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7000000004

第4章 治国之本在足民

(一)齐国的内忧外患

管仲踏上了齐国的政坛,开始了辅佐齐桓公创立霸业的新征程。但是霸业的创立并非一帆风顺,我们回到他处的时代,那时正是列国并峙、互相征战不休的时代。当时在黄河下游比较活跃的大国有齐、鲁、郑、宋、卫;小国有邢、遂、谭、纪、杞,大国又分两派,一派是郑、齐、鲁,一派是宋、卫。小国也附属在各个大国一边。两派的力量以郑、齐、鲁为强。

此时,边境的各族也都发展起来。北方的狄人开始南下,成为中原各国的严重威胁。西方的戎人也开始东进,戎国经常侵犯鲁国和曹国,北戎又侵犯郑国,山戎又进攻燕国,伊洛之戎又进攻周王室。而南方的蛮人也跃跃欲试,想要北上。边境民族内侵,与周王室的衰弱是分不开的。在春秋之初,周王还有些威信,自从鲁桓公五年(公元前707年)周郑葛之战,周桓王的肩被郑祝聃射中,王师大败后周王室就一蹶不振。齐襄公四年(公元前694年)周王室发生内乱,庄王杀了周公。晋献公二年(公元前675年),周王室的国、边伯、詹父、子禽、祝跪等大夫叛乱,后经郑、虢出面调解才平息。周惠王为了报答郑、虢,将虎牢以东送给郑国,把酒泉送给虢国。于是王畿越来越小,威信也就越来越低。

面对如此混乱的社会状况,齐桓公一登上王位就迫不及待地召集管仲商谈国家大事。一次齐桓公召见管仲,首先把想了很久的问题摆了出来。“你认为现在的国家可以安定下来吗?”管仲通过一阶段的接触,深知齐桓公的政治抱负,但又没有互相谈论过,于是管仲就直截了当地说:“如果您决心称霸诸侯,国家就可以安定富强;如果您要安于现状,国家就不能安定富强。”齐桓公听后说:“我现在还不敢说这样的大话,等将来见机行事吧!”管仲为齐桓公的诚恳所感动,他急忙向齐桓公表示:“君王免臣死罪,这是我的万幸。臣能苟且偷生到今天,不为公子纠而死,就是为了富强国家社稷;如果不是这样,那臣就是贪生怕死,一心为升官发财了。”说完,管仲就想告退。齐桓公被管仲的肺腑之言感动,便极力挽留,并表示决心以霸业为己任,希望管仲为之出力。后来,齐桓公又问管仲:“我想使国家富强、社稷安定,要从什么地方做起呢?”管仲回答说:“必须先得民心。”“怎样才能得民心呢?”齐桓公接着问。管仲回答说:“要得民心,应当先从爱惜百姓做起;国君能够爱惜百姓,百姓就自然愿意为国家出力。”“爱惜百姓就得先使百姓富足,百姓富足而后国家得到治理,那是不言而喻的道理。通常讲安定的国家常富,混乱的国家常贫,就是这个道理。”

齐桓公十分赞同管仲的思想,于是就把改革齐国的重任交给了管仲。商贾出身的管仲最善于理财,他既有商人的审时度势、权衡轻重的灵活性,又有政治家的注重大节、果敢刚毅的气魄,在接受了齐桓公的如此大任后,管仲深感任重道远,但是他坚信自己治国必先富民的思想。他提倡“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认为国家财力充足,远方之人会自动归属齐国;开发荒地,种植庄稼,有所收成,本国之民自然会安心住下。管仲的这一治国道理,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人民的思想觉悟是由物质条件决定的。要以这样一个指导思想为原则,制定治国方针大计。

(二)管仲的经济改革

如何使人民富足呢?他说:“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就是说国君必须注重农业,储备粮食。只有“务五谷则食足,养桑麻、育六畜则民富”,发展农业才能丰衣足食。要发展农业,就只有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要做到这一点,就只有实行有利于他们的改革。管仲就采取改革农业税制的办法来达到这一目的。

古时候,我国的土地是国有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实际上就是实行劳役税制,大家共同出力耕种公田。但到了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工具的进步,掌握了铁质农具和牛耕技术,生产效率大大提高,集体劳动的必要性日渐减弱,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积极性越来越高,私田面积逐渐增加,出现了“公田不治”,杂草丛生的现象。齐国的情况尤为严重,贵族侵吞国君的公田,掠夺农民的土地和国家的山川林泽的情况也十分严重。有些失去土地的农民进入城市,从事工商业,这些情况导致了国家财政收入的锐减。农业生产凋敝,国家贫穷,人民生活非常困苦。针对这种情形,管仲提出实行“相地而衰征”的新税制。“相地”是观测、评定土地,以区分土地的肥瘠、好坏;“衰征”是依土地等级来征收赋税,可见“相地而衰征”是以取消公田和私田的划分为前提的。由于这种征税的办法比较合理,使农民的负担相对平均,因而能够起到安定农业人口的作用。

“相地而衰征”的过程大约分为三个步骤。

首先是相地,又称“相壤”、“正地”。也就是测量,就是说土地无论宽狭、大小,都要测量和分出等级的好坏,并将土地分成上等田地、中等田地和下等田地三等。山林川泽不能生产粮食的,依据它是否能生产树木,或者是否能捕捞鱼虾,从百亩折合一亩粮地到五亩折合一亩粮地不等。旱地八尺见水的,轻征十分之一。地势越高,减征越多。至四十尺见水的,减征一半。涝洼地五尺见水的,轻征十分之一。地势越洼,减征越多。一尺见水的洼地与水泽等同。各种土地的分类,都是折合成耕地面积,还依照自然地理状况,划分为渎田、丘陵、山地三类,并按地势、山泉及谷、木、草的出产分为二十五种地,又把上土、中土、下土各分为三十种。

其次是“均地分力”。“均地”是把公田分给各个农户去耕种,具体办法就是把公田和农民的私田一起拿出来平均分配。“分力”是指打破公田、私田的界限后,实行授田制(一般是每户一百亩,约合今天的三十一亩多一点)下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的分散经营。这是继取消公田、私田划分办法以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土地关系,主要在五鄙中推行。齐国的井田制因此发生了很大变化,即由有公田变为无公田。与之相应,公田时代的劳役地租也为非公田时代的实物地租所代替,“相地而衰征”的新税收制度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够真正实行。

实行“均地分力”后,农民耕种自己的份地,其劳动的勤惰直接影响其收获的多寡,因此,生产的积极性被大大激发。于是,“民乃知时日之早晏,日月之不足,饥寒之至于身也。是故夜寝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悼劳苦”。生产与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了,当然就激发了生产的积极性,生产效率必然提高;生产产量增加,人民生活改善,国家收入也增多起来。可见,管仲提出“相地而衰征”的土地税收政策,使赋税负担趋于合理,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第三是“与之分货”。就是说,农民应知道自己应得部分和土地所有者的征收部分,二者共同分配土地上的生产物,即实行地租分成制。实行地租分成制后,分租比例固定,多产多得,耕者就会为增加产量而尽力,就会起早贪黑,不辞劳苦。

由于农户分到的土地有好有坏,其收成也有多有少,因此为了使农民的负担平均一些,不同土地的纳税额也应有所不同,这自然就产生了“相地而衰征”的税收原则。

至于国家对采邑主和自耕农的税收额,则是按照田地多少来征收田税。农民以粮食来完税,每两年交一次。年成好时,交十分之三,中等年成交十分之二,下等年成交十分之一。若遇灾荒,则不交税。农民每年的负担一般是十分之一的税,这与西周时代相同。古代农民的土地税额并不太高,这并不是说他们的负担比较轻,因为当时农民的主要负担不只是税,还有沉重的赋役。

管仲除了为齐国建立了一套新的土地制度和税收制度,以保证农民安于土地并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外,还以各种手段保障和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他曾告诫齐桓公,不要因为滥用劳役而妨碍农时,耽误生产;不要强征牛羊,影响畜牧业的发展。管仲主张在搞好粮食生产的同时,也要发展农村的家庭纺织业和畜牧业。

显然,管仲这一改革对于实现富民以求治国的目的是有作用的。几百年后,战国的吕不韦作《吕氏春秋》一书,还对这一改革措施作了这样的评价:“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另外,这个时期正处于我国历史大变革时期,奴隶制度已经解体,开始向封建制过渡,税制的这种变化也体现了劳动者身份的变化,压在他们身上的集体劳役负担解除了,获得了一定的相对自由。所以,这一改革是有重要历史意义的。

(三)大胆的内政改革

百姓富足了,这时齐桓公就提出“百姓已经富足安乐,兵甲不足又该怎么办呢?”管仲说:“兵在精不在多,兵的战斗力要强,士气必须旺盛。士气旺盛,这样的军队还怕训练不好吗?”管仲具体分析了齐国的现状,确立了新的社会编制。首先对齐国行政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划分和整顿行政区划和机构,把国都划分为六个工商乡和十五个土乡,共二十一个乡。土乡就是农乡,平时耕种农田,战时当兵,实行兵民合一。十五个土乡是齐国的主要兵源。齐桓公自己管理五个乡,上卿国子和高子各管五个乡。把国政分为三个部门,制订三官制度。官吏有三宰,手工业立三族,商业立三乡,川泽业立三虞,山林业立三衡。郊外三十家为一邑,每邑设一司官。十邑为一卒,每卒设一卒师。十卒为一乡,每乡设一乡师。三乡为一县,每县设一县师。十县为一属,每属设大夫。全国共有五属,设五大夫。每年年初,由五属大夫把属内情况向齐桓公汇报,督察其功过。于是全国形成统一的整体。

军队方面,管仲强调寓兵于农,规定国都中五家为一轨,每轨设一轨长。十轨为一里,每里设里有司。四里为一连,每连设一连长。十连为一乡,每乡设一乡良人,主管乡的军令。战时组成军队,每户出一人,一轨五人,五人为一伍,由轨长带领。一里五十人,五十人为一小戍,由里有司带领。一连二百人,二百人为一卒,由连长带领。一乡两千人,两千人为一旅,由乡良人带领。五乡一万人,立一元帅,一万人为一军,由五乡元帅率领。齐桓公、国子、高子三人就是元帅。这样把保甲制和军队组织紧密结合在一起,每年春秋以狩猎来训练军队,于是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同时又规定全国百姓不准随意迁徙。人们之间要团结居住,做到夜间作战,只要听到声音就辨别出是敌是我;白天作战,只要看见容貌,大家就能认识。这是一种社会与军事相结合的战斗体制,亦为后来大规模的作战作了准备。

为了解决军队的武器,管仲制定了赎刑,就是人民如果犯罪可以用盔甲和武器来赎罪。犯重罪者,可用盔甲、武器、犀皮的胁驱和两只戟赎罪。犯轻罪者,可以用兵器架、盾牌、胸甲皮与两只戟赎罪。犯小罪者,可以用金属一均半;其他薄罪,缴纳一束箭,以示惩罚。然后用质量好的金属铸造武器,质量差的制作劳动工具。这样既可补充军队装备的不足,又可以为农民提供农具。

在对外交往中,管仲从大处着眼,强调齐国的长远利益。他对齐桓公说:“君若想称霸于天下,不如尊崇周室,亲善邻国。审查我国的边境,归还侵占别国的土地,多拿出皮币不断地聘问各国诸侯,而不接受他们的财物,这样四邻之国都会亲附于我国。同时派出游士八十人,供给他们车马衣裘及财币,使之周游四方,以收揽天下贤士。再派人带上皮币玩好,卖与各国诸侯,以了解各国上下的嗜好。选择国家混乱的先征伐,这样就可以树立威严了,这样天下诸侯也就会朝于齐国了。国君您再率领诸侯拜周,使诸侯各尽职责。如此,王室地位重新尊贵,诸侯的首领方伯的美名您就是推辞不就,也是不行的。”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润,非一流之归也。”因此,管仲还十分重视选拔人才,要求各乡都要推举贤士,不得“蔽明”、“蔽贤”。他还主张凡孝悌忠信、贤良俊才,不论什么地位,都要加以合理运用。他善于任用人才之所长,避其所短。齐桓公向管仲请教如何任命官吏,管仲说:“升降揖让,以明礼待宾,我不如隰朋,请立为大司行;垦荒草,辟农田,尽地之利生产粟米,我不如宁戚,请立为大司田;战场上三军成阵,使士兵视死如归,我不如王子成父,请立为大司马;决狱公正,不杀无辜,不诬陷无罪之人,我不如弦高,请立为大司理;犯言直谏,不避死之,我不如鲍叔牙,请立为大谏之官。”管仲通过对每个人个性的分析,抓住人才各自的特点,并使之有机利用,相互配合补充,成为一个坚强有力的政治集团,这充分体现了管仲杰出的组织才能。

管仲采取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等措施,使齐国由一个分封在海滨的百里小国,成为春秋时期举足轻重的大国,展示了管仲治国安邦的雄才大略。

同类推荐
  •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本书作者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文学大师杨绛先生的百年人生——风风雨雨,有起有伏、有悲有喜。内容主要涉及:杨绛先生童年的成长、家庭的变迁、求学历程,以及她同钱钟书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的爱情,从而描摹出一位博学、睿智、宽容、淡定、从容、坚强和韧性的奇女子。此外,杨绛先生对抗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的态度,堪称生命的正能量。翻开《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你将看到一串串精彩的故事,经受一次次精神的洗礼。
  •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上)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发明始祖。如鲁班、李冰、蔡伦、张衡、华佗、魏伯阳、马钧、葛洪、郦道元、一行、毕昇、黄道婆、路·盖里格、安东尼·列文虎克、G·W·莱布尼茨、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等人。
  • 和尚皇帝:朱元璋

    和尚皇帝:朱元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和尚皇帝:朱元璋》为丛书之一,介绍了早年生活、投军从戎、建立明朝、身葬孝陵、历史评价。《和尚皇帝:朱元璋》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世界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世界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世界名人,或以其深邃的思想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或以其叱咤风云的政治生涯影响了历史的进程,或以其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巨大成就造福于人类。了解他们的生平、思想、智慧,以及人格魅力,必然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重大的影响。
热门推荐
  • 异界苍龙

    异界苍龙

    炎黄子孙刺魂,因一场位神的阴谋而在模糊的时空乱流中飘荡,最后却还是回到了位神所控制的时空,看继承了炎皇不死邪龙功法的刺魂,如何在这块时空位面成长,如成成功找回自己的族人。
  • 原野上的草原

    原野上的草原

    这是一部用心来诉说蒙古草原上的感动的作品,在作者深情地勾勒下,我们仿佛能听见牧民们的放歌与交谈,孩子们的追逐与嬉闹,看见门外树桩上拴着的马,以及狗在来来回回跑。在这篇纯净的土地上,牧民们外出时家里不需锁门,对待外来的客人异常热情谦恭。这是作者的故乡,也是作者的天堂。他写草原上的每一个眼所能见、心所能感的东西,每一种东西、每一缕思绪无不洋溢着他对草原、对蒙古最热烈的、最深厚的爱。那种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热爱,读后能让人的心灵得以净化并归于平静。他的笔很淡,却写活了他所身属的草原,给人以强烈的触动。
  • 天才狂医

    天才狂医

    鬼医谷鬼生的关门弟子唐钰拥有一身精湛的医术和高超的武艺,因缘际会救了美女林菲菲的命,从此身边美女环绕,艳遇不断。不管你是何方神圣,哪路妖魔,我遇神杀神,佛挡杀佛,誓要在这花都闯出一片天!
  • 榆树保卫战

    榆树保卫战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极品神医姐夫

    极品神医姐夫

    神医弟子叶涛下山为柳家大小姐治病,却发现事情远不是治病那么简单。叶涛:生小孩这种事也要我帮忙?
  • 娘子不准逃跑

    娘子不准逃跑

    一朝穿越成王妃!她以为他不好女色所以在他面前毫无防备,却没发现某人的眸光似虎!直到某夜她眼中的断袖王爷用行动证明了他不是断袖之时,她才猛然发觉,他明明就是一匹不安分的狼……(轻松宠文)
  • 古代女吏日常

    古代女吏日常

    女牢小狱卒顾莲生今生的目标是:好好活着,做个好姐姐,不长蛀牙……呃是游泳技术好一些,别像前生落水出事。却没想到穿越也能麻烦缠身,龙凤胎弟弟出现在凶案现场,一个不像好人的锦衣卫指挥使满肚子坏水,亲爹渣的不能再渣……顾莲生握紧拳头,决心向着大顺朝第一女吏的目标前进!作者开了新文暂定名《闻香识鬼》依然走的悬疑道路,同时加了点灵异在内,一如既往的重口味。欢迎围观做客指正。
  • 执手看天下

    执手看天下

    一粉雕玉琢的女娃娃,正拿着吃食洒向面前一整排的钨铁打造的精巧小笼子中。“你在做什么?”一身明黄邪魅男子好奇问道。“喂食。”女娃娃不耐的应道。“这是……七彩毒蛛,你养这个干什么?”男子一脸乌黑,邪魅的俊颜上风雨欲来。“你再敢强闯我母后房间,我就放毒蛛咬你!”每一个狠毒皇后的背后,都有一个千刀万剐的狗皇帝。盛宠、无子、废黜、赐死,这是她的上一世。三尺白绫悬于颈,方如梦初醒,原来一切不过是一个局。人不死一次,很难知道自己贱在哪里。前世的郦香雪,倾全族之力助慕元澈登基为帝,成功封后。她是宠冠后宫的皇后,她是骄纵跋扈的皇后,她是谋害嫔妃、皇嗣的皇后。这一项项的罪名一件件的叠在她的头上,不过是为了给他的宠妃甘夫人腾出皇后的位子。待她重入宫门之际,便是大仇得报之时,却才恍然发现真相远不是她以为的那么简单,层层叠叠的阴谋被渐渐的剥开,夜晚才发现天下之大,竟无她容身之处……
  • 西地平线

    西地平线

    本书分三辑:第一辑“西地平线”,是作者这些年在陕甘宁青新生活、旅行、考察的散文。第二辑:“最后的骑兵”,是作者在新疆当兵5年的感悟。一个成熟男人的浪漫、一群最后的骑兵的剽悍,在中国当代文坛以浪漫和理想主义色彩为其创作特色的高建群,将一切孤独、无奈、悲凉、艰苦和凶险都深藏在心里,展现给你的是一个普通士兵对国家的那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它带给你的无穷的想象是任何其他文学文艺形式所无法替代的。第三辑:“生活培养出作家”,作者抒发对故乡、对友人、对亲人的真情实感,在本书中让你体味到文字语言的独特的魅力,畅谈对文学、对足球、对社会的看法,得出“作家是生活本身培养出来的”这一真知灼见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