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功利心理
一些人把市场经济看成金钱社会,拜金主义成为他们的信条;一些人有失落感,认为“今天这个样,明天变个样,不知将来怎么样”;一些人滋长了占有欲,把市场等价交换原则引入教学活动中,“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从而引发种种以权谋私,权钱交易。
7虚荣心理
有些人由于自己的地位变了,权力大了,讨好的人多了,就开始变得飘飘然起来。他们失足犯罪,往往不是为金钱所惑,而是被胜利冲昏头脑,自我膨胀,被见风使舵的人利用,牵着鼻子团团转,混淆是非,放弃原则,经受不住权力和地位的考验。
了解你的欲望
专家经过研究,得出这样一项研究结果: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由15种基本的欲望和价值观所控制的。
1好奇心:所有人对学习求知的渴望是不可抗拒的。
2食物:对食物的饱腹感有欲望是人本能的需求。
3荣誉感:以此满足个人心理,并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结构。
4被社会排斥的恐惧:这令人们被动且自觉地遵守规则。
5性:弗洛伊德将其置于“欲望清单”之首。
6体育运动:人们对运动和健康的渴望是天生的。
7秩序:人人都希望在日常的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
8独立:对于自作主张的渴望。
9复仇:就像莎士比亚著作里的王子那样人们不会轻易忘记仇恨。
10社会交往:渴望成为众人中一分子并拥有众多的朋友。
11家庭: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欲望。
12社会声望:对名誉和地位的渴望。
13厌恶:对疼痛和焦虑的厌恶。
14公民权:对公共服务和社会公正的渴望。
15力量:希望影响别人。
欲望吞没的不只是生命
托尔斯泰说:“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这话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这是针对欲望越大,人越贪婪,人生越易致祸而言的。古往今来,被难填的欲壑所葬送的贪婪者,多得不可计数。
有一个人想得到一块土地,地主就对他说,清早,你从这里往外跑,跑一段就插个旗杆,只要你在太阳落山前赶回来,插上旗杆的地都归你。那人就不要命地跑,太阳偏西了还不知足。太阳落山前,他是跑回来了,但已精疲力竭,摔个跟头就再没起来。于是有人挖了个坑,就地埋了他。
贪婪的欲望重则让人丧失性命,轻则能使情人劳燕分飞。有一对即将结婚的情侣,很高兴地大喊大叫、相互拥抱,因为他们中了一张彩券,奖金是7500美金。
可是,这对马上要结婚的新人,在中奖后第二天,就为了谁拥有这笔意外之财而闹翻了。两人大吵一架,并不惜撕破脸,闹上法庭。为什么呢?因为这张彩券当时是握在未婚妻的手中,但是未婚夫则气愤地告诉法官:“那张彩券是我买的,后来她把彩券放入她的皮包内,但我也没说什么,因为她是我的未婚妻嘛!可是,她竟然这么无耻、不要脸,居然敢说彩券是她的、是她买的!”
这对未婚夫妻在公堂上大声吵闹,各说各话,丝毫不妥协、不让步,所以也让法官伤透脑筋。最后,法官下令,在尚未确定“谁是谁非”之时,发行彩券单位暂时不准发出这笔奖金!而两位原本马上要结婚的佳偶,因争夺奖券的归属而变成怨偶,双方也决定取消婚约。
都是那难以填平的欲望之河,不但吞没人的生命,而且吞噬人的灵魂,爱情在欲望面前显得如此无力。
贪婪心理的保健
贪婪并非遗传所致,是个人在后天社会环境中受病态文化的影响,形成自私、攫取、不满足的价值观而出现的不正常的心理状态。若欲改正,是可以做到的,具体方法如下:
1二十问法
这是一种自我反思法,即自己在纸上连续写出二十个“我喜欢……”,写的时候不假思索,限时二十秒种。待全部写下后,再逐一分析哪些是合理的欲望,哪些是超出能力的过分的欲望,这样就可明确贪婪的对象与范围,最后对造成贪婪心理的原因与危害作较深层的分析。例如,有一个人在纸上连续写下“我喜欢钱”、“我喜欢很多的钱”、“我喜欢自己是个有钱人”、“我喜欢有许多财富”、“我喜欢过有钱的生活”……写完之后,就要思考一下,自己对钱是否有一些过分的欲望,为什么许多举动都与钱有关。接着往下想,人的生活离不开钱,但这钱应来得正,不能取不义之财;钱是身外之物,生不能带来,死不能带走,贪婪之心最终会阻碍自己的发展。然后分析自己是否有攀比、补偿、侥幸的心理呢?是不是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知足常乐法。一个人对生活的期望不能过高。虽然谁都会有些需求与欲望,但这要与本人的能力及社会条件相符合。每个人的生活有欢乐,也有失缺,不能攀比,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尽有所短,寸有所长”,“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心理调适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到知足常乐,“知足”便不会有非分之想,“常乐”也就能保持心理平衡了。
3格言自警法。利用格言警句时刻提醒自己,约束自己,不要过于贪婪。
幸福≠钱多
红尘滚滚,步履匆匆。为名来,为利往,为一日三餐奔波,浮躁的心好像不那么容易被感动。
不经意间,却听到一个震撼心灵的故事。
一对年已耄耋的夫妇,妻子因偏瘫长年卧床,丈夫亦患上轻度的老年性痴呆症。每天,做丈夫的总是坐在妻子的床旁,默默地陪伴着老妻,偶尔说上几句话。做妻子的则总是抓住丈夫的一只手,无言地握着。到了吃饭的时间,丈夫就会搀扶起妻子,走到饭桌边,和儿子一家共进餐。老妇人如果不慎呛一下,就会有一只布满皱纹的大手轻轻拍拍她的背……
吃过饭,两位老人就手拉手地在沙发上小坐,看着儿孙们收拾饭桌。一日又一日,老人就这样和儿子一家过着清贫的生活。
黄金万两又怎样?从这对老夫妇清贫的生活中,有着在几十年沧桑岁月中相濡以沫的感情,钱再多也买不到幸福。
测试一:你吝啬吗?
对下面的问题回答“是”或“否”。
1丢失一点财物,就会愁苦好些日子。
2和朋友一起外出吃饭时,从不主动抢先要求付账。
3可以大慷公家之慨,对个人利益却丝毫不能让步,总是高估人家低估自己,永不知足,因而也具有贪婪之心。
4很少参与社会活动,也不关心周围的事物。
5不愿帮助别人,因此很少有知心朋友。
6为了既得利益,可以六亲不认,对别人的苦楚显得冷漠无情,毫无怜悯之心,甚至落井下石。
7非常看重自己的财富与利益。
8经常苛求自己和他人,不愿为他人甚至自己的亲人白花一分钱。
9很少逛街买东西。
10遇事总怕自己吃亏。
测试分析
答“是”得2分,答“否”得1分。
如果得分在8~20分之间,你有强烈的吝啬心理;得分在2~8分之间,你只有轻微的吝啬心理;得分在2分以下,你没有吝啬心理。
测试二:从猴子看你的个性
举例 假如有一天你看到一只猴子从树上跌下来,你认为猴子的哪个部位会先着地?
答案 A头。 B臀部。 C脚。 D手。
测试分析 选A。绝对不肯吃亏型,因为头是身体最重要的部分。这类人不论是与朋友一起吃饭或跟人合作做任何事,到分账的时候,连一块钱也会斤斤计较,是个非常吝啬的人。
选B。对金钱反应迟钝,只要是朋友开心,就毫不考虑地一掷千金。因为你这种性格,吝啬与你无缘,而朋友却视你为大好人。
选C。比较安心的方法,因为即使受伤,伤势也很轻微。选这个答案的,可能是个慎重的人,虽然小气,可是怕人讲闲话,偶然也会表现自己不太吝啬的一面。
选D。脑筋转得很快,能干而少吃亏,是那种与朋友一起吃饭会想尽办法不用付款的人,小气程度也相对地高一些。
吝啬心理
吝啬俗称“小气”、“一毛不拔”。吝啬与吝惜是不同的。吝惜是对所有的财物都非常珍惜,不随便浪费,不大手大脚。然而,吝啬却具有强烈的自私性,非常计较个人的得失,遇事总怕自己吃亏,可以慷国家、集体之慨,对个人的私利却丝毫不让步,总是高估人家,低估自己,永不满足。另一方面,由于吝啬已成习惯,时间久了,人缘不佳,在个人工作、生活中遇到困惑、障碍,也得不到有力帮助,久而久之,陷于一种吝啬心理问题漩涡之中。
吝啬的人的特点
吝啬之人都非常计较个人的得失,遇事总怕自己吃亏。吝啬之人非常看重自己的财富与利益,为了既得利益,可以六亲不认,甚至“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他们对别人的苦楚显得冷漠无情,毫无怜悯之心,甚至落井下石。吝啬之人很少参与社会活动,也不关心周围的事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他们不愿帮助别人,因此很少有知心朋友,有了困难也就很难得到他人的帮助。
如今有一个独特现象,越是收入高的地区,人们就越吝啬,越计较个人的得失;而在边远的山区村寨,人们的收入水平很低,却乐意帮助乡邻。在一些地区出现的AA制,也许是经济平等、保持独立的一种做法,但是也滋生了吝啬、冷漠、自私的心理。
吝啬之人的另一称呼,就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吝啬心理的成因分析
吝啬心理的形成,与环境影响、人格成长不良有关系。从外界因素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社会资源的占有是不均衡的
由于各种原因,人们的社会资源占有具有一定的悬殊性,贫富关系因社会竞争与变化常常发生变化。社会财富占有的不确定,使得一些人产生对现实的焦虑心理。于是,吝啬的人建立起一个强度很大的心理防御机制,非常关注既得利益而对周围的人漠不关心。
2社会存在不诚实行为
这些不诚实行为促使吝啬之人对他人抱有强烈的戒备心,他们对少数人的不诚实行为极为不满,并推及全社会,认为人人都是欺诈之徒,不必对他人抱同情心,不要自找麻烦。
3社会风气的导向
如果社会风气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精神处处可见,利他主义深入人心,为社会慈善事业、希望工程、灾民捐资捐款,人人都善待老人、儿童,具有同情之心,那么,社会的吝啬心理就会少得多。如果社会分配不公、尔虞我诈,人人自私自利、斤斤计较,那么出现病态的吝啬心理是必然的。
4生活隔绝的影响
现代居民的设计以独立的二居室、三居室为主,邻里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也滋生了人的吝啬、冷漠之心。
从主观方面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吝啬是一种消极的自我防御体制。弗洛伊德将焦虑分为三类:即由环境中存在的现实危害所引起的现实焦虑;由害怕控制不住本能冲动而引起的神经质焦虑;由害怕自己违背社会规范而引起的道德焦虑。有些人将现实生活风险估计过高,对自己的能力与实力估价过低,为了应付焦虑,就建立起自我防御机制。冷漠、吝啬、无责任感就是这种机制的表现。
其次,吝啬是个体早期人际关系的产物。吝啬之人从小很少甚至从未从父母那里得到爱与关怀,他们也就不懂得如何去爱别人。他们很少与父母有情感上的交流,因此对他人的艰难处境不会引起心理共鸣。他们看到需要资助或帮助的人,往往这样想:这不关我的事,而心安理得地把责任推给别人。
最后,个人缺乏社会责任感。吝啬之人自私、冷漠,对社会、他人乃至亲属不负责任,或者只站在狭隘立场上看待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捐出金钱,收获宁静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是一位享誉全球的慈善家,他和妻子梅琳达·盖茨于2000年1月成立了基金会。它是由盖茨教育基金会和威廉·盖茨基金会合并而成的,前一个基金会致力于通过公共图书馆使更多的人有机会使用科技资源,后一个基金会注重改善全球卫生保健状况。合并后的基金会总部位于西雅图,由比尔·益茨的父亲老威廉·盖茨及帕蒂·斯通斯福主持。
比尔·盖茨把自己赚的钱很大部分花在慈善事业上,仅2001年,盖茨夫妇就捐出20亿美元给比尔·盖茨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是当年全美捐款最多的人。
据了解,迄今为止,盖茨和妻子已经为国际健康事业捐赠了上百亿美元的资金。比尔·盖茨向外界公开了遗嘱,其中宣布将把自己全部财产的98%留给自己创办的比尔·盖茨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