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8900000002

第2章 三字经(2)

学习知识有深浅难易之分,应先学习较浅易懂的知识,然后再去学习更高深的知识。古人把易懂好学的《小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孝经》等书作为学生最先学习的书本。要学习深奥的六经,只有读懂《孝经》书中的道理,再把“四书”读熟了,才能领会到《诗》、《书》、《易》、《礼》、《春秋》、《乐》书中的道理。

【原文】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译文】

《诗》、《书》、《易》、《礼》、《春秋》、《乐经》(已失传)称“六经”,应当研究思考。

【赏析】

“六经”是中国古代经典文学的组成部分,也是古人学习知识的书本。读“六经”要研究思考它,这是一种读书的方法。

【原文】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译文】

《连山》(已失传)、《归藏》(已失传)、《周易》是有关占卜方面的书,其中《周易》这本书写得更详尽。

【赏析】

《周易》名列五经之首,周易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中华建筑、音乐、医学、纪年等等,无不与周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周易》一书揭示了宇宙间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并运用八卦预测自然界、社会和人本身的各种信息。

【原文】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译文】

《书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分:典,谟,诰,训,誓,命,其中文字含义非常深奥。

【赏析】

《书经》是一部研究性价值很高的历史资料,它记载了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立国的基本原则;二是治国计划;三是大臣的态度;四是国君的通告;五是起兵文告;六是国君的命令。

【原文】

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译文】

周公写了《周礼》一书,其中记载着“六官”制度以及国家的组成情况,给后人留下治理国家的典范。

【赏析】

周公姓姬名旦,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

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周武王死后,由周公帮助成王辅佐朝政,由于他有贤德之才,把国家治理得十分富强。他还制定周礼,分官设职建立国家的政治制度,“六官”即六卿,包含了天官:吏部大冢宰;地官:户部大司徒;春官:礼部大宗伯;夏官:兵部大司马;秋官:刑部大司寇;冬官:工部大司空,分属于天子之下,各司其职管理国家大事,为后世保存了良好的政治典范。

【原文】

大小戴(大戴即戴德,小戴即戴圣),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译文】

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分别著有《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其中传述和阐扬了圣人的言论。由于古代“礼”和“乐”

常合在一起,而《小戴礼记》中收了《乐记》,所以《礼记》一书使“礼”与“乐”完备无缺。

【赏析】

戴德,字延君。西汉时梁(郡治今河南商丘)人,又据《成安县志》为魏郡斥丘(今河北成安东南)人。汉代礼学家,今文礼学“大戴学”的开创者。任信都王(刘嚣)太傅。宣帝时立为博士,称“大戴”,也叫“太傅《礼》”。曾选集古代各种有关礼仪等的论述编成《大戴礼记》八十五篇,今残。戴圣,字次君,西汉梁(郡治在今河南商丘)人。曾任九江太守,平生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尤重《礼》学研究。与叔父戴德及庆普等人曾师事经学大师后苍,潜心钻研《礼》学。三人苦心钻研,各有所得,逐步形成自己的学说体系,成为今文礼学大师。

今文礼学“小戴学”的开创者。戴德号称“大戴”,戴圣被称为“小戴”,二人合称为“大小戴”。小戴对于传播和发展《礼》学有一定贡献,《小戴礼记》被列为儒家经典,“三礼”之一,唐时被称为“大经”,明时已取代《仪礼》成为“五经”中的《礼》。《小戴礼记》一书在中国儒家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后人研究和发展儒家思想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原文】

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译文】

《国风》、《大雅》、《小雅》、《颂》被人们称为“四诗”,这些诗歌内容丰富、感情深切,人们应当去诵读。

【赏析】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员员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远世纪)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其中《风》、《雅》、《颂》三部分,是依据音乐的不同来划分的。《风》是乐曲、乐调的意思。《国风》是指员缘个诸侯国和地区的地方音乐,共员远园篇;《雅》是正的意思,是周王朝王畿之地的音乐,计大雅猿员篇,小雅苑源篇,共计员园缘篇;《颂》是宗庙乐歌,计周颂猿员篇,鲁颂源篇,商颂缘篇,共计源园篇。

《诗经》全文共计猿园缘篇。《诗经》一书中所包含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反映当时复杂的社会形态,有的反映劳苦民众的生活状况及思想感情等。

【原文】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译文】

由于周朝社会的逐渐衰落,《诗经》也就渐渐地被人们冷落,于是孔子著《春秋》这本书,在这本书中隐含着对当时政治的褒贬以及对各国善恶言行的分辨。

【赏析】

《春秋》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其主要内容记载春秋时期统治阶级的政治活动,包括诸侯国之间的征伐、会盟、朝聘等;也记载一些自然现象,如日食、月食、地震、山崩、星变、水灾、虫灾等;经济文化方面,记载一些祭祀、婚丧城筑、宫室、搜狩、土田等。

【原文】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译文】

公羊高所著的《公羊传》,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和谷梁赤所著的《谷梁传》被称为“三传”,这三本都是解释《春秋》

的书。

【赏析】

《公羊传》、《左传》、《谷梁传》是着重阐释《春秋》的三本书,其中,《公羊传》与《谷梁传》主要用问答的方式解释《春秋》,《左传》主要用事实解释《春秋》。

【原文】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译文】

儒家的经典著作熟读并理解后再去读诸子百家的书,但在阅读时要选择重要的来研读,并且牢记所载事实。

【赏析】

文中要求以熟读“经书”作为研读诸子百家的开始,让后世的读书人学习儒家思想的精华。

【原文】

五子者,有荀(即战国时期的荀况)扬(即汉代的扬雄),文中子(即隋代的王通),及老庄。

【译文】

“五子”是指荀子、扬雄、王通、老子与庄子。

【赏析】

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赵国人,著有《荀子》,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

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西汉学者、辞赋家,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著有《法言》、《太玄》、《方言》等书。

王通,隋朝学者,字仲淹,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县)人。

门人私谥曰“文中子”,著有《文中子》。

老子(约公元前600—公元前500),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著有《老子》。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战国时代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著有《庄子》。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人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都是所处时代的佼佼者,其思想对后世影响较大。

【原文】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译文】

读通了儒家经典著作以及诸子百家之书,就可以读各种的史书了。从史书中考察历代帝王的宗族系统和各国的兴亡之路,懂得各国盛衰的原因,以便使自己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概况。

【赏析】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并且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学习和发扬我国的优秀文化,就要了解我国的历史。读各种史书时,要考察历代帝王的宗族系统和各国的兴亡之路,增长自己的学识。

【原文】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译文】

从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这三位帝王都是上古时代的人,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

【赏析】

伏羲氏、神农氏、黄帝,这三位帝王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被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相传伏羲氏教会人们结网捕鱼和畜牧,神农氏教会人们种植庄稼,黄帝教会人们织布做衣。

【原文】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译文】

唐尧和虞舜被后人称为“二帝”,他们都把国家禅让给德才兼备的人,并没有传给他们的儿子,唐尧把帝王之位禅让给虞舜,虞舜把帝王之位禅让给大禹,因为他们没有一点私心,任人唯贤,造就了一番太平盛世。

【赏析】

唐尧是位有贤德的帝王,深受他的臣民的拥戴和敬重,当唐尧死后,便把帝位禅让给德才兼备的虞舜做继承人。当然虞舜没有辜负唐尧的重托,他把国家治理得井然有序,更加地繁荣。他们所处的这段历史时期,被后人称为盛世,是中国上古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原文】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译文】

夏朝的开国君王大禹,商朝的开国君王汤,周朝的文王、武王,他们被后人称为“三王”。

【赏析】

禹,姓姒,亦称大禹,夏禹,上古治水英雄,他是夏朝的创建者。汤,又称武汤、武王、天乙、成汤、成唐,甲骨文作唐、太乙,一称高祖乙,他是商朝的建立者。周文王,姬姓,名昌。

古公亶父之孙,季历之子。商纣时为西伯,亦称西伯昌。季历死后,其子姬昌继位,他就是日后著名的周文王。他在位50年,主要功绩是为灭商做了充分准备。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这几位人物在历史上都是有过贡献之人。

【原文】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译文】

大禹把帝位传给他的儿子后,国家从此就为一个家族所拥有。从夏朝的建立到夏桀的灭亡共经历四百多年,从此就结束了它的历史。

【赏析】

大禹把帝位传给他的儿子启之后,从而变古代的禅让制为世袭制,这种制度在历史上持续了几千年,一直到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才真正地结束了古代的世袭制。可以说中国古代的世袭制是夏朝的君王大禹开创了先河,接下来的历代王朝依次进入一个宗族统治的时期。

【原文】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译文】

商汤举兵推翻了夏朝最后一个君王夏桀的统治,建立商朝。

从商朝建立到商纣的灭亡,共经历六百多年,从此就结束了它的历史。

【赏析】

纣王是商王朝的最后一个国君,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由于他荒淫无度和残暴施政,民众痛苦不堪,怨声载道,都十分痛恨他。

【原文】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译文】

周武王举兵讨伐纣王,在牧野一战商朝灭亡,建立了周朝。

周朝统治的历史最长,前后延续八百多年。

【赏析】

周武王,姓姬,名发,周文王次子。他继承父亲遗志,于公元前员员世纪消灭殷商朝,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代名君。周朝的历史由两部组成:

幽王被杀以前是西周,平王东迁以后是东周。西周和东周的历史加起来共有八百多年。商朝渐渐地走向没落和衰败直至灭亡,其中主要原因是纣王的荒淫无度和实施残暴的统治,最后被周武王灭掉。从商朝兴衰的历史中,可以看出“仁政必兴、暴政必亡”

的道理。

【原文】

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译文】

自从周平王把都城东迁到洛邑以后,周朝的朝政已经混乱,各个诸侯国之间时常发生战乱,士大夫也开始离开周朝,到处游说,去投靠那些强大的诸侯国。

【赏析】

东周国力渐渐衰落,渐渐失去对各个诸侯国的统治力,东周王朝对各个诸侯国发号施令已行不通了,各个诸侯国都想要称王称霸,各国之间战争连年不断,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

【原文】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译文】

从春秋时期时起,到战国时期结束,这段历史时期是东周的两个阶段。春秋时期的齐恒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相继称霸天下,后人称他们为“春秋五霸”。战国时期的“七雄”分别为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

【赏析】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代表着东周王朝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也反映着当时社会的特征,在东周王朝封赐的各个诸侯国已渐渐发展壮大,他们便纷纷摆脱东周王朝的统治建立自己的国家,虽然他们表面上仍向东周皇帝称臣,但是他们已不听命东周皇帝,随着各个诸侯国发展强大,出现了最初的五个强大的国家,他们分别是齐国、宋国、晋国、秦国、楚国,这就是历史上的“春秋五霸”。这“五霸”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明争暗斗、大动干戈,各国经过二百多年明争暗斗,到了战国时代,最初的五个强大国家,只剩下齐国、秦国、楚国,而宋国和晋国被他国吞并了,另外出现了四个新的国家,他们分别是:燕国、韩国、赵国、魏国。这四个国家和前三个国家合在一起,就是历史上的“战国七雄”。从春秋时期的“五霸”到战国时期的“七雄”,民众文化思想较为自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原文】

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译文】

战国末年,秦王嬴政的势力日渐强大,灭掉了六国,统一了天下。秦始皇死后,他的儿子胡亥继承,由于秦二世胡亥昏庸无能,不久秦朝被农民起义军以及各诸侯国起兵所推翻了。秦朝灭亡后,就出现了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争夺天下的局面。

【赏析】

秦始皇姓嬴,名政,他采用张仪的远交近攻及连横外交等策略,将六国个个击破,兼并六国的领土,统一天下,自称始皇帝,统一天下以后传到第二代胡亥时就被抗暴队伍项羽和刘邦推翻了。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相争四年,最后项羽兵败自杀,天下又成统一的局面。秦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专制国家。虽然秦朝统治时间只有十五年,但是,在统一中国、车同轨、书同文,以及统一度量衡等方面,秦始皇有着不可抹灭的贡献。

【原文】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即刘衎),王莽篡。

【译文】

汉高祖刘邦在垓下灭掉了项羽,建立了汉朝,传到了汉代最后一个皇帝孝平时,就被外戚王莽篡权。王莽篡汉后,建立“新朝”。从刘邦到孝平帝,这段历史被后人称为“西汉”。

【赏析】

刘邦(公元前247年—公元前195年,一说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汉朝开国皇帝,名邦,字季。沛县(今属江苏)人。

刘衎(公元前9年—公元5年),小名箕子,谥号孝平皇帝,是汉元帝刘奭之孙,中山孝王兴之子。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新朝的建立者。

西汉时期是从汉高祖刘邦起到孝平帝刘衎结束,史称“西汉”。文中写的三个人是影响这段历史的关键性人物。

【原文】

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译文】

光武帝刘秀,举兵灭掉王莽建立的“新朝”,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东汉统治了四百年,到汉献帝时灭亡。

【赏析】

光武帝刘秀是东汉的开国皇帝,他推翻了外戚王莽篡汉后建立的“新朝”。东汉共经历四百多年,到汉献帝时被曹操之子曹丕所废。东汉灭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宦官专权。

【原文】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译文】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各据一方,争夺天下,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魏国、蜀国、吴国史称“三国”。魏国灭掉蜀国后,不久被司马炎建立的晋朝所取代,最后,灭掉了东吴。从司马炎建立晋朝起到灭亡,这段时期史称“西晋”。从晋元帝司马睿迁都建康到灭亡,这段时期史称“东晋”。

【赏析】

东汉灭亡后,魏国、蜀国、吴国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他们相互争夺地盘,扩大势力,以夺取天下。这三个国家数魏国实力最强,魏国灭掉蜀国后,不久被司马炎建立的晋朝所取代。晋朝分为西晋和东晋。西晋灭亡的原因主要是王朝内部矛盾激化,宗室诸王争权夺位,战祸连年,天灾不断,疾疫流行,赋敛如故,大量民众被迫沦为流民,不断爆发反晋起义。最后,前赵攻破西晋都城洛阳后,西晋灭亡。从晋元帝司马睿迁都到建康(今南京),标志东晋的建立。东晋王朝共经历100多年,到了东晋末年,社会动荡,民心不稳,不久被新建立的王朝所取代。

【原文】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译文】

同类推荐
  •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中国篇)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中国篇)

    丛书以探求万事万物的知识为切入点,浓缩了读者应该知道的中外文史知识精华;以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历史资料,对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逐一展开,娓娓道来;集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内容包括古今中外著名作家、作品、文学人物、文体知识、神话传说、语言文字、俗语谚语、教育常识、新闻出版、称谓官衔、艺术、节日民俗、饮食、天文历法、山川地理、经济科技、邮政交通、竞技体育、历史知识等方方面面的文史知识。
  • 倒着写的故事

    倒着写的故事

    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本书是陈祖芬的中国故事中的《倒着写的故事》分册。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寓意深刻。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这些作品内容丰富,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涉及面广,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古文鉴赏辞典

    古文鉴赏辞典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阅读、理解古文,内容力求简明,疏通文义;译文以准确生动的语言翻译古文,用白话文向读者展示古文风貌;鉴赏则包含写作背景、内容、主要艺术手法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力求以简练、精要的艺术分析,解释文章内容、情蕴等。通过对古文的全方位解读,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和艺术情韵。
  • 姥爷

    姥爷

    全书以第一人称。其中对于亲情的描写极具感染力,本书是蒋雯丽的首部自传体随笔作品集,动人心扉。,讲述了上个世纪70年代,作者与自己的姥爷相依为命的童年生活,从出生、成长到成熟,生命在亲情中传承,在温情中延续。文中弥漫着浓厚的怀旧情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记录了她内心深处的童年故事
  • 普吕多姆诗选·卡尔杜齐诗选·吉檀迦利

    普吕多姆诗选·卡尔杜齐诗选·吉檀迦利

    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更令人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这套丛书所承载的,从而领会人生的真谛。题材广泛、手法各异,令人在尽情享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
热门推荐
  • 血缚

    血缚

    一朝跌入血域,一再丢我入血池,喂喂喂~!血王是吧,其实,血液也挺美味的,是吧?为了生存,作为人类女子的我开始了饮血,你想让我死?!我告诉你,在折磨到你喊救命之前,我一定会好好珍惜生命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老公,别装啦

    老公,别装啦

    热带丛林里的逃亡!天色越来越晚,蓝色的雾气渐渐在眼前成型。茂密的丛林里地形很复杂,地上铺满了厚厚一层的树叶,每踏一步就会有松脆干枯的树枝在脚下碎裂……有时,惊起一两只飞鸟,一两只飞虫,甚至是一两只从眼前闯过的蜘蛛,都会让人的神经在瞬间绷紧到极致。过分的寂静和突如其来的响声都会让人警惕,用八个字形容此刻现在的状态就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一点儿都不为过。……
  • 碛口渡

    碛口渡

    孙频,女,1983年出生于山西交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任杂志编辑。至今在各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同屋记》、《醉长安》、《玻璃唇》、《隐形的女人》、《凌波渡》、《菩提阱》、《铅笔债》等。
  • 复仇者的沦陷:危险恩人

    复仇者的沦陷:危险恩人

    欧洲留学归来,亲人离奇死亡,弟弟不知所踪。江泽越强忍悲痛,寻找线索,却意外救下仇人夏安城的女人程佑歌。接着他假意追求仇人的妹妹夏安梦,只为了寻找弟弟,搜索仇人谋害家人的证据。五年后,佑歌回来,他甚至不惜利用自己恩人的身份,利用她对他的愧疚,处心积虑地接近她,只为了掠夺仇人最爱的女人,而自己的心也在不知不觉中沦陷……真相大白的时候,却发现,所谓的“仇人”竟是搭救弟弟的“恩人”,自己却恩将仇报,夺走了恩人的女人,并把恩人送进了监狱……恩人出狱,他是否舍得把她还回去?
  • 学会管理、学会营销(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学会管理、学会营销(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本书是目前针对管理这一主题最综合全面的一本图书,内容涵盖了今天的所有管理人员需要了解学习的有关管理的方方面面的知识,不但有实践的经验,还有日常面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雇佣与解聘、员工激励、委派授权、沟通、团队建设与管理、员工发展与训练等在当今商业社会管理人员需要了解的知识。
  • 万古武尊

    万古武尊

    “大武尊系统”在手,从此装逼打脸不用愁就算猪一样的队友,飞扬跋扈为谁雄!穿越成为败家纨绔,携大武尊系统逆天崛起,只要少爷一挥手,问谁可纵横捭阖,睥睨天下,照样带你装逼带你飞!,无穷世界,不畏苍天遮望眼。书写永恒传说?唯我万古武尊!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未见萤火虫

    未见萤火虫

    携呼啸而过的苍凉之风,诠释疯狂而伤感的少年之爱。景安少女罗小末的父亲是个有钱的商人,罗小末无意中认识了勒祈诺、勒祈言这一对双胞胎兄弟。因为罗小末的继母不能生育,因而她的父亲收养了勒祈诺这个学习成绩优异、性格乖巧的孩子为养子,希望勒祈诺日后接手他的生意。而勒祈诺在临走之前却和勒祈言换了身份……
  • 妻势难挡:懒王的惹祸妃

    妻势难挡:懒王的惹祸妃

    幼时初见,他对她一见钟情,为了一句诺言,他等了她十二年。十二年后,她竟然带着自己的青梅竹马在他眼前显恩爱?她忘了他们的约定,好,没关系,那他就从她的竹马手中夺回她!他是一国王爷,看似放荡不羁、懒散淡漠,实则运筹帷幄,手段果绝,花心只因她未到来?他是她的青梅竹马,温润谦和,儒雅如玉,失去爱人后,转身间,成了齐国太子,以雷霆之姿重夺爱人之心?雨声潇潇,掩不住,红尘过往、年少痴狂。姻缘纠缠,谁对谁错?繁花褪色,尘埃散落。这一纸牵绊,若寄不到来生,便放下这如许执念。
  • 红楼之重生缘

    红楼之重生缘

    思黛玉其人,容色倾城,文采斐然,寄人篱下,泪尽而逝,每每念及,百折千回仍不能平。执一支素笔,异想天开,天马行空,重生女子,抛却过往,云淡风轻,引无数英雄竟折腰。不一样的妹妹,不一样的红楼,希望亲们多多支持。【穿越卷】万里江山,风云变幻如棋局;粉黛佳人,命运多蹇总堪怜。现代女孩张晓晓,一朝穿越成为红楼里的黛玉,谁是她穿越之因?谁是谁放不下的执念?谁为谁倾覆了江山?【架空卷】是谁说江山如画,只是水中花?是谁相思成病,只因恋慕佳人眉间一点朱砂?是谁在繁华深处两两凝望,谱那一生一世一双人的佳话?架空历史,戏说红楼,重生的黛玉,容颜依旧,心却旷远,且看她如何走出贾府,迎来属于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