换上自虐症和自闭症。为了不让家人和朋友担心,她离开家并和以前“繁星”里的朋友断绝来往,一个人来到了现在的学校,偶然遇见了为了她来到这个学校的高中时邻班的帅哥——樊京,心怀愧疚的她不忍直接拒绝便偶尔与其来往,不久痴情于“繁星的骄傲”的韦盛便找上了门,为她离家出走多年的介海聪也有了下落......介天威变态的教子计划,情敌们的迫害,周毅的复仇,龙影的默默付出使她开始一点点地苏醒......
  • 农女袭来

    农女袭来

    【正文完结】现代作家零点穿越,感受她在现代没有的温暖;种田?没问题,姐刚好是农科出生,这点问题不算问题。没吃的?没问题,不就是吃的吗?小问题。没银子?小问题,姐刚好培育出新的育苗,明天拿去卖了吧!小妹,有人来偷咱家的菜啦!神马?老虎不发威,你真当姐是吃素的?
  • 文学会消亡吗:学术前沿沉思录

    文学会消亡吗:学术前沿沉思录

    中编为“观照文艺学学术史”,对美学界、哲学界、文艺界热切关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的成果。 本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为“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主要关注并深刻研究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美学学术史等前沿问题。这是当前文艺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它要追问的是当下的电子媒介时代文学会不会消亡的问题。下编为“美学的沉思”,这实际上是百年美学学术史的缩写,本书正是在关注和研究这些(以及其他相关的)前沿问题的基础上,是在总结以往美学研究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价值美学的构想
  • 白痴相公大傻妻

    白痴相公大傻妻

    推荐自己的新文《傲苍穹》《白痴相公大傻妻》穿越而来,在一女才二女貌三女俏四女有才有貌还不缺俏的四胞胎姐姐四重压迫下,她决定做一个最独具一格的苏家第五女。于是在一个花好月圆的夜晚,她将天下女人都想嫁的好好郎君、天下男人作为榜样当朝三皇子拐到了妓院。脱去三皇子的锦衣华服,换上女儿家的轻纱,京城最大妓院的花魁从此诞生了。而她,也终于成为了天怒人怨的苏家第五女。只是,她非常非常的不明白,她都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了,为啥还有人愿意娶她?场景一:“娘子,我是白辞”某男自我介绍到。“白痴?哦,原来如此。”某女终于明白为何这人愿意娶她了,敢情是个白痴。场景二:“娘子。”某男脱光光的躺在床上,双眼可怜兮兮的看着他家还不愿意上床的娘子。“我不是你娘子。”某女白了某男一眼。白痴就是白痴,结婚迟到还想跟她补洞房?想都别想。“怎么不是,我们已经拜过天地了。”“跟我拜堂的是一只公鸡,要是我也是那只公鸡的娘子。”“可是它已经被娘子你吃了。”“所以我现在是寡妇。”“娘子不要当寡妇好不好?娘说当寡妇很可怜的。娘子你改嫁吧,我娶你。”“不嫁。”某女小手一摆,潇洒的离开。楚莫言语录:小小夫妻俩,一个白痴一个大傻,不过却是南瓜配冬瓜,恰是登对的俩。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嘻嘻哈哈,怒笑皆骂,吵吵打打。且看这对小夫妻俩如何的折腾他们的婚姻吧。本文又名《娘子不嫁》请大家多多支持秦凉吧!另外,本文除了每天都会按时(上午十点整)更外,还会在星期三和星期六这两天的晚上9点左右各加更一次哦~亲们,为了这些加更,多多支持秦凉吧~这是俺家小七七的《痞子王妃有人疼》极力推荐我们小木木的玄幻文《巫女是怎样炼成的》超好看的哦~这是烟烟的《冷宫懒妃》,很好看的一个文文哦~这是月月的《踩到狗屎捡夫君》又是一篇挑战你笑神经的文文~这是颜的《狂妄》呵呵~这是京兆的《君夺臣妻》,呵呵~
  • 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是南亚前沿问题研究丛书之一,共分五部分十五章,内容包括: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形成的背景,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的实施,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的成效,印度发展高科技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 世界现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现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