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0000000008

第8章 商贾奇男

(一)奇人奇事

胡雪岩是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著名的商界巨子,他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他自幼失去父亲,因为家贫,做了放牛娃。后来,经人推荐做了钱庄的一名小伙计。通过资助王有龄攀上了官场势力,并与他官商互利,创办了自己的钱庄。王有龄死后,结识了权贵显要左宗棠,纳粟助赈,为朝廷效犬马之劳。洋务运动中,他聘洋匠,购设备,很有功绩;左宗棠出关征战,他筹粮械,借洋款,功劳卓著。不懈的努力之后,他便由钱庄伙计一跃成为煊赫一时的红顶商人。他构筑了以钱庄、银号和当铺为依托的金融网,开办胡庆余堂和丝栈,既与洋人做生意也与洋人打商战。

胡雪岩一生,大起大落,是非功过褒贬不尽相同,这里只分析他的人道。胡雪岩的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善于用人,以长取人,不求完人。他说一个人最大的本事,就是用人的本事。正如清人顾嗣协诗中所言: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取短,智高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胡雪岩的整个商业活动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用人上很有些独到之处,也因此有很多小故事,值得我们品味。

胡雪岩懂得知人善任,使人尽其才。他认为:用人宜取人之长,不应求其全责,并不是长期起作用的人才算是人才,在关键时刻、关键场合能起关键作用的人更是难得的人才,应该千方百计得之、用之。如聘请了曾在官府谋事的何桂清负责联络官场事宜;启用曾任怡和洋行对华代理古应春负责与洋商打交道;驯化曾嗜赌如命但头脑灵活的刘不才专门应付达官阔少爷的纠缠。这里我们详细说一下刘不才。刘不才原名刘三才。他的祖上也是开药店的,因此积蓄了不少资财。但是,刘不才自幼就是一个纨绔子弟,尤其是嗜赌如命。药号到了他的手上,不到一年时间,就无法经营下去了,只好以三千两银子盘给人家。这三千两银子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被他花光了。刘不才只得以到当铺典当家具器物来维持生活。最后家里的东西全被当光了,无物可当,他又开始四处借贷。因无力偿还,最后借贷也没有门子了。因而落了个“刘不才”的绰号。在大家眼中,他就是个不折不扣的败家子。但是,胡雪岩却从另外的角度看到这个人的长处:虽然嗜赌如命,却从来没有把手上的祖传秘方压在赌桌上,说明他还有振兴家业的念头;虽然吃喝嫖赌样样都来,却从不抽大烟,这说明他还没有堕落到不克自拔、自戕自害的地步。这两点让胡雪岩觉得这个刘不才并不是无药可救,而且他能玩、会玩,正是用来和达官阔少们来往应酬的上佳人选。于是,他将刘不才招到了自己的门下。经过胡雪岩的调教,刘不才成了他的得力助手。

叶种德堂有个切药工,业务功夫过硬,人称“石板刨”,但因脾气火暴而得罪人,在叶种德堂呆不下去了。经人介绍,石板刨来到胡庆余堂。胡雪岩不但没因他有牛脾气而另眼相看,反而按能定赏,给他高工资,还提拔他当了大料房的头儿。

以情感人也是胡雪岩的用人之道。胡雪岩虽然是商人,但是他懂得有些事情是用金钱办不到的。他曾经说过:“要得到真正的杰出之士,只凭钱是不能成事的,关键在于‘情’‘义’二字,要用情来打动他们。”他正是用这样的方法,为王有龄招揽到了稽鹤龄这名得力的助手。

胡雪岩的官场知己王有龄正当仕途得意之际,新城民众聚众闹事,抚台大人立即命令王有龄带兵前去剿办。然而新城民风强悍,吃软不吃硬,如果带了兵去,极有可能激起民变。有个叫稽鹤龄的幕士献计主张“先抚后剿”,主意很不错,但他恃才傲物,不愿意替别人去办这次可能会送命的差事。胡雪岩决定亲自出面帮助好友解决这个难题。他打听到稽鹤龄的妻子刚死不久,于是找到稽鹤龄的家,一到家中便在其亡妻的灵前祭拜并好言安慰稽鹤龄。这深深地打动了稽鹤龄。胡雪岩还知道稽鹤龄一直没有得到过实缺,生活很窘迫,靠典当度日。他知道稽鹤龄很清高,极要面子,绝不会无故接受自己馈赠。于是,胡雪岩就用了自己的名号,为稽鹤龄赎回了典当的物品,并且一再声明,赎款只是借给稽鹤龄的,以后稽鹤龄有钱再归还。这样,他在保住稽鹤龄面子的同时,还帮稽鹤龄解决了困难。不仅如此,胡雪岩还亲自做媒,将王有龄大人身边的贴身丫环许配给了稽鹤龄。胡雪岩的做法果然起到很好的效果,稽鹤龄发誓效出全力,并亲赴新城,协同地方绅士,妥善处理了抗粮事件,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终于大功告成。

胡雪岩还是个懂得宽容的人,愿意给人改过的机会。有一次,胡庆余堂有个采购人员很不小心把豹骨当做虎骨购进,而且数量很多。进货阿大认为这个采购人员平日做事很牢靠,货到之后没有仔细查验就把豹骨放入仓库备用。有个新提拔的副档手知道了这件事,以为是晋升的好机会来了,就直接找到胡雪岩打小报告。胡雪岩立即到药库查看了这批药材,发现错误后,命药工将豹骨全部销毁。眼看由于自己工作失误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进货阿大羞愧地递了辞呈。不料,胡雪岩却温言相劝,说:“忙中出错,在所难免,以后小心就是了。”但对那位自以为举报有一功、等着晋升奖赏的副档手,胡雪岩却发了一张辞呈。因为,在胡雪岩看来,身为副档手,发现假药不及时向进货阿大汇报,已是失职,在背后打小报告更是心术不正,继续使用此类人,定会造成上下隔阂。善任厚待、宽严相济的用人方针,使胡雪岩拥有一批尽心尽力的管理人才。

胡雪岩能够牢记“饶人一条路,伤人一堵墙”的道理,宽大为怀,容人之过。他在处理朱福年吃里爬外的问题时,就办得极为艺术、漂亮。朱福年做事不地道,不仅在胡雪岩与庞二联手销洋庄的事情上作梗,还拿了东家庞二的银子做小货,庞二自然非常恼怒。庞二主张一定要彻底查清朱福年的问题,狠狠地整他一下,然后让他走人。但胡雪岩觉得这样处理不妥。胡雪岩说:“‘火烧藤甲兵’不足为奇,要烧得他服帖,死心塌地替你卖力,才算本事。”要像诸葛亮“七擒孟获”那样,使人心服口服。胡雪岩的做法是:先通过关系,摸清了朱福年自开户头,将丝行的资金划拨做小货的底细,然后再到丝行看账,在账目上点出朱福年的漏洞。然而他也只是点到为止,不点破朱福年做小货的真相,也不深究,让朱福年感到自己似乎已经被抓到了把柄但又不明实情。同时,他还给出时间,让朱福年检点账目,弥补过失,等于有意放他一条生路。最后,则明确告诉朱福年,只要努力,他仍然会得到重用。这几下子,终于使朱福年彻底服帖、感激不尽了。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是中国的一句古话。胡雪岩变通地把它运用到了自己的用人之道上。胡雪岩很注意运用物质利益来激发手下人的工作热情。胡雪岩主要采用两个办法:一是分红利;二是入股合伙。对于没有资本的伙计,采取根据经营好坏来决定年底分红的方式,对有本钱者采取入股合伙的方式,这样使大家都能得到好处,主要的是把各自的得失与老板胡雪岩的得失联系到了一起,这样员工的积极性必然提高。对有功劳的人,特别设“功劳股”,这是从赢利中抽出的一份特别红利,专门奖给对胡庆余堂有贡献的人。功劳股是永久性的,一直可以拿到本人去世。有一次,胡庆余堂对面的一排商店失火,火势迅速蔓延,眼看就要扑向胡庆余堂门前的两块金字招牌。孙永康毫不犹豫地用一桶冷水将全身淋湿,迅速冲进火场,抢出招牌,头发、眉毛都让火烧掉了。胡雪岩闻讯,立即当众宣布给孙永康一份“功劳股”。胡雪岩也从不以自己生意的赚赔来决定给手下人报酬的多少,即使赔了,他该付出的也绝对不会少一分钱。胡雪岩在对人的问题上,从来不心疼钱财。比如胡庆余堂设有“阳俸”和“阴俸”。“阳俸”,就像我们现在所说的退休金。胡庆余堂上自阿大、档手,下到采买、药工以及站柜台的伙计,只要不是中途辞职或者被辞退,年老体弱无法继续工作之后,仍由胡庆余堂发放原薪,直到去世。“阴俸”,则是对那些为胡庆余堂立过汗马功劳的雇员来说的,他们去世以后会按时给他们的家属发放抚恤金。

(二)奇人妙语

事缓则圆,不必急在一时。

找到能帮自己挣钱的人。

越是本事大的人,越要人照应。

生意归生意,感情归感情。

人用得不好,受害的是自己。

做事容易做人难,要做生意先做人。

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

做生意,把握时事大局是头等大事。

人在屋檐下,“一定要低头”。

自己努力远不如有人提携。

未雨绸缪,要为自己预留退路。

平时多烧香,急时有人帮。

饶人一条路,伤人一堵墙。

先赚名气后赚钱。

勇于决断,敢舔刀头上的血。

用钱生钱,钱眼里能翻跟斗。

从变化中找出机会来,才是一等一的好本事。

把好处留给别人,最终也会给自己带来好处。

水涨船高,人抬人高,权重如山,财流如水。

用人之道,不拘一格,能因时因地制宜,就是用人的诀窍。

八个坛子七个盖,盖来盖去不穿帮,就是会做生意。

事情来了,急也没有用,顶要紧的是自己不乱。

什么事都要讲机会。明明一定办到的事,阴错阳差,叫你不能如愿。

办大事最要紧的是拿主意。主意一拿定,要说出个道理来并不难。

一个人不能光靠运气,运气一时,总要自己上进。

人要识潮流,不识潮流,落在人家后面,等你想到要赶上去,已经来不及。

诚则灵。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果不可不信。

做人总要讲宗旨,更要讲信用,说一句算一句。

我不爱在人背后传话。无端生出是非,与人有损,与己无益,何苦来哉!

“不招人妒是庸才”,可以不招妒而自己做得招妒,那就太傻了。

凡事总要个退步。即使出了事,也能够在台面上说得过去。

我想,人生在世,实在奇妙难测。我敢说,没有一个人,今天能晓得明天的事。

舍不得今天花小钱,终究有一天被迫花大钱。

我是一双空手起来的,到头来仍旧一双空手,不输啥!不但不输,吃过、用过、阔过,都是赚头。只要我不死,你看我照样一双空手再翻起来。

一个人最大的本事是能用人,用人首先要识人,眼光、手腕两俱到家,才智之士,乐于为己所用,此人的成就便不得了了。

店规不是死板的。有些事不能通融,有些事要改良。世界日日在变……做生意贵乎随机应变。

“用兵之妙,存乎一心!”做生意跟带兵打仗的道理差不多的,只有看人行事,随机应变之外,还要从变化中找出机会来,那才是一等一的本事。

做生意怎么样的精明,十三档算盘,盘进盘出,丝毫不漏,这算不得什么!顶要紧的是眼光,生意做得越大,眼光越要放远,做小生意的,比如说,今年天气热得早,看样子这个夏天会很长,早早多买进些蒲扇摆在那里,这也是眼光。做大生意的眼光,一定要看大局,你的眼光看得到一省,就能做一省的生意;看得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的生意;看得到外国,就能做外国的生意。

我们做生意一定要做得活络,移东补西不穿帮,就是本事。你要晓得,所谓“调度”,“调”就是调动,“度”就是预算,预算什么时候款子进来,预先拿它调动一下,这样做生意,就比人家走在前面了。

做生意第一要市面平静,平静才会兴旺,我们做事,就是求市面平静。“饥寒起盗心”,吃亏的还是有钱人,所以做生意赚了钱要做好事。

有句成语,叫做“与其待时,不如乘势”,许多人看起来难办的大事,居然顺利地办成了,就因为懂得乘势的缘故。

做小生意迁就局限,做大生意先要帮公家把局势扭转过来。大局好转,我们的生意就自然有办法。

自己做生意,都与时局有关,太平盛世,反倒不见得会这样子顺利。由此再往深处去想,自己生在太平盛世,应变的才具无从显现,也许就会庸庸碌碌地过一生,与草木同腐而已。

不要自恃脑筋快,手腕活,毫无顾忌地把场面拉开来。一个人的精力到底有限,有个顾不到,就会出漏洞,而漏洞会很快地越扯越大,等到发觉,往往已不可收拾。

把戏人人会变,只是巧妙不同。巧妙就在于如何不拆穿“把戏”上面。戏法总是假的,偶尔一两套可以,变多了就不值钱了。值钱的还是真东西拿出来。

世上随便什么事,都有两面,这一面占了便宜,那一面就要吃亏。做生意更是如此,买卖双方,一进一出,天生是敌对的,有时候买进占便宜,有时候卖出占便宜,会做生意的人,就是要两面占它的便宜,涨到差不多了,卖出;跌到差不多了,买进,这就是两面占便宜。

有本事也还要有骨气。“恃才傲物”四个字,里面有好多学问,傲是他所看不起的人,如果明明比他高明不肯承认,眼睛长在额角上,目空一切,这样的人不是“傲”,是“狂”,不但不值得佩服,而且还要替他担心,因为狂下去就要疯了。

担心有什么意外?凡事物极必反,乐极生悲?我是不太相信这一套的。有什么意外,都因为自己脑筋不够用的缘故。

有时候道理不通,大家习焉不察,也就过去了,而看来不可思议之事,细想一想竟是道理极通,无可驳诘。所以只要心定神闲,想得广、想得透,蹈暇乘隙,避重就轻,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亦并不难。

我也相信看相算命,不过只相信一半,一半天意,一半人事,而人定可以胜天。为人总要通情达理。三纲五常,总也要合道理,才有用处。我最讨厌那些伪道学,或者不明事理的说法,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你倒想想看,忠臣死了,哪个替皇帝办事?儿子死了,这一家断宗绝代,孝心又在哪里?

同类推荐
  • 金莲仙史

    金莲仙史

    《金莲仙史》主要是叙述道家仙祖之道统以及主要事迹。故事是说东华帝君得道度钟离权,钟离权得道又度吕洞宾。《金莲仙史》是一本宗教小说。
  • 人在江湖

    人在江湖

    ,单枪匹马干起了替人讨债的行当。当了她的保镖。韩铁子以他的正直、机智和勇敢不仅赢得了女老板的敬重、两位姑娘的爱恋,当过特种兵的韩铁子为躲避一场飞来的横祸,来到古城讨生活。后被珠宝行的女老板看中,他凭着一身的武功。全书反映了当今社会底层民众的生活百态和社会矛盾的冲突。一次偶然的机会,更是由于竭力为农民兄弟讨要工钱而受到农民工的拥戴和信赖
  • 若爱只是一夜繁花

    若爱只是一夜繁花

    他已经寻找了她二十年,如今的他已经不再是那个成熟帅气的男子了,他的头发已经花白,脸上也出现了皱纹。
  • 王子与贫儿

    王子与贫儿

    本书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它描写王子爱德华和贫儿汤姆通过一个阴差阳错的偶在机会互相换了位置,王子变成了贫儿,贫儿成了王子。贫儿汤姆穿着王子的衣服在王宫里尽享荣华富贵,还当上了英国的新国王。而真正的王子爱德华却在外四处流浪,不得不忍受贫穷和乞丐们的欺凌和嘲讽。在好人霍顿的帮助下,爱德华王子经历了重重劫难,改正了自己的坏习惯,最后终于回到了王宫。而贫儿汤姆在良心的谴责下,将不属于自己的王位还给了真正的王子。此后,爱德华成了一位仁慈的君主,和他的子民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故事的想像极其丰富、语言幽默风趣,在带给儿童快乐的同时,能极大地激发儿童的想像力和对纯洁、善良、美好事物的向往。
  • 世界最具精悍性的微型小说(3)

    世界最具精悍性的微型小说(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方与圆

    方与圆

    本书共分六章,主要内容包括:方圆之道解读说话技巧、方圆之道解读处世方法、方圆之道解读商场风云、方圆之道解读职场准则、方圆之道解读爱情与友情、方圆之道解读人生禁忌。
  • 悦读MOOK(第九卷)

    悦读MOOK(第九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古鼎

    古鼎

    重器古鼎在河南安阳悄然出土,消息不胫而走,一时间,各路人马蜂拥而至,可出土的古鼎却踪影难觅。正当各方势力绞尽脑汁之际,巨鼎又不费吹灰之力地呈现在众人眼前。是谁在背后玩障眼术?巨宝又将花落谁家?
  • 侠行星际

    侠行星际

    女刀客重生为废材,科技与异能充分融合的弱肉强食的未来世界,以绝迹的侠义精神和古武术,扬名蓝星、威震星际!侠义:秉承正义仁德之心,锄强扶弱,铲奸除恶。不因自己的弱小而明哲保身,不因私愤而冷眼旁观,不因蓝星的理念而改变自己,不因自己的强大而肆意妄为。
  • 密妻

    密妻

    男友的背叛,父亲的突然离世,选择嫁他,只是为他是她绝境中的一块浮木,在举目无亲的现实中给自己找一个栖身之所,与爱无关。同意娶她,他以为只是因为当初父亲的逼迫,只是为取得父亲手里的权利,无关爱情。他们已婚三年,在众人眼中却他依旧是一个黄金单身汉,这是他的成功还是她的失败?她是一只进错金丝笼的麻雀,她等待着那人的发现,放归她离去。公公的骤然离去,让她在这豪门大家庭中一下没了依靠的力量,她开始等待他开口说分手,没想他却说:我们要个孩子吧。她以为她可以淡然看待这一切,却不想在亲眼看他搂着别人的腰的时候感到万分心酸,原来在不知什么时候他的温柔对待慢慢的偷走了她的心。他以为他不会再爱了,却不曾知道当自己看见她苍白的脸和那悲痛的泪的时候,这才知道原来他早就对她动了心,用了情。就在他们各自发现自己的真心,决定要携手走过一生的时候,一个措手不及的重磅炸弹摧毁了他们刚开始没多久的温馨和甜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江湖惊涛录

    江湖惊涛录

    到江南去?叶云落问了无数次自己,要不要到江南去?那年冬天后,他每年都到江南,但今年他要去吗?他能去吗?江湖从来难以平静,而这个江湖从叶云落在那个风雪之夜来到江南,便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惊涛。
  • 养女锋芒露:宗师太子妃

    养女锋芒露:宗师太子妃

    向晚晚,国家地下特工组织“影”的第一把交椅,全球特工界的第一人,代号“焰狐”,却在打算洗手‘从良’的前一天,一不小心,出大事了。醒来后,她成了宰相府的傻小姐。换了身体,穿越古代,容貌大变,她却依旧是她,杀伐果断、镇定自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战事平定,她本该放下满心悲凉,却不料誓死保护的太子殿下猝然遇害,震怒之下的她要践踏这个世界,她要俯瞰这个世界,她要夺回属于她的一切!狂风中,她风华绝代,水眸含煞,遗世孤绝。可当她回眸,看他死而复生,一步步向她走来,眼角竟微微湿润,便觉得心满意足,一世无求。她一直认为北澈太子温柔、善良、尊贵高雅、宛若谪仙,不善与人争强斗狠、勾心斗角,因此,从嫁给他那一天起,她便做好了永远守护他的准备,绝不容许任何人伤害到他一丝一毫。直到那一日,她被人暗算,震怒之下的他再也无法维持假象,本性毕露,屠戮天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性学三论

    性学三论

    《性学三论》是心理学宗师弗洛伊德开性学先河之作。在这部作品中,他首度将精神分析法运用于性研究,通过梳理从幼儿期到青春期,寻常男女性冲动的萌芽和成长,发现并探讨每个人性困惑中的关键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