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强者心态
强者是苦难学校的毕业生
贝多芬生下来就是个麻子脸,而且在自己正当风华正茂、踌躇满志之时,他竟然发现自己的听力在衰退。对于一个钢琴家和音乐家来说,听力的衰退不啻于世界末日。但贝多芬进行了顽强的抗争,并说出了那句传颂千古的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绝不能使我屈服。”弥尔顿,这位英国伟大的诗人,这位失去了光明的战士,这位坚强地立足于苍茫大地的人,在描述自我的境遇时,是这样自勉的:“在茫茫的岁月里/我这无用的双眼/再也瞧不见太阳,月亮和星星/男人和女人/但我并不埋怨/我还能勇往直前。”
爱伦·坡是一位浪漫、神秘的天才诗人、小说家。
在他的不朽名著《乌鸦》中这样写道:
“那只乌鸦总不飞去,老是栖息着,老是栖息着,在我房门上方那苍白的帕拉斯半身雕像上。它眼中流露的神情,看上去就好像梦中的一个恶魔。在它头顶上倾泻着的灯光将它的阴影投射在地板上。”这恰恰是他的人生写照。
这位天才诗人,一生都在穷困中度过,他大部分时间付不起房租,尽管房子简陋。他的妻子患有肺痨,因为没有钱寻医问药,只有终日缠绵病榻。他们没有钱买食物,有时候,他们一连好几天都没有一点东西可吃。当车前子草在院子里开花的时候,他们就把它摘下来,用水煮熟了当饭吃,有一段时间几乎天天如此。
然而,曾经只卖了10美元的《乌鸦》原稿,后来却成为了无价之宝。
帕格尼尼是世界超级小提琴家,他的一生便是在诸多苦难与不幸的馈赠中度过的,但他善用苦难这根琴弦,所以他得到了上帝所赠与的更多的才华。
他所经历过的不幸可以列出长长的一张表。首先是4岁时,一场麻疹和强直性昏厥症,差点使他进入棺材。7岁时患上了严重的肺炎。46岁牙床突然长满脓疮,拔掉了几乎所有的牙齿。又染上可怕的眼疾,几乎失明。50岁后,关节炎、肠道炎、喉结核等多种疾病吞噬着他的肌体。后来声带也坏了,靠儿子按口型翻译他的思想。他仅活到57岁,就口吐鲜血而亡。
但他似乎觉得这还不够深重,又给生活设置了各种障碍和漩涡。他长期把自己囚禁起来,每天练琴10至12小时,忘记饥饿和死亡。13岁起,他就周游各地,过着流浪生活。
他把苦难拥抱得那么热烈和悲壮。
但同时,他也得到了回报,他的才华得到了举世的承认,12岁就举办首次音乐会,并一举成功,轰动舆论界。之后他的琴声遍及法、意、奥、德、英、捷等国。他的演奏使帕尔玛首席提琴家罗拉惊异得从病榻上跳下来,木然而立,无颜收他为徒。
他用独特的指法、弓法和充满魔力的旋律征服了整个欧洲和世界,几乎欧洲所有文学艺术大师,如大仲马、巴尔扎克、司汤达等都听过他演奏并为之激动。音乐评论家勃拉兹称他为“操琴弓的魔术师”。歌德评价他“在琴弦上展现了火一样的灵魂”。李斯特大喊:“天啊,在这四根琴弦中包含着多少苦难、痛苦和受到残害的生灵啊!”
贝多芬、弥尔顿、爱伦·坡、帕格尼尼,他们都在世界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抗争命运的强者。他们每个人都遭受着沉重的苦难,但同时,又享受着这些苦难。
苦难是人生的一大财富,不幸和挫折可能使人沉沦,也可能铸造一种坚强的意志品质,成就一个充实的人生。苦难是人生的一位良师,他能教给我们学会用感激的心情、积极的态度对待一切问题,养成坚强的意志,勇敢地参与社会竞争。
苦难是一所学校。许多人的生命之所以伟大,都来自他们所承受的苦难。最好的才干往往是从烈火中冶炼出来的。
人类总要经历重重的苦难,没有苦难的人生也就没有辉煌。也正如孟子所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一样。因为人们面对苦难,下意识的就会挑战苦难,并最终战胜苦难。
人生是苦难的,我们也是苦难的。有谁没面对过风霜的侵袭,又有谁在茫茫人海中漂泊,能顺利地觅得一栖安寝之地?也许我们应该问问那些成功之人的背后的故事,其实每一个成功之人背后都有一部苦难史。
高尔基说过:“苦难是人生最好的大学。”进过这所大学而且还能挺着胸从这里走出去的人,必将会成为生命的强者。他们就像是山顶的树,狂风来时会低一下头,弯一下腰。但风一过,它又直直地挺起了头,刚强,而又有韧性。
苦难会给人很多财富。人们在苦难中学会了坚强和忍耐,性格变得平和而达观。他们隐忍着自己的伤痛,而对他人充满着仁慈与关爱,甚至对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也给予宽容和理解。人性中那些轻狂浮躁、狡黠虚伪、庸俗势利等天性,离他们越来越远。因为他们知道,人生无常,命运无常,你费尽心机得到的浮华终将是过眼烟云,是你的跑不掉,不是你的强留也留不住。珍惜自己所拥有的,走好脚下的每一步,才是根本。
苦难虽然有时会把你一生的追求和信念一瞬间撕得粉碎,也可能对你穷追不舍,一点点地蚕食着你生命中的绿色。但是,无论你经历过多少苦难,走过多少坎坷,你都不会一无所有,你总会还拥有一些东西,它们是你生命里最为宝贵的财产。
其实苦难只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考验,有谁能不经历苦难就为自己争得一片天地?苦难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没有它,人生岂能活得精彩?
苦难,是一个人、一个群体与一个民族精神成长的素材。而贫乏的时代之所以贫乏,往往在于世人不知苦难的深刻,人民不知苦难的深广,民族不知苦难的深重。只有承受苦难之后的不屈不挠,才称得上是灵魂的一种坚实状态,才称得上是源自坚强而又返归坚强的精神性存在。
只有从苦难这所学校毕业的人,才能拥有辉煌的人生,成为生命的强者。
呼唤“野性”的“狼道精神”
有一只名叫巴克的狗。它被人从南方主人家偷出来卖掉,几经周折后开始踏上淘金的道路,成为一条拉雪橇的苦役犬。在残酷的驯服过程中,它意识到了公正与自然的法则;恶劣的生存环境让它懂得了狡猾与欺诈,后来它自己将狡猾与欺诈发挥到了让人望尘莫及的地步;经过残酷的、你死我活的斗争,它最后终于确立了领头狗的地位。在艰辛的拉雪橇途中,主人几经调换,巴克与最后的一位主人结下了难分难舍的深情厚谊。这位主人曾将他从极端繁重的苦役中解救出来,而它又多次营救了它的主人。最后,在它热爱的主人惨遭不幸后,它便走向了荒野,响应它这一路上多次聆听到的、非常向往的那种野性的呼唤。
这就是杰克·伦敦最负盛名的小说之一《野性的呼唤》中的故事。一只良犬逐渐回归野性、重返荒野的过程,这一过程充满了野性与人性之间的交织与角斗,而最终野性占据了主导。作者藉此深刻反映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揭示了野性的力量、残酷的生存法则,最终肯定和礼赞的是人性的力量。
狼不是自然界中个头最大、跑得最快、最为凶猛的动物,但它们却是自然界中的强者,这是为什么?
强者,无论在怎样的恶劣环境下,都可以生存发展。他们的身上,闪烁着一种野性的光芒,不屈不挠、顽强执著,他们不是温室里圈养的温顺小绵羊,而是经历自然磨炼出具有坚强品质的雄壮野狼。虽然狼没有虎的凶猛、豹的敏捷、狮的威严,但狼却依然不输它们。所谓的强者心态,便是这样一种狼道精神。有人将狼道精神总结为下面几条:
1卧薪尝胆:狼不会为了所谓的尊严在自己弱小的时候去攻击比自己强大的敌人。
2众狼一心:狼如果不得不去攻击比自己强大的敌人,必群起而攻之。
3自知之明:狼也想当兽王,但狼知道自己是狼而不是老虎。
4顺水推舟:狼知道如何用最小的代价去换取最大的回报。
5同进同退:狼虽然通常独自活动,但狼却是最团结的动物,你不会发现有哪只狼在同伴受伤的时候独自逃走。
6知己知彼:狼尊重每一个对手,狼在每次攻击前都会去了解对手,而不会轻视它,所以狼一生的攻击很少失误。
7授狼以渔:狼会在小狼有独立能力的时候坚决离开它,因为狼知道,如果当不成狼,就只能当羊了。
8自由可贵:在狼的眼中,自由是最可贵的。它们如果掉入猎人的陷阱时,可以咬断自己被夹住的腿,可以把自己弄得浑身是伤,甚至是放弃生命,都要得到自由。因为在它们的信念中,不能被别人掌控,自由是它们的一切。
这些都是狼在自然界称雄所具备的精神和采取的行动。我们要成为人生的强者,可以遵循狼道精神的精髓和原则,不断加强自我修炼,呼唤潜埋于我们心中的“野性”。
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当中,人们越来越呼唤这种“狼道精神”,因为每一个人都是捕食者,同时又是其他人的“猎物”。金钱、地位、权力、爱情……这是所有人都在追求与竞争的目标。当你得到时,别人就失去了一次机会;当别人得到时,你也失去了一次机会。因为谁都不想失去一次机会,所以竞争变得异常激烈。
成功学大师罗宾说,人生有两种人,他们对待机会的态度各不相同。
第一种人是像羊一样的弱者,总是等待机会,机会若不降临,他们就觉得寸步难行;第二种人是像狼一样的强者,总是创造机会,即使机会没有来临,也觉得脚下有千万条路可走。
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如果失去了奋斗,生命就失去了意义,人生也缺少了激情。古语有云:“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也就是说,不经一番傲霜立雪的搏斗,就无法开出娇艳的花朵,更结不出丰硕的果实。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只有不惧挑战,勇于奋斗,具有“狼道”精神,才能走向成功的殿堂!
坚强执著的“阿甘精神”
在1995年的第六十七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的角逐中,影片《阿甘正传》一举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和最佳视觉效果等六项大奖。在影片中,阿甘是个智商只有75的低能儿。在学校里为了躲避别的孩子的欺侮,听从一个朋友珍妮的话而开始“跑”。他跑着躲避别人的捉弄。在中学时,他为了躲避别人而跑进了一所学校的橄榄球场,就这样跑进了大学。阿甘被破格录取,并成了橄榄球巨星,受到了肯尼迪总统的接见。
在大学毕业后,阿甘又应征入伍去了越南。在那里,他有了两个朋友:热衷捕虾的布巴和令人敬畏的长官邓·泰勒上尉。
在战争结束后,阿甘作为英雄受到了约翰逊总统的接见。在“说到就要做到”这一信条的指引下,阿甘最终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在他的生活中,他结识了许多美国的名人。他告发了水门事件的窃听者,作为美国乒乓球队的一员到了中国,为中美建交立下了功劳。猫王和约翰·列侬这两位音乐巨星也是通过与他的交往而创作了许多风靡一时的歌曲。最后,阿甘通过捕虾成了一名企业家。为了纪念死去的布巴,他成立了布巴·甘公司,并把公司的一半股份给了布巴的母亲,自己去做一名园丁。阿甘经历了世界风云变幻的各个历史时期,但无论何时,无论何处,无论和谁在一起,他都依然如故,纯朴而善良……
贯穿阿甘一生的,是他的奔跑,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停滞,奔跑给他带来了人生的一个又一个辉煌。
在强者的字典里,没有半途而废这个概念,他们像阿甘一样,不停地“奔跑”。他们对生活中的每件事都认真到底,积极主动地面对各种挑战。在他们成功的字典里,你只会看到“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努力,再努力”、“我从来不计较薪水的多少”等振奋人心的话。
强者总是用行动来说明他们的一切,他们的言谈举止都表现了他们的实干性。他们的语言与行动总是能很好地配合。所以,对那些没有任何行动支持的语言,他们是不喜欢的。他们会直接说:“让我们马上去干!行动是最好的语言。”
有时,一种只求稳定的心理束缚着半途而废者的行动,他们知道自己今天的地位是靠自己在逆境中努力拼搏得来的,知道它来得不容易。再次面对挑战的时候,总是故步自封,觉得自己付出的太多,收获的却是太少。正是这种不幸的心理,使他们只顾权衡危险和收获,而错过了更多的机会。
就这样,半途而废者放弃了再次攀登的机会,半途而废者虽然已经走到了成功的门口,只要咬咬牙,迎接挑战,就能获取成功,但他们还是有着充足的理由放弃自己,放弃“往上爬”的机会。
强者的生活就是面对和克服那些像潮流一样涌来的逆境,他们不会放过“往上爬”的机会,因为他们经历了太多的逆境。在现实中我们看到许多成功者都来自于不利的环境,而成功者却能在逆境淹没的世界里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